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测试:你的中指是第几种形状?看你将来的命运如何!

本文整理自申荷永在2013年台湾荣格心理分析国际研讨会中所作的演讲,主题为“《易经》,积极想象,与荣格心理分析”。

关于这个主题,我先从卫礼贤的故事开始吧。

回溯到100多年前,在青岛,卫礼贤做了一个梦。

梦中,一位蓄着长胡须的长者来到他的住处。卫礼贤问他姓什么,他说姓“劳”;问他从哪里来,他说“来自崂山”;问他要做什么,他说要传其《易经》……

三日之后,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位与梦中一模一样的长者真的来到了卫礼贤住所的门前。卫礼贤问他姓什么,他说姓劳;问他从哪里来,他说来自崂山;问他来做什么,他说他正是被推荐的《易经》老师……

劳乃宣先生画像

卫礼贤

卫礼贤与劳乃宣的梦中相会,是荣格最喜欢讲述的故事之一。

劳乃宣传《易经》给卫礼贤,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交流与翻译,而是要为中国文化留下火种,那是中国即将经历巨变的时刻,是命运使然。完成了他的任务和使命后,劳乃宣先生便过世了。

荣格将其与卫礼贤的相遇相知,同样视为命中注定的缘分。他认为,卫礼贤为西方带去了中国文化的基因,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其世界观的中国文化基因。对荣格来说,这也正是其分析心理学的“阿基米德点”。

荣格说:

“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卫礼贤、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触及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

在《金花的秘密》中,我们可以读到荣格这样的话语:

“《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心灵,包容着几千年来中国伟大智者们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至今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

这是荣格对于《易经》的理解,以及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

1994年,时任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的托马斯·科茨访问中国时,在其报告中说:

“对荣格一生影响最大的,不是弗洛伊德和尤金·布洛伊尔,而是卫礼贤。”

托马斯·科茨还曾说过:

“《易经》与心理分析的关系,决定了荣格学派与弗洛伊德学派的最大区别。”

托马斯·科茨在复旦大学演讲(2007)

同样是在《金花的秘密》中,荣格说:

“为了获得自由的(心性)发展,他们是如何做的呢?我在这《金花的秘密》中所能看到的,便是‘无为’,无为而为,顺其自然,让事物自发呈现;这正是吕祖在我们《金花的秘密》中的教诲……让事物自发呈现的艺术,为无为的态度,‘吾丧我’的状态……成为我打开治愈之道的一把钥匙。我们必须能够让内心深处的事物自发呈现。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尚不为人所知的艺术。”

对我来说,这正是荣格积极想象的关键。

1993,我在美国南伊利诺爱德华镇(Southern Illinois, Edwardsville)的森林中,有过数月的独处和自我分析,那正是我从荣格和卫礼贤那里学到真实的“积极想象”体验的过程。当时伴我左右的便是这《金花的秘密》。随后我来到洛杉矶荣格学院,接下来便是与托马斯·科茨和默瑞·斯丹相遇,随后有了分析心理学在中国大陆、在香港以及后来在台湾和澳门的发展。

芭芭拉·汉娜(Barbara Hannah)曾这样描述她对“积极想象”的感受和理解:

“在他去世前的那个圣诞节,荣格参加了分析心理学俱乐部的晚宴,他向我们重申:‘不讲述求雨者的故事,就不要办积极想象的讲座。’当时屋子里所有的人都早已熟知这求雨者的故事,但是,当荣格再次强调之后,整个晚宴的气氛即刻发生了变化。我感受到,以前从未有这样的感觉,荣格为什么总是要我重复求雨者的故事。”

芭芭拉·汉娜接着说:

“如果积极想象似乎是一种你能够使用的方法,如果你能相当肯定,你从事积极想象的真正动机是为了获得对自己更多的认识,以及认识人类的未知部分;那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充分认识这个故事,在使用荣格的积极想象时遵从中国求雨者的原则。”

芭芭拉·汉娜说:

“积极想象的最高发挥,就像这求雨者,使我们自己与道保持和谐。”

我们都知道,求雨者的故事是卫礼贤传给荣格的,但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即使是贝蒂娜·威尔海姆也尚未找到它最原始的出处。根据荣格告诉其学生们的说法,这不仅是一个故事,而是卫礼贤的亲身经历,就发生在他生活过的青岛。

