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适用方剂学——方剂解析《一》

适用方剂学——方剂解析《一》  

2010-05-07 02:22:24|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来自:清阳纯中医论坛 ? 考试学习交流 ? 适用方剂学

第一章  解表剂

凡能解肌发汗,宣肺开闭,透疹举bei,透发痧庴等方,皆谓之发表剂。解表剂分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扶正达邪剂。

一年之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时序更替,受邪不一。秋深严冬,感受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骨楚,咳嗽痰滞者,须予辛温疏解,葱豉汤犹布帛菽粟之不可废也,南人腠理疏松,尤为繁用;北地寒冽亢燥,须用羌苏达表汤,活人葱豉汤等方,意在辛温疏散;若果风寒暴束,肺气闭塞,气急鼻煽,汗出发润者,则非麻黄汤之辛温开肺,难以救其危厄;病势轻缓者,但须制小其剂,三拗汤,华盖散合宜而用;若风水泛溢,上漫高原,面目浮肿者,则须麻黄加术汤宣肺发散,所谓“鸟巢高巅,射而取之”。若虚人感冒,热不甚高,二、三候补,尚觉自汗恶风者,则非桂枝汤之谐和营卫,难以为功矣。若其人表邪未解,气虚已甚,脉见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解表补虚,亦扶正达邪之法也。若其人阳明脉络空虚,冲气上逆者,桂枝加桂汤摄纳冲气;若其人表邪未罢,又见腹痛里症,则用桂枝加芍药汤解表和里;若其人感邪之后,魂梦难安者,则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解肌宁神。若冬有非时之暖,天气温燥,吸收其气,复感冷风而发者,为新感冬温,病轻而浅,葱豉桔梗汤辛凉宣肺,恰是对证;若冬温引动伏暑而发,病深而重,初起无汗恶风,先与辛凉透邪,血虚者,七味葱白汤,阴虚者,加减葳蕤汤;又冬时应寒而反暖,幼科尤多痧庴,疹出不透者,竹叶柳蒡汤透疹解毒,取效迅捷。春时气暖多风,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自内伏,风邪外薄,肺气闭塞,痰鸣喘吼,胸高气促者,则须麻杏石甘汤,辛凉开肺,救其急迫,麻疹内陷,最多是证,非麻杏石甘汤不能挽其危急。若风温上受,身热恶风无汗,咳不畅扬者,银翘散辛凉疏风,清温解毒、兼擅其长;若热不甚高,但见鼻塞声重,咽疼咳嗽等肺卫失宣症候者,桑菊饮辛凉宣肺,最为对证。若热势高壮,汗出不彻者,叶氏荷杏石甘、桑杏石甘两方,相机而用;若冬伤于寒,深伏少阴,立春时大气发泄,发为春温,身热恶风,咽喉肿痛,红疹郁发者,银翘透疹汤,防风解毒汤合宜而用;若温毒上犯,引动少阳伏火,而病痄腮发颐者,加减普济消毒饮最为有效;冬不藏精,寒邪直中少阴者,急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汗;冬不藏精,寒邪深伏少阴,至春夏阳气发泄,伏气成温者,黑膏汤滋阴发汗;若其人向体中虚,痰湿内蕴,气虚卫疏,易受外邪,参苏散益气解表,化痰利湿,原是对症,人参败毒散益气托邪,辛温疏散,凡虚人感受风寒者,最为合辙;又有产后血虚,或病后血虚未复,感受外邪者,则予《外台》葱白等七味饮最为对证。至炎夏触冒暑邪,秋深燥邪感伤,另设专章,兹不复赘。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甘热辛苦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炙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甘草一两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主治】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寒无汗而喘者。兼治风寒湿三气成痹,及冷风哮嗽。

【方剂选萃】

宋·成无己:《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麻黄,甘草开肌发汗;桂枝,杏仁散寒下气(《伤寒明理论》)。

明·李时珍: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未有究其精微者,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荣则为血,在卫则为汗……。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证虽属乎太阳,两肺实受邪气。其证时兼面赤,怫郁,咳嗽,痰喘,胸满诸证者,非肺病乎?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而肺气愤郁。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荣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泻肺而利 气。是则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伤寒论集注》)。

明·许宏: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今此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寒无汗而喘者,此阴盛也。若脉浮紧者,为寒邪外盛,故与麻黄汤,汗之则愈也。此正伤寒发汗之证也,头痛体痛,骨节腰痛者,乃寒气不得散,循太阳之经,自足行於背膂而升于头者也;发热者,寒重生热也;恶寒无汗者,则阴寒伤营,营实而卫需,故无汗而喘也。麻黄味苦辛,专主发汗,故用之为君;桂枝辛热,以辛热之气佐以散寒邪,用之为臣;杏仁能散气解表 ,用之 为佐;甘草能安中,用之为使。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是也。先圣配此四味之剂,以治伤寒者,乃主伤寒脉浮紧无汗者之所至也。若脉微弱自汗者,不可服此也(《金镜内台方议》)。

明·吴昆:太阳伤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不利,恶寒无汗而喘,脉来尺寸惧紧者,麻黄汤主之。足太阳经,起目内毗,循头背腰腘,故所过疼痛不利;寒 邪外束,人身之阳不得宣越,故令发热;寒邪在表,不复任寒,故令恶寒;寒主闭藏,故令无汗;人身之阳,既不得宣越于外,则必壅塞于内,故令作喘;寒气刚劲,故令脉紧。麻黄之形,中空而虚;麻黄之味,辛温而薄。空则能通腠理,辛  则能散寒邪,故令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气;入甘草者,亦辛甘发散之谓。抑太阳无汗,麻黄之用固矣,若不斟酌人品之虚实,时令之寒暄,则又有汗多亡阳之戒。汗多者宜扑粉,亡阳者宜附子汤(《医方考》)。

清·吕震:此太阳伤寒之治病也……麻黄走卫发汗,杏仁下气定喘,以是为主,而佐以桂枝入营散寒,甘草和中保液,视桂枝之调和营卫,以取微汗者不同也……盖凡病之在太阳者,全要以营卫上讨消息:风则伤卫,卫气虚则风易入,卫属阳,风为阳邪,两阳相合,则卫强而营反弱,故脉缓而有汗,卫邪易出,但取主桂枝入营助汗,而无取麻黄过泄卫分之气也;寒则伤营,营气实则寒易着,营主阴,寒为阴邪,两阴相搏,则寒凝而卫亦闭,故脉紧而无汗,营邪不易出,宜主麻黄走卫发汗,必兼籍桂枝以散营分之寒也。此本发汗之峻剂,故更不须啜稀粥以助药力也。不用姜、枣者以姜汁升而枣味滞,虑碍杏仁下气定喘之功。又曰:麻黄汤为发汗之重剂,投之不当,受逆非小。即宜发汗之剂,亦需相人之津液,若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咽喉干燥者不能发汗;淋家不可发汗;疮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汗家不可重发汗,俱在麻黄汤禁例矣!然当发汗者,或疑畏而不发,邪气不从表解,转陷入里,其变逆亦不小。总须审系营卫俱实,无汗而喘者,可放心用之而无疑。此全在平脉辩证功夫(《伤寒寻源》)。

清·柯韵伯:予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之气成痹等证,用此辄效,非伤寒一证可拘也(《伤寒来苏集》)。

【近代验证】

例一  徐小圃治风寒闭肺案(选自《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风邪客肺,肺气闭塞,壮热无汗,咳不畅,气急鼻煽,痰鸣神蒙,涕泪俱无,舌白,脉浮紧。症属棘手,急以辛开。

生麻黄4.5克  川桂枝4.5克  白杏仁9克  白芥子4.5克  制南星4.5克  象贝母9克  姜半夏9克  橘红4.5克  远志肉4.5克  生姜汁15滴(冲)  苏合香丸1粒(研细)  鲜石菖蒲9克

煎汤化服。

例二  张耀卿治伤寒案(选自《张耀卿医案》)。

仇某某,男,成人,感受秋凉之邪,肺气失宣。头痛骨楚,恶寒发热(38℃),无汗,咳嗽气促。苔薄,质略红,脉象濡数。病已三日,证属太阳表实。今拟辛温解表法,宜麻黄汤。

净麻黄3克  川桂枝3克

光杏仁12克  清炙草3克  一帖

次日复诊:昨投麻黄汤,药后已得微汗,今日恶寒身热已解,咳嗽气逆已平。风寒之邪虽有外达之机,痰湿内蕴肺胃,尚未清彻。苔薄净,质红,脉浮滑。今拟清理余邪而化痰湿。

净麻黄1.5克  光杏仁12克  清炙草3克  云茯苓12克  仙半夏4.5克  嫩前胡4.5克  新会皮3克

例三  张锡纯治伤寒脉闭案(选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某某,38岁,住天津,于冬季得伤寒证,且无脉。

病因:旬日前曾感冒风寒,经医治愈。继出门作事,又感风寒,遂得斯病。

症候:内外俱觉寒凉,头痛,气息微喘,身体微形寒战。六脉皆无。

诊断:盖其身体素弱,又在重感之余,风寒深入,阻塞经络,是以肺闭。拟治以麻黄汤,再重加补气之药,补其正气以逐邪外出尚可奏效。

处方:麻黄9克  生箭芪30克  桂枝尖6克  杏仁6克(去皮)  甘草6克

先煎麻黄数沸,吹去浮沫,再入余药一大盅,温服,被复取微汗。

效果:服药后周身得汗,其脉即出,诸痛皆愈。

例四  刘安衢治伤寒案(选自成都中医学院《医案选辑》 )

