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总督(七)

第七章:巴山蜀水风光好,惊天动地火车来

        

赵尔丰,应该不算是陌生,网上一GOOGLE,条目一大堆。维尼不是抒情派,既不会夸人,也不会贬人。只说这个人大体是怎么一回事。老赵家,也是个名门望族,又在旗。一共四兄弟,他排老三。他们家三代人,都长期在山东做地方官,他的父亲担任过很多地方的知县。不过呢,在他9岁时,他老爸出任阳谷县知县,本打算在这个西门庆故里大展拳脚,不成想只当了5天的县长,长毛就打来了,赵县长因公殉职,小尔丰成了没爹的孩子。

    

之后成长岁月,主要是两个哥哥带他。两个哥哥都很出色,先后考上进士,没给烈士老爸丢脸,而且他的小弟后来也考上进士,一门四兄弟,三个大进士。光宗耀祖就不用说了。但在家族的光鲜背后,他却又变成了影子。因为唯独他考不上,被其他三兄弟一衬托,自卑也是难免的。没办法,只能走个门子,任职于工部的大哥出钱给他买了个广东盐大使,八品小官的职位。官不大,管管国营盐场,但挺肥的,干的不错,挣了第一桶金。再去捐官,这次去产煤的山西。历任各地知县。

  

转机在山西时到来,他当时是做洪洞县知县,而时任陕西巡抚是晚清有名的大佬之一锡良。通过各种人所共知的运作法则,赵县长就此搭上了锡良这条线。做官这回事,说难很难,说易却也容易。关键看你最初这几步能不能迈稳,走对。只要你上了其中某一条船,剩下的事情就是人随船走,系随派动。尔丰也不列外,小卒既已过河,从此就随锡良开始正式官场仕途。


锡良后来主要在西南经营,小赵当然也顺势入川,历任州府县道各种要职。又赶上藏乱,他领命入康边镇压,开始了自己戍边生涯。维尼知道不少FQ特别喜欢YY这段,但维尼对这些没有兴趣,一句带过。就在他不断在康边扩展,为自己累积政治能量的同时,四川的政局是一日三遍。锡书记调走了,这个位置由他暂代,不过朝廷正式任命的是小石头,结果小石头又没来,因为张之洞不满意属于袁系的赵二哥在湖北改变张氏的执政路线,所以经过朝廷大佬间一番折冲交换,小石头改做了湖广书记,赵二哥被派去四川。这也不错,二哥做书记,坐镇成都,他回康定,做边务大臣兼驻藏大臣,继续打磨他四三省的建省计划。

  

但到了宣统三年,四川政局又变,他哥哥被调去满洲作东督,成都位置由原来的布政使王人文代理。王副省长刚刚当上代书记没多久,厄运来敲门。朝廷的铁路国有计划开始。要把所有问题说清楚,要先把整件事来龙去脉理一遍。

    

第二章里说过了橡皮潮事件,整场金融风暴的暂时得利者,是朝廷里以财政部长载泽为首的后党,他们的背后是隆裕。借由救市,载泽控制了大清央行和交通银行,袁系粤派被踢出局。接下来,后党要搞经改,突破口是铁路。大清原有的铁路建设,是官督民办,地方自主,又分两种模式。

    

一是东南各开放地区的搞法,江东,岭南的地方官绅们,通过民间,或是洋行的集资贷款,搞一笔钱,建几条路,修成营运以后,按入股多少分红牟利。这时朝廷要向铁路伸手,就是要和他们争利,自然不肯,于是借请开国会名义,向朝廷呛声。不过后来还是大体解决,各退一步,朝廷许他们持股分红,同时拿出立宪时间表。言下之意,经济上,中央分一份,地方也可保一份,政治上,朝廷让一步,反正亏的不是后党,因为立宪受伤害最大的是王党,载泽和肃王,恭王集团乐得多引一股势力入朝,制衡载沣兄弟。一通幕后交易之后,东南这条线大体就平息了。

  

困难的在西南,内陆的地方利益集团,他们的利源,其实不在于铁路完工,而在于永远修路。他们的搞法,是以变相征收的方式,向全民摊派铁路修路款。钱收上来,换给铁路股票,相当于收费白条。路是不修得,工程办是多多的,全驻在汉口,上海。钱自然进了他们的腰包。循环往复,年年以修路为名加捐,每个草民都摊派到一文不值的空头股票。就这么回事,这条路估计是要永远修下去。但这次朝廷要国有,中央来修,那地方利益集团就不能再以自修为名来收税了。当然不干,闹。挟民意反制。这时开始装关怀民生的包青天。老乡们,你们的股票完了,朝廷要国有,铁路要卖给洋人了,你们血本无归了。

  

