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谓“命运”,不过就是被潜意识支配的选择,而你却对此一无所知

01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孩A,从小身世悲惨,父母为了想要男孩,没有把她留在身边,而是送到了老家,她在老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今天在甲地,明天在乙地,今天在这个亲戚家,明天在那个亲戚家。

成年后她选择了一个条件很差的男人结婚:二婚,没房没车,家在农村,还带着一个孩子,这还不够,更为关键的是两个人名义上是结婚,但其实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一年里只有一个月的见面时间,剩下的时间都是她自己一个人独自生活。更惨的是,这短短的一个月也充满着争吵和泪水。

这个女孩不管哪方面的条件,都要比丈夫强多了,任谁都想不通她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男人结婚。包括她自己,也想不通其中的原因,终日生活在痛苦的阴影中。

荣格曾经说:"潜意识正在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却误以为那是命运"。生活中,很多人说:"这都是命",或者"我的命不好",但是却很少有人明白,所谓"命运",不过就是被潜意识支配的选择

而既然是潜意识,就意味着它没有被我们觉察。著名的冰山理论认为,人能意识到的部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大部分处在冰山以下,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部分,则是潜意识。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外在命运和他的内在想象互为镜子,通过外在的命运,可以看到其内在的想象,而通过内在的想象,同样可以看清他的外在命运。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人生是被潜意识所限定的,除非我们有勇气深入潜意识的深井,将潜意识呈现在意识层面——那样,命运就会被改写。所以,荣格还说了另外一句话:"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02

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认为,每个人都在童年形成了一个"人生脚本",它就像是一个人的人生剧本一样,会有开始、展开、高潮、结束和尾声。通常,如果不是很深入的认识自己,我们就不知道这个脚本是什么,只有当它展开了以后才能看清楚。

这个故事中的女孩A,她说自己都不知道当初为什么会"下嫁"给这样一个条件这么差的男人,为此,她给自己贴上了"脑子进水"的标签。在和我聊的过程中,我问她是真的不知道吗?她沉思良久,说:其实我知道。大概是因为在我心里有一个想法,找一个条件不如我的男人,就不用再重复"被人遗弃"的感觉了…..

对A来说,"被人遗弃"就是她人生的脚本。但是这个原因,其实还是在意识层面的——当我们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理由或者原因,通常还是意味着这个理由是意识层面的工作。

弗洛伊德在1920年发表的《超越快乐原则》中,提出了"强迫性重复"的概念。他发现,孩子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小床中扔出去,再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并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弗洛伊德认为,这个过程里,孩子把玩具当成妈妈的替代品,他不断的扔掉玩具再得到的过程,本质上是在不断的重复体验妈妈会时不时离开的创伤

人是"关系"的动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只有一种关系,就是早年和父母的关系。在成年之后跟其他所有人的关系,都只不过是早年跟父母关系的翻版而已。

A选择和一个条件差的男人结婚,意识层面说,想摆脱被抛弃的命运,但在潜意识里,其实她却做着相反的动作,她不断的重复制造着自己"被抛弃"的命运,试图用强迫性的重复来疗愈自己的创伤

比如,她虽然有很多听上去很"合理"的理由,因为这些理由而和丈夫发生争吵,意识层面,这些争吵会令她痛苦,体会到"被抛弃"的感觉,但本质上,这是一种验证,验证自己"注定被抛弃"的命运。

举个例子,因为工作原因,她不能和丈夫一起回老家过年,但是她对丈夫有一些"合理的期待"。比如她会希望丈夫能够"稍微平衡一下她和他家的关系",不是每年都必须回老家过年,而是可以适当的选择跟她待在一起。但是,当丈夫表示做不到的时候,她便非常受伤而愤怒,和他发生激烈的冲突,并质疑自己的婚姻到底要不要继续。

03

为什么要不断的制造冲突来体验曾经的创伤?这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呢?

对于潜意识里的深层创伤来说,如果它没有被疗愈,就会始终存在并持续发挥着影响。创伤固然会带给人"受伤"的感觉,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创伤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推卸责任。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你这样做,伤害了我",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应该为我的创伤负责",因为是你"做错了",所以,你要矫正你的行为,你要道歉,你要哄我,你要为"我"负责。

虽然很多人很难觉察,会执拗的陷在"如果不是他做了这件事,我怎么会如此生气"的逻辑里不能自拔,但依然无法掩饰自己无法为自己的创伤感负责的事实。

请注意,我在这里提到的是"创伤感",而不是"创伤"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事实上,令我们感到难受的,是被伤害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来自主体的体验,带着很深的主观性,换言之,到底是真正的创伤,还是我们感觉到被伤害,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我们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诚然,A的早年经历很"悲惨",这种经历可能带给了她一个不太好的"后遗症"——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住着当年那个没有选择、只能被抛来抛去的小孩。换言之,她的这个"内在小孩",始终没有长大。

一个人"心智化"程度不够,就会像这个故事里的女生一样,她在与丈夫相处时,会复制早年和父母的关系,在面对丈夫的时候,在潜意识里,又会不由自主的把丈夫当成"理想父母",并期望这个理想父母爱她,给她一切抱持,满足她的需要,凡事以她为先.....似乎只有这样,她内心的创伤才能被疗愈。

