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了孩子



“啪!” 在安静的咖啡馆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声音来源,也包括我——一个孩子不小心地坐到了地上,在那一瞬,我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孩子有没摔疼。谁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孩子很快地爬起来,站稳,朝一个离他2米的玩具熊方向颤颤巍巍地走去。


男孩约莫1岁,肉滚滚的,还不会讲话,笑眯眯地拿起地上的小熊,可能是开心极了,重心不稳,一屁股又坐到地上。拿着小熊,孩子迅速地爬到妈妈的身边,咿呀地给妈妈展示他的战利品。在整个过程中,坐在一旁的妈妈只是默默地看着孩子,眼神里透出淡定和赞许。



妈妈继续刷手机。孩子麻利地爬上及腰高的沙发,跪坐在妈妈的旁边,把手里的小熊放在桌旁。然后,抓到桌上一只空的玻璃杯,孩子仔细琢磨着杯子,把桌旁未开封的糖包放到杯子里,然后拿出来,接着又把小熊放到杯里,但是熊的直径要大,只能坐在杯上,孩子觉得奇怪,皱着眉。


孩子把熊拿下来,又把糖包放到杯里,拿出来,再次地把熊放进杯子,但是熊再次地磕在了杯沿上。孩子的不解明显地挂在脸上,妈妈似乎看懂了,跟孩子说:熊的屁股大,杯子小,坐不进去。我们把熊放在这里,它就可以坐进去了。看着熊坐进了另一个玻璃罐里,孩子开心地笑了。


笑得很开心的,还有旁观的我,不禁暗叹:科学家的童年可能就是这样。孩子一开始的摔倒对孩子而言并不是摔倒,即使是摔,它跟爬和走一样,不过是他独自到达目的地的一种运动方式。这意味着,孩子并没有把摔倒赋予受挫、受伤的意义。我想,这与妈妈信任、轻松的态度有关。


如果换作他人,可能大人比孩子反应更大:“哎呦”!一声在先,然后箭步上前,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地检查着孩子的身体,着急地问:宝宝摔到哪里了,屁股疼不疼?“接着,大人就把嚎啕大哭的宝宝抱回到身边。


如果旁人仔细留意地话,就会发现,孩子在摔了之后并没有哭,反而是大人的反应把孩子吓哭了,这是孩子认同了大人幻想的结果,即你觉得我受伤了,所以我哭了。这么看的话,或许父母焦虑的不是孩子的摔倒,而是孩子的离开。



前日,看到一则娱乐新闻,说到张智霖和袁咏仪在对待儿子跌倒一事上的分歧。张爸笑言:“跌倒就跌倒,跌倒就起来,这就有最好的教育意义”。而袁妈听到非常不满,并斥责老公,说:“什么跌倒就跌倒,跌倒不起来的话,你看有什么后果?”。她又解释说:“我觉得学滑板要注意安全,头盔和保护的用具都要戴上。”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袁咏仪远比张智霖焦虑。


当然,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任何危险的境地都会引起父母的焦虑,让父母采取保护的措施。但是,父母的焦虑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外在环境的危险所引发的焦虑,比如孩子摸到开水瓶,爬到高处,拿到利器等等;二是由于父母人格所引发的焦虑,认定某些情况对孩子来说是危险的。


比如,在孩子学滑板这件事上,倘若袁妈觉得玩滑板是危险的,不让孩子玩,这样焦虑的程度就比让孩子戴上用具玩要大。这多出来的焦虑可能来自父母自身的恐惧和敌意,跟外在环境无关。若是父母过度的焦虑从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流淌出来,灌注到孩子内心世界,这将在孩子心里滋生出过度的恐惧与依赖,牵绊着孩子的探索与成长。


孩子向外的探索,正是他成长的开始,还常常带来惊喜。回到上面的场景。小科学家在摔倒过后,接着就做了一个实验,在妈妈的帮助下,孩子成功了。一是成功地把小熊放到了容器里,二是成功地知道了大与小的逻辑概念。我发现,在孩子心里可能早已有了大小的概念,孩子的逻辑能力跟大脑发育有关,也与体验相连。在与妈妈的互动过程里,他知道妈妈是大的,他是小的,大的容纳小的,小熊就像他一样,要被容器(妈妈)所容纳着。



是不是很有趣?孩子以他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看你愿不愿意,敢不敢去了解。



作者  徐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熊孩子该管教管教了,一屁股坐在妈妈脸上,太逗太有才了
大多数父母不知道,孩子改掉这个“缺点”,未来路会很难
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不停玩手机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看起来“总是”很优秀?这个研究让人恍然大悟
“摸屁股”小孩的妈妈:“为母则刚”不是你这个刚法
女子被“熊”孩子“摸”屁股,没等来道歉,却反被家长打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