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都展出了哪35件作品

ArtAlpha

News

展览开幕现场

2024 年 4 月 6 日,“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在中国美术馆一层 3、5、7、11 号展厅隆重亮相。

35 位艺术家,35 件(组)力作。艺术家们以最诚挚的创作,将中国当代绘画最鲜活的生命力展现于广大的公众面前。

此次展览邀请了 35 位架上艺术家,包括:蔡泽滨、陈飞、陈作、陈可、崔 洁、段建宇、韩冰、郝量、黄宇兴、贾蔼力、梁远苇、刘聪、刘晓辉、陆超、 欧阳春、蒲英玮、邱瑞祥、仇晓飞、宋琨、苏予昕、孙一钿、唐永祥、王光乐、王迈、王兴伟、王伊芙苓韬程、韦嘉、夏禹、谢南星、徐华翎、禤善勤、 薛若哲、闫冰、张业兴、张子飘(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展览开幕现场

35位参展艺术家是活跃于当代艺术现场的部分新生创作力量,从60后、70后跨越到90后,他们的艺术成长代际跨过了上世纪90年代、新世纪的00年代和10年代。他们的创作实践围绕绘画这一朴素且原始的媒介展开,将新的艺术语言和现实的中国经验相结合,将国际视野与中国文化贯通,他们的艺术实践既融合了不同传统、类型、图像来源以及形式方法的要素,又不断利用媒介本身的情境动力在看似无关的要素之间建立联系并跨越边界,以证明在视觉信息如此饱和的当下,绘画如何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和突破性的技术仍具有基础和本质的价值。

为何以“新样态”作为本次展览主题的关键词之一?


策展人 易英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著名美术史学者、艺术批评家易英教授表示:“这个 '新’是由于这一代艺术家成长的视觉环境的图像化导致的。我们身处的景观世界中,虚拟的图像代替了真实的世界,最基本的艺术参照物不再是自然,而是文化和符号。在图像时代里,艺术创作的路径从再现客观自然转变为对图像的复制与挪用。这种转变的开端在上世纪末中国艺术家对波普艺术的挪用,但这个时期是因为中国还没有彻底进入图像时代,当下图像一代则真正进入了仿真世界。因此我称它为'图像绘画’。不过,图像绘画并不是一种统一的风格,利用各种风格都可以转换为图像的表达方式。这便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现象,新一代艺术家承担了转换的使命。” 

展览现场

从 70 后到 90 后,勾勒出的恰恰是 2000 年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轨迹。如果说 70 后艺术家在创作意识中更多是严谨和理性,注重整体性、历史性、 叙事性、文化性、精神性的话,那么 80 后和 90 后艺术家则更注重个体叙事、 个体经验,在视觉上呈现出具体化、弥散性、不确定性


策展人王静(上图)、袁佳维

执行策展人王静、袁佳维则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了具体问题:“绘画的图像生产在面临不断突破的技术现实时,该如何褒有其作为审美对象的自律性和传达人工语言像似的社会性?因此,为了让不同作品之间的互文与思辨关系尽可能地传递,同时对主题概念进行充分解释,展览的呈现基于拼贴与镜像的交替逻辑,一方面重申绘画的吸引力与穿透力,另一方面以非聚焦的多视点关系呈现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避免让任何明确的叙事意图干扰对细微的绘画情境的感知。展览的本质意图在于借助这些独特新鲜的创作个案,说明今时之绘画是提出问题的手段,而非解决问题的方案。”

展览现场

观察这些“新样态”所具有的特征,提示我们这些镶嵌在时代中的个体,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样本,他们将生活的经验淬炼于自我的创作中,聚焦的是当下,面向的是未来。

易英教授、王静与袁佳维,将从历史化与尊重微观的角度,以比较分析法出发梳理这些绘画个案,结合建筑师梁琛的展览空间设计,在共性与个性之间诉诸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特征。


出品人罗旭东

展览出品人罗旭东先生提到:“未来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是社会力量与公共力量共同作用、相互成就的结果。我深信,依托于厚重、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当代文化一定会愈加焕发活力,以高昂饱满、智慧远见、真挚多元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中央。”

展览现场

配合本次展览,还将推出一本集研究、批评和作品呈现为一体的研究性出版物。

该出版物由艺术评论家和青年学者贺婧担纲主编,邀请近年来活跃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领域和批评现场的多位重要学者、批评家和作者撰写系列专题文章,深度挖掘和分析中国当代绘画现状及其背后的社会、哲学、美学与文化现象,为千禧年后 20 年的绘画作出详尽的解读,具备独特的收藏与文献意义。

出版物由书籍设计师和出版人杨林青担纲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展览现场

01

「展览前言」

 ——易英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什么时候我们进入到这样一个社会环境,视觉文化的多元化导致视觉图像的无处不在,从经济基础到文化领域,从日常生活到数字世界,大众文化的图像饱和了我们的社会。虚拟的图像代替了真实的世界,艺术的构成被图像所左右,艺术的再现成为图像的复制与挪用。图像的屏障使我们远离自然。图像时代改变了艺术,艺术也利用图像发展了自身,现代艺术的形式主义转换为图像的语言,仍然在表现着自我的意识、新鲜的经验和理想的愿景。这便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现象,新一代艺术家承担了转换的使命。



