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

   我对《红楼梦》的衷爱,由来已久。

那是少不经事的年纪,在家听大人们讲,学堂上听语文老师讲,收音机里的评书人也在讲。未曾看过原著的我真真觉得“混世魔王”宝哥哥和“才冠群芳”的林妹妹真是好一对比翼齐飞的璧人;觉得“藏愚守拙”的宝二奶奶薛宝钗真是城府颇深,赢得贾府上下一致的尊崇和喜爱;觉得“带病补裘”的晴雯当真是狐媚子一个,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的一幕真是大快人心;觉得“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庶出女儿探春若非生得一副女儿身,怕是治国理家一等一的好手;觉得“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妙玉仍有一颗不灭的红尘之心;觉得“三春勘破”的惜春小小年纪心性就如此孤僻寒凉,“独卧青灯古佛旁”是她的消极避世之举……

这些年少时期的“我觉得”,其实都没有错。长到这个年纪的我知晓了看人不能以偏概全,儿时的想法,不免有些过于偏激,主观色彩也很浓厚。

这些是他们,却也不是。

白落梅,这个“落梅风骨”的隐世才女对我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苦难多磨的高三,我被应试作文折磨得够呛,被限定得完全不会写作。班主任总是在课下语重心长地劝说我不要再写散文、小说题材,不入主流,拿不到高分;按着写作模板苦练说明文、议论文就好,有理有据,分数还高……

我现在十分庆幸,未被他的话移了心性。当然也不得不承认,当时特立独行的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作文分数惨烈。我爸也说我写的什么“混账文章”,忸忸怩怩,不够恢宏大气。

我竟有些众叛亲离的感觉。

言归正传,那日的晚自习又一次发下了语文练习试卷,我还是照例填完了古诗词背诵,就把卷子扔在一旁,之前还会把阅读题的文章看一遍。我记得很清楚,那是篇人物传记,写林徽因的,言辞之优美,是我未曾见过的,我翻看了作者,是白落梅。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明白了,原来人物传记也可以写得这么美。

那是个娱乐通讯都律令禁止的时期,我只能趁着回家之际,去我经常淘书的那个书店,蹲了一个下午,捧回了白落梅的两本书,一本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一本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

那段时间,我迷上了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三毛、萧红、石评梅……然后我开启了自己民国风的写作之路。哪怕是不喜欢我文风的班主任,在我写林徽因的一篇散文中仍批注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千古芳菲四月天。

以上大概就是我与白落梅的不解之缘了。

她的这本《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算是品读《红楼梦》的一些体会与感悟了吧,是她近些年的新作。我是个在精神层面上不愿亏待自己的人,逛书城时无意间看到,就下单把它买了回来。

我读着她的文字,她的辞藻华章,并不令人反感,反而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你会感到心变得很平静。看着一个个人物在纸间再现,又激起了我重读《红楼梦》的欲望。

我也确实这么做了。

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在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厌官场、弃八股,恋红尘、喜诗文。偏爱在女孩子堆里吃她们唇上的口脂。

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在母亲贾敏病逝,父亲林如海无瑕照料之际,乘船从江南钟灵毓秀的出生地,漂流来到了贾府。从那以后,她遇到了魂牵梦萦的宝哥哥,开始了一生的使命“还泪”,她的病,也再无好转的可能。

莺歌燕语的红楼女儿们,是我内心最深的牵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潇湘妃子林黛玉,在暮春时节作一首伤春悲情的《葬花吟》;感念身世飘零之苦、拟《春江花月夜》之格所作《秋窗风雨夕》;因词情哀婉的《桃花行》,遣词卓尔不凡,湘云读了心生喜爱,遂将海棠社改为桃花社;凭借《咏菊》、《问菊》、《菊梦》夺魁菊花诗……颦儿的才情无疑是在大观园艳压群芳的。但她内心的凄苦、敏感、多愁,贾府上下,又是几个人能懂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蘅芜苑那位端庄的皇商之女薛宝钗,她住朴素淡雅的“雪洞”,服食冷香丸,“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她的处世之道……我始终觉得,宝钗并不像世人解读得那般不堪,她清醒自持、玲珑剔透。若非进京备选“才人、赞善”之职被不知缘由地搁浅,失了入选机会,她断然不会允许自己深陷这场无端的家族命局中,让自己迷失了方向,变得身不由己。

更确切地说,宝钗对宝玉无儿女私情,她知晓宝黛之情,平日里多次避嫌,恐生枝节。她对宝玉有的,更多的是手足之情。她多次劝诫宝玉切莫丢了仕途,弃了八股,惹得宝玉最是反感。以她的气度,未必会喜爱宝玉这样不求上进的多情公子。她若当真有选择,未曾听从长辈安排,也不会将自己的终生托付给这样一个只晓得温情软语的柔弱男子。

