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雍城
userphoto

2023.10.30 山西

关注

雍城,是中国东周时代的秦国国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敌200年后首筑城墙,其位置在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现有秦雍城遗址,为我国十大考古之一。

历史背景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息繁衍。

西周时为周原的一部分,属西周王畿属地之一

周历王、周宣王、周幽王时(前781年以前),西戎势力发展,深入关中,威胁周室,屡起战争。"周避犬戎难,东迁都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与誓,封爵之。"从此,秦始有封地,为诸侯国。

秦襄公八年(前770年)起,秦与戎、狄战斗不息。初,秦败。

秦襄公十二年(前766年)再起兵伐戎、狄,获得"岐地"。襄公殁后,秦人退回"西陲"故居。

秦文公三年(前763年),率乘七百"东猎",以年时借猎迁徙,中途与戎、狄浴血奋战。

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获"千渭之会",(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河互通以南),从此定居周人故地关中。秦占领"千渭之会"后,在此筑城。

秦文公十六年(前750年),率兵击戎,戎败走,秦国控制了岐西地域。

秦文公五十年(前715年),文公卒,宁公(宪公)继位,秦由"汧渭之会"迁都平阳(今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灭亳,占其都邑--荡社(今西安市西北,三原、兴平之界)控制了关中西域,营建"平阳宫"(今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西太公庙)。

秦德公元年(前677年),始徙都于雍(今凤翔)。此后,凤翔为秦都。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称霸,自此,到孝公图强,为始皇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

雍城遗址位于关中西部渭河北岸的黄土台原,即今本市凤翔县城南郊。为国务院1988年1月13日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代在此设雍县,雍城秦时宫殿仍继续沿用。汉高祖还在秦国国君修建的祭祀天地的场所,即鄜畤、密峙、吴阳上畤、吴阳下畤,增修北畴。据《汉书》载,从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到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西汉诸帝来雍祭祀五畤者共18次,其中汉武帝就达8次之多。

汉以后,雍城逐渐衰落,至唐改名凤翔县,沿用至今。

文物考古


民国22年(1933),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徐旭生苏秉琦及语言研究所石璋如等学者,在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协助下,曾在凤翔考古调查。新中国成立后,雍城的文物考古工作成果累累。

1959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渭水队,在雍城经过数次调查,发现了南古城秦汉遗址,开始筹备对南古城遗址的重点勘察和发掘工作。

1959年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建立凤翔队,开始钻探、试掘南古城城墙。1961年发掘南古城遗址,弄清南古城城墙的形制和范围,并确定其时代属西汉时期。同时在凤翔县城之南,发现大片秦汉遗址;在南古城东北发现"年宫"和"棫"字瓦当;明确了秦统一前雍城所在地在县城之南,南古城与马家庄之北,瓦窑头之西,河北屯之东1974年,发掘姚家岗春秋秦宫殿遗址,获铜质建筑构件一窖(连同农民发现的两窖共64件)。

1976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组成。1976~1977年,该队发掘了姚家岗春秋秦国凌阴遗址、八旗屯和高庄小型墓葬群以及高王寺铜器窖藏。1977年1月至1986年2月,两次大规模钻探和试掘秦公陵区。南指挥1号大墓的发掘经过10年努力,已基本结束。1979~1980年,发掘西村周墓和秦墓。1981~1984年,发掘马家庄春秋秦宗庙遗址,并对雍城城垣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钻探,发现了马家庄三号和四号建筑遗址。

通过上述调查发掘,基本搞清了雍城的位置、面积、布局;城内的三大宫殿区及城郊宫殿等建筑遗址;城南规模宏大的秦公陵园及小型墓区,为秦国早期历史和秦国考古的研究提供了大批资料。

遗址

折叠城垣遗址

钻探和踏察发现,雍城位于今凤翔县城南,雍水河之北、纸坊河以西的黄土台原上,城垣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方向北偏西15度。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总面积约10.56平方公里

西垣。保存较好。从今凤翔县城西南角约50米处开始一直向南延伸,然后折向东南。最南端为南古城汉代城垣所在。长3200米,宽4.3~15米,残高1.65~2.05米。