展览现场

早在上世纪末,图像的观念就进入了绘画,如“卡通一代”和“波普画风”,绘画的图像化,图像的复制和挪用,雕塑的物品化,都属于这一现象。但是,这种图像化的表现并不是出于现实的后现代主义的经验,而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挪用和移植,是对于波普艺术在形式上的模仿。虽然波普主义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是它并不是现实经验的真实表达,因为当时的社会还没有真正进入图像时代,还没有因为图像的极大丰富而使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图像生产方式。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的全面进入,第二大经济体的形成,都为景观与图像时代提供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图像化的艺术语言的一代人同步进入这个时代。他们生活在景观的森林,图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图像取代了他们对自然的观察,他们的艺术不再是对自然的摩写,而是用图像的方式摹写仿真的世界。他们经验着图像,也叙写着图像的经验。


展览现场

新样态,新绘画,图像绘画。图像绘画不是像波普艺术那样对现成图像的挪用和复制,而是将图像的经验融入艺术的表达。图像绘画也是另类的现实主义,因为图像的经验亦是日常生活的经验,图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支配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视觉习惯,生活在图像的环境中,用图像的语言描绘世界,就像用艺术记录我们自己的生活。不过,图像绘画并不是一种统一的风格,具象的,抽象的,表现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等等各种风格,都可以转换为图像的表达方式。形式构成与平面设计,具象与卡通,超现实与动漫,再现与影像,等等,所有的图像绘画风格都可以找到其图像的来源。



展览现场

图像绘画作为当代艺术的表现,也是新时代视觉文化的标志和历史的见证,是与时俱进的新时代艺术。它不会停止在哪一个历史阶段,因为它是活力的,能动的,它会随着历史的进程,在科技、数字、通讯、网络等更新的技术手段造就的更先进的视觉图像环境中,不断地发展和更新。不过,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以往,它可能还只是摆脱了传统绘画的初步,前面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览现场

02
 展出作品  

黄宇兴,《星汉灿烂》

2027–2021年,布面油画,200 x 400 cm



1975年生于北京,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黄宇兴的作品以大尺幅的荧光色抽象山水见长,通极具标志性的几何符号层叠来完成对主题的刻画。随着生命际遇的变迁,早期作品呈现基于现成图像的表现主义改写;之后利用“人体解剖学”与“结构主义建筑元素”构建画面的张力;2011年前后是黄宇兴爆发式表达色彩理解并形成个人风格的关键节点,衍生出“丛林”“气泡”“河流”“宝藏”等重要创作线索。这些象征着自然之物的元素,注入了他对于人与自然、时间与生命、自我与世界等议题的关注。

黄宇兴近年致力于结合中国古典、西方色彩、东方意蕴的“大山水”系列,在这幅炫目的荧光色调山水图景中,黄宇兴着重强调了中国传统绘画塑造松树之苍劲与山石之雄浑的经典技法,亦充满了他对于生命、时间、智慧的沉浸与见解。

延伸阅读:

贾蔼力,《无题》

2011年,布面油画,287 x 400 cm


1979年生于辽宁丹东,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受西方文学和东北广袤生活环境的影响,贾霭力的很多作品都在表达潜意识里的孤寂和安宁,他以旁观者和亲历者的双重身份,探索源于现实的精神空间以及对于自我的精神剖析和对生命的感悟。他笔下的画面如史诗般恢宏,日常情景、人物肖像、异想幻象、抽象形态,交错混融的激情自成一体。

《无题》这件作品中的红火球人意象大致于2006年开始酝酿构思,传递出完整的生命形式,展现出艺术家面对超大尺幅作品的画面控制能力。

延伸阅读:彭凯南最后一场执槌,贾蔼力、琼·米切尔破纪录,纽约佳士得拍卖战况

王兴伟 《新划船》

2022年 布面油画 200x320cm


1969年生于辽宁沈阳,1990年毕业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极富天赋的感知力,巧妙地连接起了历史图像和当下的文化语境,为日常注入超现实感的同时,也不动声色地将个体与社群、历史与当下进行了转化与融合。

王兴伟的“划船”系列始于2006-2007年间,是艺术家在探索漫画风格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对“划船”系列的回顾可以窥见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极致推敲与探究。《新划船》是艺术家对其早期创作进行回溯之作,同一主题的脉络之下潜隐着关系的波动,青年男女之间的眼神交流发生了变化,展现了与此前截然不同的情绪张力,社交媒体中流行的表情包似的符号更增添了画面的谐趣。在精炼的绘画语言之下,图像内容与画面形式相互作用于对方,如同喜剧小品快照,展现了悲喜剧般的人生体验所特有的冲突。

延伸阅读:“王兴伟在上海 2002-2008”,回溯艺术家的那一段“上海时光”

郝量,《神曲之一》

2021–2022年,绢本重彩,145.5 x 231.5 cm

1983年生于四川成都,200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郝量从中西文学、电影、现代艺术中吸取养分,强化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物质感与独特性,并赋予其全新的技法,在绢本上描绘变化缤纷的色调,凸显主题的复杂性。他的大尺幅作品更接近西方绘画的观看体验。郝量在文人画的精神里不断磨合着手法的严谨与表达的自由,并最终发掘二者的结合点。

在《神曲之一》中,一位惆怅的少年在荒芜的风景中行走,远景是阔远的山色,富有力量和权威的虎、豹远远地伴行。这个构图被掩盖在一张颓破的铁网栅栏背后。郝量绘画中那些幽深的风景和细腻的人物,以及他所摘录的词章,都体现着对时间之流的思考,以及对人之'在世'的关切。他借绘画疏解哀愁,记录下这些年自己情绪与思索的变迁。