若说与这二位世间罕见的才女爱恨纠葛了一生、牵绊了一生的男儿,莫属贾宝玉了。且看三人的名字: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两位风姿绰约的美人均与贾宝玉命中叠字,岂不为因?贾府空降这样一位端庄大气的绝色佳人,家境殷实雄厚,还有那样一块与宝玉相配的黄金锁,怎能不让黛玉心生不安、患得患失?一边是为家族长辈推崇的“金玉良缘”,一边是自己苦苦坚守的“木石姻缘”,黛玉的惶恐与敏感,如此令我心痛。

通灵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黄金锁: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如何看,宝玉和宝钗二人都是命中注定,佳偶天成。黛玉有的是什么?恐唯有潇湘馆轩窗前那几竿翠竹、屋内的几经书卷与之相伴,紫鹃的嘘寒问暖、常伴左右悉心照料也未曾让她的心伤减少分毫。但“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带着与生俱来的绝代出尘之美,柔情的,诗意的。这样的她,对宝玉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那个温情的秋夜,暖的不仅是黛玉的心,也暖了我的心。

写下《秋窗风雨夕》之前,宝钗来探望卧病在床的黛玉,几两燕窝,几句真切关心的话语,让黛玉对宝钗道出了肺腑之言:“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我钦佩曹公之处,不仅是他凭一人描绘出如此生动别致的大观园,里面的每一个女子,才情诗性大不同,偏就能一眼看出风格迥异。这些诗词歌赋,既是红楼女儿们所作,亦是曹公所作。再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曹公用他温情的笔墨,让两个本该一生疏离的女子冰释前嫌,成为闺中挚友。让两个芳华绝代的曼妙灵魂,就这样不期而遇。

她们的命运,不过早已是既定的结局。一个是本色芙蓉,一个是精装牡丹。一个是玉带林中挂,一个是金簪雪里埋。

焚稿断痴的黛玉泪尽而亡,抛下了她爱的宝玉,魂归离恨天,做回她的绛珠仙草,从此冷看人间烟火,云聚云散。

安分随时的“宝二奶奶”宝钗,亦是这场局里无谓的牺牲品,她空守着这样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守着末路途穷的衰败贾府,守着那个荣耀的虚名,孤独至死。当年以卓绝之姿吟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蘅芜君,就这样被如寂的岁月弄得下落不明。

而那个温润如玉的怡红公子,见证了贾府的盛极而衰,广袤大厦一朝忽倾,此生唯一的挚爱也香消玉殒,转而化成梦幻泡影,她带走了宝玉全部的爱,他的木石姻缘梦已尽,他的红尘之心已死……这个厌恶沽名钓誉的男子,经历了太多人情瘦、江山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所以他选择做天地间一孤僧,芒鞋破钵,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有一曲叫《终生误》,有一歌叫《枉凝眉》。

那时只觉得声韵凄婉,哀转久绝,却不解这是你我注定的劫数,命途的判词。

你做回你的绛珠仙草,我做回我的神瑛侍者,偿还了夙愿,了却了情债。

我们是否缘尽,是否从此,天各一方?

我心有所慰的是,情缘荡尽风波里,我可以不必再寻寻觅觅,你不必再孤单寂寞。我可以执你的手,一起同修同住,同情同心,看世界浩大。

“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时富可敌国,园子里的王孙公子、夫人小姐被这如日中天的全盛幻象迷得忘了自我,失了心性。损时家道中落,大限将至,群鸟兽散,连“良禽择木而栖”的机会也不曾有。所有人被无情地抖落至风尘俗世,一切如过往云烟,消失殆尽。

仿若这“金满箱,银满箱”的贾府,就是为宝黛二人作陪的。

又或者,有着剔透玲珑心的红楼女儿们,皆是为他二人作陪?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


林黛玉、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贾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出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贾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贾巧——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金陵十二钗副册:

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刑岫烟、李纹、李绮、宝珠、宝蟾、平儿、娇杏、瑞珠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雯、袭人、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鸳鸯、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金陵十二钗三副册:

抱琴、侍书、入画、彩云、翠缕、雪雁、秋纹、碧痕、春燕、绣橘、嫣红、佳蕙

金陵十二钗四副册:

翠墨、坠儿、丰儿、莲花儿、蝉姐儿、善姐、琥珀、绮霰、银碟、小鹊、秋桐、四儿

曹公深知,一枝独秀不是美,百花齐放才是春。

黛玉是曹公笔下,是这一场盛大繁芜的红楼之梦里当之无愧的女主角。

那些水做的女儿骨肉,亦成了大观园里,一道道不可辜负的美景。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连世味都熬煮成了陈茶。当所有人都不再是以往模样,那么这样钟鸣鼎食的大观园,也就再无存在的必要,遂抄捡了去,破败了去,任之随之。