南垣。沿雍水河蜿蜒构筑。西段一部分为现代村庄所压,东段大部被东风水库淹没。现存的仅发现三段,长1800米,残宽4~4.75米,残高2~7.35米。

东垣。紧依纸坊河,由东南折向西北,破坏严重。发现三段,长420米,残宽8.25米,残高3.75米。

北垣。为现凤翔县城所压。在铁沟、凤翔师范学校西端各发现一段,共长450米,残宽2.75~4.5米,残高1~1.85米。其中铁沟发现的一段暴露在断崖上,夯层清晰可辨。

城门。仅在西垣发现一座。门宽10米,有路土向东一直延伸入姚家庄宫殿区。

城壕。雍城除以自然河流作为屏障外,还在西垣外建有城壕设施。城壕长约1000米,宽12.6~25米,深5.2米。壕内当时不曾积水。

通过对城垣的钻探可知,雍城城垣在筑造时,先平整地面,然后下挖一条比城垣略宽的沟槽,口宽底窄。从沟槽底部层层夯筑,夯层厚8~12厘米。当夯土层筑到与沟槽口平齐时,开始板筑。在西垣和南垣均发现板筑时遗留的夹棍眼,眼径为8~15厘米,间距为0.75~1.25米。

雍城的调查钻探结果证实,实际情况与《史记·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岐州雍县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郑宫城也"的记载略有误差。这一结论,与1961~1963年"对距今凤翔县城南约3公里、雍水北岸的南古城遗址"调查和试掘的结果,也是相符的。南古城试掘在基本搞清了南古城的城墙形制和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发掘情况和出土遗物认为,其城墙的时代似应属西汉时期。

折叠宫殿遗址

已发现的有城内姚家岗春秋宫殿、马家庄春秋宫殿和铁沟、高王寺一带宫殿三大宫殿区以及城郊宫殿遗址。

姚家岗春秋宫殿遗址 位于雍城中部偏西,距雍城西垣约500米,当地人称此地"殿台"。遗址东部已被破坏,北部未及清理,仅发现西南部分。残存夯土基东西长8.9米,南北宽2.8米,厚1~1.2米。西高东低,上有夯土墙两段,南墙残长3.06米,宽0.96米,残高0.1米;西墙残长2米,宽0.8米,残高0.2米。在该墙北端有一拐墙伸向西,似为缺口。距夯土基西边0.6米,平行铺设石子散水一道,残长3.6米,宽1.2~1.4米;夯土基南亦平行铺设石子散水一道。两条散水厚度均在0.4米左右,多用白色河卵石,铺设极密。根据《秦本纪》记载推断,姚家岗宫殿就是秦康公、秦景公居住的雍高寝。

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 位于马家庄北约0.5公里的台地上。座北朝南,方向北偏东20度,平面为长方形,南北残长约76米,东西宽87.6米,面积约6660平方米。由大门、中庭、朝寝、亭台及东西厢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四周有围墙环绕,形成一个全封闭的建筑群。布局井然有序,规矩整齐。

大门 门道居大门正中,面阔3.35米,残存进深6.95米,为一长方形甬道。南端有东西的凹槽门限。踩踏面贯通门道中部,其东西侧各有柱洞一列,基本相互对应。

东西塾 在门道两侧,形制基本相同,相互对称,平面呈现长方形。东塾进深3米,面阔3.6米;西塾进深3.2米,面阔3.5~4.6米。另有东西半塾左右对称地配置在东西塾两侧,形制基本一致,平面呈长方形。

回廊 有东、西、南、北四部分。门道由其中部通过。有柱洞留存。东廊进深1.62米,西廊宽1.62米,北廊宽1.8米,南廊已毁。此外,在朝寝的四周和东西厢的四周亦各设有回廊。三处回廊形制基本相同,大小有所差别。

散水 在三处回廊之外均设有散水,平面略呈长方形,内高外低,略有倾斜。均由河卵石铺成。

中庭 位于大门北面,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34.5米,东西宽30米。中部略凹,四周稍高出。在中庭南部,有东西向夯土路面一条,宽1.5~2.2米。