1999年,我去爱诺思(Eranos)访问鲁道夫·利策玛(注:Rudolf Ritsema,曾任爱诺思基金会的主席超过30年,并担任《爱诺思年鉴》的编辑)。到了艾斯考纳(Locano Ascona)的爱诺思(Eranos)之后,利策玛立即告诉我一件事:他知道荣格所叙述的求雨者的故事来自卫礼贤,但却一直找不到它在卫礼贤著作中的出处。

大概他正想引用这故事写些什么,几卷本的卫礼贤著作一直放在他的案头。就在我抵达的那一刻,他仍然在翻阅卫礼贤的著作;得知我到了,便出来和我打招呼,起身时随手把一封信笺插到正在翻阅的卫礼贤选集中……而这一页,恰恰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求雨者”故事的出处。

于是,他兴奋地捧着书对我说,这便是“共时性”(注:共时性,荣格从《易经》中发现与提炼的分析心理学原理),一个中国人来到爱诺思,偶然中也帮他找到了来自中国的“求雨者”的故事。

申荷永与鲁道夫·利策玛在爱诺思

我当时是为了“金花的秘密”去的爱诺思,默瑞·斯丹交给我一项任务,要我比较卫礼贤的翻译和克莱里(Thomas F. Cleary)的新译本;而鲁道夫·利策玛为我安排的住处,也是荣格曾经住过的房间;进门后所看到的,正是吕洞宾的画像——一种不可思议的“共时性”(注:荣格与卫礼贤合著的《金花的秘密》,主要内容之一便是中国道家内丹秘籍《太乙金华密旨》的翻译,《太乙金华密旨》是借吕洞宾之名而传道,荣格也认为《太乙金华密旨》反映的是吕洞宾的思想)。

不期而遇,不谋而合。积极想象,能将心理分析的意义融入生活。

我用《易经》的几个卦象,来试着描述一下其中的“积极想象”,以及其与心理分析的意义。

01

1998年,我们遇到了咸卦

1998年,第一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我们遇到了咸卦,那是我们心理分析发展的基础,由“咸”及“恒”。

第一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开幕式(1998)

《易经·咸卦》:

“咸者感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卦前四爻之意象——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九三之咸其股;以及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竟然不可思议地在会议期间逐一呈现,绝妙的具象呈现,分别应在我本人、约翰·毕比、易经学者傅剑平教授和在场其他与会者身上。

刘大钧老师闻知,写了长信给我,讨论咸卦“九五” 之“感”,九五:咸其脢,无悔;及“中孚”之“应”,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启发我易之“无思无为”“无心之感”的妙用。

咸卦下艮上兑,山上有泽之象;以虚继实,反之为损(咸之反为损);因损而见益(损益);损己以益天下;虚以受人,虚心以容物。

也如庄子所言,“惟道集虚”;虚则灵,故有感通之妙用。实乃超越性功能的显现……

多年后,我与约翰·毕比一起在美国旧金山做《易经》讲座,也体验了咸卦之“上六”(上六,咸其辅颊舌),知至(艮止)而返,由咸及恒,由损至益,有为与无为,体验了生动的心灵的真实性,以及《易经》、积极想象与心理分析的真实意义。

咸卦及其意义,15年依然相随,一直到今天,其意象及意义实际上已经融入了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发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心灵的真实性,心灵的自主性,以及荣格所说的超越性功能,是我所理解的积极想象,以及我的心理分析实践的关键。

02

2002年,我们遇到了观卦

2002年,第二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我们遇到的是《易经》的观卦(20)。

“观”卦:下坤上巽,有“风行地上”之象,明察幽隐之意。《周易》之《彖》曰:

“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第二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开幕式(2002)

在汉语中,一个“观”(觀)字,包含着丰富的心象,深远的寓意。《春秋·谷梁传》曰:

“常事曰视,非常曰观。”

可见“观”中有不同凡响之处。

《易经·贲》曰: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伏羲氏观河图洛书而画卦。

老子曰: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孔子逢水必观,《心经》开篇亦用了一个“观”字——“观自在菩萨”,已是将“观”中无有妙象尽情托出。

