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博物馆之五中国历代书法馆

       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书法馆集中了中各个时期的典型名作,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轨迹。上博历代书画两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馆。通常每半年更换展品,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新面孔精品出现。


前言

      中国的文字是依指事、象形等法则构成的单体语言符号,书法则是运用毛笔为工具的一种藉线条表现汉字的艺术。

       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系统。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字又经历了篆、隶、草、行、楷的字体演变,形成多形态的汉字系统。各种字体又因不同地域、不同应用范围和时间先后诸因素,出现纷繁多姿的变体和别体。

       甲骨文和金文已表现出艺术意趣。到汉魏之际,书法的审美意识由自发进入到自觉。两晋和隋唐时期,书家辈出,书法理论的探究日益精微,并建立起草书和楷书的法则及典范。

       宋、元、明书家以晋唐法度为契机,注重抒发个人情性,并融入诗、艺等才情,不断创造新技法和新意境,涌现出丰富多姿的个人风格和书艺流派。

       清代书家广泛地吸取前代法书、碑帖的养料,熔凝新的风格。晚清崇尚北碑之学,开辟出刚健豪放的书法风尚,并导引着晚近书坛帖碑兼容、各种书体并起的发展方向。

篆书书艺与隶书书法

       商代甲骨文是迄今发现契刻于牛胛骨和龟腹甲上最早的文字系统,是商王室活动的卜辞记录。金文则是铸造在青铜礼器上的文字。两者笔画结体均初具书法意趣。西周前期金文随意峻拔,中期整饬典雅,晚期浑朴流畅。东周还衍生了简书、刻石书、玺印文字、刀布文字等多种字体。秦始皇统一天下,通用史称“书同文”的小篆书,笔画优雅规范。

       隶书萌芽于战国末年而行用于秦汉,至西汉后期达到成熟阶段。隶书的面世,冲破了“六书”造字原则,为汉字艺术的发展拓宽了新的表现领域,同时也为楷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最能反映隶书艺术成就的,为东汉碑刻作品。

禾牛骨刻辞

□禾卜辞为商代之物,整块甲骨基本完整,刻辞齐全,是成套卜骨的第一版。刻辞记载了当时王以羌、牛祭祀祖先及自然神,祈求庄稼丰收的内容。 

       从书法风格上来看,这件牛骨刻辞为疏放型:笔画细劲,结体开阔,字心处留白较多,显得格外疏放,萧散而又空灵,给人一种“素手把芙蓉,步虚蹑太清”之感。 






战国 楚 竹书《孔子诗论》


东汉 熹平石经

        此碑刻于东汉熹平四年(175)。其内容为《书》、《诗》、《仪礼》、《公羊传》、《论语》等儒家经典。


东汉  礼器碑册。

     《礼器碑》又名《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或《韩明府修孔庙碑》,略称《韩敕碑》,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刻于山东曲阜。碑阴、碑侧皆刻文,精妙峻健,历来被成为隶书极则。









晋唐书法

       草书初萌于西汉末年,由草写隶书演变而成。它的出现,还促使行、楷书体的迅猛发展。其时书家辈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完成从隶书向草书转变的历史性代表人物。

       楷书由隶书衍化而成,它的出现,开创了书法艺术的新时代,并确立了此后一千余年书艺发展的基础。隋代书法以参杂变化,奇正相生和略带草隶笔意的楷书为特点。唐初书法,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为代表,奠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草书前有孙过庭,后发展为狂草,其代表为张旭、怀素。颜真卿的楷书入古出新,自成一家。


东晋 王羲之 北宋拓集王圣教序册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大唐三藏圣教序》内容包括唐太宗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而作的序文、太子李治作的序文、玄奘写的谢表以及心经。其主要碑刻有四:其一《雁塔圣教序碑》,褚遂良书;其二《集王圣教序碑》,沙门怀仁集王羲之书;其三《招提寺圣教序》,王行满书;其四《同州圣教序》,翻刻自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

     《集王圣教序碑》全称《唐沙门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唐代弘福寺僧怀仁以唐内府所藏王羲之行书真迹集字并刻碑。此碑由于直接自王书摹出,因此被历代书法家视为临池楷模。此册为北宋拓本,历代都被视为珍宝,递藏有绪。经董其昌、铁保、何绍基、郭尚先等人鉴藏。