王某某,女,38岁。

初诊:正月初旬,天候奇寒,势将落雪。忽感伤寒,延余诊视。见其卧床不起,四被复身,尚说寒冷,其实已热气袭人,而彼身热如焚不知也。与沸水饮,亦云不热。视其舌苔,白如铺雪,诊其脉,阴阳俱紧。余曰,此正伤寒也。以麻黄汤加辛附治之。

麻黄9克(先煎去上沫)  桂枝9克  杏仁9克  炙草6克  细辛3克  附片9克(先煎后下麻黄)

药成进一瓯,汗出竟体,去一被,再进瓯,汗出略少,又去一被,三进药,汗微出,计换上下衣三套,又去一被,以汗透止后服。

二诊:午后  帻出房,余再诊之,脉见沉迟,主新加汤。

桂枝9克  白芍12克  炙草6克  生姜12克  大枣10枚  泡参9克。

药后而愈。

例五  郁焕其治水鼓挟外感案(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代医案选》(第一集)

陆某某,男,52岁。开始足跗浮肿,继则腹亦大,最后面浮气喘咳逆,鼻流清涕,恶寒无汗,怕胀少食,舌白不渴,脉浮而迟,大便自可,小便黄浊,点滴而下,脾湿先伏于内,湿性下行,故足先肿。此时未曾服用温脾汤之温下,乃氤氲化水而腹大。顷者,外感又复侵袭,寒与水合,水乃上奔高源,肺脾气阻而面亦肿矣。治拟解表,先驱外邪。亦即先解其表,后攻其里之法也。

处方:麻黄3克 桂枝9克  杏仁9克  椒目4.5克  细辛2.4克  广皮9克  冬瓜子皮各12克  茯苓皮12克  苍耳草12克

嘱一服后,汗出止后服。

越五日又往,面肿已退,咳喘与恶寒亦消失,惟大腹便便,治拟五苓散加味。处方:

焦白木4.5克  泽泻6克  猪茯苓各12克  广皮9克  肉桂2.4克  腹皮9克  光杏仁9克

另鼓胀宽中丸一包药汤送下。

第三次复诊时,据云:服药后大泻三四次,水如崩下,知饥能纳,纳亦能运,其腹虽大,按绵软,小便亦较长,乃用大温中丸(2)180克,每日9克,分二次白汤下。

第四次复诊时,仅存足肿而已。处方:

苍白术各3克  茯苓皮12克  木瓜3克  广皮9克  生薏仁12克  独活4.5克  泽泻12克  车前子12克  肉桂2.4克

嘱其服十剂,忌盐3日。

(1)鼓胀宽中丸:芫花,大戟,甘遂,商陆,蓬术,生军,元明粉,巴豆霜各30克,共研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服3克,五更时白汤下。

(2)大温中丸:

制香附,醋制针砂各500克  青皮180克  川朴,苍术,白芍各150克  白术,广皮,茯苓皮各150克  粉草,苦参各60克  山楂15克

共研糊丸绿豆大。每服3克,日三次,

食后白汤下。

例六  丁佑之治伤寒挟温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方协恭,男,53岁,皖人,住南通。

原因:先伏湿邪,复伤于寒。

症侯:恶寒发热,遍身疼痛,腰肢不举,不能转动。

诊断:脉象左浮右缓,浮乃伤寒之征,缓即蕴湿之候,脉症合参,此伤寒挟湿症也。

疗法:治宜寒湿兼顾,寒阴互病,闭塞不宣,势将凝涩。非辛温大剂不能胜任,拟麻黄汤加味。

处方:陈麻黄1.5克  川桂枝9克  光杏仁9克  宣木瓜6克  薏苡仁9克  丝瓜络9克  福泽泻6克  生甘草15克  生姜二片。

效果:初服微效,再服大效,三服全愈。

例七  高辉远治肌衄(结节性红斑)案(选自《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贺某,女,38岁。1991年8月6日就诊。证见患者全身散在稍隆起皮肤的结节性红斑,色若葡萄,大小不等,对称发生,四肢多于躯干,发痒,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病程已2月余,经某医院诊断:“结节性红斑”。曾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扑尔敏等西药近3周及清热凉血利湿之中药20余剂均罔效。经人举荐而求治于高师,辨证为寒湿凝滞肌肤之候,治宜辛温宣通,祛寒开凝,用麻黄汤加味主之。

药用麻黄茸5克  杏仁10克  桂枝6克  炙甘草5克  忍冬藤10克  连翘10克  赤芍10克  山栀皮10克  白藓皮10克  滑石15克  蒲黄炭10克

服药3剂后,红斑见暗,痒止,7剂后大部红斑消退,连投18剂病获痊愈,随访1月未见复发。

例八  高辉远治瘾疹(荨麻疹)案(选自《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李某,男,7岁,患者1月前始,突然出现“风疹块”,全身性皮肤瘙痒,西医诊断为:“荨麻疹”。曾服西药苯海拉明、异丙嗪、安其敏,中成药防风通圣丸等,效果不理想,请高师会诊。证见皮肤风疹成片,皮肤瘙痒,遇风则甚,以头面、颈部为甚,局部皮肤红肿,发热、无脓疮及结痂,皮肤无破损及流水,饮食一般,大便正常,病人感到鼻塞、喷嚏,周身不舒,见冷风则痒甚,无汗出,病人体质一般,发育正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紧。高师认为,此为风寒束表,阳气不化,营卫不和,治宜散寒祛风、止痒。以麻黄汤加味主之。

药用麻黄6克  桂枝4克  杏仁10克  甘草3克  防风10克  忍冬藤10克  连翘10克  丹皮10克  蝉衣6克  地肤子12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

患者服药后,怕冷风感觉好转,瘙痒亦减轻,然食欲仍差,舌脉如前,原方加焦三仙各10克,再进3剂。服药后瘙痒已基本消失,皮肤仍有红润斑块隐现,饮食正常,二便均可,原方加赤芍10克,红花10克,继服3剂而愈。

【按语】

麻黄汤性温散寒,味辛开肺,合《素问 至真要大论》“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之义。清代张石顽、尤在泾、王旭高诸家,咸谓本方中桂枝一味,监麻黄之升泄太过,既与经文相悖,又与实际违背。试观麻杏石甘汤,三拗汤中,去桂枝一味,但具开肺之用而无发汗之力可知。考麻黄汤之应用,不若麻杏石甘汤为广泛,究其原委,不外三端:盖江南卑湿,气暖多风,真伤寒极少,此其一也;风邪上受,首先犯肺,挟温挟湿者居多,苟非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二法,难奏肤功,此其二也;南人腠理疏松,容易得汗,表不出汗者极少。设若发热无汗,取葱豉,柴葛已足胜事,更毋庸麻、桂辛温峻剂劫津伤阳,此其三也。若果风寒暴束,肺气闭塞,痰鸣喘吼,膈煽鼻张,汗出发润者,则又非麻黄汤不能为功。上海儿科名家徐小圃(1887-1961)谓:麻黄为用,应以肺经见证为依归,凡喘咳之属实者,麻黄在所必用,虽无表热亦不例外;反之,表实无汗而无喘咳者,并不尽用麻黄,诚历练有得之语,堪为用麻黄汤者效法。蒲辅周氏每以三拗汤加葱白一法,以治风寒闭肺之咳喘,盖亦有鉴于此耳。

附方一

麻黄加术汤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煮如麻黄法

【主治】湿家,身烦疼。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麻黄得术,自不至于过汗;术得麻黄,并可行表里之湿,此治寒湿在表之正法也(《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尤在泾:身烦疼者,湿兼寒而在表也。用麻黄汤以散寒,用白术以除湿。俞氏曰:“麻黄得术,则虽发汗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行表里之湿。”(录自《伤寒贯珠集》)。

清·陈灵石:身烦疼者,寒湿之邪着于肤表也。肤表实故无汗,无汗则邪无从出矣。方用麻黄汤发肤表之汗,以散表寒;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反不去,加白术补土生液而助湿气,此发汗中缓汗之法也。又白术补脾驱湿之功甚大,且能助脾之转输而利水,观仲祖用术各方可知,今人炒燥、炒黑、上蒸、水漂等制,皆失经旨(《伤寒论集注》)。

附方二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右銼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主治】治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方论选萃】

清·尤在泾:此亦散寒除湿之法,日晡所剧,不必泥定肺与阳明,但以湿无来去,而风有休作,故曰此名风湿,然虽言风,而寒亦在其中……湿痹无寒不作,故以麻黄散寒,薏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通泄之用,甘草补中,予胜湿之权也(《伤寒贯珠集》)。

清·王旭高;此方分两甚轻,疑唐人校订《金匮》加减仲景之方,非原方也。不然汉时四钱七,以合秤计之,只得九分,而欲以治发热身疼之证,有杯水车薪之诮矣(《王旭高医书六种》)。

