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十四载风雨文学路——纪念作家田中禾先生
userphoto

2023.07.30 河南

关注
六十四载风雨文学路
——纪念作家田中禾先生
♣ 墨 白
2023年7月25日,中国当代文学家田中禾先生在郑州悄然逝世,享年82岁。消息传出后,国内文学界纷纷以各种方式进行悼念。
关于田中禾先生生前的文学成就,2019年11月下旬,在郑州举行的“田中禾文学创作60年暨《同石斋札记》新书研讨会”上,陈众议、贺绍俊、张清华、高兴、田原、王彬彬、陈东捷、宗仁发、朱燕玲、李国平、何言宏、王守国、孙先科等众多的作家、文艺评论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田中禾原名张其华,1941年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一个商人家庭。1943年,三岁的田中禾失去了父亲,接下来的连年战乱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使他从幼年起就养成了对世事的敏感与慎微。
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的唐河县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田中禾幼年时听到的豫剧、越调、曲剧、大鼓书、三弦书、汉剧、大调曲子等,构成了他青少年时期主要的文化生活,这种来自民间的文化营养与艺术熏陶显得丰富而自然。唐河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中国环境科学的开拓者曲仲湘、因发掘二里头文化遗址而被誉为夏文化探索的开拓者徐旭生、园艺学家郭须静、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文学家冯沅君、诗人李季……这些出现在唐河人日常话语里的名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田中禾,使他在中学时代形成了广泛的兴趣,除了热爱音乐和美术,还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开始了文学创作。
田中禾在高二时完成了一部名为《仙丹花》的童话长诗,并在1959年5月以笔名“田中禾”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正是这一年,田中禾被兰州大学中文系录取。在1961年春天,正读大三的他不顾家人劝阻,为了实现作家梦毅然退学,把户口迁到郑州郊区农村,当了农民。此后,为了生存与家人一起辗转家乡唐河、信阳平桥等地,当过民办教师、办过街道小厂。经历了20年艰苦生活环境的磨砺,自修完了大学学业,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到了1980年,当田中禾得以进入唐河县文化馆重新开始文学创作时,已到了不惑之年……
从1959年5月出版长诗《仙丹花》至2019年,田先生的文学创作生涯走过了整整60年。田中禾的创作早期以诗歌、文学评论为主,改革开放后则以小说、散文随笔为主,这个时期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至1994年,这个阶段田先生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从1980年起,田先生由于拥有了20年底层社会的生活积累与艺术准备,形成了井喷式的创作势头。1985年他在《山西文学》第五期发表了短篇小说《五月》,运用生活流的叙述方式,以敏锐的感觉、清醒的思考和诗意的文笔使人耳目一新,开启了农村题材写作的新风格,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好评,并因此荣获1985—198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下来的中、短篇小说《椿谷谷》《南风》《枸桃树》《最后一场秋雨》《明天的太阳》《轰炸》等、长篇小说《匪首》等作品使他陆续荣获了《上海文学》《天津文学》《莽原》《山西文学》《世界文学》等期刊文学奖及第一、二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他由此一举成名,产生了广泛影响。田先生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熟悉的故乡生活为背景、以个人情感为题材,运用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源于泥土的故事,以具备人性关怀的创作风格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小说叙事特色,尤其以《五月》和《匪首》为代表作。长篇小说《匪首》在赋予人物对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隐喻的同时,通过一个家庭中的三兄弟与一个女性,再现我们民族在那个时代的精神历程,透示出对人性的忧思。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至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这个时期田先生发表了《杀人体验》《不明夜访者》《诺迈德的小说》《姐姐的村庄》《进步的田琴》《诗人的诞生》等作品,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中、短篇小说里,作家除保留着第一阶段的艺术追求外,主要在小说的结构形式和叙事方法上自觉地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实践,融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他丰富的想象力与创作能量。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这个时期田先生连续出版、发表了长篇小说《父亲和她们》《十七岁》《模糊》以及大量的散文与随笔作品。2010年8月间,作家出版社推出了《父亲和她们》,这部从构思到创作长达20年的长篇小说,以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透射出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史,叙述了一个自由、人性被压抑、改造的故事。在叙事手法上,小说采用复调结构,双重后设和多角度叙述,借用反讽的笔调,塑造了具有象征意味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即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部深刻审视了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个人自由的重要著作。