宋拓 张旭郎官石记碑册

        张旭(675—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为“饮中八仙”之一;又称“张长史”。 

      《郎官石记碑册》全称《尚书省郎官石记序》,为唐代正书碑册,开元二十九年(741)刻于陕西西安。此帖为宋代拓本。此帖楷势精劲凝重,法度森严,不失规矩,雍容闲雅兼而有之,展现出楷书的精妙,是张旭存世绝无仅有的楷书作品。




















宋代书法

       北宋初期书法为唐代书风的延续。中晚期新意境和新技法的作品不断涌现,标志着以表现主观意趣为主要特征的书法风格正式形成。这一时代有以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为代表的“宋四家”。此外,赵佶所创的“瘦金体”,风姿独特。南宋代表书家张即之的作品气势雄伟。其他虽不以书法著称的司马光、王安石等文人士大夫,在书法表现上各有清新自然的意趣。


北宋 苏轼 真书祭黄几道文卷

行楷书 纵31.6cm 横121.7cm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书法史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世称“宋四家”。 

       此书为苏轼与弟苏辙联名悼念好友黄几道的祭文,书于元祐二年(1087年)。此书楷法精整,笔力雄健,结体谨严,墨气凝聚神采焕然;用笔恭谨沉着,凝重间有唐人笔意和汉晋遗韵,兼具丰厚凝重与简远恬淡之美。卷中用笔轻重相宜,结体倚侧不拘,布白爽畅有致,通篇严谨朴拙神采灿烂,字里行间传达出肃穆、缅怀的心境,展示了一代大文学家和书法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书写技巧。 

    《祭黄几道文卷》曾经多人收藏,帖上有董其昌、笪重光等题跋,卷后有一跋已经遗失。 















北宋 苏轼 行书答谢民师论文帖卷

纸本 纵27厘米 横96.5厘米

       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现存墨迹已阙文章篇首部分。









北宋 米芾 多景楼诗册

纸本墨笔,册页,共11开,每页纵31.2厘米,横53.1厘米

       米芾《多景楼诗册》书行书十一开,无款印。所书从头至末,风樯阵马,沉着通快,一气呵成。崇宁元年(1102年),同朝何执中跋为米芾所作。台北叶公超亦有一本,两者皆疑为摹本。《多景楼诗帖》运笔苍劲,纵横恣肆,神采飞动,且字大如拳,有天骨开张之势,每行二三字,共四十一行,历来传为米芾传世大字行书的佼佼者。

       华胥兜率梦曾游,天下江山第一楼。冉冉明廷万灵入,迢迢溟海六鳌愁。指分坱圠方舆露,顶矗昭回列纬浮。衲子来时多泛钵,汉星归未觉经牛。云移怒翼搏千里,气霁刚风御九秋。康乐平生追壮观,未知席上极沧洲。多景楼。禅师有建楼之意。故书。













































       多景楼诗册最后一开,有一段北宋崇宁年间时任宰相何执中的跋文:“昨日元度座上见襄阳米元章所题多景楼”,其中“元度”是指前任宰相蔡卞。册上有南宋秦桧、秦熺印章,也有成亲王永瑆的“诒晋斋”印,诒晋斋得名自其收藏的著名晋帖——平复帖。



南宋 张即之 楷书王禹偁待漏院记卷

皮纸楷书 41.5×2665.5cm

        张即之(1168—1263)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今安徽和县)人。 

       此书为张即之抄录北宋诗人王禹偁《待漏院记》一文。其书法以硬笔秃锋书写,字大如碗口,字体结构严谨,体态俊美,用笔粗壮雄健,取法于颜真卿,然中锋、侧锋交替使用,有方劲古拙、斩钉截铁之感。此卷虽无作者款印,但从字卷的风格看,显为张即之手笔无疑。卷后另有明吴宽、李东阳题跋,对张即之的书法作出了评价。卷前有清人王芝林所录《待漏院记》全文刻石拓本。 

       张即之作品存世很少,这是作者的精品之一。 





南宋  范成大  行书春晚帖页


南宋 吴琚 行书五段卷

       吴琚,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月不详,南宋书画家。字居父,号云壑。父益,有书名。琚为高宗宪圣皇后侄,位至少师,是称“吴七郡王”。性淡泊好古,工诗词,尤精书翰。毕生学米芾行书。