延伸阅读:现场| 中国艺术家郝量的首次英国个展「锦瑟」于高古轩伦敦开幕

梁远苇,《2017.28》

2022年,布面油画,190 x 160 cm


1977年生于西安,2004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梁远苇较常创作绘画及装置作品,作品以精细、费时及重复的制作工序见称。近年的绘画作品多以反覆描绘现成织物的图案为起点,让图案随着自己的感觉在画布上慢慢发展,直至所有感觉准确传达而结束,在每一次落笔中不断触及对绘画底层结构的思考。

“2017”系列延续了梁远苇过往实践中将花布作为表现对象的方式,并在画面深入她对色彩和笔法的实验。从2019年开始,色调转向纯粹的红、黑两色,在油画颜料色层的透叠关系中,发展出更为丰富的绘画语言。创作于2022年的新作《2017.28》首次将蓝色替换黑色引入画面。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和不同色层的透叠,借助光线对色层的穿透,形成了晚霞般的视觉体验。富有变化性的笔触、渐变的色块成为梁远苇标识性的视觉话语。

延伸阅读:ArtAlpha专栏| 思考绘画底层语言的梁远苇

陈可,《普雷勒尔之屋No.1》

2022年,布面油画,160 × 200 cm

1978年生于四川通江,200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是国内最早一批实践卡通语言的艺术家之一,在川美研究生时期,一个反复出现的圆鼻头瘦弱小女孩,带着艺术家主观意识的投射,成为陈可第一个具有标识性的形象。借用卡通的语言形式,表达与生活、成长和情感蕴积息息相关的主题。自2012年起,陈可展开了对文化名人和历史图片的图像研究,进而表达她对现实的感受以及对时间与生存的体验。

“普雷勒尔之屋”是包豪斯建筑的代表之一,其以简洁突出的阳台设计而著称。该楼群最初用于学生及教职工宿舍,是院校蓬勃发展年代的重要活动场所。陈可的《普雷勒尔之屋No.1》,选取晨昏相交的时间背景,描绘出了该建筑风格鼎盛时期的勃勃生机,彰显出艺术家丰沛的图像转化创造力和细腻的感情表达。

延伸阅读:


陈飞,《主食》

2019年,金箔、丙烯,100 x 200 cm

1983年生于山西洪洞,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和很多80后艺术家一样,卡通动漫和电子游戏曾经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图像来源,因而被戏称为“卡通一代”。在千禧年初掀起的“扁平化”绘画浪潮中,陈飞以“超扁平”的标志性技法和夸张大胆的艺术风格受到关注。早期的“肖像”系列多以生活本身为素材,透过片段记忆和奇异想象,用强烈的“陈氏调侃”犀利道出年轻一代的种种生存现状;2017年开始,陈飞从肖像转向静物,以更为开阔的视角将对生活的人文关怀裹挟在寻常事物的平实记述里。

《主食》是陈飞静物系列中着力呈现“阅读”特征的主要作品。画面记录了一桌面点食物,循着饮食本身象征的社科属性,描绘了跨度广阔的文化特征。等量齐观的静物群像让主题景观化的同时赋予了平凡而恢弘的质感。

延伸阅读:


段建宇,《一个家庭的爱》

2023年,布面油画、丙烯、油性笔,140 x 200 cm

1972年生于河南郑州,199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90年代初,当新表现主义绘画介绍到中国,彼时在美院读书的段建宇颇受启发,希望能在绘画性的探讨中另辟新境。从早期的“姐姐”“纽约巴黎驻马店”系列到近期的“餐桌”“春江花月夜”系列等,庸懒的诗意和趣味一直是段建宇画作的视觉指征。她笔下诙谐的日常奇观,有意识地回避绘画本体的传统意味,追寻简朴的表达风格。

《一个家庭的爱》是段建宇最新的创作,呼应了段建宇近作中所展开的场景、“画中画”的引用和转换、“画中物”的设置以及空间结构的多重性。譬如在画面中艺术家对现代家庭情感与物质基础的转换,让我们在虚构性和现实、生存经验之间游移。在这样富有辩证性的绘画实践中,图像不再仅仅是关于现实问题的直接表露,而是在造型语言、图像空间和观者身体经验之间形成相互角逐的动态关系,成为生命信息的存载场所。

延伸阅读:张大千超2亿领衔晚拍,郝量、段建宇、王俊杰破纪录,苏富比现当代超11亿成交见证亚洲五十年

谢南星 《稍慢的无题》 

2023年 布面油画 200x200cm

1970年生于重庆,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谢南星是极具变革心的实验派画家,探讨图像与绘画的关系是他一直以来都在研究的主题,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绘画性与去物质的概念化之间,在反讽超脱与存在主义的渴望之间,将具象的形体描绘得似曾相识又遥不可及。

《稍慢的无题》三联画是关于现实凝视和奇思的话题,也是讨论拍照捕捉形影的内容,进而延伸至与光学相关的表象探讨,无论是多姿多彩的自然情景还是复杂多变的图像,在艺术家看来只是表象。画面中的深色几何线段搭建了图像之下的结构,并延伸探讨了一种悲剧遐思——我们所见的锦绣情景无一不并存着一个更有限的类别构造的价值版图。

延伸阅读:ArtAlpha专栏| 思想的浓度,观谢南星与张慧近作有感

欧阳春,《我的故事》

2012年,布面油画,260 x 370 cm


1974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欧阳春的绘画发展之路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早年在西安大多是以自我流浪与孤独为创作主题,2002年底迁居北京后开始用一种抛洒式的热情夜以继日地画画,将自己精神中的幻想,身体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2007年“捕鲸船”和“王”系列色彩处理更加饱满亮丽,笔触更自由洒脱,各种形象更加奇幻多变。2015年,开启以终南山为主题的“空谷幽兰”系列。尽管欧阳春的题材风格迥异多变,但作品背后的主体意识鲜明,在描述自我成长和生命史的同时,也向自身所处时代致以敬意。