【按语】

于麻杏石甘汤方中,除却石膏,加薏仁。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治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风寒湿热一味之易,各成主体。个中道理,程师门雪知之最深。其谓:“麻黄一味,合桂枝以治风寒,合石膏以治风热,合薏仁以治风湿,只易一味,各成专治,精当不移,简练妥帖,此所以为经方。不似后人方之驳杂不纯也,须寻思其意旨,便知制方选药之法,麻黄汤证,麻黄石甘汤证,均有喘,故均用麻杏入肺金,麻杏苡甘证,无喘而一身尽疼,风湿在表,肺主一身之表,因而亦用麻杏,然湿家不可大发汗,经有明训,若喘者虽服麻黄而不作汗,古亦有明训。今无喘而用麻黄,但取其微汗耳。微汗则风与湿俱去也。观其剂量,麻黄只用半两,余药相等,且每服四钱匕,量甚轻也。经方非特药味取舍甚严,即份量亦有斟酌焉。”可见读《伤寒》、《金匮》等典籍,均不可草草读过,须用心体认,始能入其堂奥焉。

附方三

三拗汤

(辛温开肺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不去根节  甘草不炙  杏仁不去皮尖

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以衣被盖复睡,取微汗为度。

【主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促。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麻黄留节,发中有收;杏仁留尖,取其发,连皮取其涩;生草生用,补中有发也(《王旭高医书六种》)。

近代·蒲辅周:三拗汤温开之力,较麻黄为小,麻黄、桂枝同用,宣通卫阳,发汗之力竣猛。走营血必藉桂枝辛通,但舌质红者,须慎用!若舌稍红,可于三拗汤中,加葱白宣通阳气,较麻黄稳安(《蒲辅周医疗经验集》)。

附方四

新加三拗汤

(宣上发汗法)

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带节麻黄六分  荆芥穗二钱  苦桔梗一钱

金橘饼一枚  苦杏仁一钱五分  苏薄荷一钱

生甘草五分  大蜜枣一枚

【主治】感受风寒,头痛身热,恶风怕冷,鼻塞声重,无汗而喘,咳不畅扬,痰多白滑而稀。舌淡红、苔脉浮紧者。

【方论选萃】

清·何秀山:太阳经为一身之外卫,主皮毛,而皮毛又为肺之合。故足太阳与手太阴二经之病,往往互见。如《伤寒论》头痛恶寒,固太阳经症,鼻鸣而喘,即肺经症矣。此麻黄汤去桂枝为君,而麻黄留节,发中有收;苦杏仁留尖取其发,留皮取其瀒,略杵取其味易出;甘草生用,补中有散,三味与仲景法相拗故名。俞氏佐以荆、薄疏风;桔、甘宣上;使以橘饼、蜜枣,辛甘微散,变仲景峻剂为平剂,以治风伤肺、寒伤太阳,头痛恶寒,无汗而喘,咳嗽白痰等证,效如桴鼓,可谓屡用达药,善于化裁者矣(《重订通俗伤寒论》)。

附方五

华盖散

(辛温宣肺法)

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紫苏子炒  赤茯苓去皮  桑白皮炙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炒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右七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主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桂枝汤

(调和营卫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主治】治风寒袭表,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脉浮弱,自汗出,鼻鸣干呕者;杂病自汗、盗汗,虚疟,虚痢。

【方论选萃】

明·李士材:成氏曰“《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桂枝味辛热,用以为君者,桂尤圭也,宣通诸药之先聘,辛甘发散为阳之意也;芍药味苦酸寒,甘草甘平,用以为臣佐者,经曰:“风滛所胜,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也。”生姜辛温,大枣甘温,二物为使者,经曰:“风滛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也。”姜、枣固能发散,此又不特发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删补颐生微论》)。

清·吕震:本方主以桂枝者,以桂枝能入营而作汗,非徒取其能驱风也;辅以芍药者,以芍药能和营以熄风,非徒取其止汗也。桂枝得芍药,于发汗之中,仍寓敛液之意,芍药得桂枝,于益血之内,仍收化气之功。而桂枝又藉生姜之力,攘之于外,以导风邪之出路;芍药又得甘草、大枣之力,安之于内,以断风邪之入路(《伤寒寻源》)。

清·王旭高:此方桂、芍相须,姜、枣相得,是调和营卫之方。营卫和则自汗出,故曰解肌。桂枝一味,治太阳发热恶寒之的药。因脉浮弱,汗自出,故加芍药敛阴护营,生姜佐桂以解表,大枣佐芍以和里,更用甘草和诸药。凡发热恶寒,脉浮弱,汗自出者,合此证用此汤,勿拘风寒杂证也(《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顾松园:桂枝汤一方,专和营卫。但桂枝气味俱薄,其力易尽。助以热粥,补胃气而益血之沅,使胃气旺而营卫充,则药力行而风邪散,不传于内。盖三时感冒,皆是风邪为病,皆可效用此法。要知药入于胃,全赖胃气转运,所以邪在太阳及虚人感冒,皆不当禁其饮食。若传胃府,则粒米不可妄投,恐助胃中实邪,经所谓勿盛盛也。及传少阳,须少食以助胃气,以御少阳之邪,至传三阴,亦以胃气为主(《医镜》)。

近代·何廉臣:按桂枝汤本是风寒发汗之剂,不过较麻黄汤为缓和耳。方中加入杏仁一味,降肺气而治嗽,正合《内经》“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辛,以辛平之”之旨。然必淅淅恶风,啬啬恶寒,汗自汗而脉浮缓,始为切合。即服药后须臾啜热稀粥以助药力,与温覆一时许,令遍身漐漐微汗亦不可忽也。

近代·范文虎:桂枝汤最合实用,外感风寒初起用之,内伤气血不和亦用之。妊娠用之,产后亦用之。太阳病初期,惟桂、麻二方为主,桂枝汤可以无麻黄,麻黄汤不能无桂枝,因其能解肌和营卫也。是以可见桂枝之用,乃广于麻黄(《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近代验证】

例一  何拯华治风寒伤卫案(选自《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张悦来,男,24岁,业商,住张家葑。

原因:脱衣易服,骤感冷风。

症候: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两手微冷,鼻鸣干呕。

诊断:脉浮缓而弱。舌白滑。脉属阳,故阳浮者热自发;弱属阴,故阴弱者汗自出。其鼻鸣干呕者,卫气不和,肺气因之不宣也。

疗法:先发其汗,病自愈。初用桂枝汤护营泄卫,加杏仁者,取其降气止呕也。继用《肘后》葱豉汤加蔻仁,通鼻窍以止其鸣,宣肺气以平其呕。

处方:川桂枝2.4克  光杏仁9克  清炙草1.5克  鲜生姜3克  生白芍2.1克  大红枣2枚  

服后,呷热稀粥一杯。

接方:鲜葱白2枚  淡豆豉6克  鲜生姜1.5克  白寇末1.2克,冲

效果:进第一方后,周身漐漐微汗,诸症悉除,惟鼻鸣干呕如前。接服第二方,鼻气通而不鸣,干呕亦止。嘱其不必再服他药,但忌腥发油腻等物自愈。

例二  张伯臾治胃心痛(慢性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案(选自《张伯臾医案》)。

张某某,女,39岁。某院会诊。

一诊:1974年8月19日

胰腺炎得吐得泻后,腹痛减轻,寒热虽减而未净,仍有恶风畏寒,口不欲引,便软。苔薄白,脉小滑。寒湿内阻,气血凝滞则痛。拟温通。

川桂枝4.5克  炒赤白芍各4.5克  生甘草3.0克  生山查12克  红藤15克  败酱草30克  柴胡4.5克  炒当归9克  炒茅术9克  川朴4.5克  三剂

二诊:1974年8月22日

腹痛已止,背有隐痛,畏寒汗出,便软日一至二次,已能纳食。苔薄白,脉细。口干喜热饮,胰腺炎热症为多,唯此证属寒明显,仍守前法出入。

桂枝4.5克  炒赤白芍各4.5克  生甘草3.0克  煨姜3.0克  红藤15克  败酱草30克  苏梗9克  制香附9克  炒当归9克  七剂

三诊:1974年8月29日

微寒微热汗出,右背部隐痛较前已减,纳增,惟大便艰秘。脉小滑,舌质红,苔薄。胰腺炎已有向愈之象,但正气不足,营卫不和。再拟扶正调和营卫。

川桂枝3克  炒白芍9克  炙甘草3克  孩儿参12克  红藤15克  败酱草30克  银柴胡9克  炒黄芩4.5克  当归12克  脾约麻仁丸9克(吞)

四诊:1974年9月5日

低热退,畏寒罢,后背痛止而未发,大便较润。脉细,苔薄。虚热已平,胰腺炎愈后未发。再拟调和营卫,理气活血,佐以润肠已善后。

川桂枝4.5克  炒赤白芍各4.5克  生甘草4.5克  当归12克  枳壳9克  红藤15克  败酱草30克  火麻仁12克,研

例三  夏仲芳治风邪伤卫案(选自松江卫生科编《现代医案选》)。

杨某某,女,成人。

风邪伤卫,汗漏不止,头额苦痛,目畏阳光,耳鸣心悸。脉略大,舌少华。拟和营卫泄风邪。

炙桂枝1.5克  生白芍6克  炒甘草1.2克  穞豆皮9克  白蒺藜9克  蔓荆子6克  淮小麦12克  枣仁9克  炒陈皮4.5克  荷叶边一圈  白茯苓12克

复诊:漏汗已止,头痛亦舒,食后消化不捷,寐不酣,胆怯心悸。脉细弦。再以宁神醒胃。

制半夏9克  炒陈皮4.5克  泡远志4.5克  茯神9克  炒枣仁9克  炒白芍6克  黑豆皮9克  白蒺藜9克  生香附6克  炒枳壳4.5克  佛手4.5克