       明董其昌谓吴琚书似米芾而峻峭过之。以词翰被遇孝宗,孝宗常召其论诗作字,镇江北固山上镌有“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额乃琚书也。所昼墨竹坡石,品质不俗。传世书迹有《观使帖》、《与寿父帖》、《观李氏谱牒帖》、《碎金帖》、《焦山题名》、《诗帖》等。又当模刻《玉麟堂帖》。著述有《云壑集》。

       此卷行书杂录不同的五段文字,风格极为接近米芾,具有痛快流畅,峭拔顿挫的特点。

释文:

      (一)票骑将军,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馀有里,合短兵,鏖皋兰下。

      (二)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三)孙兴公作庾公诔,袁羊曰:“见此张缓。”于时以为名赏。

      (四)(心)息相依,息调心静。入三(摩)地,兹尤简径。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入三菩提,此最权舆。

      (五)乃得玉为衔饰,而直突敢伺蹶以指吝八方之骏。










元代书法

       元初书坛,赵孟頫提倡尊崇古法,承袭晋唐之风,形成端庄朴厚又流丽洒落的书体,开启注重书法形态表现的风气。赵氏传派主要书家有康里巎巎、邓文原、张雨等。闻名于当时的鲜于枢、杨维桢诸家,于赵书系统外另辟蹊径,为元代稳健的书风,带来了生机。


元 赵孟頫 章草急就章册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明人王世贞曾说:“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无论是研究中国绘画史,还是研究中国文人画史,赵孟頫都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关键人物。如果说,唐宋绘画的意趣在于以文学化造境,而元以后的绘画意趣更多地体现在书法化的写意上,那末,赵孟頫在其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如果说,元以前的文人画运动主要表现为舆论上的准备,元以后的文人画运动以其成功的实践逐步取代正规画而演为画坛的主流,那末,引发这种变化的巨擘仍是赵孟頫。










元 赵孟頫 十札卷

     《行书十札卷》为赵孟頫致好友石民瞻书信九札,致高仁卿一札合装。系赵氏盛年所书。 

  这十通书札为亲友之间关于家庭琐事的通信,写来信手随意,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性情意趣和功力修养。书卷中真、草间出,映带匀美,较之正规书作,字形更多抑扬、奇正之态,流溢出温雅清朗的审美意蕴。笔意婉转停匀,妍润多姿,展现出书家一圆、二润、三熟的独特艺术风格。 





















元 赵孟頫 真草千字文卷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现留存于世的墨迹便有两件。一件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册页,一件是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纸卷。《真草千字文卷》未署书的年代,观其书用笔极其温润圆劲,点画精到细腻,结字妍美简静,因为真书,故写得端庄严谨,意在示人以法,无疑是一本初学者入门的极佳范本。

这卷千文“天地玄黄”之“玄”字,被人用金粉点去了最后一笔,这显然是因为避讳。徽宗为了避讳真宗所谓的“赵玄朗”,在其草书千文中就把“玄”写作了“元”。 避帝王讳只终其一朝,改朝换代之后就不避讳了。元、明及清康熙年之前就不避“玄”字讳,此卷便是明证,而此卷上的“金粉一点”显然是康熙登基之后所为。




元 鲜于枢 行书诗赞卷

鲜于枢(1256-1301),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 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鲜于枢的传世书法作品约有四十件,多为行草书,且以墨迹为主。他的书法上要由唐人书法人手,再上溯东晋二王。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强调骨力。他的大字楷书雄逸健拔,圆润遒劲,气势磅礴而不失规矩。行书结体谨严,真力饱满,潇洒自然。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笔法纵肆,气魄恢宏。

       由于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赋闲家中,鲜于枢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他除具书法专长外,更是一位文学家,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还能作曲,弹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鉴定。正因为有广泛的艺术修养,且将之融合到书法中,鲜于枢方成为书法大家。鲜于枢早岁学书法,未能如古人,偶于野外看见二人挽车泥淖中,顿有所悟。他写字时多用中锋回腕,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鲜于枢兼长楷书、行、草书,尤以草书为最。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著有《困学斋集》。鲜于枢与赵孟钇朊挥为元代书坛“巨擘”,并称“二妙”、“二杰”。







