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纲辨证及其运用——寒热(上)
1)什么叫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反映。即所谓“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一般来说,寒证是感受寒邪,或其他原因,引起人体功能活动衰减所表现出的证候,亦即“阳虚则寒”。热证是感受热邪,或其他原因,引起人体功能亢奋的病理反映,亦即“阳盛则热”。
(2)寒证:
寒证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情况。
①感受寒邪,或中于表,或中于里,寒为阴邪,伤人阳气而阴偏盛,“阴盛则寒”。其中于表者,则为表寒证,如出现恶寒重、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的感冒。其中于里的,则为里寒证,如多食生冷,引起的腹痛泄泻,就是里寒证。
②阳气不足,阳不足则阴偏盛,“阳虚则寒”。如慢性胃炎,常可见到四肢怕冷、腹痛、喜暖、泄泻,这就是脾阳不足的阳虚里寒证。
寒证的特点:表寒证起病多急。病程较短,很易从阳热化,而转变为里热证。里寒证,有寒邪直中脏腑(包括冷饮夜食等)与阳虚生寒的不同,前者多“阴盛则寒”,多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失职的症状;后者多为“阳虚则寒”,多表现为喜温恶寒等脏腑阳气不足,功能衰退的症状。
此外,外邪传里,伤脏腑的阳气,也能出现虚寒证。如伤寒太阴病的脾阳虚寒证,少阴病的心肾阳虚证等,都属于外邪传脏所致。
寒证的主证: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迟等。这些症状,既是寒的现象,也是功能衰退的反映,它们分别见于各种寒性证候中。例如阳虚而寒的寒证,又有心、肾、脾等脏阳虚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把阳理解为功能,即用;把阴理解为器质,即体),其临床表现除了一些恶寒喜暖,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等共性症状外,也各有特点,分别见脏腑辨证。
(3)热证:
热证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情况。
①感受六淫外邪,郁久不解,皆能生热化火而为热证,即所谓“六气化火”。如流感所见到的高热大汗,口渴喜凉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
②精神刺激,情志内伤,气郁血滞,郁而化热化火,即所谓“五志化火”。如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出现急躁易怒、胸胁胀痛、面红目赤等所谓“肝火上炎”。
③阴精不足,阴不制阳,阴虚阳盛,即所谓“阴虚则热”。如肺结核出现的低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咽干,舌红,脉细数,就是肺阴不足的阴虚而热。
热证的特点:上述这些热证,除热邪伤表的表热证外,其余都属于里热证。热为阳邪,最易伤人阴液,所以热证轻则伤津耗液,重则津枯血少而易引起动风、亡阴等病变。至于阴虚生热,仅是功能亢奋的现象(阴,可以理解为中枢对外周的普遍抑制功能,而阳,可以理解为外周组织自身的兴奋、新陈代谢),又称“虚热”或“虚火”,病程拖延较长,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患。
热证的主证:发热喜凉,口干喜冷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有力。上述这些症状,都属“阳盛则热”证,分别见于各种以发热为主的疾病中。至于“阴虚则热”的虚热,属于阴虚证,在后阴虚证中讲述。
寒热证候的鉴别,主要从寒热、口渴、面色、四肢、二便、舌苔、脉象等方面来鉴别。
寒热口渴面色四肢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喜热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软舌淡苔白
热证恶热喜冷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寒证与热证虽有阴阳盛衰的本质不同,但在疾病过程中,即可以错杂同时出现,也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寒热错杂较复杂,故单独放在下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承文明,天人合一,医药同源,中医要典
第七章 八纲辨证
八刚辩证
中医诊断之八纲辨证(二)——寒热辩证
中医看病的两点纲领,不可不知!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 “八纲辨证”:以皮肤病为例,讲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20190828-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