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小婴儿“睡眠训练”?赶紧停!

 

前天推送的《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在收获了无数母亲的共鸣与热泪之外,有一位这样留言:


 

文字:

所以美国提倡婴儿从四个月大就可以开始睡眠训练。

先不说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根据研究,当母亲的如果可以一周两到三天睡够8个小时就可以明显缓解产后忧郁。

除了这一点,美国还有统计每年因为和父母同睡而死亡的婴儿人数。

这些理由都还不足以让各位母亲早日开始睡眠训练吗?

关于留言中所谓的“睡眠训练”,来来来,我们换位思考下:


当你惊恐哭泣时,是希望爱的人轻轻拥抱你、柔声告诉你“没事的,有我在”,还是希望他冷漠脸转身离开?


如果连你自己都渴望被陪伴,那又为何认为比你更弱小的婴儿需要被训练呢?



 正  文  


这组是经过睡眠训练的孩子。

可以细看照片上孩子的表情,尤其是眼神。

几乎所有热衷于睡眠训练的家长,孩子的表情眼神感觉都是这类。

无论多开心,光线角度选得多好,照片出来眼神底色还是悲伤涣散,没有感染力。

最后一张的诺一,身上淡淡的忧郁气质,相信看过某真人秀的人都能感受到。

安娜为了培养诺一的独立,两个月就让他单独睡一个房间,用视屏监控,诺一的每一张照片的眼睛里面有掩盖不住的忧伤。



这组是亲密育儿的网友提供的孩子照片。

即使没有在笑,你都能感觉到眼神是聚的,而不是散的。

他们专注时能够安住内在,笑起来则眼睛弯弯闪着光。

他们的快乐发自内心,所以有感染力。

被及时回应充分满足的孩子,你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饱满的生命力。


母婴关系决定生命底色,除非经过强大的自我认识,否则基本伴随一生。


底色不会因为表情改变。眼神空洞散落的,无论是高兴、悲伤、发呆、专注,底层的空洞都在。


同样的,母婴链接得好,这个孩子无论高兴内伤,兴奋还是困倦,眼神都是凝聚的,有内在的存在感。


表情可以伪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伪装不出来。




认真阅读了一些关于睡眠引导训练的文章,我非常赞同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


比如:觉察宝宝犯困的信号;

不要在宝宝犯困的时候给予过多刺激;

不要过多摇晃、阻止哭泣;

仔细检查容易导致孩子睡眠不良的生理原因(比如腹痛长牙等);

留意是不是环境变动(比如换保姆、搬家)给孩子造成不安;

睡前一步步地创造舒适安宁、适合入睡的环境氛围。


这些观点都很好 —— 只要是“改善环境,和提升家长自身觉察力”的方法,我都赞成。


我所反对的,是认为“婴儿有问题,婴儿需要被改正”的出发点。





生命渴望的是被“看见”,而非被“改正”。


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投胎到一个家庭中,它最渴望的是被看见,是真实的自己直接被父母看到,而不是透过一堆所谓的“正确”数据来被评价和被矫正。


 

所以,当我看到睡眠训练文章中列举的一堆睡眠和喂奶的时间表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惧 —— 如果妈妈满脑子都是这些“正确”的数据,那她还怎么看见真实的孩子呢?


我们学习、参考一些科学统计数据,这本身并没有错。


就像我作为心理医生,一样会学习健康的心理表现是怎样,病态的心理表现是怎样,也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


可是,当一个活生生的来访者坐到我面前,我所全部关注的,就是他本人,他当下最真实的样子、最原始的感受。而不是他的观点感受是否符合教科书上的标准,我该怎么“矫正”他。


当我脑袋里充斥着“为了对方好”而要“改正”他的念头时,我已经看不到他了,我看到的只是自己头脑的妄想,不会对来访者真的有帮助。


有数个来访者对咨询师说:“请不要评价我,甚至连建议都不要提。我只渴望你听到我,看到我,陪着我,我就感受到温暖在内心产生。于是,我慢慢有力量面对外部世界。”


来访者在不断地教会我们,放下头脑的自恋,活在当下,真地去看见。


婴儿在生命的最初,一离开和自己一体的子宫,就被父母透过“正确”数据比较;其许多自发地哭泣和吃奶的渴望,被评判为“过于频繁的”、“不必要的”,甚至是“要被训练改掉的”......


这是件多么凄凉的事情:


从生命一开始,父母就看不到你!





母亲焦虑会影响婴儿入睡,使用冷漠的“哭声免疫法”则令婴儿绝望。


养育一个生命,对童年幸福的女人来说,很多困难可以自然而然地克服。


辛苦是必然的,但她却不会觉得自己做出了巨大牺牲。她享受亲密的幸福感、远大于付出的辛苦感。


但若一位妈妈自己的童年很不幸,那么,孩子的出生则会引起她极大地焦虑。而一位焦虑的、无法临在的妈妈,必然会使得婴儿也无法安然入睡,频繁夜哭。


一生跟踪研究过6万对母婴关系的客体关系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过:“不存在‘婴儿’,只存在‘母婴’”。


因为,婴儿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无法单独存活。所以,婴儿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精准反映母婴关系的质量。


婴儿哭泣,母亲若能平和地、身心临在地陪伴安抚,婴儿就会很快平静下来;


 

若母亲自身的焦虑也被触发,则会想尽各种办法希望婴儿赶快停止哭泣,比如:过度摇晃,转移注意力等。这反而会让婴儿哭泣地越加频繁。


最严重的,就是使用“哭泣控制法”、“哭声免疫法”,不断在婴儿哭泣时转身离去,导致婴儿在绝望中陷入死寂的平静,不再对外发出信号,将婴儿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与激情掐灭在了摇篮中。