例四  丁学屏治心痹(风湿热)案(选自《临证札记》)。

张某某,男,21岁,知识青年。

1975年11月5日因发热、咳嗽、胸闷半月余入院,住院号8368

患者于半月前开始发热,多在午后,体温37.5-37.7℃。咳嗽,有少量粘痰。伴有胸闷,肩、膝关节痠痛,门诊心电图检查,提示轻度心肌缺氧。

入院体检:血压110/70毫米汞柱,咽部稍充血。心尖搏动不明显,心浊音界未见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肺(-)。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1指,脾未触及。右肘关节滑车处有一皮下结节。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及环形红斑。

血液检验:白细胞8100/立方毫米,嗜中性65%。红细胞沉降率1毫米/小时。喉拭培养(-)。诊断为风湿热,予中药治疗,十三剂后,症状改善,心电图正常出院。

初诊:11月6日

胸次失旷,心悸阵作。午后身有微热,两膝痠疼。舌嫩红,边有齿痕,苔中根白腻。脉形濡滑。风邪袭于肺卫,失于宣达,郁而化热,挟湿邪留连经隧,内舍血脉,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证属心痹。今拟清热宣痹,通阳疏络,复方图治。

香青蒿9克  淡子芩4.5克  粉丹皮6克  左秦艽9克

嫩桑枝30克

薤白头9克

石菖蒲3克

远志6克

忍冬藤12克

海桐皮12克

怀牛膝12克

晚蚕砂(包)12克

三剂

复诊:11月8日

午后微热尚恋,胸次未舒。舌质红,苔白滑腻。邪热流连气分,风湿浸淫脉络,一时未易清彻。今宜原方制大其剂。

原方香青蒿改15克

淡子芩改9克  三剂

三诊:11月11日

身热未靖。自汗涔泄。两膝痠疼,时轻时剧,胸次未舒。舌质红,苔灰黄腻,脉尚濡滑。营卫不从,风湿留着,络道不和。今拟和谐营卫,化湿和络之治。方从桂枝汤加味。

川桂枝6克

赤白芍各12克

左秦艽9克

香独活6克

忍冬藤12克

威灵仙6克

粉丹皮6克

苍白术各9克

五加皮9克

川萆薢12克

生苡仁15克

汉防己15克  三剂

四诊:11月15日

自汗得减,身热亦退。营卫已和,脉络渐次宣通。前方已效,续当追踪治之。

原方加海桐皮12克  四剂

药后诸证向安,心电各检查正常而出院。

例五  姜琦治腹痛、泻利案(选自《浙江中医临床经验选辑》—内儿专辑)

万某某,女,62岁。平素有腹痛,反复泻利,畏寒肢痠。近月之内,曾因高热,三次住院,在发热时,用多种抗菌素无效,有时历数天可自行退热。顷诊:高热虽退,而见风则洒然畏寒,倏忽身热,腹痛大便不畅,间杂粘腻如痢状,但无明显后重里急。苔薄而干,口不渴,微汗,肌肤不温,而小便觉热。略有气逆欲呕,前额疼痛。次中焦气虚,因虚留湿。气虚则卫外无权,风邪易感,匿于肌腠,并与里湿相搏,妨碍营卫,影响升降,遂至表里不和,营卫失调。宜建中解肌,清上温下。方用:

桂枝9克  生姜9克  白芍30克  甘草3克  川连3克  炮姜3克  黄芩9克  槟榔9克  木香9克  吴萸2.4克

服5剂后,身热形寒等症已除,大便渐复正常,续予大建中汤十余帖。症状消失。

例六  夏仲芳治难产蒸乳,血虚发热案(选自松江卫生科编印《现代医案选》)。

苏某某,女,成人。难产五朝,汗出发热,腰背痠,精神倦。脉细数,舌无苔。当蒸乳之际,宜和营卫。

桂枝2.4

炒白芍6克  炒甘草0.9克  炒竹茹6克  茯苓2.4克  炒枣仁9克  桑寄生9克  浮小麦9克  佛手4.5克  益母草9克

二诊:难产伤血,血虚发热,热势轻微,晨退晚起,汗出颧红。脉濡细,舌如常。食尚可。亦调谐营卫。

炙桂枝1.8克  生首乌12克  浮小麦12克  炒白芍6克  左牡蛎18克  糯稻根12克  穞豆衣9克  炒甘草0.9克  竹叶9克  红枣5枚

三诊:产后月余,漏红时断时续,足跟痛。脉濡,色晄。八脉下虚,治宜填补。

大熟地18克  白归身4.5克  春砂人1.5克  生黄芪9克  菟丝子9克  炒白芍4.5克  杜仲9克  甘杞子6克  血余炭3克

例七  留章杰治痹症案(选自《新中医》1977年第2期)

庄某某,男,75岁,会计。1975年9月10日初诊:左前臂痠痛,时有痠紧感。舌质淡,边有齿痕。系因高龄气血两虚所致。按《临证指南》肩臂背痛附徐评云:“痛走于肩背,此着痹之类……”用桂枝汤加黄芪9克  防风9克  当归9克  三剂

二诊:9月22日 症稍轻,苔微黄。用四物汤加黄芪0克  防风9克  桂枝9克  四剂

三诊:10月8日 拘紧减轻,前方再进5剂。

四诊;10月23日 拘紧大减,前方加木瓜。进四剂。

例八  顾伯华治瘾诊(荨麻疹)案(选自《外科经验集》)。

李某某,女,23岁。门诊号:74 5363

初诊:1974年1月3日。风诊块反复发作已3个多月,初因秋后淋雨后而发。以后每逢遇到冷风一吹,暴露部位即起风团,搔痒不堪,晚上更甚。被暖方停。曾静脉注射西药无效。近来发现胃脘部也痛,大便偏稀。

检查:人体消瘦,面色晄白。全身遍发蚕豆、核桃大小水肿性斑块,色白,压之无血色,部分融合成手掌大一片,以手足、头面最多。苔薄白,脉濡细。

实验室检查:轻度贫血。大便常规未发现肠寄生虫卵。

证属营血不足,卫分不固,腠理开疏,风寒之邪,侵袭肌肤,营卫不和所致。拟养阴血、调营卫、祛风寒之邪。

当归9克  鸡血藤15克  赤白芍各9克  小胡麻12克  川桂枝6克  生姜皮3克  炙甘草3克  白藓皮9克  红枣5枚  饴糖1匙冲服

二诊:1月10日  药后胃中舒服,发疹逐渐减少。唯大便仍溏薄。前方出入。

上方去当归、白藓皮;加党参12克、淮山药12克、焦白术9克。嘱保暖,不要接触冷水,避免冷风吹。

三诊:1月20日。风团已停发。再拟固表祛风巩固之。

玉屏风散9克(分吞) 乌梢蛇片,5片,日二次。

以后根治,没有再发。

【按语】

上海著名老中医张耀卿(1907~1973)谓:“桂枝汤为张仲景一百十三方之主方,有扶正达邪之功。方中桂枝、生姜辛通卫阳;芍药、大枣和营敛阴,甘草调和阴阳。又桂枝、甘草辛甘扶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桂枝、芍药调和营卫。”其归纳桂枝汤之功用如下:

1.调和营卫;2.解肌发汗;3.阳虚自汗;4.胃阳不足;5.奔豚气喘;6.少腹虚寒?痛;7.风湿痹证;8.虚喘;9.小儿慢脾风;10.滋阴和阳;11.冻疮;12.外科阴证。可谓深得桂枝汤应用之要领。笔者尝以桂枝汤加当归、制川草乌治风寒湿痹;桂枝汤加青蒿、白薇治原因不明之低热,辄能应手取效。

附方一

桂枝加桂汤

(谐和营卫,摄纳冲气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桂枝五两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主治】治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桂枝汤乃太阳经药也,奔豚病,少阴肾邪上逆也。用太阳经药治少阴病者,水邪上逆,实由外寒召入,故仍从表治,惟加桂二两,不专御寒,且制肾气,又药味重则达下,凡奔豚病,此方可加减用之(《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莫枚土:此即桂枝汤,而以加桂二两,另立一方于此,见经方分量之例之严,桂枝加芍药汤仿此。奔豚在肾,其道远,桂枝三两不足以发之,故用五两,以示在表易发,在里难发之例(《经方例释》)。

附方二

桂枝加芍药汤

汉·张仲景《伤寒论》

芍药六两  桂枝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主治】治太阳病下之后,因而腹满时痛者。

【方论选萃】

清·莫枚土:此桂枝汤原方倍芍药也,为治风寒腹痛之专方。痛而不实,其病在脉,故不用大黄;痛而不怠,其营不虚,故不用胶饴(《经方例释》)。

清·王晋三:此亦桂枝汤之变,偏于营分,纯一不杂之方。续《伤寒论》痛烦、更烦、心悸而烦,皆用芍药止烦,不分赤白。孙尚、许叔微亦云白芍、惟许宏《方议》《圣惠方》是赤芍。今里气不和,阴气欲亡,自当用白芍补营,佐以甘草,酸甘化阴止烦。改去姜、枣,恐生姜散表,大枣泄营,是用白芍无疑(《绛正园古方选注》)。

附方三

桂枝加大黄汤

(解表和里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芍药六两  大黄三两  桂枝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主治】太阳病反下之,因而大实痛者。