欧阳春用28天时间完成了这幅尺幅巨大、内容丰富的《我的故事》。高楼大厦中密仄的灯光在气泡的色韵中如梦幻泡影,璀璨又虚幻。一个小男孩灰扑扑的背影兀自站立在山坡上遥望高楼林立灯火通明的都市盛景。“万家灯火,我亦阑珊”,欧阳春以西安为城市背景、十年的艰苦创作经历为情感线索,忠实地把都市的复杂性与包容性记录在这件作品里。

仇晓飞,《柳域》

2016年,布面丙烯、木炭,180 x 140 cm


1977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仇晓飞以色彩班斓,形式自由多变的绘画而闻名。借助记忆、幻想与寓言,他将东西方不同时期的美学以梦幻般的方式融汇贯通。仇晓飞的灵感来源丰沛,从意识形态的历史与古老的宗教构图中汲取营养。在他如梦境般神秘的构图中,同时展现抽象与具象的元素,在玄幻精妙的二维图像中创造出独特的当代心理图景。

对仇晓飞而言,绘画是身体感知与智识交织的过程,也是对精神性的神秘能量的召唤,不断拓宽个人对世界认知的边界。《柳域》的前景和背景互动变幻,创造出超越逻辑性的空间感。画面结构复杂,色彩叠加饱满,丙烯通过刮刀的不断抹平和削减留下柳林生长的痕迹,右下方笔触粗细相交,同时展现抽象与具象并置,真实身体感知与超验交互引领的心理景观。

延伸阅读:仇晓飞个案研究展“Part Ⅰ 赤”在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开幕


王光乐,《第二号无题230725》

2023年,布面丙烯,280 x 180 cm

1976年生于福建松谿县,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王光乐以一系列强调过程、介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绘画见长。他甚至将时间的流逝转化为颜料,通过重复来指涉媒介的物质性和绘画行为本身。

“无题”系列是王光乐从2009年开始创作的系列绘画,其方法和观念受到传统“寿漆”技艺的启发,模拟了时间层累的仪式过程,也提供了一种对时间的解释。“无题”中包含了时间的多重形态,既是画布上重复涂刷的漫长过程,也是标题中简短的日期铭刻。《第二号无题230725》是王光乐漫长的“无标题奏鸣”中发生的一次变奏,是画布由平铺于地面改为垂直于地面的作画方式的改变引起的。颜料由于重力从上往下流淌,使层叠覆盖不再是从边框往画面中心的平均缩进,画面不再形成视觉焦点,而是呈现自上而下的色彩渐变。

延伸阅读:

韦嘉,《赤诚》

2023年,布面丙烯,205 x 280 cm

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韦嘉的作品,衔接了不同时代的社会转变,灵巧借用了传统文人画细腻造景、适度留白的精神性,并充分利用版画对空间主体精准结构来呈现具有剧场情绪张力的构图。

卡通叙事的持续发展,确立了韦嘉鲜明的个人面貌,2017年融合了涂鸦与泼墨的画风,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进入成熟期。2020年后,韦嘉作品中清空了叙述与象征,绘画性被激发到最大,形体从笔触中呼之欲出,呈现出自然生命本质的面貌。《赤诚》中浓烈绮丽的色彩,自由融合的笔触,更加开阔与开放地描绘了永恒也变幻万千的生命状态。

延伸阅读:韦嘉:每幅画都是灵魂的容器

宋琨《踏浪》

2016年 布面油画 235x180cm


1977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宋琨拥有精湛的技艺、细腻的手感以及丰富的共情能力,同时身处流行文化的暴风中心。她擅长描绘不同的形象、真实或超现实的瞬间,以展现个体瑰丽隐秘的内心世界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和关照。

完成于2016年的《踏浪》是宋琨的重要作品之一。画面气质兼古典而克制,艺术家通过柔和的笔触抽离色彩的反差,将其压缩到一片氤氲缭绕的灰白色调中,整个画面静谧而幽远。氤氲空气以云雾的方式萦绕、弥漫于整个画面,作为背景呈现出水蓝色的空灵,下方被淹没于海浪之下的山水之境如早些年创作的净土风景空无与宁静。

延伸阅读:康海涛、仇晓飞、宋琨、韦嘉,步入成熟时期的绘画

刘晓辉,《海边戴头巾的三个动作》

2020年,布面油画,250 x 600 cm


1975年生于山东,1999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2010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硕士。刘晓辉的创作着力于通过不断重复的绘画经验寻找确切和“真实”。对他而言,绘画活动既是艺术经验的建构,也是生活对其经验的消解。在这两者交替生成和融合的过程中,绘画的真实意义得以确凿地显现。

聚焦于女性动态的《海边戴头巾的三个动作》重申了艺术家对劳作及身体姿势变化的兴趣。艺术家尽可能剔除来自经验的痕迹,摒弃程式化等不可靠因素,为画面注入反复劳作而沉淀下的确定性因素,从而生成看似简约实则复杂而坚实的结构,以光线、色彩与线条等最基本的绘画手段向绘画本身发起挑战。

