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建弟:要求稳 要做百年立信 民族立信 诚信立信 国际立信

YCY会计行业观察【业迹】访谈介绍

本文为YCY会计行业观察【业迹】系列访谈第二篇,本次访谈的嘉宾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首席合伙人朱建弟【业迹】访谈以腾讯会议的形式,邀请专业机构的领导者分享机构经营的实践回顾、盘点和展望。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访谈提供了支持。

朱建弟首席非常爽快地接受了YCY的请,也很地对文稿做了审阅

。访谈在2023年10月20日晚8点到10点20举行,有上百人报名旁听了访谈,在访谈中朱总也回答了多位听众提出的问题。

中瑞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支持下,按嘉宾的意愿,本次访谈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官网和腾讯公益平台为国内、国外各一个儿童公益项目和一个助老项目提供了捐资。

如下为根据访谈录音稿整理摘录。内容经过本人审核修订确认,仅代表受访嘉宾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访谈双方所有,作者标注尹成彦仅为微信标注原创需要。如下为访谈的整理稿关键字和全文。

感谢主持人的主持邀请,感谢在线的各位。这种交流方式非常好,我对主持人发起这样一个活动非常关注,也非常支持。这样可以让大家了解国内本土所的发展轨迹,了解未来我们该怎么走,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们一起来探讨。

01.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

立信是潘序伦先生(潘老)于1927年创立的,立信会计所也是现存的本土会计所中成立最早的,所以这么算起来今年是立信会计所成立96周年。立信现在正在做百年所的计划安排。立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停办了一段时间,而后于1986年正式复办。潘老的主张是学校、会计所、出版社三位一体。立信会计学校是1980年恢复,潘老生前有个设想,就是说会计所、出版社一定要恢复。他是1985年去世的,上海市在1986年同意复办立信会计所和出版社(注:立信出版社是1986年4月22日获批复办)。(相关阅读推荐《民国时期的立信会计所发展情况》)

立信会计所原来是立信会计学校的一个部门,我是从立信会计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去了会计师事务所,是第一批进入复办的立信会计所的。

到了1998年,根据财政部的政策,立信会计所跟其他证券期货资格会计所一样进行脱钩改制。那时候老的一批领导都回学校了,我带领了大概有二三十个新毕业生,还有两三位老师一起继续做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留下来的老师后来都成了立信的管理合伙人、董事,这些老师当时教的一些学生,毕业后也到立信工作了,现在都是合伙人,业务、管理骨干。

潘序伦先生创办的立信三位一体,现在在某种意义上还存在。我们和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立信会计出版社是同根同源的,相互之间还通过三位一体的这个纽带维系着,不过并没有一个三位一体的管理机构。

立信脱钩改制的时候在国内或者在上海都不是什么老大、老二,我们当时的规模不是很大。在2000年的时候,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跟长江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合并,成立了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到2007年,考虑立信这个近百年的民族品牌,我们把立信长江又改名恢复为立信。

2005年1月18日,财政部发布《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24号)。2006年,我们响应财政部、中注协的号召,成立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公司,将立信会计所、广州羊城会计所、南京永华会计所、福建闽都会计所、北京中天华会计所这五家具有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了一个管理公司,当时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管理公司有一个契约性的章程,各家成员所都是独立法人资格,但内部实际通过管理公司来做紧密型的管理,有一个一个的协议。大家根据这些协议来开始整合。当时管理公司主要是负责风险控制标准,市场品牌宣传等等。通过管理公司来合作,是会计所走向合并的一个过渡。因为每一家会计所的特点、文化属性不同,我们先通过管理公司相互了解和磨合,特别是在整个风险控制技术标准,质量统一管理方面做整合。最后才合并为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个时候奠定了立信会计所的整个管理制度模式。在2009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56号),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要做大做强的这个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要在人事、业务、财务、技术标准、执业质量上“五统一”。我们也趁此机会直接整合为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了。当时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公司也是在推统一,没有像财政部文件讲的那么标准,但是我们已经在做。因为我们前期已经先走了一步,有了一个基础,大家后来的合并也比较容易接受。

到2011年,财政部、证监会要求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所必须改为特殊普通合伙制,我们是首家改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的。

立信大概有六百七十多家上市公司客户,我们还有一大批城商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客户,同时国资客户也比较多,我们大概参与审计了40家以上的央企。

