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天元:雷劈石的故事

投稿邮箱

    十年前,我在县电台FM94.0“黄梅之声”做《美丽黄梅》节目时,节目主持人小南问我雷劈石的故事,我回答说:这是五祖镇木桥村莲苞峰下的一个景点。它位于五祖镇垅坪山木桥村东边山洼里,石头又高又大,状如蟠桃,高约15米,中间有一条自上而下的裂口,宽约80公分,因被雷击所致,故称:“雷劈石”,俗称“丫巴石”。小南高兴地说:丫巴石,还蛮有意思的。那么杨老师,请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清朝咸丰七年夏天,太平军攻陷黄梅县城后,进驻垅坪山,强掠民财,蹂躏百姓,无恶不作。弄得百姓人心惶惶,四处躲避兵灾。辅王杨辅青纠集捻军十余万人再援安庆,六月二十四、五、六等日,由后山出垅坪、考田山,这些兵都是裸体上阵,被掳者悉黥之最为惨酷。黄梅知县覃瀚元率勇杀敌获大胜,他号召山区各地,依势建砦堡,湖区设水营,戒严御敌,保全百姓。因此,红花砦、垅坪砦、菩提城、董公城、舒城寨等,群蜂而起。后又建万全砦、长安砦、云山堡、双峰砦等等。一时坚壁清野,法谕村庄,团练据险建立堡砦,与城郭互为掎角,以此赖以保全。莲苞峰上墨庄书院,既可读书又可避兵之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官方指示筑堡御敌,而不是“造反屯兵”。
   由于太平军这支队伍中的人员成份复杂,不少的流氓地痞也混进了军中,他们经常瞒着首领下山打家劫舍,掠夺民财,强奸妇女,搞得乡村鸡犬不宁。平原的一些年轻妇女为了免遭厄难,只好逃进深山避乱。
  垅坪山莲苞峰麓有一老农名叫黄胜昌,为人忠诚耿直,好善乐施,他家房后涧幽林深,有条小径直通莲苞峰上,一些逃难的妇女都隐住在黄胜昌家中。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三夏的一天,有三个从太平军营进山的士兵,他们得知黄胜昌家有众多妇女藏匿其中,便突然来到黄胜昌的家门。黄胜昌知道走露了消息,便急中生智上前迎接说:“军爷请坐,待老朽取茶来让军爷解渴。”黄胜昌殷勤地将三个士兵安排在门外石桌旁坐下,自己转身速到屋内偷偷地打开后门,使个眼色让避难的妇女从后门逃跑,便不慌不忙地提起茶壶来到大门外为三个军爷倒茶。三个士兵喝罢茶后,准备起身进屋去寻欢作乐。当窜进房中见室内空空无人,怒不可遏,暴跳如雷,恶狠狠地将黄胜昌用绳索捆绑,拉出村外斩首。
   小南:难道好人就要这样被坏人杀害?
   杨老师:当然没有,三个士兵将黄胜昌押到山洼里,便令黄跪下,黄视死如归,立而不跪。一士兵举起手中的钢刀欲朝黄胜昌颈上砍去,突然一声霹雳从空而下,电光一闪,将举刀者震倒在地,抱头乱滚;站在旁边的第二个士兵拾起刀来继续走到黄胜昌的身边,举刀欲砍,又是一声雷击,将刀击落在地;第三个士兵见两个弟兄都被雷击,便硬着头皮充好汉,挥手举刀,只见蓝光一闪,划破长空,“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将这个士兵击倒在地,屹立在山洼的蟠桃巨石从上至下被雷劈为两半!三个士兵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弃刀向杨家山逃命。这个故事不是我自编杜撰的,有据可查:《黄梅县志卷四十'杂志’摭闻》763页载:“……贼入室怒甚,缚胜昌斩之。一举刀霹雳从空下,贼震倒;易一贼亦如之;再易一贼亦如之。盖无云而雷者,三贼遂遁。”而今留下这雷劈石供游人观赏,流传的故事让人听起来也觉得非常开心。
   孙水清先生“题雷劈石” 诗:
   厚德黄公民女藏,无情色鬼动刀枪。
   天公警恶偏扬善,劈石轰雷救世昌。
   小南:老天都在庇护好人呢,好的,那一段美妙的音乐之后我们休息一会再继续吧。

  作者:杨天元 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黄梅县八角亭诗社社长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开杨公三元正夫妇交媾法
农民工
失恋女生骂男生的话 再爱你我就天打雷劈
装了个逼,遭了个雷劈。。。
打架莫装逼,小心遭雷劈!
雷劈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