维尼站在贱民立场替他们思考,地方官主导自修,不过每年交钱,换一堆不值钱的股票白条,路是永远也修不成。换朝廷来修,原先的股金可以退还一部分,继续持股,将来修成,还可以分红。按理是应该支持朝廷的,但那时的贱民,那会像维尼这样算帐,他们都是单细胞生物,被地方官神一搅和洗脑,思维就按人家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走,保路,保家,保国如何如何。但站在维尼的角度,最多骂一句,保你老母。

    

接下来,以四川官绅牵头,领导脑残贱民们,开始反对朝廷国有计划。王人文代书记,在地方上干了好多年,自然也是地方利益集团的一员,为他们说话。而朝廷里的载泽,后党,对地方态度不满意,撤了他的职,让赵尔丰从康边回来,强行整改。赵来王走,王人文是要进京听候发落的,临走的前一晚,半夜两点,跳到保路会场,父老乡亲们,我老了啊,煽情一番,然后他走了。贱民都是有清官情结的,哪经得起这个,眼见王老大人蹒跚的背影,以及对传说中雪域屠夫的恐怖想象。第二天,成都开始三罢。

  

整件铁路的事对于赵,说实话,没关系的。他来了,虽然老领导给他留了个动荡的烂摊子,他也不想和地方势力为难,也为他们向朝廷说好话。朝廷也懊恼,你倒是强硬一点啊,不行,再加派人手,把端方又给派来,端方走到湖北,想等等再入川,结果瑞瀓催他快去抢赵的书记大位。因为瑞书记也是有私心,他怕老首长在武昌呆久了,会代了他的位置。端方有了瑞书记支持,就起程了。


这下轮到赵书记坐不住了,他怕端方一来,自己位置不保,于是再派人去和保路会谈判。一位是盐茶道王大人,一位是巡警道周大人。保路会的代表,是新科洋进士,蒲殿俊,罗伦等人。王局长是老官僚,JJYY一大堆,练起太极来不知所谓,年轻海归吃不消和他磨,就叫周局长谈。周局长能说什么,无非尔等不要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乱党挑拨,到时秋后严惩如何如何,蒲,罗是什么人,20岁以前一帆风顺,本省精英,海归达人,双料进士,从来不吃瘪,压根看不起周局长。就开始人身攻击。我们是什么什么出身,履历硬邦邦,文凭金灿灿,前途一片光明,你周秃子又是什么,绍兴师爷家庭,考不上正途,从小办事员出身,几十年才混上个小警长,滚出去,叫赵书记换个够资历的来。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周局长心灵受伤害了,出去立马找赵书记,他们要闹事,一定要严打。赵书记正为端书记要来烦恼,自身脾气也比较硬,再听了周局长的建议,决定第二天要强硬一些。第二天,蒲,罗来找赵书记谈,被周局长扣留,外头等的时间久了,人就往前涌,周局长一看,时机到了,下令警察开火,杯具了。事情一大,赵书记,也没办法,只能让周局长来主持严打。但又出问题,光靠警察是搞不定的,去找成都将军玉昆,玉昆不想趟这趟浑水,卫戍区不肯出兵,成都知府于宗潼也来劲了,于市长本是王人文埋得一颗暗桩。人潮之中,他就跳了出来,一下子爬到督属辕门前的大炮上,赵书记,周局长,可不敢向百姓开炮啊,轰我一个好了,放过四川百姓吧。

  

各位要知道,督属辕门前大炮是作何用途的,接个皇榜,圣旨,出巡什么的,开个中门,才放的礼炮。这种炮根本就不能用作战事,于市长故意爬到这门炮上,真是七窍玲珑心。百姓当然不知道,一看于市长这么挺自己,更加变本加厉,成都城里乱到一塌糊涂。这些也不说,真正的乱党也开心了,黄帝保佑,重八显灵,死人了,大乱了,太好了,我们也动起来,在木牌上刻上字,搞水电报。就说清兵要屠四川。

  


之后故事,不用维尼说,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谁也控制不住。说说赵书记结局,最后还是因为这事,死在了成都,这真有点冤枉,如果说,民国后,他是被引渡到拉萨,论一个种族清洗的罪名被杀了,那名至实归,但莫名其妙套一个镇压保路的帽子,死在成都,不太说得过去,一来保与不保,和他没利害关系,二来流血事件,也不是他的命令,是周局长造成既成事实以后,他身为一把手,后知后觉,又不得不来背书。要论罪魁,周局长该去打靶,老赵最多负连带责任。但历史就这么无稽,赵书记杯具了,而周局长却又是一出洗具,民国后,一会和段虎,一会和刘湘,一会又和溥仪,活得又够长,最后跟了教主,连神教的国号都是这位周局长取得。要不怎么说,人才不管在什么时代,都能够发光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悠悠大公桥(40)
《滑稽诗文》之滑稽联语(二)
【小小说】醉酒开火车/李占君
如果汉东天团开了朋友圈,画风一定是这样的
关于《人民的名义》32集中赵东来的卧底的真相
端方之死:革命军的投名状,清王朝的催命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