目前立信在全国23个省市有31家成员机构。中注协开始做百家排行以后,立信每年按照业务规模都是国内本土所数一数二的。从2010年开始到2015年,通过合并整合,我们的规模发展是很快的。在这之后的8年特别是近5年,立信一直没有大规模地扩张,因为我们知道扩张会有很大的风险。我们在前期的整合中也碰到一些困难,也出现一些风险点,后面我们及时地止住了盲目地扩张。所以,后面五年到八年我们没有设立过一家分所,没有拼命地为业务扩张而扩张。(注:立信会计所的分支机构最后一家是2014年6月3日设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分所)

做这一行一定要有定力,要压得住,特别是不能盲目地去扩张,不能为了规模而规模。这一点我们是深刻领会到的,只有练好内功,准备好了,机会来的时候就能接招接得住。员工认为我是保守了,但我还是感觉稳一稳,目前还是必须的。

总体地看,立信会计所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抓住了每一次的机遇,踏准了时代的节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成就了立信的发展。立信过去的发展总体还是比较幸运的,每一次改革的良机,都没有错过。

02.
立信加入BDO和立信的国际化

在国际化这一块,立信曾经跟浩华国际有联系,后来停了。2009年在财政部的介绍下,我们加入了BDO。那时候BDO在中国大陆有四家成员所,包括北京的利安达、武汉的众环、上海的众华沪银、深圳的大华。在立信加入BDO后,我们和BDO国际都希望BDO在中国大陆是统一的一家,成员所不能太多,立信最终成为BDO在中国大陆唯一的成员所。在2014年,立信在BDO的框架下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香港成立了我们直接控股的子公司,就是立信德豪会计所。

立信加入BDO,依托中国的发展,我很荣幸被推荐为BDO的全球董事,这样我本人也在国际网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人在国际会计网络中担任全球董事,我是最早的。BDO当时全球董事只有五个人,现在是七个人。在当时也算是打破了在大型国际会计网络由欧美国家垄断的局面,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也体现了财政部对于我们国内所的支持。当时分管会计工作的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提出,加入国际会计网络走出去,一定要有话语权。所以我们当时和BDO国际谈条件:我们加入必须要有席位,名誉席位不行。加入BDO之后,立信充分利用BDO国际的资源进行对外合作交流,也搭建资源的共享平台,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提升国际业务水平。也是为落实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开展专业服务。

BDO国际在一百多个国家有160个成员,在美国的规模是最大的,在中国的规模是第二的。

在当时,财政部在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立信是第一家通过财政部的A+H股审计资格审核的。在当时香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我们服务的中石油等央企在香港也有拓展。为了服务走出去战略,我们和BDO国际提出来,香港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立信会计所必须也要走出去设立分支机构。这按照BDO原来的规则是不允许,但是香港是特殊情况,香港是中国的,所以在我们的努力加持下,BDO国际把香港和中国大陆划在一起,我们把香港BDO整合成为立信的子公司。立信接手BDO香港后,业务量五年翻了一番,得到了各方的认同,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大家认为在BDO国际网络里面我们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香港交易所披露的12家有获知认可担任在香港上市的内陆注册成立公司的申报会计师及/或核数师的内陆会计师事务所名录)

立信香港在香港是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服务了265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我也是立信香港的董事局主席。立信有专门的部门和团队开展国际化业务,除了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外,还为数十家企业的并购和投资提供了专业的支持,比如融创和瑞幸咖啡。瑞幸咖啡被财政部、证监会处罚后要整改,是立信来做的建章建制,他们在海外这一块我们也做了整改验收,并跟财政部、证监会汇报了整改的情况。我们接手这项业务的时候,瑞幸的股价大概五六块美元,现在变成36块了。可以说,这里也体现了我们的专业服务价值。近年在英国和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的中国企业,立信服务的也比较多。立信借助BDO的国际网络,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还真不少。不过考虑到风险,我们目前服务的在美国上市的客户比较少,原来大概有十几家,现在也就是两三家。

(瑞幸咖啡的粉单市场股价截图,2022年6月为10美元出头,本访谈日为36美元)