延伸阅读:ArtAlpha专栏| 观刘晓辉新作展“转身”有感

闫冰,《苹果20240108》

2024年,布面油画,200 x 340 cm


1980年生于甘肃天水,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情感是艺术的起因和动力,闫冰将个人的生命体验或者说天性融入对日常事物的叙事中,隐藏到绘画内部,予以一种形式的改造和美学的重组,所以他作品中的事物总是沉甸甸地展现于观者眼前,借助艺术家凝视的目光把观者带入熟悉又陌生的境地。

在新作《苹果 20240108》中,闫冰把母亲种苹果树的记忆和复杂情绪依次照亮,将古典的凝视植入当代的绘画语境中,通过调动油画媒介的物质属性,构建了一个新的视觉或空间场域。这种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反差,使作品生发出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和历时性。

王迈,《绘画山No.6》

2023年,布面油画,210x281cm

1972年生于黑龙江伊春。从绘画、诗歌到行为表演及装置雕塑,王迈的创作涉足各种媒介。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讨都市个体的物化问题,21世纪前10年主要探讨全球化关系议题,近10年则聚焦探讨“生活剧场”系列。他的哲学立场和艺术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缘于他对社会情境的深入思考。王迈的最新绘画将周遭的元素容纳进他的艺术景观里,在看似轻松的状态中呈现碎片化时代种种“无秩序”的现实,不断变换的时空结构、夸张扭曲的形体、淋漓尽致的笔触表现、戏谑荒谬的调侃,包罗万象中交织着细腻入微的精神刻度。

《绘画山》中的青年用“神笔”披荆斩棘,从山顶攀登到山洞前,他举起点亮的火把照亮了岩洞中远古的壁画。这个画面是对绘画作为远古神迹最初的溯源。展现了艺术家对人类能力对抗人工智能生成无限形象的坚守与反思。

延伸阅读:王迈 & 任哲:绘画可以炼金

徐华翎,《见山》

2024 年,绢本设色,98x461cm

1975年生于哈尔滨。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并任教。徐华翎的绘画在绢本工笔的媒介与视觉观念的繁复交织中,平衡和构建了一种极为个人化的面貌。从对晋唐以来人物画的传承作为基本路径,到对日本绘画中形式因素的借用,里希特的图像与笔迹、霍克尼的景物和色彩、杜马斯的女人体以及德本波特的黑白摄影,网络影像、现成图片和旅行中拍摄的照片都通过艺术家细腻的表现生成全新的语言与意义。

《见山》延续了徐华翎长期以来对东方审美的当代性表达,以及对青春、时间等话题的探讨。画面中朦胧的视觉流动感,是她精心布局的成果,旨在为观者呈现一种安然、宁静、忧思的独特审美体验。透明性的颜料,结合绢本自身的半透明特性,营造出一种柔软质感。


禤善勤,《禤若、妹妹与波子》

2022年,布面油画,200 x 400 cm


1991年生于香港。2013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文学士,现生活工作于英国伦敦。禤善勤主要使用油彩在画布上创作,仅凭记忆描绘他周围的环境。最近他从香港搬到伦敦,这给他重新审视周围环境带来了机会,以新的视角看待周围的环境。他深受英国春季景色的启发,这与香港的亚热带植被形成鲜明对比。禤善勤以对日常事件的观察驱动,创作以家庭和日常环境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他不在现场进行素描或拍照,而是依靠记忆在工作室面对画布来发展他的形象,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展示复杂的构图。

受到中国水墨画的影响,禤善勤用有限的笔触描绘他的主题。画布上还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物体。同时,仍有部分画布保持未涂色和空白。在这个新系列中,每幅作品都由光线的颜色所定义,这些光线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持续照射到房间里。对于一直关注人们如何通过“看”的行为来理解物体的禤善勤来说,离开他成长的国家、搬进新家和新家具,标志着他艺术生涯的重大转折点。

禤善勤表示:“当我回顾我在香港的作品时,我认为这是在同一个地方度过的20年间思想的积累……自从搬到英国后,我的思想只是通过比较此时与过去的经历上的差异而形成。”根据他的说法,这种视角的改变改变了他在画布上处理和构建场景的方式。在这个系列中,禤善勤一直在他的作品中暗示着“认知”行为的流动性,现在他试图将与过去相比存在的感知的不确定性可视化。他试图在画布上保留的不是具体的事件或瞬间,而是一个普通而连续的“生活中的一天”,一种试图抓住流逝时间本身的情感行为。

孙一钿《能拥抱就不说话》

2019年 布面丙烯230x183cm


1991年生于浙江温州。201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孙一钿擅于在绘画中表现被极度放大的消费物品,在斑斓的丙烯颜料之下,物品的质感经由艺术家扎实的绘画功底完美呈现,但这些物品超乎寻常的比例和被放大观看,预示消费主义之下人与人造之物的互相支配关系。

《能拥抱就不说话》是孙一钿鲜有以人偶为对象所创作的作品,几近扁平的色块,恰到好处的高光,那些原本价格低廉的充气玩偶,经过艺术家的二次创作开始变得不再拙劣,而是释放出精致细腻,焕然一新的气质。在作品背后,更多的是艺术家对“人造物”的关注。作为人类的“产品”,每一件“人造之物”有它的身份表情和功用,每一个物体具体而真实,但在人造光的掩映下,又如同置身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荒诞又戏谑。

延伸阅读:展评| 孙一钿:当深渊凝视我们时,我们却不知道凝视来自深渊……

唐永祥,《两棵树 左边树上有颗绿色》

2020年,布面油画,200 x 300 cm


1974年生于湖北汉川。200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唐永祥的绘画以日常生活为半径,随机观察取材,通过对原始图像的凝视和结构性改造,探索色彩、空间、叙事在二维画布的叠合与演进,将绘画的过程痕迹在瞬时性的二维平面上得以展示,从而赋予绘画以时间刻度。

