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东坡与凤翔东湖
苏东坡与凤翔东湖
原创 2017-07-18 鲁永利 今日凤翔
     “湖似郎官好,名因学士传。游鲦争唼雨,垂柳欲生烟。”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的诗句,描绘出了东湖的美景,也道出了苏轼与凤翔东湖的因缘。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26岁的苏轼以大理评事、凤翔府签书判官,由京师汴梁到凤翔赴任。


凤翔地处古雍州腹地,关中平原之西端,南扼巴蜀,西控甘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秦20位王公在此建都327年。秦置雍县,沿用千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关中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魏时的平秦郡、岐州,隋代的扶风郡,治所均设于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为凤翔府。
说来有缘,北宋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赴京应试,由老家眉山出川北上,途径凤翔。时隔6年,嘉佑七年(1061年)他又来凤翔。所不同的是,前次是赴京赶考的学子,这时已是朝廷的命官。26岁的年龄,任签书判官,又掌管(兵、吏、刑、水、工)五曹文书,踌躇满志,处事干练,一心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出仕济世的抱负。
【牌坊】

【石螭吐甘】

在府城东门之外,有一泓碧水,野鸭嬉戏,草绿花艳,蜂飞蝶舞,梧桐参天,人们叫她饮风池。“昔闻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这是饮风池的生动写照。从西蜀水乡来到渭北平原的苏轼,见此情景,喜出望外。在公干之余,相度地形,组织官民疏浚开凿,从城西北角引来凤凰泉之水,筑成一湖。在岸上植柳,在水中栽荷。在湖中筑岛,在岛上建了君子、宛在两座亭子。
【宛在亭】

【君子亭】

君子亭高大而有气度,宛在亭娇小玲珑而多韵致。曲堤石桥联通湖岸。“水多则蓄之,干旱则泄之”,可资士民小憩,又可灌溉农人田地。因在城东,取名东湖。“湖成而民利普焉”。喜悦之情涌上心头,苏轼信手援笔,洋洋洒洒,一篇华章草就,石螭吐甘,新荷弄晚,轻棹探幽,鱼浮水面……一幅幅美景跃然眼前。他感到余兴未尽,便把这首诗寄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苏辙。苏辙随即和诗一首,“不到东湖上,但闻东湖吟。诗词已清绝,佳境亦可寻”。兄弟二人都是名噪京华的才子,他们的唱和往来,使凤翔东湖在北宋时就有了名气。后世的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苏公祠】


千年沧桑,有多少曾经的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化作云烟,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凤翔东湖这颗北方园林瑰宝,虽经风风雨雨,却依然璀璨夺目。人们把怀念苏轼的一片深情,化作对东湖的珍爱。千百年来百般呵护她,不断地修葺她。在原来君子、宛在两个亭子的基础上,又增修了春风亭、鸳鸯亭、洗砚亭、不系舟、丽于榭、聚贤厅、来雨轩、月转廊、一览亭、空濛阁,雁南亭、崇光亭等。每一个亭台都是一处美景,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离不开苏轼。
【喜雨亭】


最为著名的当然要数喜雨亭和凌虚台。凌虚台原在府邸后院,当初曾经生发出一段凌虚恩怨的故事。喜雨亭始建于苏轼的府判官舍,亭子建成的时候,久旱逢甘霖,便命名为喜雨亭。在后来的兵燹灾祸中凌虚台和喜雨亭与府邸官舍同遭厄运,化为乌有,但苏轼为这一台一亭所作的记,成为古代散文名篇流传于世。当年宏伟壮观的府衙官邸了无痕迹,而喜雨亭、凌虚台又重新修复于东湖。
【凌虚台】

【会景堂】

会景堂最初在城东南的南溪河岸,叫做会景亭,苏轼曾多次游览,并留有诗作。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凤翔知府傅世炜将其迁入东湖,更名为会景堂。苏轼初仕,携夫人王弗同来凤翔。王弗,眉州青神人,是苏轼结发之妻,性格聪颖沉静,且知书达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文学上知音,事业的贤内助。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岁月。
【鸳鸯亭】