朝寝 平面呈形,两侧前突。东西面阔20.8米,南北进深13.9米。正中内收处为前朝,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三间;其后是后寝,为封闭式长方形。室内阔5.75米,进深3.75米。寝室内东北角有圆形灶坑;朝寝两侧突出部分是东西夹室。与北室间有隔墙。均有门分设在朝堂的东西墙上,可由朝堂出入;朝寝之后半部设有三门,有三宅,称北三室。

阶 在前朝东西两次间的散水处设有石阶,系用近长方形的麻石铺成。两阶各南北长2米,东西宽2.2米。

亭台 建筑在朝寝之北。平面呈长方形,宽5.4米,长3.8米,残高0.09米。四周无檐墙,四角各有角柱一对。门柱与北三室中门相对。

东西厢 位于朝寝建筑及中庭的东西两侧。布局、形制、规模,东西基本一致。其形制相似于朝寝建筑。东、西两厢,均由前堂、后室、南北夹室、东(西)三室及回廊、散水等部分组成。

围墙 东墙现存两段,通长55.9米。南段现存东墙中门缺口,北段现存东墙北门缺口。西墙亦现存两段,通长71.1米。北段有一长2.7米的缺口,是西墙北门,与东墙北门相对称。南墙、北墙现仅存少部分墙段,西墙相交之处为直角。

排水设施 在西厢以北、亭台建筑以西的空地上,铺设有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陶水管一列。全长6.9米,由竖向管道1节、横向管道9节组成。陶水管每节长0.7~0.77米,大端直径0.28~0.33米,小端直径0.24~0.25米。东厢南散水,东端以南有长方形土坑一个,坑底西侧有竖向陶水管1节,其下端与由西向东排列的横向水管一列垂直相交。

祭祀坑 在建筑群遗址上共发现牛、羊、空、人、车、牛羊、人羊等七类祭祀坑181个。这些祭祀坑绝大多数分布在中庭,少数在东、西厢两侧的空地上,仅有个别在朝寝建筑及东厢内部发现。其中牛坑86个,羊坑55个。

根据遗址祭祀坑中出土的陶器器形、建筑的总体布局及有关史籍的记载初步认为,一号建筑群的建筑年代应为春秋中期,废弃时间应在春秋晚期。其性质应为宗庙建筑。在此基础上,有人参照文献,分别将朝寝、东西厢、亭台建筑、大门、围墙等定名为祖庙、昭庙、穆庙、毫社、都宫门、都宫等。并进一步考证了建筑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如前朝应为"堂","堂"上设席行礼,为宗庙祭祀中重要活动场所。"寝"即室,为藏主接神之处。东西夹室,与史载吻合,当藏秦襄公以下、二宗庙以上各位祧主等等。

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

1983年冬至1984年夏发现。东距宗庙遗址约500米,西距姚家岗春秋宫殿遗址约600米,面积约21849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平面布局规整,四周建有围墙。从南至北可分为五座院落,五个门庭。

第一院落 长52米,宽59.5米,面积3068平方米。东、西、南围墙宽1.5~2米。南墙正中设有一门,宽8米。门南正前方25米处有夯土墙一段。东墙正中有一门,宽2米。

第二院落 长49.5米,北端宽60.5米,南端宽50.5米,东西围墙均宽1.5米。西墙正中有一门,宽2.8米。南墙宽2米,正中设一门,门宽6米,与第一院落相通。院内中部偏北两侧分别有一座建筑。

第三院落 长82.5米,北端宽62.5米,南端宽60.5米,东西围墙的北段各有一门,宽4米。东西墙南段亦各有一门,宽约2.5米。南墙正中有一门,宽4米,与第二院落相通。院落中心有一建筑。

第四院落 南北长51米,东西宽70米。东西围墙由第三院落围墙相接处各外扩3米后向北延伸,中部各有一门,宽6米。南墙有一门,宽10米,与第三院落相通。

第五院落 是五院落中最大的一处。南北长65米,东西宽86米。东西围墙由第四院落东西围墙相接处各外扩8米后向北延伸。东围墙正中有一门,宽2.8米。院内正中及前方两侧,各有一座建筑,呈"品"字形分布,大小相等,均长22米,宽17米。院内南部还有二座建筑,其间有路与第四院落相通。