加入BDO后,借助他们的技术和人才,我们学到了他们新的管理理念,锻炼了我们,也吸收了一些比较好的信息化技术。我们有些人才借助BDO这个平台,也熟悉了国际会计准则,了解了外国资本市场的有关制度。总的来说,和BDO合作,开阔了我们的一个视野,锻造了我们一支队伍。

像立信这样的会计所,肯定是要向高端服务去迈进,要服务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支撑。国际业务涉及的商业环境复杂,各国和地区的税收、法律各有不同,立信在国际业务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要求。特别是要继续吸引优秀的人才,打造具有国际化知识、视野、认可度的人才团队。在这个方面就要借助立信香港这个平台。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立信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关委办几次来调研,希望立信在为企业走出去先行先试,能不能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出来,立信能不能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立分支机构。也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会计所来联系询问能不能加入立信,他们都愿意跟着立信一起发展,融入立信。如何走出国门,这是我们当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作为一个任务还在研究、思考,争取不辜负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期望。

03.
最近五年立信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是强化风险管理。我们是通过强有力的质量控制管理、风险技术标准来强化管理。为了确保审计质量,优化客户结构,立信对客户做了总量控制。比如近三年在资本市场,我们每年要主动放弃近百家上市公司。

第二方面是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努力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聘用、选拔、培养、保留和使用机制,着力打造一支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包括建立人才需求和供给引导机制,对接相关院校,吸引优秀毕业生,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培养和引进高端复合人才,培养事务所未来领导者,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第三个方面是做了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科技赋能。持续提升事务所业务管理与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优化全所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提升项目管理系统功能,建设管理支持系统,全面推动审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系统信息系统审计工作。

立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加上信息化管控和内部风控体系。

04.
立信的风险控制和质量管理

这几年我在立信抓的工作主要就是风险控制。在立信我每年至少要开100个会,不管是大会小会,也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会,我都在谈风险控制。在党建工作的会上,我也要谈党建跟业务怎么融合发展,怎么把握这个风险控制。我提倡质量是生命,也是立信的治所之本,立信人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立信内部的人感觉我有点保守,特别是这五年。不过我认为这个保守还是对的,尤其是处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经济调结构的时候,我要求立信的发展步伐慢了一点。所以你看立信审计的上市公司数量,维持在五百多家、六百多家的水平,变化不大,甚至有的年份还是减少几家。

在质量控制方面,立信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多层次的、全覆盖的质量管理体系。整个市场风险很大,去年到今年,我们对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这个梳理,要练好我们的内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制定或修订了数十项的质量管理协议,包括根据独立性、业务执行、监控与整改等相关制度。我们通过回头看总结经验,制定规章制度,让我们的合伙人和员工了解立信在干什么,明白必须按照制度执行,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我们内部的管理制度之上。另一方面,我们还设立统一的实质性的质量监控程序,特别是对相关业务进行独立性的质量检查,独立性是我们的灵魂。立信内部比较讲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设计和运行,并彻底进行监控。对外部监管机构检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我们全面地评价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独立性的相关策略和程序的有效性,深入地分析发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且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持续优化和完善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对监控程序做的还比较到位。

 立信会计所所有的首次承接业务必须经过我们的系统统一审核,看是否有潜在的风险。每年有人为接新业务的事情来找我,我基本上都“枪毙”了,我说不要了,你扔掉算了。所以他们现在不敢来找我商量新业务,说到我这边基本上我是扔的,以扔为主。我说我求稳为主。在晋升合伙人培训、合伙人考核时候,我始终贯彻我的一个求稳的理念。我们的合伙人考核每年要答题的,有一道题所有的合伙人必须回答,就是:100-1=0,这是什么含义?这道题哪怕你抄也给我抄一遍,如果不抄交白卷,我就跟他过不去的,认为你的考核是不合格的。这道题的意思是你做得再好,只要一旦出了事,你做了100个项目有1个出问题,那你做的就等于0。我这么做可能比较绝,但是我是要让他们特别加深风险控制的意识,没有这样的意识,出了事很难面对。立信的内部管理,风险控制是第一位。我能防范的风险,能化解的风险,肯定要去尽力。

