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大海:遥望“国家战略腹地”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徐大海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国家战略腹地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地区,这些地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资源供应、促进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河南大学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高保中同志指出的那样,成为国家战略腹地的地区起码需要具备一些必要条件:

(一)地理位置重要是关键因素

地理位置对于决定一个区域是否能否成为国家战略腹地至关重要,具有战略地理位置的区域通常位于国家的交通枢纽、经济中心或重要的地缘政治节点,这种地理优势使得这些区域在加强国内外经济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二)经济发展地位是根本条件

经济发展地位反映了一个区域在国家整体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它们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创造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吸引外资、参与国际竞争并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它们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是核心枢纽,发挥着无法替代功能。

(三)资源丰富性是基础条件

资源的丰富性是确定一个地区是否能成为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因素。这不但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更包括越来越重要的数据资源。资源丰富的区域能够为国家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经济支撑和战略要素。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数量积累和质量提升、文化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数据资源的积累和应用是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四)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是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源的集中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能成为国家战略腹地的关键标准。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通常拥有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丰富的科技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资源,这些因素对于推动科技进步、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区域往往能够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包括科研人员、技术工程师和管理人才,为地区长期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五)文化影响力是成为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标志

文化影响力包括区域的历史传统、文化遗产、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拥有强大文化影响力的区域能够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区域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演进,历史发展阶段的更迭,十几年来以中西部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内陆中心城市建设也不断加力攀高。目前,被认定为“战略腹地”的仅有四川省,《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明确“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从各地已公开的批复情况来看,此定位,四川是独此一份。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户籍人口9000多万、居全国第4位,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经济总量超6万亿元、居全国第5位,还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的重要基地,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水电和四分之一左右的天然气是四川提供。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不少省份和城市跃跃欲试,比如,重庆市提出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地;湖南省住湘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打造国家重要战略腹地的建议》;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有专家建议,把河南省建设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战略腹地;有专家指出,贵州省要围绕国家开放战略,建设举足轻重的国家战略腹地。如此种种,标志着新一轮的战略卡位战吹起了“冲锋号”。

争当国家战略腹地,具有诸多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红利,它需要相应的基础条件和实践理念,起码要在打造“四区”上发力。

(一)打造地理位置上的承载区

比如重庆市,其位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关键枢纽,连接东南亚与欧亚大陆,整合沿线铁路、港口、口岸、园区等资源,陆海集聚、区域联动效应突出的地缘优势。它需要注重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战略的深度对接和有机融合;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积极发挥重庆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制造重镇的传统优势,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分层次、分领域、分时序推进一批战略基础性、区域辐射引领性产业集群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与沿海地区相呼应、紧密联系的大腹地、宽腹地、强腹地,从而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打造经济动能转换的承载区

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普遍是科技企业云集,为新质生产力增强经济动能、建设经济腹地、巩固国家战略后方提供了技术、人才和经济支撑。要成为国家战略腹地,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数智科技、量子信息、未来芯片、精准医疗等前沿性、交叉性以及颠覆性创新技术及相关企业,推动资源向产业集聚。积极发挥科创领域的“硬核”力量,展现科技型领军企业在创新需求、研发组织、成果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做好国家战略腹地的经济动能转换的承载区。

(三)打造科技创新的承载区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带动、辐射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战略腹地建设的支撑。注重增强科研实力、用好创新资源,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培育科技产业,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基础。要聚焦科创战略布局,探索前沿科技领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布局更高能级产业,强化技术赋能,促进产业向更高能级发展。用好科技创新的辐射影响力,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培育“国之大器”的硬核科技产业链,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四)打造创新文化的承载区

努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大力涵养地域文化气质,展现独特文化风采,构建区域文化体系。打造精品力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具有引领性的文化高地。激活文化产业内生式创新发展,用好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文旅融合精品。发挥数字化引领撬动作用,加速文化领域数字化变革,以数字文化产业助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河南省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供给体系,具有强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塑造了四通八达的区位交通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优势。把河南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腹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河南省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枢纽、我国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关键支撑点、国家经济安全的坚实基石、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地、交通物流枢纽的战略平台,要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充分发挥区位战略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拓展与高效利用战略资源、努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大力挖掘和创新中原文化,努力把河南省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腹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升江西区域创新能力
大科学时代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
未来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及特点
周民良:论积极推进沿海创新战略
携手共进,协同创新丨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正当其时
让高校科研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布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