【方论选萃】

清·莫枚士:此桂枝加芍药汤加大黄也。依例当云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大实腹痛较重,于痛故于加芍药外,复加大黄以泄实。或疑为桂枝汤原方加大黄不倍芍药者,不知经方之妙用者也。不言加芍药者,犹茯苓四逆汤,从人参四逆汤来,不言加人参也(《经方例释》)。

附方四

桂枝加葛根汤

(解表透邪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葛根四两  桂枝三两  芍药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

【方论选萃】

清·莫枚士:成注:反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与桂枝汤以和表,加麻黄、葛根以祛风,且麻黄主表实,后葛根汤证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药味正与此方同。其无汗者,当用麻黄,今自汗出,恐不加麻黄,但加葛根也。成说甚善,《玉函》亦无,今并从之。窃意《伤寒论》本无此方,何以明之?论文于此论上二条,下六条俱论桂枝汤主治,至六条以下,始论桂枝加减诸方,而此论反夹出诸桂枝汤条中间,古人必无此章法。考《玉函》录此论,原无加葛根三字,直作桂枝汤主之,则于论文上下诸桂枝汤条次合。《千金翼》录此,亦无加葛根三字,更足以资证明。今《玉函》又云:论曰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此是林校语,是北宋时《伤寒论》本已误矣。盖论本已衍之,后浅人检无其方,因取葛根汤妄当之,故药味与葛根汤并固,分两亦同。《玉函方》虽无麻黄以示别,终当是后人因成说为之,非本有是方也(《经方例释》)。

清·王晋三:桂枝加葛根汤,治邪从太阳来,才及阳明,即于方中加葛根,先于其所往,以伐阳明之邪。因太阳未罢,故仍用桂枝汤以截其后,但于桂枝芍药各减一两,既不使葛根留滞太阳,又可使桂枝、芍药并入阳明,以监其发汗太过。其宣阳益阴之功,可谓周到者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附方五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谐和营卫、收敛固摄法)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龙骨  牡蛎  桂枝  白芍  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主治】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芤迟。

【方论选萃】

清·徐灵胎: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加龙骨、牡蛎者以失精梦交为神精同病,非此不足以敛其浮越也(《兰台轨范》)。

清·王旭高:此心肾不交,精伤气竭,神不敛藏之证。桂枝汤外感用之能祛邪和营卫,内伤用之能补虚调阴阳,加龙骨、牡蛎、收敛其浮越之神,固摄其散亡之精(《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莫枚土:徐氏《轨范》云:经曰脉极虚芤迟,乃为虚寒之症,故用桂枝及建中等汤。若嗽血而脉数者,乃阴虚之症,于此相反,误用必毙。余谓:此方《外台》名龙骨汤,治梦失精,诸脉浮动,心悸,少怠,阴处寒,目眶疼痛,发脱。然则脉浮动者亦宣之,不独虚芤迟也。大法虚而有风者皆宜用,徐氏非也。深师名桂心汤,治同。《小品》亦名龙骨汤。曰: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三枚,附子三枚、炮,故曰二加龙骨汤(《经方例释》)。

【近代验证】

原因:产后血虚,误于前医不问病之虚实,邃以产后普通方芎归汤,加疏风发散药治而加剧。

症候:产经十句钟,孩提包衣方全下,恶露过于常胎,头晕呕吐,憎寒壮热,舌苔粗腻,面色秽垢,头不能举,汗出不止。医误投芎归汤加发散一剂,未完,汗出如雨,大气欲脱,神识时愧。

诊断:六脉浮大鼓指,重按空而无力,确系阴血骤虚,内风暗动,孤阳上越之危候。

疗法:遵仲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增损。

处方:川桂枝一钱  杭白芍五钱  炙甘草钱半  左牡蛎五钱(生打)  龙骨三钱(生打)  西潞党钱半  黑附片六分  明天麻钱半  红枣肉六枚  生姜二片

二剂,汗收热除,第三天买药,遇其同性药店官,谓其生产未过三天,这医生方内都不用当归、川芎以去瘀血,诚属怪医。如果纯粹服此补涩药,恐怕将来你妻要被这药补到瘀血,就要肚胀而死。遂于方内加当归、川芎各钱半。煎服一头煎,霎时间前症完全复作。夜半又来特招,询问始知其故,噫,医药岂可儿戏乎。

二方:前方加酸枣仁三钱,日进两剂。

效果:半月后诸症悉除,进认血属补品二十天,躯干始完满。

葛根汤

辛温发散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美三两(切)  甘草三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

【方论选萃】

明·许宏:葛根性平,能祛风,行于阳明之经,用之为君;麻黄为臣,辅之发汗解表;桂技、芍药为佐,通行于荣卫之间;甘草、大枣之甘,生姜之辛,以通脾胃之津为使。此方乃治其表实,而兼治其合病、并病者也(《金镜内台方议》)。

明·方有执:麻黄散太阳之表,葛根解阳明之肌,桂枝主营卫之和,姜、枣健脾胃之弱,甘草者,和中之国老,芍药者,缓中而佐使。夫如是而经中之邪散,则胃中之正回,不分清者自分清,不显治者而治在其中矣(《伤寒论条辨》)。

清·柯韵伯:此开表逐邪之轻剂也。其证身不疼,腰不痛,骨节不痛,是骨不受寒矣;头项强痛,下连于背,牵引不宁,是筋伤于风矣;不喘,不烦躁,不干呕,是无内症;无汗而恶风,病只在表,若表病而兼下利,是表实里虚矣,比麻黄、青龙之剂较轻,然几几更甚于项强,而无汗不失为表实;脉浮不紧数,是中于鼓动之阳风,故以桂枝汤为主,而加麻、葛以攻其表实也。葛根味甘气凉,能起阴气而生津液,滋筋脉而舒其牵引,故以为君;麻黄、生姜,能开玄府腠理之闭塞,祛风而出汗,故以为臣;寒热俱轻,故少佐桂、芍,同甘、枣以和里,此与麻、桂二方之间,衡其轻重,而为调和表里之剂也。故用之以治表实,而外邪自解,不必治里虚,而下利自瘳。与大青龙治表里俱实者异矣。要知葛根秉性轻清,赋体厚重,轻可去实,重可镇动,厚可固里,一物而三美备,然惟表实里虚者宜之。胃家实者,非所宜也。故仲景于阳明经中不用葛根,东垣用药分经不列于太阳而列于阳明,易老云未入阳明者不可服,皆未知此义。喻氏谓仲景不用于阳明,恐亡津液,与《本草》生津之说相左;又调能开肌肉,又与仲景治汗出恶风桂枝汤中加葛根者左矣。盖桂枝、葛根仅是解肌和里之剂,故有汗无汗、下利不下利皆可用,与麻黄专于治表者不同。麻黄、葛根俱有沫,沫者浊气也,故仲景皆以水煮去其沫,而后入清药,此取其清扬发腠理之义(《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清·魏念庭:葛根,阳明发汗之药也,何以用之于刚痉?盖痉病多在太阳、阳明之交也,颈项强急,所以连身体皆强也。且风湿之邪中于太阳,不过在卫,故以桂枝之力可胜驱驰之任。如再兼寒邪,则凝滞又在营分矣。营卫合病而湿入隧道,非葛根发肌肉中之邪者,不足为君主之品矣。且非兼用麻黄,亦不足治兼感之寒邪矣。而太阳、阳明并感并治,又为法中用法也。其用桂去皮,又不同于柔痉之用桂枝,意在温中助阳以除内湿,因有小便反少,气上冲胸二证故耳。若无此二证,则亦桂枝是用,又何必用桂去皮乎?去皮者,治表者半,而治里着半也。芍药等四物,其意不出前条所论。服法亦悉以桂枝汤为程式,意在微汗而无取于发汗过多也,何非前条申戒之旨乎?此乃仲景为太阳中风湿兼寒之刚痉立治法也(《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清·王晋三: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倍葛根,以去营实,小变麻、桂之法也。独是葛根、麻黄治营卫实,芍药、桂枝治营卫虚,方中虚实互复者,其微妙在法。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后内诸药,则是发营卫之汗为先,而固表收阴袭于后,不使热邪传入阳明也。故仲景治太阳病未入阳明者,用以驱邪,断入阳明之路。若阳明正病中,未尝有葛根之方。东垣、易老谓葛根是阳明经主药,误矣(《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章楠:先煎麻、葛者,杀其轻浮升散之性,使与诸药融和,以入肌肉营卫而疏通之,则邪自可外解矣。岂有一方而发汗固表互用,以自相悖之理?(《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

近代·冉雪峰:查本方,麻桂二方合裁,衡其轻重,而为调和表里之方也。伤寒论此方,上条有桂枝加葛根汤。上方应属桂枝系,此方应属麻黄系。所以然者,服麻黄后,可服桂枝,服桂枝后,不可服麻黄。且麻黄汤,有用桂枝法。桂枝汤,无用麻黄法。故本方原系桂枝加葛根,再加麻黄。不曰桂枝加麻黄、葛根,而另标葛根为汤名者,义例不容自乱也。无汗为邪闭皮毛,项背为邪入经输。麻黄只能开皮毛,而不能达经输。葛根既能达经输,又可通皮毛,但葛根解表力弱。解表须兼麻桂,清里力弱,清里须兼连芩。所谓病机变,则方制即变。病进一层,则方药即进一层也。再伤寒此方下,尚有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在伤寒,则本方与葛芩连草汤对举。在金匮痉病门,则本方又与瓜蒌桂枝汤对举。一温一清,一刚一柔,理愈求而愈精,功愈推而愈宏。学者合诸条比拟互参,则本方真精神,跃跃纸上矣(《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按语】