首席合伙人、董事长、管委会主任这样的头衔并不意味着我有一票否决权。我们的质控体系是比较严格的,比如我们内部有一个审核小组,就像证监会的发审委一样,我们所有的IPO审计报告要经过这个小组审核,审核有一个表决机制,如果表决没通过,那审计报告它是不能发出去的。我们有一个强大的风控体系,全国有风控审核人员大约300多人。我也比较相信我的合伙人,相信我们的风控团队。风控团队把得非常严,特别是我们分管风控的杨志国总裁,他不会轻易让你过的。市场上的人都知道立信的报告是很难出的。我们是要对照准则一条一条来过。有时候遇到特别重大问题他们会叫上我参与。一般来说如果要到我这一关,被我否的可能性更大。到我这边被否,那就是结束了,所以一般来说他们还不敢找我来参与。所以我很坚信,我们的风控体系基本上已经压实了。

立信是从上到下一竿子到底的风控。立信有个质控特色做法,叫外派所长制,向分所派出风控所长。这是我们在准则要求之外的自我加压做法,是增加了一双眼睛盯着质量,是给风控体系加了一道保险。派出的人是不是有胜任能力,要经过我们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的审核把关,他的口粮(薪酬)必须是总所来出,这样和分所要保持独立性,没有任何利益关系。风控所长的任务就是替总所管质量,把关质量,没有业务承揽之类的任务。分所所有的报告他看准了,没问题了,再通过系统上传到总部。这个做法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我们每年对所有的上市公司客户做风险评估,被评估为高风险的业务我们要退出。如果有关合伙人不愿意退出这个业务,那么必须要和客户沟通,就我们要使用的审计方法,要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做工作,如果客户不能接受,那我们不再接受聘任。如果合伙人不接受这个安排,那可以退伙离开。我们会告诉他从风险控制来说,未来可能有什么安排。合伙人在这个时候要考虑的不是他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事务所的风险控制。不能为了个人利益的小九九影响立信整个大团队、大联合体。审计没有水平,没有做好,被人家骗了,那是另当别论。一旦发现了风险的苗头,那就宁可错杀一百地放弃。这样的做法在立信很严厉,也在立信深入人心,拒绝高风险客户已经不存在什么困难了。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没有接受这样规则的准备,就不要来立信。立信的任何考核、晋升,第一讲必须服从大局。经过这么几年的熏陶,我们立信的合伙人也有这样的思想,有这样的一个觉悟。在这一点上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合伙人,他们对我工作是很支持的,很努力,一般来说跟他们商量一下还是可以的。我这个首席合伙人有点像保姆,有的时候管的比较多。我还是比较下基层接地气的,有些东西说白了,沟通讲清楚以后大家都理解,特别是在现在的形势下。这样的沟通不需要请客吃饭,一个面谈或一个电话就可以说清楚。

05.
立信的人才队伍建设

立信在努力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聘用、使用和保留机制。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要打造一支符合新时代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要建立人才需求和供给的这样一个引导机制。二是对接相关院校吸引优秀的毕业生。我们在全国二十多家985、211的优秀高校做校招,我感觉做得不错,比较成功。三是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培养我们的未来领导者,立信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精英班第一期在10月底结业,正准备实施第二期。立信在这方面舍得投资来培养人。立信面向社会广聚天下的英才,也确实是吸纳了不少优秀人才,最近几年立信就从四大会计所吸纳了不少精英。

立信在吸收优秀的大学生和复合型人才来加入,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一直在引进和储备人才,而且力度在加大,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有这方面的业务保证。立信可能比其他事务所更加在乎这一块的投入。

吸引人才要靠一系列的组合,不能只是靠你自己说品牌好、质控好、管控好,还要有一系列的人文关怀、企业文化建设等等各方面的配套。我们根据年轻人的特点做管理和培训,用立信的文化、诚信教育去打动和正面引导。让他们进来真正能够学习到CPA这个行业的看门技术。立信每年的新人第一课都是我去开课的。我和他们讲,在立信如果你勤勤恳恳做了三年五年,你出去一定有专业水平成为一个合格的财务总监。我很自信,只要你进入立信,经过这样三五年的锻炼循环,出来绝对是一个高水准的未来的领导者。立信每年会举行一大批的活动,注入正能量,正面引导。每年举办一系列凝聚工程活动,包括食堂餐饮、人文关怀、献爱心等等,在立信做得如火如荼。立信在上海搞了个食堂,价格比较优惠,每天的用餐量比较高,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立信也实实在在地在分配中保障立信员工的利益,具体数字我不说了,我相信在行业内算是员工关怀比较到位。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也充分体现了个人价值。