但可悲的是,我们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婴儿是“懂事”的“乖宝宝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其实已经给婴儿书写了一生孤寂灰暗的生命底色。





事实证明,“亲密育儿”优于所谓“科学训练”。即使做不到亲密育儿,也不要训练孩子。


我的来访者,还有我的微博评论上,有几十个关于睡眠训练结果的分享。


这些妈妈本来顺着母性本能亲密育儿。后来,看了各种睡眠训练的“科学主义育儿法”文章,开始恐惧自己的本能是“错的”,在头脑上相信夜奶“危害”婴儿发育,给婴儿建立正确的睡眠规律才“科学”,然后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训练时间从一星期到半年不等。


有趣的是,所有反馈结果都一致,那就是:


进行睡眠训练后,婴儿确实“乖”了,但是自发笑容和与人的眼神互动大量减少,对妈妈不再像训练之前那样、有很多自发的肢体亲密互动。令这些妈妈感觉到,婴儿原本热火火的心逐渐冰冷下去。


这让妈妈们觉得不对劲,自己内心也觉得痛苦,于是放弃训练,开始大量亲密互动,及时呼应婴儿,来弥补训练造成的创伤。


好消息是,大部分已经弥补成功,母婴链接恢复得跟训练之前一样好。


来找我的新妈妈来访者,基本都是此类问题:照顾婴儿让自己精疲力竭,甚至精神崩溃。


然而,令人感到庆幸的是,痛苦的另一面,就是疗愈的契机。


如果妈妈能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向内看,觉知内心感受,那么,自己当年遭受的创伤,也会被疗愈。


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内在的小孩;亲密育儿,受益最大的人,其实是妈妈。


 

一些妈妈,自己在婴儿期被冷漠对待,成年后精神状态会经常退行到婴儿期,像小婴儿一样需要大量睡眠,不能承担压力责任。


这种状态的妈妈被要求夜奶,确实会让妈妈精神崩溃。


当妈妈的精神压力如此之大时,首先需要照顾好自己,及时请求帮助,比如获得家人的帮助、保姆的分担、心理医生的陪伴等。


妈妈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完美,夜奶坚持不了可以暂停,让家人保姆去喂孩子,只要孩子被及时回应,就不会造成大问题。


妈妈做不到的,只需简单地承认:“自己的确目前做不到”即可,而不要“合理化”成:“孩子有问题,孩子的需求不合理、不必要,孩子应该被矫正”。





有关睡眠训练的文章中,列出了一堆吃奶和入睡的“科学”时间表,其理论解释是:“让孩子感受到大人控制着一切,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其实这完全是头脑妄想的产物。


稍微学过点客体关系心理学基础的人都知道,婴儿一出生就处在“全能自恋期”,认为世界围着我转,我对世界有掌控感,呼“奶”唤“抱”,无所不能,世界与我一体。


父母满足婴儿的自恋,才是婴儿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婴儿从自恋中走出的基础。


而那些从很小就“被大人掌控、按照大人的节奏来生存”的孩子,成年后却非常容易进入“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中。


并且,他们难以忍受别人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这往往给各种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制造大量痛苦。


最极端的,如变态杀人狂,则是在“全能自恋”期间遭受重创,继而在成年后追求绝对地控制 —— 而只有死人,才能被绝对控制。


面对哭泣的婴儿,对内心破碎、焦虑的家长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我们很容易做出的反应是:解决掉引起我们焦虑的外部事件。


 

比如过度摇晃,夸张地哄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总之,就是阻止婴儿哭泣,不让婴儿内心的情绪能量顺畅流动。


哭泣,是婴儿表达内心情绪感受的自然方式。它不应该被阻止,而是需要被陪伴呵护,被充分地允许。


不妨最简单地换位思考一下:


当你惊恐哭泣时,是希望老公告诉你“不要哭!”,或者在你哭的时候转身离开;还是希望老公陪着你,全然地看见你,允许你充分表达?


如果连你自己都是渴望被陪伴,那又为何认为比你更弱小的婴儿需要被训练,还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





婴儿是极其细腻敏感的存在,它像镜子一样反映着家长的内心世界。


夜哭夜闹的婴儿,一部分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过多,很可能反映的是大人内心的焦虑。


如果真的“为孩子好”,那么,就不要按着表格喂奶和哄睡,也不要去纠正婴儿的吃奶和睡眠习惯。


而是:回到自己的中心,在孩子夜醒哭泣的时候,陪在孩子身边。既不逃跑,也不评判。觉察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感受,让自己的感受流动。


 

等自己内心安静和规律起来,孩子自然会在安全的能量场中,回归内在的睡眠规律。


这个过程就是心理治疗,对母亲是巨大的疗愈。


同时,这也确实不容易,因为面对内心的痛苦,我们很容易逃跑,或者想着去解决引起我们痛苦的人。


然而,真正的勇士,却也正是直面痛苦、向内看的人。


陪伴孩子,亦是疗愈你自己。


 

作者|李雪,心理学学者。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

本文转载已获授权

( ID : lixuexinlixue )



你可能还喜欢

《妈妈们,你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万不要给婴儿睡眠训练!否则将奠定孩子一生灰暗|
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
心理学母婴安睡法,当天见效
3个月婴儿窒息而死,起底“婴儿趴睡训练群”
3个月婴儿在直播中窒息身亡:父母这些育儿训练,害了多少孩子
真 正 的 陪 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