87剧版的《红楼梦》,它的出现,我相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所有“红迷”心中的遗憾。

包括我也是。

单就凭一点: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以至于我今后对红楼所有的幻想,都是建立在欧阳奋强、陈晓旭、张莉、邓婕……他们一众人之上的,也觉得黛玉就该是那个样子的。

而《红楼梦》中的诸位主演们,他们日后的命运,竟与书中的人物如此契合。

“林妹妹”陈晓旭出演完这个千古一角,自知再无超越这个角色的可能性,后开始创办自己的广告公司,成为一个眼光独到、较为成功的商人;后查出自己身患癌症,并未选择治疗,她要完整,她要美丽;再后来她勘破红尘,看淡一切功名利禄,笑对生老病死,选择剃度出家,她的丈夫也选择陪伴她,在红楼梦中她没有等到她的宝玉,在现实生活中她等到了;最后的结局我们也已经知道了,未接受治疗的她很快油尽灯枯,身先死,可是留下的林妹妹足够我们咀嚼一辈子了……

比较令我唏嘘的是,娃娃脸的欧阳奋强一辈子也没能走出贾宝玉的光环,之后他做出的一切努力与尝试皆以失败告终。那好像是他演艺生涯中最光辉鼎盛的一个角色,就那么一个角色。

   至于其他的演员们,有些到现在可能早已不再从事演员这一行了。不过我们依然能够知晓像张莉、邓婕她们的现状,没有变得下落不明,这何尝不是一种完满?

临近结局的时候,落魄的宝玉遇上了身不由己的湘云。湘云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昔日和林姐姐对诗,我一句‘寒塘渡鹤影’,她对出了下句‘冷月葬花魂’,想不到,这竟成了林姐姐的谶语……”

红楼一梦,处其中自觉姹紫嫣红、繁花锦簇,美人绮丽多娇,引无数后人竞折腰。

梦醒时分,才惊觉身处野外孤坟寂静岭,魑魅魍魉,阴风阵阵,恨不能就此睡去,睡到命终。

我唯一深感遗憾的是,曹公远去,留下一部未完的著作,留下一个未做完的红楼梦。

张爱玲当年也感慨人生的“三件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想来与我是一样的心绪。

《好了歌》不好了,甄士隐不过是“真事隐”,贾宝玉不过是“假宝玉”……这世间的真真假假、错错对对、恩恩怨怨,在那第一回早将所有定数和结局一一写好,不过是等待一个从一而终的结尾,然后仓皇落幕,再不能遍寻踪迹。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未完,那么开头就是结尾。

《石头记》缘起:诗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高鹗狗尾续貂之作,在结尾也一一作了呼应——

说到心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我也不过是天地间一痴傻人而已。


一点碎碎念——

写到这里,我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红楼梦》太美,是悲剧之美,美到极致。

曹公的原著,87的剧版,都经典得变成了永恒,再也无法超越。

李少红的《新红楼梦》,我看到的只有装束、仪容,却再也看不到人物的精髓和当初的那份匠心。

还有同期出品的《黛玉传》,不过是打着黛玉的幌子来重拍《红楼梦》罢了。唯一让我感触颇深的地方,是它对结局的处理,比起87版红楼,更打动人心一点。比如王熙凤的结局,完全是按着“一从二令三人木”来处理的,更契合曹公的本意。

至于小戏骨版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群天真懵懂的孩子,带着孩童天然去雕饰的洁净涉世而来,也不是没有惊喜的。

尤其是在年龄上,原著里那一众风花雪月的女子,放眼现在,其实都不过是一群孩子。

饰演黛玉的小女孩周漾月,是个灵气逼人的孩子,她的悟性和神韵让我相信,原来真的有天赋一说。

一群孩子做到的事,大人们却没有,这是什么问题?

鲜肉当道、资本过剩、创意匮乏,编剧不好好写剧本,无演技的明星也想以“演员”来标榜自己……

现在翻拍已成烂街之势,除了激起全民的疯狂吐槽,播完了,也就成了无数翻拍浪潮中的废弃垃圾。

这样的误区,不知何时才能到尽头。

我也是枉自嗟、空牵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陵十二钗”正册及其排名的赏析
大观园里没有中年人,愿我们两鬓斑白,仍是此间少年丨大家
红楼梦中李纨为何会有字?名字背后有何含义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花缘
大观园真的是曹雪芹心中的桃花源吗?
谢长安:红楼梦中的诸子百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