我们的人员培养标准全国是基本一致的,当然各地执行的过程中也会有高有低。我们有一个机构考核办公室每年对所有的分公司做巡检,检查的主要项目是在风控体系管控执行,人才培养引进,员工利益保障等。立信内部有规定,员工的利益如果没有得到保障,合伙人是不得分配的。任何合伙人如果触犯了员工利益,那他在我这边的考核分配就只能是交白卷了。

立信在这几十年里培养了一大批既有专业的理论,又有接地气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我认为立信目前的技术人才储备比较齐全,让我腰背有时候可以硬一点,让我很自豪,有底气。

06.
立信的信息化建设

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新的经营模式、新的业态、新的产品不断地涌现,监管部门也非常重视数字科技在审计执业市场监管中的作用。通过数字科技来提升审计能力,提升会计所的管理水平,我们看准了这个方向,知道这个的重要性,立信非常重视,也想在这方面有一个重大的突破。这也是立信学四大必须要学的一块。

关于立信的信息化投资,我讲得很清楚,我不怕你用钱。在信息化的预算投入,我没有限制。你只要敢投、敢用,我就在资金给保障。有时候大家也不敢随便用了,他怕投出去不见效果。

立信的信息化建设以不断加强事务所的自身管理和执业质量为目的。立信现在有一万多人,如果没有信息化连人在哪里都不知道,没有信息化是无法管理的。立信现在所有的内部管理都是上线的,跳过系统找我都没用,你在系统里不操作不点击的话是办不了事的。近年我们优化了统一业务管理平台,实行了业务信息在全所范围内的共享。借助信息化这个手段确保整个立信的风控标准和要求在总所和全国各个分支机构都是统一的。不用这个管理平台,报告都上传不了总所。在这方面我们的管理是比较强硬的,确实也做得比较成功。立信总部专门有一个专家团队在系统后台审核业务报告,控制报告能不能出,专家审核意见通过管理系统反馈了以后,报告才能出具。优化项目管理系统也包括了独立性检查、业务承接保持等等。我们专门有一个独立性审核的系统。在系统中所有的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都是相连的,所有的大型业务必须通过这个流程上系统上走一遍。我们的业务培训也离不开这个平台,立信的内部培训做得比较成功。我们每年要开的分所长会议、业务合伙人会议、风控会议都要依托这个平台。在信息化方面我自我感觉我们比较重视,投入了大量的钱。每年投入大几千万,舍得投资,投入虽然不像四大会计所那么多,但一般的会计所也是做不到的。

立信也积极在顺应行业变革发展趋势,推行审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专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这个方面我们全面推广了新一代的数字化审计平台APT,整个BDO国际都是使用APT来实现审计程序的标准化、自动化。因为这个系统是一样的,你如果不用这个系统,你走不下去。新人用APT系统上手比较快,系统有操作提示,该做哪些流程,哪些程序还没到位。用APT来执行审计程序后,不会存在程序不到位的情况。在APT的基础上,我们还增加一些特色的智能化的辅助工具,特别是用来提升数据的获取、分析,以及提升基础的一些工作记录的生成效率,提升项目组织应对和把握审计风险(特别是财务舞弊风险)的能力。

立信不是什么都好,不是什么都行。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也在思考。比如在我比较关注的信息化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的手段,特别是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立信做得还不成熟,这一块还是立信的软肋,立信应当向四大学习。

07.
立信在金融业务上的突破和想法

最近几年,我们在金融业务领域实现了重大的转型突破。2019年我们承接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审计,审计也得到了客户、财政部,银保监会的高度肯定。国家开发银行对我们的评价是比较高的。他们说讲得简单一点,立信和四大审计没什么区别。后面我们又承接了农业发展银行审计,今年我们又承接了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审计。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全部是由立信来审计。这为立信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金融审计人才。五年前让立信接审那么大的三家国有政策性银行,我说立信根本接不下。现在按照目前这个体系和经验,我认为立信足以承接一家大型银行审计来展现立信的风采。

真要承接四大银行这样的大银行审计,对于立信也是个严峻的考验。我们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人才储备,已经基本储备完毕。从我们承做三大政策性银行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我们基本能够胜任审计四大银行。另一方面四大银行在信息化方面是比较特殊的,立信IT方面组建了百人规模的团队,正在重新打造自己的信息系统。立信正在为了突破,打造金刚钻。我们的一个梦想是在立信百年的时候在这方面有突破。