元 张雨 行书台仙阁记卷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张雨工书画,其书法初学赵孟睿。作品中,一些横势用笔的斜切、轻行、重按和轻入重收都和民间“写经体”书法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而其中一些放式用笔的体势,又使人怀疑此作系明人写的小楷。从明代祝枝山、王宠的小楷体例的斜欹体式的运用中,可体察出明代小楷书家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张雨小楷书风的影响。这种书风和取法的“代代承传”符合书法的客观发展规律。而张雨“楷中插行”的书法体式则自赵松雪运用以来,已逐渐成为一种惯用的书法体例。这一体例还频繁地出现在他后来的小楷书作之中。 

       传世书迹有《台仙阁记》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题画二诗》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著有诗集《贞居集》(又名《句曲外史集》)五卷。


元 冯子振《虹月楼记卷》

纸本,33.4×320.8cm。

      《行草虹月楼记卷》是冯子振罕见的独立书法作品。此卷作于元泰定四年,为冯子振晚年自书七绝三首赠其友朱君璧之作。在元初赵孟頫、鲜于枢极力提倡追宗晋唐书风的复古风气下,他不为左右,而以黄庭坚为归。此卷书字体纵长欹侧,运笔劲挺,无抖擞之气,接近黄庭坚而较为拙直,自具一种拗执的格调。

元 陆居仁 跋鲜于枢行书赞卷




元 袁泰 行书和韵四诗帖页

边武 行书七言诗轴

绢本行书 162×63cm



元 苏大年 行书诗页

       苏大年(1296—1364年),字昌龄,号西坡,又号林屋洞主,河北保定人,寓扬州。硕学鸿才,文辞翰墨皆出时辈。工画善书。本诗书于至正二十年(1360),时年六十四岁。


明代书法

       明初书坛,赵孟頫一体余响不绝;同时,皇室提倡以书取仕,导致“台阁体”靡行。法帖汇刻之风始于北宋,盛行于明中期,确定了当时崇尚“帖学”的风气。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为首的吴门书派,力主表现书法体态,形成一时之风。明后期董其昌主张师古借鉴,树立起古朴清雅的格调。明清之际的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和傅山诸家,突破“二王”系统法则,极具开创精神,形成迥异于时尚以奇取胜的书风。


明 刘基 行书春兴八首诗卷

       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曰文成,浙江青田人。明朝开国元勋,官至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爵封诚意伯。善诗文,长行草书,能画山水。 

       此卷行书自撰七律《春兴》八首,从诗的内容考察,字卷大致写于至正十八年(1358年)的春天,作者时年四十八岁。文字结体端正稳重,用笔圆劲宛转,汲取了赵孟頫行书娟秀清丽的长处,又具备唐代楷书严谨庄重的法度,有自己的特点。他的传世墨迹极少,此件作品颇为珍贵 



明 祝允明 草书牡丹赋卷

戚叔玉捐赠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此卷笔法精熟,恣肆纵逸,夺人心魄,是为记园内牡丹盛开而书即兴之赋。祝氏中年行草居多,至晚年则喜作大草。由于涉猎广博才分自高,祝氏所书下手便直接晋唐宋元,融会贯通之下独立高标。尤其是他五十岁之后的草书之作,更是吞吐腾挪出神入化。他的此类创作显然得法于唐代张旭、怀素两家,同时也受“宋四家”中黄庭坚的影响,但相形之下愈加狂放烂漫 







明 祝允明 临唐宋书册







明  唐寅《行书赠舜承诗卷-七律二十一首》

纸本墨笔,手卷,纵24.9厘米,横699厘米。

       此卷行书自撰七律二十一首,奉赠友人姚舜承,是他最晚年之笔。他的行书形体上出自赵孟頫,但有《圣教序》的根底,所以欹侧中呈现倔强之势,用笔时露锋颖。行气通畅,尤其写到后段,更是纵横捭阖,把老年愤郁、吁嗟、伤感、倦世等复杂感情一泻于笔底,才情并茂,可谓是他生命最后一息的萃集之作。

内容为《嘉靖改元元旦作》、《嘉靖二年元旦作》、《忆昔》、《丹阳道中》、《秋日城西》、《春日城西》、《小阁》、《夜坐》、《晏起》、《晚酌》、《散步》、《漫兴十首》。书法脱胎圣教,参以李北海,结体宽博,顿挫分明,为唐寅晚年书法佳作。