但是这注定只能是一个"幻象",现实中,她的丈夫不但不是理想父母,甚至还是一个同样心智不够成熟的,内心也有没长大的内在小孩的成年人。于是问题就出现了。

在具体的相处中,她潜意识的的创伤会不断的驱使她做出验证,验证眼前这个人是否真的符合自己的期望,是自己的"理想父母",但是她的验证又注定会以失败告终,于是她潜意识里的"人生脚本"——被抛弃的命运会又一次被成功验证。自然反复的验证,会让她陷入另一个幻象:认为自己的命运无法改变,或者认为也许换一个人,就可以解决全部的问题。

在过年时,到底丈夫是留下来陪她还是选择回老家,就是一个考验,显然,未通过考验的丈夫印证了她潜意识里认定的人生脚本。这种验证会令她体会到熟悉的痛苦,然后陷入到一种"命运的轮回"当中。

04

相比被遗弃的痛苦感受,人生脚本带来的"确定感"同样令人着迷,所以,这就很容易理解虽然很多人对自己的坏习惯咬牙切齿,但却很难改变的原因——虽然坏习惯会带给人很多麻烦,但同时也是让人感觉最习惯,是最不需要费力改变的"心理舒适区"。

创伤亦是如此。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被人生的脚本限定?要被潜意识的创伤限定?永远无法逃离"被抛弃"的厄运?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无论到了何种境地,我们都始终拥有一份选择权"。是的。早年的关系我们无法改变,也无法让时光倒流,历史重演。但是我们始终活在此时此刻——不是未来,更不是过去,而是当时,当下,此时,此刻。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今天的命运完全可以由自己来重新安排。

很多人爱说"我没的选",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选择——放弃自我成长,选择被动接受命运的选择。其实,大多数"没的选",其本质都并不是真的没的选,而是从心理上出于习得性无助的无奈之举。

我们需要看清自己的习得性无助是哪来的?看到自己的创伤是真的"创伤",还是"创伤感"?是过去的创伤,还是现在的创伤?只有把这一切都搞清楚,我们才能真正的远离"被限定"的命运。

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经这样说:"我想要说两点,第一点关乎智慧,第二点关乎道德。关乎智慧,我想说,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就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的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

著名的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也曾经说过:"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就是拉近他与真实的距离"。

所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脚本有很多具体的办法,但是最根本的一点在于,要相信并愿意重新使用选择权,无限的靠近真实,而不是自己的幻象

05

何为选择权?我想答案在于"主动"。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中,有一条至关重要的工作原则叫"助人自助",这句话是告诉咨询师,求助者自己,才是咨询工作的主体。而咨询师只不过是在一旁协助求助者走出迷雾的人。换言之,一个人如果深陷痛苦,但是他本身"求生"意愿不够强烈,也还是会在咨询的过程中脱落。所以,咨询师也许有专业的技能,但是求助者本身才是拥有"选择权"的人。

我是否愿意改变早年经验的限定,我是否愿意做一个为自己情绪负责的人....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

回到"回老家过年"的这个话题。一个拥有选择权的人,一个愿意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人,会尝试从"受害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我可以选择说出我的期待,也可以选择如果对方不满足我的期待时,是生气、受伤还是接受他不满足我的期待,除此之外,我还可以选择发生争议的时候,是使用争吵或者离婚的方式解决,还是用沟通、协商、包容甚至必要的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切都是选择。

而不同的选择,代表了不同的态度。把对选择的控制权拿回自己手里,是开始发展与改变自我的前提。

06

从某种角度上说,事实即真理。

只不过,我们每个人都会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自己看到的,理解的就是真相。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抓住的就是事实及事实之全部。

但真相往往并非如此。

刚才提到的"创伤感"和"创伤"之间的差别,就是想象和真相的差别。我们按照自己的角度解读一个行为,并认定这是带给自己创伤感的罪魁祸首,将自己置于"被害者"的地位,将责任推给别人.....这些,都是在自己的幻象中进行的工作。

对方的行为,是故意的伤害,还是因为没有顺遂我们的心意,激发了我们的创伤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真相是后者。

亲密关系里,我们常常对对方有过高的期待,无形之中期待对方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思考和行动,当这个期待落空时,我们就会给对方贴上"你根本不在乎我"的标签。但是真相,很可能是对方只是在按照他自己认为的方式行动,换言之,他的标准可能与你不同,但是他的初心,却不是故意的伤害。

夫妻之间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常常如此。父母的初心是想让孩子更好,但是采用的方式常常具有伤害性,于是孩子便认定父母伤害了自己。

这种伤害感,是真实的,但却不够客观。从这个角度说,人与人的关系,常常是一场误会。

如果将自己从"被动"地位解脱出来,自己愿意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愿意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种选择会令我们更加接近真相

看待一件事,从自己的角度看,从对方的角度看,从第三方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从不同的时间轴去看,对其解读的角度,亦不一样,比如过去看到前因,现在看到真实,未来的角度看到方向.....

所以, 所谓"事实",大概就是从更多的角度和尽量祛除自己主观滤镜的对事物的观察

接近真相,也就接近了疗愈。

写在最后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突破自己内心防御,跳出心理的舒适区,才能看到真相,自我疗愈。

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人生的脚本,并非无路可循,这条路,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潜意识,并将潜意识不断意识化的过程。

祝福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853]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2]
疗愈与父母相关童年创伤
童年创伤的“强迫性重复”原来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个残酷真相……
压抑愤怒,那不叫“处理情绪”|周小宽
心理学:你过得好么?你活得不够好,是因为你没有看见自己的坏。
在一个人身上找永远,那是扯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