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础民生商品或公共服务涨价,老胡希望可以做到两点

胡锡进

资深媒体人

14小时前

有四条高铁线路涨价了,它们都是华东和华南地区繁忙的高铁。另外,有的地方水涨价了,燃气涨价了,还有电涨价了,很多人就猜了,是不是新一轮的基础性消费物资涨价要来了?老胡对此没有信息,但我个人觉得,水电气还有高铁票涨价范围扩大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希望我是错的。

老胡之所以有这种预感,是因为维持这些基础性物资的低价格,或者需要相关企业亏损运营,或者需要政府提供价格补贴,到最后,这两种方式都要汇合成增加公共债务。而大家知道,中国的地方债已经很大了,几乎没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了,对它们需要做的是逐步消化。所以我担心,依靠政府补贴的那些低价格有可能会逐渐提价。

面对这个艰难的现实,老胡特别希望政府方面做好两点:

一是无论什么提价,一定要公开透明,实事求是,要给大家表达真实意见的空间,对民众的疑虑乃至批评及时回应,坦诚沟通。不能说你提一个价格,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突然就提了,而且提高的比例还挺大;也不能说你提价,官方公布的舆论大家都很欢迎,好像兴高采烈的。我觉得调价还是要在舆论上多做客观的分析,调价的原因是什么,政府的长期导向目标是什么,让老百姓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第二点更加重要,就是各地政府要做出各种努力,想方设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如果能够做到我们社会的大多数人都能够挣更多钱,大家都对增收的趋势很有信心,相信多挣的钱能够弥补一些商品涨价的损失,那么调价所带来的痛苦和抱怨就会小很多。

其实过去几十年,中国大多数商品都涨价了。老胡年轻的时候,吃一根冰棍几分钱,现在要一两块;还有看电影,票价不知道涨了多少倍。但是工资涨得也快啊,回头一看,挣的钱购买力还是高了,所以有点CPI和社会涨工资之间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所以说,基础商品常年价格不动可能做不到,但更关键的是给老百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相同岗位的收入得是不断增加的。中国经济以及民生的真正挑战恰恰是后面这一点,各地真的要解放思想,真正以民生为本,把让老百姓挣到更多钱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做好了这一条,我们解决各种问题才会有空间,一顺而百顺。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北京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铁高价盒饭的“贵族化”根源
高铁二等座大涨价,账本请先亮出来
四条高铁线涨价,国铁扛不住了?
基建狂魔的体面退场
动荡中的HS2——英国最大基础设施项目2023回顾及2024展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