李如圭《仪礼·释宫》曰:"周礼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宫南乡而庙居左,庙在寝东也。"马家庄三号建筑群位于宗庙以东,且时代相近,规模较大,故有人分析其为寝宫所在,其沿用的时期大致为春秋到战国时期;并推断该五座院落即为五重曲城,五个门庭即所谓皋、库、雉、应、路五门,并以此证实先秦时代的五门制度及秦宫的僭越行为。

此外,已发现的宫殿遗址城内还有马家庄二号建筑群、马家庄四号建筑群及凤尾村、翟家寺等遗址;城郊有蕲年宫、棫阳宫、年宫、凹里行宫等建筑遗址。

折叠凌阴遗址

1976年至1977年发掘。位于姚家岗高地的西部。该遗址为一个平面近似方形的夯土基。四边围以夯筑土墙一周,东西长16.5米,南北宽17.1米,墙内以细泥抹光。夯土基中部有一长方形窖穴,穴口东西长10米,南北宽11.4米。窖穴四壁呈斜坡状,坡长1.84米。在窖壁的坡底,夯筑一周二层台。台内为窖底,铺一层砂质片岩。这个平面就是窖穴使用时的实际窖穴底面,用来放置储藏的冰块,及需冷储的东西。窖穴四周设回廊。西廊正中有一通道,呈等腰梯形。通道有由东向西平行的沟槽门五道。第二道沟槽门之西的通道底部,铺设有水道一条。水道与姚家岗西南部的白起河相通。东高西低,是为排水设施。水道底部与铺设片岩的地面大体在一个水平。

据计算,这一冰室可藏冰190立方米。冰窖古代文献中称之为"凌阴",《诗经·豳风·七月》有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证实至少在周代就有了凌阴的设置。

折叠陵园和墓葬

雍城以南5公里,雍水南岸的三畤原下,埋藏有所知的最重要的秦墓资料。经1976年后的钻探发掘,这里既有范围很广的秦公陵园区,又有绵延数公里的中小墓葬群。

秦公陵区 秦公陵区位于雍城南郊的三畤原上。这里人称北原,最初是贵族盘马弯弓、纵情游猎的场所。尔后,因其南临渭水,北眺雍山,西依灵山,东接扶岐,加之土厚水深,地势平缓,故成为秦国国君百年之后的安居之地。现已探明秦公陵区东西长约7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陵区的南、北、西侧均发现有宽2~7米,深2~6米的隍壕作为其保护屏障。

"中"字形墓 共发现18座。墓室呈长方形,东西各有一层墓道,东道较西道长而平缓,为主墓道。较晚的"中"字形墓东墓道两侧或设有耳室。此类形制的墓中,秦公一号大墓最大,全长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最小的为Ⅳ号陵园M35,亦全长170.8米,面积2214平方米。这类墓除一座外,其余均在墓上发现有绳纹瓦片,有的墓室之上还发现有成排的柱洞和建筑倒塌后"凹"字形板瓦相互衔接叠压的现象;还有散水、夯土基等墓上建筑遗迹。

"甲"字形墓 3座,墓室为长方形,仅有东侧一条墓道。

"凸"字形墓 6座,长方形墓室的东侧中部有一短道,形似"中门"。

刀把形墓 1座,长方形墓室,墓道在墓室的东南侧。

"目"字形墓 15座,平面为长方形,无墓道或"中门"。

圆形墓 1座,平面近似椭圆。长径9.5米,短径7.8米,深11.3米。

这44座大墓,根据其形制、布局和隍壕设施,分为13座陵园。每座陵园由不同类型的大墓2~8座按一定布局有机地组成。陵园均座西朝东,微偏西北。墓葬布局以左为上;"中"字形大墓作为主墓居右,"甲"字形、刀把形衬葬墓依次向左下方排列。"目"字形墓或"凸"字形墓按其形状及墓内的马骨来看,可能是殉葬坑,排列在右前方。

每座陵园的周围及部分"中"字形墓的周围,都设有中隍或内隍,将陵园或"中"字形墓环围其中。围环中墓及陪冢有两道壕沟,里面的壕沟称作内隍,外面的壕沟称之为中隍。每座陵园的范围是以隍壕的范围来确定。整个陵区的外围以外隍环绕。

已发现的13座陵园可以分为春秋中晚期、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遵循"公墓制度",第二阶段陵园都是以一位国君为中心的独立陵园。