在完成于2020年的《两棵树 左边树上有颗绿色》中,唐永祥以工作室周边的树为素材入画,通过一次又一次覆盖与重叠,冲突的原色逐渐融合,最终化作平和、温润的色彩,这是艺术家与画面长期拉锯、思考、取舍的结果。

邱瑞祥,《无题》

2022–2024年,布面油画,250 x 180 cm

1980年生于陕西,200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因为童年干农活的成长经历,繁重的体力劳动让邱瑞祥形成了对于身体的认识。在成为职业艺术家后,他对于人的姿态格外敏感,劳动者的形象也频繁出现在他的画面中。他并非直接转译这些具体文本,而是将不同的图像、符号进行剪裁、变形和重置,构建一个带有神秘感和象征性的舞台。

《无题》秉持了邱瑞祥作品中一直存在的灰白色和冷茜素红之间的意味。画中人物以负重前行的姿势定格,巧妙地运用人与物、人与环境间的对比,来凸显人物执意前行的力量感,体现出静谧的结构性,从而令人物更加沉静和具有庄重感,即便是带有悲壮色彩的血肉之躯,仍是带着希望在前行,是艺术家的自我和外部世界连接、往复的最重要桥梁。

延伸阅读:我也希望绘画能表现出“深刻”,可什么又意味着深刻呢?

夏禹,《短歌行》

2024年,布面坦培拉,200 x 300 cm


1981年出生于安徽肥东,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夏禹借助坦培拉创作技法与形式,将记忆里的父母爱情、姐弟情深、亲密关系与青年愁滋味定格下来。其近年的创作逐渐蜕变成现在进行时的都市生活图鉴。

《短歌行》中的人不断游走在居所与公司、城市与自然之间,在家务与工作、发呆与娱乐当中无缝衔接,在一次次生活空间的转场间歇切换不同的身份与角色。现代人的选择看似多样,却似乎再难拥有古人的避世之所和一片精神的自留地。生活从未变得如此的富足而有限,标准而疲惫。夏禹的绘画恰恰展现了标准生活的破绽,正视生活中总会出现的无聊瞬间,却也自有平凡真实的可爱之处。

延伸阅读:夏禹、朱朱、程城聊绘画中的“光阴的故事”
张子飘 《玫瑰08》 2024年 布面油画 220x190cm

张子飘《蜘蛛08》2024年 布面油画 220x190cm

张子飘1993年生于北京,2011–2012年就读于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2015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张子飘近年以个体经验作为创作的驱动方式,将女性于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遭际,以及由此激发的感性经验,转化至情感充盈的绘画之中。

《蜘蛛 08》扬弃了过往直接描绘女性身体的方法,尽管仍将身体作为与他者或与外在对抗的场域,但是以令人生畏的生物“蜘蛛”化为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状况的投射和隐喻。

张子飘常常寄情与思于物,将生命的体验投注到身边的日常。《玫瑰 08》中所昭示的温暖而包容的力量,一如女性在面临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对女性主体和自主的一再诉说。

延伸阅读:艺术家张子飘携手UGG,在春日限时主题空间“纵茸里”绽放无界之花



崔洁,《兰溪青年公园》

2023年,布面丙烯,250 x 180 cm


1983年生于中上海。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代化、城市景观的发展一直是崔洁城市系列绘画讨论的核心主题。在崔洁的笔下,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联结、交织,转化为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景观乌托邦式的展望与探索。

《兰溪青年公园》完成于2023年,以上海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悠久的兰溪公园为主题,画面中的不锈钢雕塑形象来源于1985年建成、曾经坐落于上海曹杨工人新村内的纺织女工雕塑,名为“彩虹”,现已不存。而图中既有棕树、八角金盘这样的本土植物,也有悬铃木这样的舶来品种,通过植物与历史场景寓意了物质与观念的全球流动历史。

张业兴,《又是九月,美好的季节》

2023–2024年,布面油画,200 x 400 cm

1981年生于辽宁沈阳,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张业兴在创作中致力于心理空间与视觉叙事的个人化表达。他笔下的画面,像是用社会场景与个人情感改编的荒诞剧舞台。对舞台的经验源于他毕业之际,曾在校内负责舞台布景,并由此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戏剧效果的室内场景。同时在创作中融入北方文化的凝重、冷静与深沉的特质,画面结构紧凑充满叙事性。

《又是九月…美好的季节》是张业兴转向人与空间关系的最新实践,巧妙地运用了构图、光线和场景设置,画面上打开的三部电梯如同三幕舞台,展示着人们关于社交、独处、沉思等状态,“画中画”的结构空间,具超现实的微妙气息。

延伸阅读:ArtAlpha专栏 | 张业兴&方贤晨,指向无意义的超现实绘画

韩冰《转折点》 

2019年 布面油画 203.2x172.7cm



1986年生于山东潍坊。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13年获帕森斯设计学院艺术硕士。韩冰的绘画实践呈现从具象演变至抽象、再使两者交融的转变过程。具象的符号经多层过滤提炼之后诞生出崭新的、更多元化的视觉语言。

完成于2019年的《百般转折》体现了韩冰一直以来对建筑空间和城市景观的兴趣与关注。画面取材于一些近乎裸露的工业结构,当建筑物失去固有功能后,原本被隐藏的衔接处及其缝隙被展示出来,切割过的墙面与裸露的钢筋介于损坏与重建之间的状态催生出新的空间关系。

