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绵城市——海绵体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或“柔性”设施,并注重与传统的“刚性”设施进行有效衔接。

通过“刚柔并济”,建立和完善城市“海绵体”,强化对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降低暴雨内涝控制成本、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重目标,最终为城市构建起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体系

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它是构成海绵城市的基本元素

城市“海绵体”有哪些

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城市“海绵体”的作用

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以厦门为例:

厦门每年都20多亿立方米的降水量,是全市水资源总量的近两倍,而真正为城市所用的不足两成。原来厦门的城市绿化带,多是由高出地面许多的路缘石堆砌而成,使得绿化带的吸水、渗水能力大大降低。从2012年起,厦门开始实施岛内人行道改造,共铺设116089平方米的透水砖,改造了厦禾路、白鹭洲路等主干道人行道约12公里。这些道路上原来使用多年的九格砖已更换为长方形的深灰色透水砖。公交车站和路口附近的地砖,则用红色透水砖以示区别。透水砖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使雨水迅速下渗地下,可以很大程度解决雨水流失问题。

城市“海绵体”类型

城市“海绵体”可分为三类,即原有的“海绵体”、受到破坏的“海绵体”、新建的“海绵体”。

原有“海绵体”——湿地

新建“海绵体”——屋顶花园


新建“海绵体”——雨水花园

三类“海绵体”的建设重点

1)原有的“海绵体”——保护优先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

通过科学合理规定城市的“蓝线”、“绿线”等开发边界,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2)受到破坏的“海绵体”——生态恢复和修复

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收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通过综合运用屋里、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3)新建“海绵体”——低影响开发

在城市建设中优先采用具有渗透、调蓄、净化等“海绵”功能的雨水源头控制和综合利用设施,提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比例

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文章来源: 岭南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南市海绵城市试点区道路工程探讨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海绵设施设计注意事项
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指导意见公布 70﹪降雨就地消纳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的国内外实践经验
?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诠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