此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之制,以治太阳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桂枝汤之用,在谐和营卫,故云解肌。伤寒论中,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此仲圣一定成法,以其恶风无汗,故加麻黄之辛散;以其项背强几几,故加葛根,以葛根能达项背输穴也。但从桂枝汤可以无麻黄,麻黄汤不能无桂枝之体例而论,则葛根汤应归属于麻黄汤范畴,近代冉雪峰氏说得极为明白“查本方,乃麻黄二方合载,衡其轻重,而为调和表里之方也……故本方原系桂枝加葛根,再加麻黄。不曰桂枝加麻黄、葛根,而另标以葛根为汤名者,义例不容自乱也。无汗为邪闭皮毛,项背为邪入经输。麻黄只能开皮毛,而不能达经输,葛根既能达经输,又可通皮毛,但葛根解表力弱,解表须兼麻、桂、清里力弱,清里须兼芩、连。所谓病机变,则方制即变。病进一层,则方药即进一层也。再伤寒此方下,尚有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在伤寒,则本方与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对举,在金匮痉病门,则本方又与瓜蒌桂枝汤对举。一温一清,一刚一柔,理愈求而愈精,功愈推而愈宏。学者合诸条比拟互参,则本方真精神,跃跃纸上矣。”

麻桂各半汤

(解表透热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麻黄一两,去节  芍药一两  杏仁二十四枚,去皮尖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大枣四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主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方论选萃】

清·陈修园:《内台》载此方即桂枝汤原方分两,加麻黄三两、杏仁七十个,白水煮服,取微汗。许宏《方议》云:桂枝汤治表虚,麻黄汤治表实,二者均曰解表,霄壤之异也。今此二方合而用之,乃解其表不虚不实者也(《长沙方歌括》)。

清·王晋三:桂枝、麻黄互复,注解者皆为两解法,是以浅陋之见测仲圣之深心,良可慨也。曷不观其法,先煮麻黄,后内诸药,显然麻黄为主,而以桂枝、芍药为监制也。盖太阳邪未解,又因阴阳俱虚,汗吐下皆禁,不能胜麻黄之锐,故监以桂枝、约以白芍,而又铢两各减其半,以为小制,服后得小汗而已,庶无大汗亡阳之过尔(《绛雪园古方选注》)。

葱豉汤

(辛散轻扬法)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葱白一握  豉一升,绵裹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汗不出更作,加葛根三两

【主治】治时疫、伤寒,三日以内,头痛如破,及温病初起烦热。

【方论选萃】

清·尤在泾:温邪之发,阴必先伤,设有当行解散者,必兼滋阴之品于其中。昔人于葱豉汤内加童便;于栀豉汤中加地黄、麦冬,亦此意也(《伤寒贯珠集》)。

清·王孟英:叶氏春温篇,于新邪引动伏邪,亦主是方。盖此汤为温热初病开手必用之剂,鞠通不察,舍近而图远……以桂枝汤为初感之治,仍不能跳出伤寒圈子矣(《温热经纬》)。

清·王旭高:葱通阳发汗,豉升散发汗,邪初在表,宜先服此,以解散之,可代麻黄之用。近代《卫生家宝》加入白芷、甘草、生姜,其功尤捷,勿以平淡忽之(《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张石顽: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著。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靡不随手获效。与产后、痢后用伏龙肝汤丸不殊,既可探决生死,且免招尤取谤,真危证解围之良剂也(《张氏医通》)。

近代·张镜人:葱豉汤出《肘后方》,乃微辛微温之剂,叶天士列为辛凉,殊属不妥。考《伤寒论》314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成无己注:“葱白辛温。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可以体会,葱白虽性味辛温,但辛而带润,温而不燥,豆豉由黑豆蒸A而成,苦寒已转微温。缪希雍云:“豉,诸豆皆可为之,惟黑豆入药。有盐淡二种,为江右淡者治病。经云:味苦寒无毒,然详其用,气应微温。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发热及瘴气恶毒也。”所以葱白和豆豉结合,微辛微温,发汗不伤阴,无凉遏之虑,伤寒初起,邪在卫分者,每一剂知,二剂已;即新感引动伏气之证,亦可促使伏邪由里出表,获得从速透达之目的(《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近代验证】

例一  张玉书治风温案(选自《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风温身热不解,咳嗽呼吸两胁引痛。脉浮滑,舌白腻。此系插胁伤寒,宜疏肌通络。

淡豆豉9克  桔梗3克  瓜蒌仁9克  杏仁9克(研)  归须3克  旋覆花4.5克(包)  牛蒡子9克  新绛屑4.5克  象贝母9克  橘红3克  葱白头一个

例二  蒲辅周治邪热入里(腺病毒肺炎)案(选自《蒲辅周医疗经验集》)。

孙某某,男, 7个月, 1961年4月10日会诊。

腺病毒肺炎已六天,高热不退,前医曾用麻杏石甘汤合葱鼓汤。现体温39℃,咳嗽发憋。纳差,腹胀,大便一天二次,不消化而稀,有粘块状。脉浮细数,舌红苔黑,指纹细,色红,至气关。属表证轻而里证重,治宜和胃消滞。处方:

茯苓一钱  法半夏一钱  化橘红七分  炙甘草五分  连翘一钱  麦芽一钱  莱菔子一钱  神曲一钱  葱白(后下)二寸  豆鼓三钱  枳实(炒)八分  焦楂一钱 一剂。

4月11日复诊:热见退,阵阵咳嗽,有少量痰,腹微胀,手足不凉,今日未大便。脉及指纹同前,舌红苔黑黄,而黄。原方去葱白,加炒栀子一钱。再服一剂。

4月12日三诊:发热已退,昨晚至今大便二次已不稀,饮食好转,四肢温,腹已不胀。脉细稍数,舌红苔黑。原方去连翘,再服一剂而愈。

例三  何拯华治肺燥脾湿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病者:罗守谦,年三十八岁,业商,住偏门外徐山村。

病名:肺燥脾湿。

原因:凉燥外搏,暑湿内伏,时至深秋而晚发。

症候:一起即洒淅恶寒,寒已发热,鼻唇先干,咽喉燥痛,气逆于咳,肢懈身疼,胸胁串疼,脘腹灼热,便泄不爽,溺短赤热。诊断脉右浮涩,关尺弦滞,舌苔粗如积粉,两边白滑,此喻嘉言所谓秋伤燥湿,乃肺燥脾湿之候,即俗称燥包湿,湿遏热伏是也。

疗法:先与苦温发表,轻清化气,葱豉桔梗汤加减,辛润利肺以宣上,使上焦得宣,气化湿开。

处方:光杏仁三钱  苦桔梗一钱  前胡钱半  紫苑三钱  鲜葱白四枚  牛蒡子钱半(杵)  苏薄荷一钱  炙甘草五分  栝萎皮二钱  淡香豉三钱

次诊:连进苦温辛润,开达气机,周身津津微汗,恶寒胸胁痛除。惟灼热口渴,心烦恶热,咳痰稠粘,便溏溺赤,脉转洪数,舌苔粗糙,此凉燥外解,湿开热透之候,法当芳透清化,吴氏三仁汤加减。

次方:光杏仁三钱  牛蒡子钱半(杵)  丝通草一钱  淡竹叶二钱  焦栀皮二钱  生苡仁三钱  青连翘三钱  香连丸一钱  拌飞滑石五钱  栝萎皮二钱

先用活水芦笋二两  灯心五分  北细辛二分  煎汤代水。

三诊:两进芳透清化,胸背头项,红疹白bei齐发,心烦恶热渐减。惟仍咳稠痰,日仍燥渴,腹尚灼热,大便反秘,溺仍赤涩,脉转沉数,舌赤苔黄而糙,此下焦湿热伏邪,依附糟粕而胶结也。治以苦辛通降,宣白承气汤加减,使伏邪从大便而解。

三方:生石膏四钱(打)  光杏仁四钱  小枳实钱半  鲜石菖蒲汁一小匙(冲)  生川军二钱  栝蒌仁五线(杵)  汉木通一钱  广郁金汁两小匙(冲)

四诊:一剂而大便先燥后溏,色如红酱,二剂而燥渴腹热均轻,舌苦黄糙大退,脉转软而小数,此伏邪渐从大便下泄也。下虽不净,姑复其阴,叶氏养胄汤加减,以消息之。

四方:北沙参二钱  鲜生地汁两瓢(冲)  鲜石斛钱半  原麦冬一钱  雅梨肉汁两瓢(冲)  建兰叶三片(切寸,后入)

五诊:咳嗽大减,稠痰亦少,溺涩渐利,大便复秘,频转极臭矢气,腹热如前,脉仍小数,按之坚实,此浊热粘腻之伏邪尚多,与肠中糟粕相搏,必俟宿垢下至四五次,叠解色如红酱,极其臭秽之溏粪,而伏邪给尽,始用缓下法以追逐之。

五方:野菱白根一两,童桑枝一两,煎汤送陆氏润字丸,每吞钱半,上下午及晚间,各服一次。

六诊:据述每服一次丸药,大便一次,色如红酱而秽,然不甚多,便至四次,色转酱黄,五次色转老黄,六次色转淡黄,腹热已除,胃亦思食,诊脉软而不数,舌转嫩红,扪之微干,此胃肠津液两亏也。与七鲜育阴汤以善后。