薛若哲,《洛水图集:卷一》

2023–2024年,布面油画,250 x 400 cm


1987年生于江苏徐州,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薛若哲偏爱运用限定色彩发挥薄涂的清透感,习惯用摄影代替写生,画面主体常常处在看似虚空、实则有限的背景下,保留最简单的造型和空间,戏剧性的定格瞬间,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反复穿梭,用沉稳简洁的色调激发出观众的无限想象。

上古名篇《洛神赋》以宋代文学家黄初三年的笔法和情感展现了洛神的美丽和魅力。薛若哲演绎的《洛神赋》主要表现了追求洛神的女神“余”。晨光熹微时,“余”牵马走入密林。作品没有选择直接描绘女神(余)的形象,而是将“极致的美”构建于人们的想象中。左上角匆匆飞走的洛神的局部,如同灰姑娘匆忙逃跑时留下的高跟鞋一样,带来思维和意识空间绵长的遐思。

延伸阅读:ArtAlpha专栏 | “目光:薛若哲”展评

陆超,《尝试画两张相同的脸》

2015年,布面油画,150 x 200 cm

1988年出生于沈阳,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14年获皇家艺术学院绘画系硕士。陆超细腻入微的叙事性创作深受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水墨单色绘画结合油画绘画技巧,在东方哲学中融入超现实主义语言,塑造出陆超笔下神话寓言般的世界。

在过往的作品中,陆超像一位面孔收集者,将在形形色色场景一闪而过的面孔存于脑海,再进行转化,创造出众多的幻境与群像。《尝试画两张相同的脸》来自其较早期的实践,艺术家重复描绘了一张没有五官的男性面孔,并以均质的矩阵进行罗列,试验性地开展他对面孔系列的拓展和研究。陆超的作品中对颜色和材料的选择甚少,他以自限性的方式探索大众与个体,共性与个性等文化议题。

蔡泽滨,《我的卧室》

2023–2024年,布面丙烯, 215 x 320 cm


1988年生于广东汕头,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蔡泽滨通过强调他对艺术史中所感兴趣的某些作品的评价及思考,把个人化的解读镶嵌在情景与细节中。蔡泽滨的创作以架上绘画为主,早期主要关注日常静物,通过描绘物体柔软的表面传达出形体张力;新系列则将自己置于更广阔的艺术史中,展现自我探究和身份建构。

《我的卧室》中的“调色板”人是蔡泽滨对其自我形象的拟象表达,是他创作中标志性的“自画像”身份建构符号。“卧室”既是完成休息睡眠的地方,也是心理意义上安放独白的场域。画面中室内室外强烈的明暗光线对比,似乎喻示着创作者内心世界与现实中外部环境之间的差异。地面上写有“感触”“思索”“沉思”以及“创造”的四本书籍,似乎象征着他将现实经验转化为创作的过程。室外光线有所保留地照在书脊上,仿佛暗示艺术家愿意敞开心扉但又须保持谨慎的态度。

陈作,《雪人》
2022–2023年,布面油画,200 × 150 cm




1990年生于湖南,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陈作的画作绝大部分是一种自证方式,一个感觉、一段记忆、一个印象、一个符号、一个瞬间都可能是其创作的起点。醒目饱满的色彩,表现张力的形式,奇异有趣的造型,则是他跳脱现实的踏板。将情绪摩擦深藏于浪漫和抒情的画面当中,从而以这种极具有个人风格的调式特出于同辈。

雪、人与狗——这些近年来反复出现在陈作画面中的元素源于艺术家在北京顺义罗马湖艺术区真实的生活体验。《雪人》看似抒情浪漫的表象之下尤见他对色彩的驾驭,高纯度的色彩质地如宝石般纯粹响亮又沉着耐看,脱俗的灵性光色不仅是情绪的表现,也寓意着超现实的意境诞生,迷幻斑驳的形色使画面洋溢着超现实的迷幻风情。

刘聪,《纸 —(无题)变奏》

2023–2024年,布面油画,180 x 540 cm

1987年生于山东,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坚持对物“写生”的方式进行绘画,以日常物作为绘画的形象载体,通过诸如并置、映射、切割等不同方法,改变物的存在形态以回应和容纳自己的感受,是刘聪近些年作品的主要面貌。

《纸-黑色》在有节奏的重复和色彩的覆盖下,弯折的平面之间以及与空间产生多重关系,自身的物质含义变得模糊。多年绘画训练,让他能在作品中阐释出近乎微雕的张力表达。看似不稳定的物理形态,被紧紧锁定在富于动态的一瞬,观看中连续闪回的关系则在类似翻阅的动作中带来了想象的流动感。

蒲英玮,《世纪》,2023–2024年,布面油画、丙烯、纸本拼贴、绢、 丝网印刷、金箔、马克笔、喷漆,200 x 400 cm

1989年生于山西太原,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8年获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硕士。作为新一代观念艺术的开拓者,蒲英玮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社会主义美术与中国早期前卫艺术的视觉与思想脉络,其实践跨越多种形态。在最近几年的思考与活动中,蒲英玮开展了颇具声势的个人环球旅行计划,希望通过这个宏大的思想实验与艺术项目,将个人与世界、地方与全球、当下与未来等话题都纳入他的感知、思考、探讨和表达之中。

全新创作的《世纪》以东方概念为基底,进行当代化的呈现与阐释,画面以蒲英玮标识性的明艳亮红黄色辅以综合媒介以及绚烂多重的视觉表达,演绎了中国美学与历史文脉的当代共振。《世纪》广泛吸收了古今、东西文化中传达美好概念的形象:运用太阳,瑞兽、双喜等一系列形象,尤其是布满画面、展翅高飞的和平鸽群,表达了艺术家对于新世纪国家之崛起,文化之振兴,世界之和平的美好夙愿