天妒良缘,红颜薄命。他们离开凤翔不到半年,王弗就撒手而去,年仅26岁,留下一子苏迈。对于爱妻的不幸离世,苏轼悲痛万分。十年之后,苏轼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悲情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为纪念这对恩爱夫妻,清同治十年(1871年),凤翔人在石桥上修建了一座六柱双亭——鸳鸯亭。一对翠亭,形似鸳鸯,相依相偎,是纯真爱情的见证。
【断桥亭】

【不系舟】

苏轼先在凤翔修东湖,后在杭州西湖筑苏堤。西湖断桥闻名于世,后人也在东湖建了断桥亭。其他亭榭楼台,多取名于苏轼的诗文中。不系舟,取苏轼诗“身如不系之舟”之意。
【春风亭】

【洗砚亭】

春风亭以苏轼“惠过春风”之意而取名。最早修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雁南亭,是以苏轼的诗句“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而取名的。
【望苏亭】

从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十二月,到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十二月,苏轼在凤翔短短三年时间里,干了不少利于百姓,有益社稷的好事、实事。为了纪念苏轼,后世的人们在内湖西南角修建了望苏亭,在湖北岸修建了苏文忠公祠。苏公祠最初建于何时无法考据,有关资料显示,仅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多次重修,民国年间又两次重修。“文革”中被破坏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县人民政府重建,近年又进行了修葺。院深二进,正中为大殿,内有苏轼坐像。院内一侧为仝笑山房,一侧为鸣琴精舍,内有苏轼抚琴和读书的蜡像。在苏公祠东侧有碑林,上世纪九十年代创建。大门进去有一影壁,上面镌刻着《东坡笠屐图》,两边刻有苏轼醉笔对联:“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几曲回廊中镶嵌着全国知名书法家书写的古今名人雅士吟咏苏轼和东湖诗词文赋石碑150多通,最为珍贵的是苏轼梅兰竹菊石刻。
【南湖山庄】



在原湖的基础上,后世多次扩修。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凤翔知府傅世炜开辟外湖,又称南湖,修建亭台,种植花草树木。后来湖水干涸,亭台毁圮,杂草丛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县人民政府精心规划,在南湖中心堆砌假山,新建了空濛阁、月转廊、崇光亭等,在湖面建起了曲桥,将北湖与南湖连接起来。随后又建起了牡丹园、樱花园、松竹园等。2008年东湖园林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翔县在精心保护的同时,多次整修。如今的东湖意蕴无限,美轮美奂。人们可以拜谒苏轼,发思古之幽情;可以在碑林中鉴赏名人墨宝;可以在绿荫遮盖,花香扑鼻的湖边散步;可以在亭中小坐歇息;可以在凌虚台饱览一湖美景,可以在会景堂、春风亭、来雨轩观赏凤翔民间工艺瑰宝——彩绘泥塑、马勺脸谱、皮影、剪纸、布艺、木雕等。
【来雨轩】

【凤翔泥塑】

【一览亭】

还可以从生面别开洞门拾阶而上,登临一览亭凭栏眺望,近观凤翔城新貌,遥望太白六月积雪。东湖不仅是本地人强体健身,休闲娱乐好去处,也吸引来北京、上海全国各地及海外游客旅游观光。
当今,国家繁荣昌盛,人民丰衣足食,旅游热悄然兴起。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凤翔县正在实施大东湖景区建设,在进一步扩大南湖的同时,兴建南大门及其广场。一座造型优美,气宇轩扬,高13米62的苏轼汉白玉雕像,耸立在南广场中央。凤翔东湖将与苏轼的光辉一起流芳百世,福泽万代!
【苏轼雕像】

【正在建设中的南广场】

【西区雕塑·凤舞九天】

阅读 5140161 投诉
广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翔东湖游记(上)
一生爱好是天然 / 文:罗志英(第1333期)
|趣读|​游东湖
酒蕴:苏东坡与西凤酒|苏东坡|凤翔东湖
宝鸡之“宝”| 留给东湖的情思
【三秦文学】董岳峰:【东湖游记】(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