明 王宠 小楷游包山寺诗卷



明 张璧 临张旭秋深帖

       陈璧,号谷阳生,华亭人。明洪武时人。工书。真书学欧阳询,行书法王献之,草书从唐怀素《自叙帖》中脱出,能自成一家。此幅临唐张旭《秋深帖》,与古帖比较,字体变得稍为娟秀姿媚,具有自己的草书面貌。







明 文徵明 草书咏文信国事卷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枝山、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明  张瑞图  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轴

(1570—1644)

纸本行楷书124.2×30.2cm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


明 文徴明 行书寿华君序轴


明 文彭 草书七言诗轴


明 吴宽、李东阳 行书徐谅墓表志铭合卷

       吴宽工诗善书,书法学苏轼而稍纵。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 

       此卷为吴宽、李东阳为徐谅所作墓表、墓志。根据其内容可知,徐谅家世代农耕隐于苏州长洲东南之瓜泾。其以擅长经济数术而知名,为工部尚书周忱所重,并受请参与江南赋税的计算、征调工作。徐谅之子徐源进士及第,拜工部都水主事,后改兵部武库。徐谅因子徐源官受封,其卒后,徐源请吴宽、李东阳为父亲撰写此墓表、墓志。




明 黄道周 草书五律诗轴


明 张弼 草书《送吴仲玉诗轴》


明 董其昌 行书寄陈继儒诗卷

       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

       董其昌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明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明 陈淳 草书曾参诗轴

       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

       他绘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颇得氤氲之气。他的泼墨之功,往往见于画烟云之中。在写意花卉方面,陈淳独得玄门,笔法挥洒自如,富有疏朗轻健的风姿,用墨设色,则如徐沁所谓“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王世贞在《州续稿》中说:“胜国(元朝)以来,写花卉者无如吾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周)后,无如陈道确,陆叔平(治)”。近代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等,在诗文题书画中,都对陈淳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明万历年间即有人曾评价过陈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诣和声誉都超过了文徵明,成为继沈周之后的吴门大家。明清以来画家,尤其在花鸟画方面,受他的影响很深。他与徐渭齐名,人称“青藤,白阳”。现存的陈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馆收藏,民间甚少得见。










明 刘基 行书春兴八首诗卷

     《春兴八首诗卷》是刘基在元至正十六年春自撰并用行楷缮写的七律八首。当时刘基正羁管绍兴,过的是“放浪山水,以诗文自娱”的生活,“与会稽郡士大夫为宝林之游,赋诗唱和无虚日”。刘基表面放浪形骸,但他的内心却是痛苦的。由于在政治上未能施展抱负,虽不甘心,却只能以诗文和书法名世。正如他在《题王右军兰亭帖》所写:“王右军抱济世之才而不用,观其与桓温诫谢万语,可以知其人矣,放浪山水,抑岂其本心哉?临文感痛,良有以也,而独有能书称于后世,悲夫!”正是在这种内心压抑又无可奈何,报国之心未泯灭的情境之下,他百感交集写下了《春兴八首诗卷》。刘基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艺术观点,即“心随物迁,志与景赴”,“世有治乱而有哀乐”。就是说艺术作品离不开时代,离不开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感受,书法作品亦然。《春兴八首诗卷》书帖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刘基对国对家的深深眷恋和殷殷关怀。

       纵观刘基的传世墨迹,结字严谨而纵逸,点画清朗而富有个性,挥运之中,意情潇洒而出入规矩,字里行间渗透着书卷之气。从刘基擅长的真、行、草书来看,主要是以晋唐风格为主,同时受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影响颇大。赵体圆润俊美、矫健洒脱的典雅书风,给刘基的影响极其深刻,几乎决定了他一生的书风走向:圆和婉转,温雅清劲。就《春兴八首诗卷》来看,整篇气透色润,清秀优雅,筋骨内含,风姿潇洒。刘基虽入手赵字,但善于“极穷物理”,博采众长,自是有别于常流,其笔势往来宕逸不羁,有如淡烟笼月,清风拂柳,写出了真性情。故刘基在羁管绍兴期间,当地名士纷纷将珍藏的历代名家字画拿来请刘基题诗作跋,诗文、书法受到普遍欢迎。