财政部原来有一个关于金融领域审计开放的文件《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财金[2010]169号),文件的一个要求就是金融类大型银行可以实施联合审计(聘请不超过5家会计所),但是没有实施到位。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在写给财政部的建议中提出希望能够落实。金融业务、资本市场都可能是我们未来新的增长点。

08.
立信的一体化

财政部一直在推会计所的一体化。我们在努力地推进,但一体化说到底还是有中国特色的。风控、技术、培训的一体化肯定是没问题,我们肯定做到了。我们通过对合伙人考核来进行管控。有的事务所的合伙人自己出报告、自己收款、自己分配,那他哪一天跟你说拜拜了,那也就是拜拜了。所以立信的一体化强调报告的统一出具,强调收支两条线。合伙人做业务收款是在事务所的账上,合伙人用钱也必须经过事务所。这么做也是立信的特色。立信是统一一个银行账户,所有的钱都要经过这个账户。

可以这样讲,立信的一体化不是做的多么完美,但是我认为在国内所里面立信的一体化应该是最前沿的,这我很自信。因为我把标准、技术、风险控制、财务结算已经完全统一了。如果考核过程中出了问题,合伙人是拿不走钱的。

立信的合伙人承接业务,首先是看合伙人的胜任能力,如果承接了做不了,那这个业务必须总所来统一安排。如果能胜任,那也不会反对承接业务的合伙人承做这个业务。并不是承接业务的合伙人就一定是承做业务的合伙人。

简单的合并,大团队拿来式的合并我个人不大主张,我喜欢内延式的扩张。因为每一家会计所的情况不一样,并入立信后容易水土不服,文化和理念不同,很难融入,造成他们累,我也累。实践证明,在立信体系培养出来的团队是风险可控的,外部进来的则不同,立信也已经有深深的教训。

立信在对外宣传方面的安排,分支机构是可以在统一的推广安排下开设自己的推广平台的,这个安排是历史原因形成的,还没有理顺。现在情况有所变化,下一步怎么做,是不是每家分支机构都要有一个宣传平台,还有待考虑。

09.
立信的百年目标

立信在打造一个民族品牌,我们的定位和目标是民族立信、百年立信、诚信立信,国际立信。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还是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强化分支机构的管理,不能出任何问题。立信除了审计以外,还在做税务、评估等多元化服务体系打造。我跟同事开玩笑,我的任务,我的使命就是带领到立信一百年,站岗到立信一百年,之后我也退休了。

我们有一个百年百亿的目标,但在现在这个经济形势下实现比较难,我们会一直努力。这个一百亿包括了立信总体的业务,目前是在70个亿,其中立信会计所的业务是近50亿。当然这个也有不确定性,因为经济发展情况讲不清楚,目前我还是提倡以稳为主,做不到100亿问题也不大,但是不能出大事。

10.
立信做公益

立信有个基金会每年要献爱心捐款尽社会责任。立信内部的捐款响应度非常高,我们每年公益事业方面的捐款现金金额大概上百万,其他还会捐电脑等物资。捐款的对象包括在西藏、云南的定点贫困地区等。立信会将使用两年以上的电脑整备重装,每年捐出去几百台。西藏的电视台还做过报道。在尽社会责任方面,立信从来不甘落后。

此外,我们也在捐助立信的教育事业。近期在潘序伦130周年活动中,我们就对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捐了1000万元,要为潘老打造一个纪念馆。

11.
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评述和展望

国办30号文(注,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 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实际上已经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关心和重视。30号文为注册会计行业发展指明的方向,也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行业迎来了新的重大的发展机遇。注会行业要按照30号文的要求逐条的进行对标,加强管理,严控风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们执业质量水平。

从我本人在全国两会上的体会看,这个行业得到大家的关心,这个行业的发展,大家也是高度地关注。所以我的建议大部分都是围绕我们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来进行发声,也得到了我们业内人士的关注。对此我也表示非常感谢。当然,我知道我作为一个注会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使命,责任重大,必须为行业发声。

关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所被处罚和卷入民事诉讼,这个问题比较敏感,也是比较现实的,大家也不用回避。注册会计师行业头部的事务所基本上都已经或多或少碰到了这些问题。审计失败的原因,经验不足、被欺骗等等都有。