秦公一号大墓,经过10年发掘,于1986年9月完成清理工作。墓平面为"中"字型,座西向东。墓室为长方形,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45~38.8米,深24米。东墓道呈平缓的斜坡状,长156.1米,西端宽19.1米,东端宽8.7米。西墓道亦呈斜坡状,但较为陡峭,长84.5米,东端宽14.3米,西端宽6.4米。大墓全长300米,总面积5334平方米,是全国已发掘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一座。

大墓墓室由上到下有三层台阶。第三阶台阶中部即为椁室,深4.2米。椁室分主副两部分。主椁室位于墓室中部,副椁室位于主椁室西南。主副椁室平面呈曲尺形,内各有柏木椁具一套。主椁形同一座长方体的木屋,长14.4米,宽5.6米,高5.6米,用截面边长21厘米的枋木垒砌而成,枋木衔接处有榫卯结构,四壁及椁底均为双层,盖3层枋木垒砌。中部有一道用单层枋木垒砌的南北向隔墙,所有南北向的枋木两端均有榫头伸出,凑成长方形的框式规范。副椁室亦用与主椁室同规格的枋木单层垒砌,与主椁室之间有小门相遇。椁室周围用木炭填充,顶部木炭层以上为夯土。

在大墓的填土中,先后发现人骨20具,动物骨骼两具。在墓室的三层台及西墓道与墓室相接处清理出殉葬166人。根据殉葬的位置和葬具的不同,可分为二大类。一类为箱殉,共72具,紧布在曲尺形椁室的周围。另一类为匣葬,共94具,分布在箱殉以外靠墓室的四壁处。殉葬者均蜷屈特甚。

秦公一号大墓虽经汉、唐、宋各代200余次盗扰,墓内还出土有各类文物3500余件。铜器有镜、削等,铁器有铲、鐇、环、削等,金器有鸟、兽、泡、带钩等,陶器有鼎、豆、鬲、簋、盘、匜、器盖等,石器有磬、石鞋底、圭、壁等,玉器有戈、璜、壁、圭、璋、佩、觽、琀等,漆器有猪、盒等。

秦公一号大墓的墓主及年代,基本确定为春秋中晚期之交,即继共公、桓公之后的秦景公。椁室中,南北两壁伸出的柏木榫头,组成长方形框式规范的主椁,初步认为是我国时代最早的一套"黄肠题凑"葬具。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对秦国早期历史和先秦丧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秦国小型墓葬 雍城小型墓葬区位于雍城南郊,秦公陵区以北。墓葬区以八旗屯为中心,东至高庄,南至黄家庄,西至南指挥西村,北至雍水北岸的邓家崖。1976年以来,在这一区域先后发掘小型墓葬8批,清理墓葬174座,车马坑7座。典型的有八旗屯秦国墓地、高庄墓地、西村秦人墓地。

雍城小型秦墓的形制大致可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和洞式墓二大类;葬式大都为墓主头向西或稍偏北、屈肢或直肢葬两种。秦秋和战国早期的墓葬中,存在着殉奴现象,随葬品种类繁多。铜器有鼎、豆、壶、簋、盘、匜、甗、盂、戈、矛、剑、弩、矢、斤、锛、削及各种车马器。早期尚有一些实用器,进入战国,铜器微型化,多变为明器;陶器主要有鼎、豆、壶、簋、盘、匜、甗、喇叭、口罐、盂、鬲等;金器有泡、带钩、金柄铜削等;玉器石器多为壁、璜、圭等;此外还有铁、骨、蚌、料器等。

车马坑在八旗屯墓地发现10座,西村墓地发现两座。一般都在主墓的左侧或脚下,距离主墓9~25米,竖穴土坑,东西向,车辕向东。如有一坑内埋葬一车两马一殉人。车的部件皆为木质,外表全部涂以棕褐色漆。车主要由一舆、一辕、一轴和两轮四个部分组成。车马坑中出土器物,铜器有车軎、车辖、衡冒、车盖帷环、盖弓帽、箍、衔、、络饰、连环、铃、泡、戈、鐏、镞、手钳、巩斧、板斧、锛、凿、削、转钮、方环、带扣、策藤等,约130余件;金器有金钮铜饰,金转钮、金兽面饰等10件;骨器有镞、握手、箍、环、管等共20件;石器有砺石、石勺形器等共3件。车马坑的发现,填补了秦国车马坑发展系列的缺环,是研究秦国车制发展变化的重要资料。

