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沿着黄河看中国】烟火金城 奏响“诗和远方”的优美乐章
userphoto

2024.03.09 河南

关注
2024-03-08 09:25:00 来源:中原网
字号  大   小     
打印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独特的印记。地处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兰州,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信步黄河风情线上,中山桥,长虹卧波;白塔山,层峦叠翠;金城关,倚岩百丈峙雄关;黄河楼,纵观古今成须臾;黄河母亲,波涛万里入襟怀;悠悠水车,吟唱岁月追段续……
美丽黄河穿城而过
美丽的黄河之都,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徐徐展开壮丽画卷,奏响“诗和远方”的优美乐章,喜迎来自天南地北的八方宾朋。
“如意甘肃”享誉国内外
今年春节假期,甘肃共接待游客16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6亿元。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甘肃旅游市场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半个春节看亲人,剩下半个看风光”成了全新的过节方式。甘肃各地策划推出“兰州黄河”“敦煌IP”等十大旅游主题行动,还有浓浓书香、群艺献瑞、文物新语等10类7000多场次群众文化活动。
兰州黄河市集游人如织
旅游市场火爆的背后是丰厚旅游资源带来的底气。
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等文化遗址遍布全省,冰川雪峰、高山草原、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交错分布,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碰撞,形成了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丝绸之路在我国境内总长4600多公里,在甘肃省境内就长达1600余公里。
可以说,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烟火金城”迎来“最火爆春节”
作为甘肃省会,兰州的文化旅游业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基本原则,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兰州文旅融合已然进入“产业融合化”发展阶段,横向、纵向融合的态势进一步增强,文旅业态元素日渐丰富和多元化。去年以来,黄河两岸、南北两山、河口青城两大古镇人头攒动。水墨丹霞、兰州老街、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等新晋景区热度持续提升。皋兰山上、白塔山下、兴隆山里,人气快速回升。正宁路、大众巷、南关民族风情、黄河食渡等夜市烟火升腾。黄河游船鸣笛清脆,“夜游黄河”的品牌魅力与日俱增。什川古梨园景区万亩梨花竞相绽放、仁寿山景区桃花竞相盛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兰州文旅市场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今年春节,兰州又迎来了“史上最火爆春节假期”,接待游客443.65万人次,同比增长35.77%,较2019年同期增长11.24%;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69101.90万元,同比增长15.79%。
非遗年俗、国潮市集,彩灯社火、特色美食,冰雪运动、游购娱乐,兰州城里一派兴旺繁荣景象,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处处透着浓浓的年味儿,也让“烟火金城”愈发亲切、鲜活了起来。
万里黄河,穿城而过
旅游不能只看见风景,还要看见人文思想和文化价值。兰州是名副其实的黄河之都,黄河穿城而过就是兰州最独有的特点。可以说,黄河成就兰州,兰州厚爱黄河。
兰州黄河之滨绿树成荫
黄河文化之于兰州旅游业就是“含着”的一把金钥匙。漫步于黄河之滨,目之所及皆是景:巍巍白塔立于山巅,悠悠水车卧于河畔,徐徐游船穿行河面……构成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滨水画卷。
近年来,兰州文旅致力于找准文旅融合的最佳连接点,主动担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责任,推动黄河文化由“静态展示”向“活态传承”转化。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
金城关·黄河古渡景区位于兰州市区,横跨黄河两岸,占地3.21平方公里,北至文溯阁四库全书馆,南至中山桥南广场,西至罗九公路起点,东至圆通大桥西侧。景区内包括百年中山桥、元通桥滨河廊道、白塔山、兰州碑林、重点特藏文献文溯阁《四库全书》、兰州国学馆等著名景点资源,展现出城景交融、景城一体的特色。
景区能够生动呈现原生原态原貌原味的兰州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生活记忆、饮食记忆,打造出“中国兰州 滨河廊道”文旅品牌。以金城关·黄河古渡等为代表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以水墨丹霞景区等为代表的地质地貌类自然观光旅游资源,以河口古镇、青城古镇等为代表的古镇民俗类旅游景区,以兴隆山、吐鲁沟、石佛沟等为代表的森林公园诸多旅游景区,已然在旅游发展中成为古老金城的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默默记录着兰州的时代发展和历史变迁。
文旅融合绘就美丽画卷
城市让人向往,文化旅游是重要的载体。近年来,兰州文旅始终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寻求自我突破、探索模式创新,致力于为金城百姓呈现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可分享的幸福。
舞剧《大梦敦煌》享誉海内外
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黄河之滨音乐节、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周等各种重大节会成功举办;兰州老街、水墨丹霞、黄河楼等景区火爆出圈;《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大型民族舞剧闻名世界;原创交响组曲《南梁颂》、民族歌剧《西风烈》、儿童剧《大豆谣》等系列优秀红色文艺作品走出甘肃,享誉全国;打造乡村旅游,让兰州乡情“走出深闺”、兰州乡味“登上主桌”……一幅幅文旅融合绘就的美丽画卷正恢宏铺展,处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文 杨志彬/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城公园寻梦
刚刚从这轮疫情中“苏醒”的兰州传来一组照片,难以置信!
“西域之冲”清凉行(1)
陇上行(43):黄河楼景区掠影
兰州为什么叫金城
拱抱金城--兰州白塔山 (旅游览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