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一个展「信息的形状」

艺术与时代 


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参与记录了时代。

马列维奇认为:米勒、塞尚是乡村的艺术,立体派、至上主义是工业的艺术。艺术的存在依赖于周边环境,正如塞尚的绘画依赖于 “乡村”这个周边环境,而信息时代下的新造型是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
信息时代下的新造型将会和立体主义一样重要。伯格说,立体主义是一场视觉艺术的革命,它改变了绘画和真实的关系。视角的改变,说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在变。立体主义和文艺复兴一样,都是非常强大的文化艺术潮流,它们不可能是某一个艺术家的原创,而是特定的时代里必然出现的趋势。说毕加索开启了立体主义,其实不太准确,毕加索只是“遭遇”了立体主义。同样,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遭遇”了属于信息时代的新造型艺术。
置身时代的浪潮中,或许不能明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但是应该相信新技术、新发明、新能源这些都是破坏旧秩序的武器。艺术家要和物理学家一样,受到新技术和新思维模式的挑战,用艺术跟科学向同样的方向进发。
新造型的本质,是对虚拟未来的想象。新造型画家希望成就一种属于信息时代的绘画艺术。它是一场视觉艺术的革命,它将改变绘画中真实与虚拟的关系。
我们时常意识不到自己所处时代的特殊性,直到它成为历史。什么是“黄金时代”,现在正是“黄金时代”。

“还原主义”与“无限空间之王”
以莫奈和德加为代表的“印象派”、以塞尚和梵高为代表的“后印象派”、以布拉克和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至上主义”,这些不同的流派虽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大不相同,但是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意识地对人们的观看进行提炼,简化成一些大大小小的色块,或者是抽象成一些几何形状,而这种行为的本质是“还原主义”。
这种还原主义的思维方式在科学里面非常常见。从古至今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都在试图寻找更根本的要素用来解释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在古代,中国人会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来解释世界,西方人会用水、火、土、气四元素来解释世界,这都是典型的还原论。现代以后,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把这个世界还原成了一百多种不同的基本元素,于是我们有了更科学的理解工具。绘画里的还原主义就是把我们实际看到的复杂事物,分解成线条、形状、色彩这些更小的要素,用这种方式来探索我们如何进行视觉表征,如何把我们看到的这个三维的世界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出来。在初学绘画的必修课程上是临摹、写生   几何体,这些球体、圆柱体、方体正是艺术家对复杂世界的朴素还原。
蒙德里安说:“每位艺术家都在寻找达到目标的最好方式。”印象派有印象派的方式,立体主义者有立体主义的方式,就像每个人看一个球体都有自己的方式,但对所有人来说,一个球体就是一个球体。我们看事物的内容与我们 “自身的内容有关”,我们或多或少地看透万物,释放一些我们的个人见解,伟大如列夫托尔斯泰,也只是说:不管多么伟大的作家,不过也就是在书写他个人的片面。
在白南准看来,有些艺术家是在做一个盒子。艺术家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盒子,盒子虽小但可以装下全世界。信息时代下的新造型艺术就是这个时代的艺术之盒。
《哈姆雷特》在第二幕第二场的时候,有一句台词,说:“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空间之王”。

关于绘画的绘画
“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信息极大地释放了人类的能量,它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之前五千年人类财富的总和。在文明发展的进程当中,人们采取了图像、声音、文字等方式记录信息,借助这些信息,人才得以还原历史,整个人类社会才得以完整。信息促进了人脑思维的产生,信息在记录世界的同时让知识结构化,并形成新知识的基础。
信息不仅被动地记录世界,还主动地创造世界。从早期的差分机到电子计算机,再到互联网,这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它们不仅帮助我们将已有的知识结构化,总结出“关于知识的知识”“关于绘画的绘画”,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新世界的可能性。
此次展览以一位身处信息时代的艺术家为第一人称视角,探究绘画如何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最终走向立体主义、至上主义。从探究绘画造型法这个传统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这个信息时代的新造型艺术,进一步拓宽美学的边界,重构绘画中真实与虚拟的关系。

模仿与效仿
美国田纳西大学的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本特利认为:人类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最早是依靠模仿同类的行为来实现的。人类在对文化知识的模仿和创新之间,还存在第三种行为,叫作效仿。很多动物都懂得模仿,比如大猩猩。在知识的传播这件事上,真正让人类和大猩猩区别开的,就是人类懂得效仿。
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而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效仿的核心精神不是要模仿得一模一样,而是发现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不以教条、不唯经验。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今天的艺术家如果只重视对其中经典图饰的模仿,则陷入了唯经验唯教条的学习误区里。
马蒂斯说,我们全都来自塞尚,可是他并不像塞尚;塞尚辩称他要回到普桑的均衡,他的画根本不像普桑。画家想要成就自己的风格,需要用走向前辈的方式,离开前辈。我在对于美术史上的经典绘画、老电影、电子游戏模型的转译过程中,表面上看只是在照葫芦画瓢,但实际上是在重现创造时代艺术这个结果的发生过程,追求的是创造时代艺术的结果,而不是重现传统的制造工艺。我将这些精心选择的视觉图像作为蓝本,在我的艺术盒子中进行信息时代下的新造型转译,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造型艺术。

