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五大流派和国家套路

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了许多流派,目前,最有代表性的为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等五大流派,被誉为“太极拳五大门派”。国家体委组织编派定型的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三个套路,被誉为“国家太极拳套路”。

一、陈式太极拳:原有五路拳、五路捶、一路短打、一路亦是短打、一路散手、一路108式长拳、一路小四套,共十五路拳。这十五路拳架统称为“太极拳”或称“陈家沟拳”亦称“十三折”或称“十三叠”又名“十三势”。到陈式第十四世就演变成“大圈架太极拳”和“小圈架太极拳”两个支派。“大圈架太极拳”亦称为“大架太极拳”或称“村南拳”(因打大架太极拳的大多住在陈家沟的村南,故称村南拳)。“小圈架太极拳”亦称为“小架太极拳”或称“村北拳”(因打小架太极拳的大多住在陈家沟的村北,故称村北拳)。大架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为陈长兴;小架太极拳的代表人物为陈有恒、陈有本。因为种种历史原因,陈式太极拳套路大多基本失传。大架太极拳现存有一路拳架、一路炮捶,故现在人们习惯称其为一路拳架、二路炮捶。小架太极拳现存有两路拳、一路炮捶。大架太极拳与小架太极拳的主要区别是,大架太极拳要求中指领劲,裆要求圆裆和翻裆;小架太极拳要求食指领劲,裆要求合裆和翻裆。其它身法、要领基本相同。其理论有《太和堂太极拳谱》、《陈家沟拳谱》、《三三六拳谱》、《太极拳两仪堂本》、《太极拳文修堂本》、《陈氏太极拳图说》、《陈氏太极拳汇宗》等拳谱。陈式太极拳失传的套路及拳谱亟待挖掘整理。

二、杨式太极拳:杨福魁、字禄禅(1799—1872),在陈家沟拜陈式太极拳高手陈长兴(1771—1853)为师,学得陈式太极拳十五个套路,回到广平府永年县,根据套路的特点和家乡的习惯,将太极拳名称改为“大架太极拳”、“中架太极拳(四个套路)”、“小架太极拳”、“快架太极拳”、“提腿架太极拳(两个拳架)”、“四隅捶”、“四路炮捶”、“十三路炮捶”、“撩挎八卦掌”、“散手”、“一时短打”,共十五个套路。这些套路统称为“太极拳”,也有叫做“陈沟拳”或称“十三折”或称“十三叠”或称“十三势”或称“沾拳”或称“粘拳”也有称“绵拳”的。杨式太极拳到第二代就花开两枝。一支为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他继承了杨禄禅所传授的十五个套路未曾改动传承下来,现在人们将这一支派称为“杨式太极拳老架”,或称“班侯太极拳架”。另一支为杨禄禅季子杨健侯(1839—1917),他在继承杨禄禅所传授太极拳的基础上,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套路进行逐步简化,直到逝世后,在其季只杨澄甫(1883—1936)手里才得以正式完成简化定谱,由原十五个套路简化为五个套路,同时也对这五套路中的窜蹦跳跃进行删除,使人们易学易练、老少皆易,为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这五个套路的名称分别为;“八五式太极拳”(八是代表八卦,五是代表五行,八五十三,即含太极十三势。亦有人称其为85式太极拳。八五式太极拳有两个拳架,一个阴腿拳架,一个阳腿拳架,通常人们习惯称其为一个虚腿拳架,一个实腿拳架)、“37式太极拳”、“太极长拳”、“太极散手”。门内人称其为“老五路”。因为散手即可以单练,也可以对练,所以又有人将散手说成是两个拳架,故也有将其称为“老六路”的。但更多的人却习惯称之为“杨式太极拳定型套路”,或称其为“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主要区别是:要求中指领劲,裆部要求圆裆和吊裆。其它身法、要领与陈式太极拳相同。理论方面有《杨禄禅太极拳谱》、《杨班侯太极拳谱》、《杨健侯太极拳谱》、《太极拳体用解》、《太极拳之要诀》、《太极拳散手秘诀》、《太极拳点穴秘谱》、《杨澄甫太极拳谱》等。这些拳谱已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庞大明先生在所他撰写的《杨式太极拳用法解要》一书中,已公开了《杨班侯太极拳谱》、《太极拳体用解》、《太极拳之要诀》、《太极拳 散手秘诀》、《杨澄甫太极拳谱》五个拳谱。《杨健侯太极拳谱》、《太极拳点穴秘谱》这两个拳谱,庞大明先生拟将他正在撰写的《杨式太极拳阐秘》一书中公开。

三、武式太极拳: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先跟杨禄禅学习陈式大架太极拳,后又跟陈式太极拳高手陈清萍(1795—1868)学习陈式小架太极拳。经过漫长的研究、揣摩逐渐将陈式大架太极拳和陈式小架太极拳融为一体,逐步演化成独具风格的太极拳套路,自成一派。被人们誉为“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有两个套路,一个是太极拳套路,名曰“太极十三势”或称“十三势”,一个是“一时短打”。武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和杨是太极拳的主要区别是:要求食指领劲,裆部要求裹裆和吊裆,其它身法、要领与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相同。理论方面有《王宗岳太极拳谱》、《武澄清太极拳谱》、《武禹襄太极拳谱》、《武潍清太极拳谱》、《李亦畬太极拳谱》等。这些太极拳谱,已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庞大明先生所撰写的《武式太极拳阐秘》一书所公开。

四、吴式太极拳:吴全佑(从汉姓,1834—1902),满族人。拜在杨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杨班侯门下,学习了杨式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个中架,一个快架。后经吴全佑之子吴鉴泉(1870—1942),经过修改和充实,去掉重复、发劲、跳跃的动作,从而自成流派,形成流传至今的“吴式太极拳慢架子”,或称“吴式太极拳”,还保留了传统套路“吴式太极拳快架子”或称“吴式太极快架”。

五、孙式太极拳:孙福全、字禄堂、号涵斋(1861—1932),从师于武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郝为真(1894—1920),孙禄堂将武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融为一体,创编了“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一书。

六、国家套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编排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1957年,国家体委武术科组织专家,根据杨式八五式太极拳虚腿拳架整理编写了“八十八式太极拳”,后又有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编订了“四十八式太极拳”,于1979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三套太极拳套路,为太极拳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式太极拳的形成
太极拳讲义
太极拳众多流派特点概述(3)
如何鉴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拳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