从“观我生”到“观其生”,我们已是从中获得“观感化物”的启示。

得心应手,得之於心应之於手;得者德也,德充於内而符应於外;以及咸亨中孚之感,观感化物,早已蕴含了我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基本原则。

03

2006年,我们遇到了鼎卦和未济卦

2006年,第三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伦理与智慧,东方与西方”,在洗心岛畔召开。

第三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开幕式(2006)

在大会之前,我与默瑞·斯丹、约翰·毕比和乔·凯布雷等,到青岛访问了卫礼贤故居,然后来到崂山太清宫,围坐在一棵千年古树下,讨论分析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大家以“心理分析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可能的涌现”起卦,得“鼎”,鼎之九三爻变为“未济”。

在崂山太清宫逢仙桥边上1200年的“龙头榆”下,

求问“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愿景,

得《易》之“鼎”和“未济”

当荣格要为卫礼贤翻译的《易经》撰写前言时,他曾犹豫再三最终求问《易经》,也是遇到这鼎卦(九二和九三变为晋,火地晋),于是欣然撰写了长篇引介。荣格态度的转变得之于鼎中之“精神的滋养”:大亨以养圣贤。

鼎之卦象:巽下而离上,含转换之意,犹如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心理分析的治疗与治愈又何尝不是如此。

荣格在为《易经》撰写序言时,讲过其对鼎卦的理解之后说:

“我很感激卫礼贤之于《易经》如此复杂问题的启示,尤其是对于《易经》之应用的启示。我对于《易经》之应用技术已有30余年的兴趣,对我来说,《易经》作为一种探索无意识的方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为心理分析师的荣格,从《易经》中发现了他寻觅已久的“哲人石”,可发挥其“点石成金”的转化作用。

未济:离上而坎下,水火同在,柔而得中,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程子曰:

君子积充而光盛,至于有晖,善之至也。

这也正是对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之未来发展的响应。

乾坤之用,尤其是其心理分析的作用,合见于离坎,体现为既济与未济。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治疗与治愈,治愈与转化,其深意也在于此。

天地有好生之德,未济有生生之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经·文言》)这便是《易经》中所包含的积极想象,以及心理分析的深刻寓意。

当然,这“积极想象”不仅是个体水平的技术,也具有文化水平的内涵。

从咸至观,至鼎与未济,我将《易经》中的意象,化作心理分析实践的原则:得心应手,观感化物,其中也包含了我所理解的积极想象,心灵的真实性与心灵的自主性。

孔伯镜先生书法

2013年10月14日,我们重访崂山太清宫,默瑞·斯丹与荣格《红书》话剧组,包括荣格的扮演者保罗·布卢舍(Paul Brutsche)、荣格灵魂的扮演者黛瑞安·皮克特(Dariane Pictet)、荣格内在智慧原型(伊利亚、伊赛都拔、斐乐蒙)的扮演者约翰·黑尔(John Hill),以及爱诺思前任主席、《易经》学者克丽斯塔·鲁宾逊等,大家再次相聚在逢仙桥边千年的龙头榆下,不由自主将双手放在7年前获得“鼎”与“未济”的石台上,感受其中不可思议的意象与意义……

2013年,重访崂山太清宫

坐在我身边的保罗·布卢舍,开始用荣格的声音说话:

“我终于来到了中国,在这里我找到了我的灵魂,这里也是我所寻找的另一个波林根……”

保罗·布卢舍犹如荣格的化身,或荣格透过保罗·布卢舍,对于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给予了充满诗意的赞美,描绘了美好的未来愿景。

就在那一刻,逢仙桥边那株千年的古树,崂山的龙头榆,也有所表达:风声乍起,飘下天雨般的落叶……

犹如共鸣,真实的感应……我们在座一行也都听到了这犹如天籁之音的述说,真的是不可思议。

或许,这便是积极想象,这便是《易经》与心理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荣格与易经
荣格:《易经》与中国精神
李伟荣:卫礼贤与《易经》研究
《易经》作为一种荣格心理学的应用:历史和实践的视角
心理学大师荣格和《易经》| 同时性原理:《易经》隐藏的秘密
荣格心理学与易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