折叠出土文物

青铜器窖藏 1973~1974年,先后在姚家岗发现铜质建筑构件3窖,第一窖出土16件器物,第二窖出土21件器物,第三窖出土27件器物。出土时构件排列整齐,显然是有意保存下来的。其中,阳角双面蟠虺纹曲尺形构件3件,阴角双面蟠虺纹曲尺形构件2件,双面蟠虺纹楔形中空构件13件,双面蟠虺纹单齿方筒形构件27件,单面蟠虺纹单齿方筒形构件6件,双面蟠虺纹双齿方筒形构件7件,单面蟠虺纹双齿方筒形构件1件,单面蟠虺纹片状构件1件,小拐头2件。这批建筑构件是与木结构结合使用于建筑。

1977年9月,在高王寺发现一处铜器窖藏,出土铜器12件。其中有鼎3件,豆1件,壶2件,敦2件,盘1件、匜1件,提梁盉1件,甗1件。这批铜器除了秦器外,还有一鼎铸铭:"吴王孙无土之膈鼎",是为吴器;敦为楚器;豆和镶嵌射宴图则具有典型的中原作风。这批吴、楚、中原、秦诸地器物同在雍城出土,反映了秦和吴楚及中原诸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1973年3月,凤翔城关北街发现青铜器窖藏一处,出土各类青铜器物28件。其中有斧2件,板斧1件,锛2件、凿2件,夹刻刀1件,角刀2件,戈1件,镞15件,带饰2件,方策2件,盖弓帽3件,铜泡5件。

建筑材料 雍城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建筑材料。除铜质构件外,还有相当多的砖、瓦、瓦当、陶水管等。

砖有条形砖、花纹空心砖、贴面砖等。

瓦有板瓦和筒瓦。板瓦表饰三角几何纹或通体饰竖绳纹及交错绳纹。

瓦当分文字瓦当和图案瓦当两类。文字瓦当有"蕲年宫"当,"年宫"当,"棫阳"当,"万岁冢"当,"长生未央"当,"巨杨冢"当;图案瓦当有饕餮纹半瓦当,斗兽纹当,鹿雁犬蟾蜍纹当,鹿鱼纹当,双鹿纹当,立鹿纹当,卧鹿纹当,奔鹿纹当,虎雁纹当,双獾纹当,獾纹当,夔凤纹当,蟾蜍纹当,莲花纹当,房屋建筑纹当,燕树纹当,云纹当,方格单线云纹当,方格乳钉双线云纹当,斜方格单线云纹当,斜方格乳钉单线云纹当,乳钉双线云纹当,斜方格箭镞双线云纹当,米字格乳钉双线云纹当,不规则单线云纹当,"十"字双线卷云纹当,双"十"字双线云纹当,双线云文纹当,太阳纹当,葵纹当。特别是文字瓦当的发现,为研究雍城宫殿分布等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而种类繁多,制作精美,造形生动的动物纹瓦当,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陶水管外饰绳纹,内素面。一端大,一端小。大端直径28~30厘米,小端直径24厘米,通长71-75厘米,壁厚1厘米。

铜器 雍城遗址所出土的铜器,数量繁多,种类复杂。以用途区分,有礼器、实用器、明器。主器形有鼎、甗、壶、豆、盘、簋、匜、敦、盂、舟、勺、杯、鍪、釜、镜、带钩、襟钩、铃、矛、戈、剑、削、斤、镞、泡、车器、半两钱等约40种400余件。其中,列鼎19件,盘形鼎4件,纽索纹鼎1件,球形附耳鼎4件,甗12件,甗鍑1件,壶10件,蒜头壶2件,豆6件,盘11件,簋1件,匜8件,敦1件,盂4件,盆6件,舟2件,勺4件,套环6件,鍪5件,釜1件,镜6件,带钩和襟钩共64件,铃60件,矛3件,戈6件,剑5件,削44件,镞136件。