苏予昕,《在地天气 #2》,2024年加州泥土、赤铁矿、黑色碧玺、紫铜粉、 苍珊瑚、蓝铜矿、紫片岩、海螺粉末、 绿泥矿、雄黄、硫磺、杜邦二氧化钛与 其它手工色粉于麻布绷制于木框,155 x 240 x 5.6 cm

1991年生于中国台湾花莲。2009年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2016年获伦敦大学斯莱德艺术学院艺术硕士。苏予昕将绘画视为多学科和感性能力相互交涉的场所,她采集、研制、加工这些散布于地壳之上的色彩元件,在画布上描绘、挤压、堆叠出新的秩序。
在新作《在地天气#2》中,苏予昕勾勒了北洛杉矶海岸线上因为风蚀和海蚀产生的一个天然石洞,艺术家希望呈现风景中物质和造型两个层面的元素彼此影响的痕迹,浪花是蓝铜矿与珊瑚粉末混合而成,而山石上隐藏着海贝螺旋的建筑结构与波浪一般柔软动态的手势、天空铺则满了铜矿提炼出的紫铜粉末的混合物。完成作品的过程于她而言,更像是一种重新布置矿物、植被、自然与人造物的地质学实践。

王伊芙龄韬程,《情感之心图卷》,2021年,纸上水墨、矿物颜料及艺术家印章(“Turtle Move”、“郁金香”、“No Matter What”及“E.T.Evelyn”),48 x 1086 cm

1981年生于成都。200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艺术系。2012年获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王伊芙苓韬程的作品应当被视作一个整体的“星群”,涵盖了众多既定艺术门类,包括绘画、书法、环境装置、录像短片、服装设计和表演。她为自己设定了多种主题,并将这些相互独立的概念交融链接。
《情感之心图卷》的主题与一个最常见的符号“心”有关,它在大众传媒中拥有很高的出镜率,特别是在伊芙苓作为移民所生活的地区,这里凝聚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同时也需要更多理解和交流。由延绵的纸张构成的长卷形制令人回想起古典时期的文人画和工整细致的院体画,这是伊芙苓一直用自己的想象和学习来探索的风格,但她没有遵循传统的工作方式,而是让她的笔触走向个人观念的表达。

更多开幕现场 ▼


关于展览 ▼

共贯与多元:当代绘画艺术新样态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一层 3、5、7、11 号展厅

展出时间:2024 年 4 月 6 日—4 月 16 日

策展手

共贯与多元的主题之下,此次展览所囊括的艺术家,是活跃于当代艺术现场的一些新生创作力量,从60后、70后跨越到90后,他们的艺术成长代际跨过了上世纪90年代、新世纪的00年代和10年代。他们的创作实践围绕绘画这一最朴素、最原始的媒介展开,将新的艺术语言和现实的中国经验相结合,将国际视野与中国文化贯通,他们的艺术实践既融合了不同传统、类型、图像来源以及形式方法的要素,又不断利用媒介本身的情境动力在看似无关的要素之间建立联系并跨越边界,以证明在视觉信息如此饱和的当下,绘画如何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和突破性的技术仍具有最为基础和本质的价值。

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仍以绘画作为表达媒介的新一代艺术家,或许会有这样的感受:艺术家们普遍不再将绘画及其历史当作知识来对待,而是重新审视作为知识的图像史与自我意识的共生关系,我们发现他们绘画中所表现出的内在精神特质与他们的自我意识的挖掘深度和文本阅读的感知深度紧密相关,进而凝聚成个体的意识和语言,成为他们心理和思维活动的显现,借个体体验的图像化来扩展可见世界的维度,再现不可见的情感本源,造型、体积、色调、构图、结构、层次、节奏、光影、笔触、力度、速度、对比等要素所指称的绘画性,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更为自由的抒发和运用。艺术家们不再将自己视为任何潮流或理论流派的参与者,而是借助所有媒介历史的产物为手段,进入更微观的个人意识史的研究,将绘画行为升华成为一种绘画行动,表现出对绘画语言系统化、经典化、风格化的消解,由此扩大当代绘画表达的疆界,并逐步形成一个进化中的新的观念共同体。

展览中的诸多作品还指向了一个具体问题:绘画的图像生产在面临不断突破的技术现实时,该如何褒有其作为审美对象的自律性和传达人工语言像似的社会性?因此,为了让不同作品之间的互文与思辨关系尽可能地传递,同时对主题概念进行充分解释,展览的呈现基于拼贴与镜像的交替逻辑,一方面重申绘画的吸引力与穿透力,另一方面以非聚焦的多视点关系呈现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避免让任何明确的叙事意图干扰对细微的绘画情境的感知。展览的本质意图在于借助这些独特新鲜的创作个案,说明今时之绘画是提出问题的手段,而非解决问题的方案。

观察这些'新样态所具有的特征,提示我们这些镶嵌在时代中的个体,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样本,他们将生活的经验淬炼于自我的创作中,聚焦的是当下,面向的是未来。

王静 袁佳维



“ 
“ 本文图文信息由活动主办方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承与融合》艺术家毕洪量的创作探索与实践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第五单元“图像叙事”
虚构的真实——苏新平作品展
【油画】2020 中俄艺术展”艺术家:张文新
徐芒耀:将现代写实绘画进行到底
ART大家|何红舟绘画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