转译-意外归来(after Repin)

150×200cm  布面丙烯  2023

Translation -Unexpected Return (after Repin)

150×200cm Acrylic on canvas 2023







转译-饮酒者 (after Emile Friant)

170×180cm  布面丙烯  2024

Translation -Drinkers  (after Emile Friant)

170×180cm Acrylic on canvas 2024







转译-恋人 (after Emile Friant)

150×200cm  布面丙烯  2024

Translation - Lovers(after Emile Friant)

150×200cm Acrylic on canvas 2024







中世纪的造型法则

50×40cm  木板丙烯  2023

Medieval styling rules

50×40cm  Acrylic wood 2023







世界的起源 

50×40cm  木板丙烯  2023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50×40cm  Acrylic wood 2023







架构师 

200×150cm  布面丙烯  2023

architect

200×150cm Acrylic on canvas 2023







从影像到立体 

160×150cm  布面丙烯  2023

From image to cubism 

160×150cm Acrylic on canvas 2023







从自然到至上 

150×180cm  布面丙烯  2023

From naturalism to supremacism

150×180cm Acrylic on canvas 2023







从哈默休伊到马列维奇(组画)

50×60cm(左)+120×100cm(右)  布面丙烯  2023

From Hammerhuy to Malevich (Group) 50×60cm (left) +120×100cm (right) Acrylic on canvas 2023







云图六重奏(after Malevich)

200×220cm  布面丙烯  2024

The Cloud Atlas Sextet For Orchestra

(after Malevich)

200×220cm Acrylic on canvas 2024







农场主  

180×180cm  布面丙烯  2023

Farmer 

180×180cm Acrylic on canvas 2023







至上主义的伐木工(after Malevich)

布面油画  180×150cm  2023

The supremacist Lumberjack (after Malevich) Oil on canvas 180×150cm 2023







至上主义的救赎 (after Malevich)

布面丙烯  135×120cm  2023

The supremacist redemption (after Malevich) Acrylic on canvas 135×120cm 2023







新肖像 

木板丙烯  50×60cm  2023

New portrait  

Acrylic wood 50×60cm 2023







红色与斧头 

布面丙烯  135×120cm  2023

Red and the Axe  

Acrylic on canvas 135×120cm 2023







煤灯与红书 

布面丙烯  120×100cm  2023

Coal lamp and red book 

Acrylic on canvas 120×100cm 2023







新播种者 

布面丙烯  110×160cm  2023

The new sower

Acrylic on canvas 110×160cm 2023

关于艺术家

ABOUT THE ARTIST

王一 1995 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分别于 2020年、2023年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杭州。

王一希望成就一种属于信息时代的绘画艺术,这是一场视觉艺术的革命,它将改变绘画中真实与虚拟的关系。他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参与记录了时代,置身于时代的浪潮中,或许不能明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但应该相信新技术、新发明、新能源这些都是破坏旧秩序的武器。他在对于经典绘画、老电影、电子游戏模型的转译过程中,探寻属于信息时代的新造型艺术。

王一的作品曾多次被星美术馆、X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当代艺术基金会等收藏。


个展:

生活剧场 TasteRoom 杭州 2018

了不起的一修 运气画廊 杭州 2022

明日浪潮 出入艺术空间 宁波 2022

模拟矩阵 可以画廊 合肥 2023

信息的形状 可以画廊 北京 2024


个人项目:

图形猎手 三⻆洲GODOWN空间 杭州 2023


主要群展:

潮流玩家 北京时代美术馆 北京 2021

Ambition! Award 2021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上海 2021

失真 小杉画廊 北京 2022

洛德世界Ⅱ敌友大会 野松画廊 深圳 2022

花园化境  温州美术馆 温州 2023

中国艺术万花筒  阿韦利诺博物馆 意大利 2023

拟像  湖州美术馆 湖州 2023

第五届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 西岸艺术中心 上海 2023 

新动能—全国青年油画学术邀请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重庆 2024





扫码赞赏

编辑:朮art

©版权归艺术家本人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物可期–春季当代艺术展
绘画|Sol Felpeto
中国当代艺术家唐华伟,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
于小鱼|YU XIAOYU
黄笃谈“谭平的绘画创作” ——得“意”而忘“形”
安塞姆·基弗 | 在废墟中旅行的艺术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