       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曰文成,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明 宋克 草书唐宋人诗卷


明 黄道周 草书五律诗轴。

       黄道周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黄是一代儒学大师,民族英雄,以直言敢谏闻名。抗清失败,壮烈殉国,谥号忠烈。黄道周的夫人蔡玉卿也是著名书法家,在丈夫兵败就义后,携一子一孙归隐山林,度过余生,其临终遗言:后世子孙永不出仕清廷。


清代书法

       清代书坛,大都沿续前代之风。康熙、乾隆年间,由于帝王偏爱赵(孟頫)、董(其昌)书体,故流行一时。其时,“帖学”书家众多,以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四家为代表。乾嘉以后,随着碑碣出土日多,金石考据之学在学术界空前昌盛,这为书家创作另辟蹊径带来了前景。他们或临汉隶魏碑,或摹金文石鼓,实践创新。包世臣提倡“碑学”,邓石如的篆隶新貌引人注目。此后,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书家,俱在融合法帖和碑碣书法的笔势、体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王铎 清 临各家书卷( 临王筠寒凝帖轴 ?)

       王铎(1592~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赏识推荐,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坎坷多艰,崇祯十六年(1643)曾一度避难于苏州浒墅关袁枢寓所,二人交情笃厚,往来间以诗文书画相唱和,袁枢之父兵部尚书袁可立的神道碑文和墓志铭就是王铎亲笔撰文书写的。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殉国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清朝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病逝故里。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宗荆、关,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拟山园法帖》,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永历四年(1650)作《雪 景山水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永历五年(1651)被满洲政府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名画宝鉴》。永历六年卒,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清 傅山 草书杜甫书轴

       傅山(1606--1684)明清之际思想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清 郑燮 行书与宾谷于九论文卷

       郑燮(1693—1765)此卷书于乾隆十三年(1748),时年五十七岁。其内容是郑燮写给友人的书札,与友人讨论文章。其首句“学者当自树其帜,凡米盐舩算之事,听气候于商人,未闻文章学问亦听气候于商人者也”可谓名言,也表达了郑燮追求高雅,反对商业干涉学术的主张。“六分半书”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谐谑。整篇章法大小粗细参差错落,如乱石铺街,将自然天趣与古拙奇崛融为一炉。








清 朱耷 行书酒德颂诗卷

       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 、入屋、驴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 字良月,号破云樵者。汉族,南昌人 。明末清初画家,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 ,住南昌青云谱道院。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

       朱耷,谱名统??(音劝,上林下金),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通常称他为朱耷,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清 刘墉 临帖书卷




清 吴大澂 篆书八言联


清 邓石如 隶书七言联


清 张照 临王帖轴


清 黄士陵 篆书八言联



清 郑簠  隶书灵宝谣轴


金农 隶书七言联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终身不仕,嗜古好学,诗、文、金石、书画,无所不通。中年以后客居扬州,卖书画以自给,为“扬州八怪”之一。喜金石文字,书学汉魏,楷多隶意,隶以朴厚见长,自创“漆书”,尤具别格。 

       此幅对联形体结构十分简明,笔画方截宽扁,朴实厚重,古趣盎然。含蕴无穷,深得汉魏神韵。以拙为妍,以重为巧,一任天真自然。 





清 翁方纲 行书诗轴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谿,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人。官至内阁学士。能诗文,长于考证、鉴赏金石碑版。在书法创作上他以正统帖学书风称雄乾、嘉两朝,享誉极高。 

       他的书作以行书为主,此幅作品可见其书法特色。运笔婉丽,结体清正,线条圆润流畅,有一气呵成之势。正是对于传统帖学的继承,对于一点一画的出处均究其来历。 



清 赵之谦 楷书四言联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无闷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举官知县。擅书画、刻印。 

       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后专意北魏碑体,破唐、晋人之风格。此联沉雄方厚,血肉丰美,墨酣淋漓,富有金石意。  

       此对联由陈伏庐家属捐赠。



近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品中国书法
【书法课堂】 每日一字【孟】
欣赏书法
书法知识《九》--五代书法
历代名家名人书法精品大观(2)
《中国书法发展史》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