陶器 共出土约30余种1千余件。其中鼎82件,簋70件,壶89件,豆58件,鬲64件,甗28件,盘22件,匜26件,盆40件,各种罐282件,盒4件,盂55件,杯22件,鍑2件,钵23件,钫5件,甑10件,釜15件、缶20件,瓮12件,囷32件,灶1件,臼1件,房屋模型1件,牛车模型2件,编磬4套48件,鸽1件,纺轮2件,环6件。

其它文物

出土金器有带钩、圆策、金柱形纹丝、金钮铜饰、金泡等,共37件。玉器有璜、块、璧、琮、戈、带钩、襟钩、环、饰件、玉管、蝉等器类,共160余件。铁器有釜、灯、铲、锸、削、凿、锯、钻头、钩、镊子、剑、环、带饰等器类,共66件。还有石器、骨器、料器、玛瑙、水晶、铅、蚌器等器物,约600余件。

城垣


距今约2600~2200(前677~前383)之间,位置在今县城以南,西古城村以东,南古城村以北,塔寺河以西的广阔平原上,东西3300米,南北3200米,总面积1056万平方米相当于今西安市城内总面积。

现据考证,供市区用水的白鸡河穿城而过,雍水绕城东南,凤凰泉临城北,西有人工城壕,城市内宫殿林立,楼阁鳞次栉比,宏伟壮观。史载戎族使者由余面对秦都建筑及仓廪积蓄惊叹:"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折叠宗庙

--马家庄春秋(秦)一号建筑遗址

整个建筑座北向南,四围城垣环绕,可以分为北部居中的祖庙,东部的昭庙,西部的穆庙,南部的门塾以及中庭五部分。

祖庙座北向南,平面视呈凹字形,西侧向前突出。面阔20.8米,进深13.9米。凹字形上部正中,即为前庙堂,其后之长方形居处即为后寝室;朝、寝两旁系东西夹室;朝寝之后半部,设三门,有三室,称"北三室"。

朝堂平面呈长方形,无檐墙,中部有两个高出地面的夯土台,系置双楹之夯土基础。寝室系封闭式长方形,东北角有一灶坑。东西夹室呈曲尺形。均有门通向朝堂。北三室在朝、寝和东西夹室之北部,有三门。

祖庙建筑四周有回廊,回廊之外有散水环绕,河卵石铺成,内高外低、稍有倾斜。

祖庙以北有一亭台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四周无檐墙,四角均有两个角柱,亭台四周环散水。

昭庙座东向西,平面布局与祖庙、朝寝建筑相似。只是朝堂东部的南边、北边与南北两夹室相通,无墙相隔。

穆庙座西朝东,但破坏严重,仅残留东南角部分看,应和昭庙相对称。

门塾位于南部,由东半塾、东内塾、门道,西半塾、西内塾五部分组成。门道南端有门限凹槽一道。

中庭为一中间凹下、四周稍高的空场,东西长30米,南北宽34.5米。

在中庭和祖庙两夹室内发现各类祭祀坑181个,其中牛坑86个,羊坑55个,牛羊同坑1个,人坑8个,人羊同坑1个,空坑28个,车坑2个,牛羊有全牲祭祀、无头祭祀和切碎祭祀三种。为多次祭祀的见证。两夹室和其它建筑内的祭祀坑,均打破建筑地面,应该是建筑废弃后奉行的祭祀。

古雍城遗址示意图

折叠寝宫

--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

遗址临近凤虢公路,东距宗庙遗址约500米,西距姚家岗春秋战国秦宫殿遗址约600米。

遗址方向北偏东28米,长326.5米,北端宽86米,南端宽59.5米,面积21894平方米。平面布局规整,四周有围墙,可分为五进宫院、五进门庭。

第一道宫院位于遗址南部,长52米,宽59.5米,面积3068平方米。

第二道宫院长49.5米,北端宽60.5米,南端宽59.5米,面积2970平方米。西端正中有一门,南墙正中一门与第一道宫院相通。院内中部偏北西侧各有一座建筑,南北长16米,东西宽12.5米,面积200平方米。

第三道宫院,长85.5米,北端宽60.5米,面积5074平方米。东西围墙平均宽2米,北端各有一门,平均宽4米,距北墙16米。东门正东前似有一屏,东墙南端和西墙南端各有一门。正中有一门与第二道宫院相通。宫院中央有一建筑,北长32.5米,南长34.5米;东宽17.2米,西宽17.7米,面积约586平方米。