2011年,田先生出版了长篇小说《十七岁》,这是一部感情充沛、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力作,小说的故事凄美,运用的许多细节催人泪下。小说中,父亲过世后,母亲独自撑持着家中的生意、店铺,把几个孩子养育成人并使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小说中的“我”以孩子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承接了母亲在困厄窘迫中的智慧、坚韧与善良,作为母亲最小的儿子,“我”一直在母亲身边,用最为体贴的语言刻画了母亲生命历程中那些最为动人的篇章,使我们获得了对早已流失的世事与风情的想象,因此,这是一部以个人视角书写的真诚且具有生命体温的展现中国当代史的小说。
如果说《父亲和她们》运用了多视角的复调叙事结构,那么田先生发表在2017年12期《中国作家》上的长篇小说《模糊》,则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景象:小说以娴熟的叙事语言来深刻地反思人性、反思中国20世纪的历史,深入思考民族精神和民族命运,他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最适合表现这些内容的形式,并进行各种创作实践。由于这一阶段对文本形式的创新、语言运用的精湛,使田先生的文学创作达到了60年来的最高水准。
田先生在倾注于小说创作的同时,还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散文、随笔。适逢田先生文学创作60年之际,大象出版社精选出版了田先生四卷本的《同石斋札记》散文、随笔文集:《自然的诗性》是对历史与哲学的思考结晶;《声色六章》是对中西、今古绘画或音乐欣赏心得,其中也包括了论述戏剧或影视艺术的文字;《花儿与少年》汇聚了人在旅途的故园乡风与岁月痕迹的散文;《落叶溪》则收入了田先生新时期以来创作的三十多篇新笔记小说。田先生采用诗意的语言及随笔的叙事风格创作出《落叶溪》,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及本真的人性关怀,被评论界誉为中国当代新笔记小说的典范之作。
在散文与随笔里,田先生常常站在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待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因此显得视野开阔、富有悲悯的人文胸襟。田中禾认为从世界的文学艺术源流回望本民族的文学艺术的源流与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与审视本民族的文学艺术。《同石斋札记》因此而获得了第七届(2021年)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由于田中禾在文学创作中坚持人性视角、个体立场及批判意识,促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思考中国当代历史与现实生活,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强调文学的创新与个性决定着一个作家作品的生命力,因此他把从世界文学得到的认识与启示,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借此反映脚下熟悉的土地。他的小说、随笔皆言为心声,对人世充满慈悲与怜悯之情。由于田中禾在文学创作中对叙事语言、小说结构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终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难得的具备文体意识的作家。
田中禾先生生前还是一位文学组织者与参与者,他曾历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第五、六届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2019年初,借“河南弘润华夏文学艺术中心”成立之际,田中禾先生与宋丰年先生发起了“文友雅集”,每年的端午、中秋、春节之际,都会邀请文学艺术界朋友共叙友情。为了雅集,田中禾先生还亲自撰写《邀请函》,首曰:
君歌且休听我歌,旧时清光似往昔。
今年中秋弘润夜,华夏举杯吟明月。
“文友雅集”一时成为河南文学界的美谈。可惜,田中禾先生因病离开了我们,现在我们回望田先生64年的文学生涯,既是对田中禾先生的纪念,也是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文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文学的成果,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我们对来日的期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白:沉痛哀悼田中禾先生!
郭进拴|我与田中禾老师的三面之缘
什么是先锋文化
我们对“时尚”的认知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 圆桌派
莫言:文学中的历史与现实
叶开:莫言是当代中国最有创造力的作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