投资人对会计所诉讼追责,这也是行业发展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有的投资人、老百姓对我们不了解,错误以为注册会计师就是做假账的。我们行业要正面去宣传去引导、澄清误解。也要让监管部门、司法部门了解和理解我们行业的特点,然后分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关于这些方面,我近几年在我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中提得比较多,过罚相当这几个字我一直在说,一直在呼吁。我不赞同简单的会计所连带责任判决,甚至是100%的连带责任。在欧美国家这样的责任比例也没有超过20%的。(可参阅2021年《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厘清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合理界定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

目前司法部门已经关注、理解和重视这个问题了。财政部、中注协也是非常关心关注这个问题,我们的分管领导一直在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考虑如何处理注册会计师面临的这样一个责任。据我了解,这些沟通还是比较畅通,目前对这审计责任问题已经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情况也大有改观,在近期的司法判决中(比如乐视网)已经可以看到影响,判决结果趋向注册会计师行业比较能够接受的一个结果,如果不是这样,硬判100%连带责任的话,会计所是生存不下去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对财政部点赞。我身在其中,我非常理解财政部领导的用心良苦,以及司法部门对我们行业的关心和支持。在未来,注会行业还是要打铁必须自身硬,要练好内功。

资本市场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也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证监会要求各方面一定要严监管,这个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22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22〕2号)文件已经明确规定,协同财务造假必须追究责任已经得到高院的认同,而且这个司法解释已经明确了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过错的几种情况。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执业环境已经大为改善,这也是我一直在呼吁的这些。我也欢迎大家提供注册会计师行业法律责任方面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为行业进一步地呼吁

注册会计师行业处于从低谷逐步走出来的过程中。如果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这个执业环境环境进一步优化,我想这就距离注册会计师行业比较好的发展状态不远了。

注册会计师行业改变不了环境,只能从行业自身改变做起。我的倾向是以稳为主,在职业操守过程中真的是要操守为重。

我认为未来这个行业肯定是朝阳行业,还是一个有挑战,有希望的行业。我希望我们的年轻人要努力学习,学好专业技能,在这个行业中不断地进一步完善自己吧。我认为这个行业的未来还是可期的。

财政部、中注协一直引导不要低价竞争,我们也在呼吁不要以不合理的低价来取胜。我认为价格差个10%之内都是正常的,五个手指头都不一样长嘛,但是不能过分。每次审计招标的价格都在下降,这既不利于我们行业的专业发展,也不利于人才的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也是希望财政、证监、中注协再管一管、干预一下这块。聘请审计机构放弃招标方式不大可能,但是不要用低价中标的方法。当然现在明显比以前改观了,特别是国有企业已经改变招标选择的模式,以报价均值来评价等等。低价竞标、低价中标的不专业的现象,在有的地方还时有发生,我们希望还是社会一起来监督,一起来呼吁吧,行业也需要自律,需要中注协来协调大家自律发挥各自的特色服务。这样可以做到各方多赢的局面。

经济下行时期确实是有很多问题暴露,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我们要考虑怎么帮助企业提升管理,特别是提升内控,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经济形势下行对我们会计师事务所的压力也非常大,原来在高歌猛进发展过程中能自行解决的问题,现在可能就要暴露出来了,要面临高风险。

注会行业大量的会计所还是中小所,我认为中小所在专精特新方面要下功夫,要根据事务所的专业人员素质和事务所的特点,围绕自己的特长来经营。我看到有的中小所在这方面是做得不错的,在这些方面比立信强。中小所不用担心业务被大所都做完了,这个市场很大,大家可以一起努力。

《证券法》修改以后,放开了会计所进入证券业务审计市场的限制,我是参加了这次修法的全过程。作为一个业内人士,我希望还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一般的小所,没有做好准备的话,不要去为了资本市场的业务去承担高风险。做这块业务,一定要有一套严密、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有内部的专业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严厉打击会计造假、商业贿赂等行为
会计师的逆袭,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会颠覆全球律师行业?
2019 全球会计师事务所排名
全球闻名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一线丨四家会计事务所被证监会调查 上市部暂不接受材料上报
从月薪800元到半年薪50万的五年注会创业经验谈(珍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