第四道宫院南北长51米,东西宽70米,面积3570平方米。东西围墙中部各有一门,南有一门与第三道宫院相通。

第五道宫院是五道宫院中面积最大的一处。南北长65米,东西宽86米,面积5590平方米。院内正中偏北及其前方两侧,各有一座建筑。呈品字形排列,大小相等。院内南部有两座建筑,长35.85米,宽7.5米,面积269平方米。两建筑间有一通道,与第四道宫院相通。

其内出土凹字形三角纹瓦、绳纹板瓦、绳纹夹抹光带筒瓦、素面半瓦当及粗绳纹的厚瓦片等遗物看,该遗址的沿用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宫南向而庙居左,则庙在寝东也"(李如圭《仪礼·释宫》)。该遗址当是寝宫所在。

其它建筑在雍城遗址范围内,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20余处,分布点有一定规律,面积多在四、五千平方米左右,均程度不同遭到破坏,仅有暴露于地面的瓦片等遗物。其中位于铁丰、高王寺一带的建筑遗址经初步发掘,因靠近县城、公路,故破坏严重,残存遗址面积约4平方米,显露在断崖上的夯土基高1.4米左右,地面堆积瓦片很多。经过发掘的6000多平方米遗址在县棉织厂之南,获得夯土墙基、建筑基址等遗迹资料和大量的瓦等建筑遗物。

折叠凌阴

位于石家营乡姚家岗高地西部。遗址为一平面近似方形的夯基,其四边夯筑东西长16.5米,南北宽17.1米的土墙一周。其中部为东西长10米,南北宽11.4米的长方形窖穴,其内四壁呈斜坡状,窖壁内上部夯筑,下部生土,窖壁的坡底,夯筑一周宽0.7~0.8米的二层台,通高0.32米,二层台范围内东西长6.4米,南北宽7.35米的底窖,铺有与二层台同高的砂质片岩一层,这一平面为窖穴使用时的实际窖底面,方形窖穴四周是回廊。西回廊正中有一通道,呈等腰梯形,通道由东向西平行的槽门五道。靠近窖穴的第一、第二号槽门均有槽底,槽门亦呈腹梯形,以便插合和提取木板,通道与回廊上最大的缺口相通。在第二槽门之西的通道底部,设有水道一条,经钻探与姚家岗西南部的白鸡河相通,水道东高西低,是窖内的排水设施。水道底部与铺有片岩的地面大体在同一水平上。

这种在宫殿附近的大型窖穴,应为宫殿内的储藏设备,其本身设有防潮设施。可见被储藏之物无需防潮,为储冰之凌阴。其容积190立方米,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卫生用冰的实物例证。佐证了《诗经·国风·七月》中所载的:"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折叠街市

经雍城考古队考古钻探得知,城垣内有南北向四条大街,东西向的四条大街共有三道城门。街面宽8~10米,平行两街之间的距离为400~800米。马家庄、姚家岗等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址和其它建筑遗址,均分布在街道之间。

城市总体布局与《周礼》记载的"前朝后市"完全吻合。八条街道遗址平直宽阔,南北东西相交呈"井"字形分布,布局清晰,建筑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显示了这座2500年前的历史名城的严整、博大、恢宏。

市场遗址位于北城墙之南,中心偏东300米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160米,东西长180米,面积28800平方米。周围是厚1.5~2米的夯土围墙基址,四面墙的中部各有一座"市"门。已发掘的西门,南北长21米、东西宽14米,建筑平面呈凹字形,门入口处有大型空心砖踏步。门上有四坡式大屋顶建筑。围墙内是封闭式的露天市场。从出土文物判断,此市场沿用时间为战国时期,曾有咸阳等处器物长途运入市内销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 汉武帝茂陵是西汉第四代第五位皇...
中国首现西周社稷建筑遗存 主体为巨型社主石|遗存|社祭
陕西汉昭帝平陵发现陵庙建筑 外藏坑1288座
汉魏洛阳故城与灵台、永宁寺遗址
西安市,临潼区,韩峪乡,秦帝陵——秦东陵
雍城寻秦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