六方:鲜生地五钱  鲜石斛四钱  鲜茅根一两  鲜枇杷叶五线(炒香)  四味煎汤,临服,冲入鲜稻穗露、蔗浆、梨汁各两瓢。

效果:连送四剂,胃纳大增,津液精神复旧,后用燕窝冰糖汤,调理旬余而瘥。

例四  蒲辅周治痄腮(腮腺炎)案(选自《蒲辅周医疗经验集》)。

闵某某,男,9岁,1954年4月29日初诊。

腮腺炎发病已一周,两侧肿痛,体温40oC用银花、菊花、连翘、板蓝根等解毒清热药,高热、肿势未能控制。请蒲老会诊:头胀身重,困倦无力,不思饮食,小便短黄。脉浮濡而数,舌苔黄腻。春雨连绵,由湿热内蕴上蒸,治宜通阳利湿。处方;

藿香三钱  佩兰二钱  杏仁二钱  连皮茯苓三钱  苡仁四钱  前胡一钱  僵蚕二钱  苦桔梗一钱  生甘草五分  通草一钱  淡豆豉三钱  葱白(后下)三寸  二剂。

4月22日复诊;服药一剂后,周身微汗出,体温下降,小便利,肿势明显消散,头胀身重随减。服两剂后体温趋于正常,饮食增加。脉濡微数,舌尖略红,黄腻苔退而未净。病势大减,余邪未净。原方去豆豉、葱白,加苇根四钱、栀子(炒)一钱,继服二剂而愈。

【按语】

据上海张氏世代相传经验:用于伤寒初起,邪在卫分者,每每一剂知,二剂已。若果寒邪束表,发热无汗,头痛骨楚,冀希迅速表散者,加入柴胡、干葛;如治冬春风温症,咳嗽气逆,两胁或一侧胁肋引疼者,参以归须、新绛、旋覆花等。于此可见张氏融冶古方之一斑。

附方一

杏前葱豉汤

(辛润温开法)

清·叶天士经验方

光杏仁9克  淡豆豉6克  前胡4.5克  生枳壳3克  嫩苏梗4.5克  苦桔梗2.1克  广橘红2.4克(蜜炙)  鲜葱白三枚

【主治】深秋初凉,西风溯飒,暴感风燥,身热头痛,鼻塞怕风,恶寒无汗,皮肤干痛,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串疼。舌苔薄白而干,脉右浮涩、左浮弦紧者。

【方论选萃】

清·何廉臣:此苦温平燥、辛以散风之剂,方用杏、前、枳壳,微苦微辛,温畅肺气为君,遵《内经》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之旨;惟风淫所胜,必先辛散,故用苏、橘、葱白,辛润疏解为臣;佐以豆豉,和中发表,开发上焦抑郁;使以桔梗,味淡微苦,轻宣肺经气滞。是为秋伤风燥,暴凉外束之初方,仅一、二剂可服,切勿多投(《温热病方汇选》)。

【近代验证】

例一  何拯华治凉燥犯肺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病者:单增康,年三十六岁,业商,住但港。

病名:凉燥犯肺。

原因:秋深初凉,西风肃杀,适感风燥而发病。

症候: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塞,状类风寒,惟唇燥嗌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串疼,皮肤干痛。

诊断:脉右浮涩,左弦紧,舌苔白薄而干,扪之戟手,此内经所谓“大凉肃杀,华英改容,胸中不便,嗌塞而咳”是也。

疗法:遵经旨以苦温为君,佐以辛甘,香苏葱豉汤去香附,加杏仁、百部、紫苑、前胡、桔梗等,温润以开通上焦,上焦得通,则凉燥自解

处方:光杏仁三钱  苏叶梗钱半  新会皮钱半  紫苑三钱  前胡钱半  鲜葱白四枚  淡香豉三钱  炙百部钱半  桔梗一钱  炙草六分

次诊:两剂后,周身津津微汗,寒热已除,胁痛亦减。惟咳嗽不止,痰多气逆,胸前满闷,大便燥结,脉右浮滑,左手弦紧已除,舌苔转为滑白,此肺气之愤郁,虽已开通,而胸腹之伏邪,尚多闭遏也。治以辛滑通润,流利气机,气机一通,大便自解。用五仁橘皮汤加蒌、薤。

次方:甜杏仁四钱(去皮,杵)  柏子仁三钱(杵)  生姜四分拌捣全瓜蒌五钱  松子仁三钱(去皮,杵)  栝蒌仁四钱(杵)干薤白二钱(捣)蜜炙橘红一钱

效果:一刻而便通咳减,再剂而痰少气平,后用清金止嗽膏,日服两瓢,调养数日而痊。

【按语】

此方鉴见于何廉臣先生《温热病方汇选》抄本中,秋令感伤,有温燥,凉燥之辨,若其时久晴之雨秋阳以曝,受之者多病温燥,较暮春风温为重;若其次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凉燥,较冬日风寒为轻。沈日南《×性大全》谓燥为次寒,此之谓也。叶氏此方,见于何廉臣《重定广温热论》中,亦治燥凉之方也。即《叶某某三时伏气病篇》所谓“秋深利凉,稚年发热咳嗽,证似春月风温证”是矣。“若果寒凉外束,身热痰嗽,只宜葱豉汤,或苏梗、前胡、杏仁、枳、桔之属,收一、二嗽亦可”是也。

附方二

活人葱豉汤

(辛温宣透法)

宋·朱肱《类证活人书》

葱白十五茎  豆豉二合  麻黄四分  葛根八分

水煎服,取汗。

【主治】治伤寒一、二日,头项腰背疼,恶寒脉紧无汗。

附方三

葱豉桔梗汤

(辛凉疏风法)

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鲜葱白三枚至五枚  苦桔梗一钱至一钱五分  焦山栀二至三钱   淡豆豉三钱至五钱  苏薄荷一钱至一钱五分  青连翘一钱五分至二钱  生甘草六分至八分  鲜淡竹叶三十片

【主治】外感风温,初袭卫分,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或不渴而咳。舌边红、苔白薄。脉右浮数者。

【方论选萃】

清·何秀山:《肘后》葱豉汤,本为发汗之通剂,配合刘河间桔梗汤,君以荷、翘、桔、竹之辛凉;佐以栀、草之苦甘,合成轻扬清散之良方。善治风温,风热等初起证候,历验不爽。惟刘氏原方,尚有黄芩一味,而此不用者,畏其苦寒化燥,涸其汗源也。若风火初起,亦可酌用(《重订通俗伤寒论》)。

近代·何廉臣:葱、豉、荷、蒡辛凉散风为君,使其微汗以解表;臣以栀、翘、竹叶,轻清泄热;佐以桔梗,宣畅肺气;使以甘草,调和诸药。既能散风发汗,又能透络发疹,正风温初起之稳健良方也。如果痰多气逆,加光杏仁三钱,广橘红一钱,豁其痰以下气。若风温不解,症见灼热烦渴,舌边红、中心或黄或白者,乃上焦气分灼津,本方去葱、豉,加石膏四钱,善能清膈上无形客热。近人陆九芝,加荆、防、枳、橘、桑叶,去豆豉、牛蒡子,方意亦大同小异(《重订广温热论》)。

附方四

六味葱豉汤

(微辛轻解法)

近代·何廉臣《温热病方汇选》引清·叶天士经验方

光杏仁三钱  广橘红八分  鲜葱白二枚  嫩苏梗一钱五分  苦桔梗一钱 淡豆豉一钱五分

【主治】治冒风轻症,头痛恶风,鼻塞声重,频频喷嚏,清涕时流。

【方论选萃】

清·何廉臣:此微辛轻解之剂。方用苏、橘、葱、豉,味微辛而质轻浮者,疏风散邪为君;佐以苦桔梗畅肺气以通鼻窍,鼻为肺之窍,肺气一畅,则鼻伤风自解矣。雷氏少逸去葱豉、杏仁三味,加栝蒌皮二钱、牛蒡子一钱五分、薄荷梗一钱。方意亦同,总取其微辛轻疏而已。

【近代验证】

例一  蒲辅周治感冒夹湿案(选自《蒲辅周医疗经验集》)。

薛某某,男,60岁,1963年3月8日初诊。

感冒两周,尚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痒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脉浮微数,舌淡苔白黄腻。属感冒夹湿,治宜疏解。处方:

苏叶一钱半  杏仁二钱  桔梗一钱  炒枳壳一钱  前胡一钱  制香附一钱  陈皮一钱  炒莱菔子一钱半  薄荷(后下)一钱  荆芥一钱  甘草五分  葱白(后下)三寸  三剂,一剂两煎,共取16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

3月16日复诊:体温正常,咳嗽已止,咽已不痛痒,鼻塞减轻,流黄粘鼻涕,大便软量少。脉浮滑,秽苔未净。病势虽减,外邪未尽,治宜疏解,兼理肠胃。处方:

苏叶二钱  杏仁二钱  桔梗一钱  炒枳壳一钱半  前胡一钱  制香附一钱半  陈皮一钱  莱菔子(炒)一钱半  僵蚕一钱半  炒神曲二钱  甘草五分  豆豉三钱  葱白(后下)三寸  二剂,煎服法同前。

4月2日三诊:药后鼻塞减,不流涕,食纳尚可,腹胀,大便不畅量少。脉沉滑,秽苔未尽。外邪已解,湿滞未尽,治宜和脾消滞,清利湿热。处方;

炒苍术二钱  厚朴二钱  陈皮一钱半  炙甘草五分  法半夏二钱  藿香梗二钱  槟榔一钱半  炒枳实一钱  大黄(另包后下)一钱  神曲(炒)二钱  生姜三片  二剂,煎服法同前。

继用香砂平胃丸三袋,早晚各服二钱,白开水下,调理而愈。

苏羌达表汤

(辛温疏散法)

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苏叶钱半至三钱  防风一钱至钱半  光杏仁二钱至三钱  羌活一钱至钱半  白芷一钱至钱半  广橘红八分至一钱

极重钱半  鲜生姜八分至一钱  浙苓皮二钱至三钱

【主治】伤寒冒风,身热恶寒无汗,头痛骨楚,舌薄白,脉浮紧者。

【方论选萃】

清·俞根初:浙绍卑湿,凡伤寒恒多挟湿,故予于辛温中佐以淡渗者,防其停湿也。湖南高燥,凡伤寒最易化燥,仲景于辛温中佐以甘润者,防其化燥也,辛温发汗法虽同,而佐使之法则异,治正伤寒证,每用以代麻桂二汤,辄效(《通俗伤寒论》)。

清·何秀山:人有皮肉筋骨以成躯壳,皆谓之表,其中有脏腑以实之,则谓之里,而其能入里出表,全在经络,故谓之传经,方以苏叶为君,专为辛散经络之风寒而设,臣以羌活,辛散筋骨之风寒,防风、白芷,辛散肌肉之风寒;佐以杏、桔、轻苦微辛,引领筋骨肌肉之风寒,俾其皮毛而出;使以姜、苓,辛淡发散为阳,深恐其发汗不彻,停水为患也。立法周到,故列为发汗之首剂(《重订通俗伤寒论》)。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辛凉泄卫法)

汉·张仲景《伤寒论》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主治】伤寒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风温痰热闭肺,咳喘痰鸣,气粗鼻煽,心烦口渴。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洪而数或滑数者。

【方论选萃】

清·柯韵伯: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召祸。故青龙以恶寒、脉紧,用姜、桂以扶卫外之阳;白虎以汗后烦渴,用粳米以存胃脘之阳也。此但热无寒,佐以姜、桂,则脉流急疾,斑黄狂乱作矣;加以粳米,则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谵语、腹胀、蒸蒸发热矣。亢则害,承乃制,重在存阴者,不必虑其亡阳也。故于麻黄汤去桂枝之辛热,取麻黄之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蓄之实热,斯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悉除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张石顽:此麻黄汤去桂,而兼越婢之意。耑祛上焦湿热痰气,与苓桂术甘汤互发,彼藉苓术,去祛心下之支饮;此藉石羔,专祛膈上之湿热也(《张氏医通》)。

清·钱天来:李时珍云:麻黄乃肺经专药,虽为太阳发汗之重剂,实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杏仁利气而能泄肺;石羔寒凉能肃西方金气。乃泻肺肃肺之剂,非麻黄及大青龙之剂也。世俗不晓,惑于《活人书》陶节庵之说,但见一味麻黄,即以为汗剂,畏而避之。不知麻黄汤之制,欲用麻黄以泄荣分之汗,必先以桂枝开卫分之邪,则汗出而邪去矣,所以麻黄不与桂枝同用,止能泄肺邪而不至大汗泄也。观后页之麻黄定喘汤,皆因之以立法也(《伤寒论集注》)。

清·王旭高:麻黄汤治寒喘也;此去桂枝而重用石膏,治热喘也。按《伤寒论》原文本作“汗出而喘,无大热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改作“无汗而喘,大热者”,频属理正辞明。盖汗出何可更用麻黄,无大热何可更用石膏,其说良是。然以余阅历,喘病肺气内闭者,往往反自汗出;外无大热,非无热也,热在里也,必有烦渴、舌红见症。用麻黄是开达肺气,不是发汗之谓,重用石膏,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汗即不出而阳亦不亡矣。且病喘者,虽服麻黄而不作汗,古有明训,则麻黄乃治喘之要药,寒则佐枝枝以温之,热则加石膏以清之。正不必执有汗无汗也(《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

近代·张锡纯: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己,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此仲景论温病之提纲也,而未言明温病之方。及反复详细观此节,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主之。夫此证既汗后不解,必是用辛热之药,发不恶寒证之汗,即温病提纲中所谓若发汗也,其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即温病提纲中所谓若发汗已,身灼热,及后所谓自汗出,多睡眠,息必鼾也,睡则息鼾,醒则喘矣。此证用辛热之药误发于前,仲景恐医者见其自汗再误以为桂枝汤证,故特戒之曰,不可更行桂枝汤,而宜治以麻杏甘石汤,诚为温病初得之的方矣(《医学衷中参西录》)。

【近代验证】

例一  管性海治风温案(选自《浙江中医药》77年3期·22·)

池×,男,1岁,1973年7月24日初诊。咳嗽频频,喉头痰鸣,气急鼻煽,壮热,体温41℃,神昏嗜睡,口渴,便秘,舌苔焦黄,脉数。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此乃风温犯肺,热甚痰阻,肺失宣降。治宜辛寒清肺,化痰定喘。

麻黄、生甘草各2.4克,生石膏12克,杏仁、连翘各6克,花粉、栝蒌仁各9克,芦根15克,紫雪丹0.9克(研送)

一剂后,壮热减轻,体温39℃,大便未解,舌上及上颚起泡。温热之邪直逼营分,治宜清营凉血,滋阴清肺。

元参、麦冬、花粉、栝蒌仁、银花各9克  生地12克  生石膏、芦根15克  甘草2.4克  紫雪丹0.9克  神犀丹(分研送)

服一剂,气息稍平,壮热又减,神志已清,能吮乳,便解溏薄黑粪。病已转机,上方去紫雪丹、神犀丹,加知母4.5克,唯脐区按之灼手,舌苔薄黄,脉仍数。邪热已清,阴液未复,再拟滋阴养液以善后。

生地12克  元参、麦冬、银花、鲜石斛各9克  知母4.5克  梨汁、荸荠汁各一匙(分冲)  生甘草2.4克  

五剂后病愈。

例二  丁学屏治风温(右中叶大叶性肺炎)案

陈某某,男,30岁,铁路工人。1977年4月19日因寒颤,发热,咳嗽,胸痛三天入院,住院号:12050。

患者于4月16日开始寒颤,发热(T.39℃),拌鼻塞流涕。保健站予复方氨基匹林肌注,复方阿斯匹林口服,体温稍退,仍伴有关节酸痛,咳嗽,黄脓痰,痰量不多,无铁锈色痰,右侧胸痛。门诊血液检验白细胞16400,嗜中性93%,淋巴6%,大单核1%,胸透,右肺中叶肺炎,收入院。

体检:T.38.5℃(腋下),P.80次/分,BP.130/90毫米汞柱。心脏(-),右肺呼吸音粗糙,无干湿性啰音。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1.5厘米,无触痛,脾未触及。

入院后予银黄针16毫升滴注,白花蛇舌草4毫升肌注,口服中药,三天后热退,复查白细胞计数正常,六天后胸透复查:右肺中叶炎症已消失。

初诊:4月19日  病起三天,恶寒颤栗,身热无汗,头痛骨节酸楚。咳不畅快,痰咳稠黄,胸膺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形濡滑。风温上犯肺胃,肺气郁塞不宣,痰滞络瘀。今拟辛凉开肺,疏瘀化痰。方从麻杏甘石汤加味治之。

净麻黄6克  光杏仁9克  生石膏30克(先煎)  金银花24克  连翘壳24克  大青叶30克  板兰根15克  炒大力子9克  西赤芍9克  粉丹皮9克  嫩前胡4.5克  生甘草3克  三帖

(注)4月20日体温下降,右肺背部叩诊实变。

二诊:4月21日  前投麻杏甘石汤加味之剂,汗出热退,头痛恶寒亦罢。惟咳嗽痰略黄稠,甚则痰红,胸膺尚痛。舌红,苔薄,脉形濡数。风邪已从汗解,痰热挟瘀留阻肺胃,尚未清彻。今拟轻清气分,疏瘀化痰。方从栀子豉汤加味为治。

清水豆卷24克  焦山栀9克  金银花24克  连翘壳24克  大青叶30克  板蓝根15克  炒大力子9克  水炒白前4.5克  西赤芍9克  粉丹皮9克  生甘草3克  茅根15克  三帖

三诊:4月24日  前投栀子豉汤加味之剂,咳减痰稀,胸痛亦止。舌尖边红,苔白腻,脉濡缓。痰热挟瘀渐有清彻之机。拟予轻清余蕴而化痰热。

水炒白前4.5克  金银花12克  连翘壳12克  大青叶30克  东白薇9克  板蓝根9克  西赤芍9克  粉丹皮9克  光杏仁12克  生苡仁12克  瓜蒌衣9克  冬瓜子18克  干茅根12克  三帖

例三  丁甘仁治马脾风案(选自《思补山房医案》)。

徐孩  发热六天,汗泄不畅,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咬牙嚼齿,时时抽搐。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不扬,筋纹色紫已达气关。前医叠进羚羊、石斛、钩藤等,病情加剧。良由无形之风温与有形之痰热互阻于肺胃,肃降之令不行,阳明之热内炽,太阴之温不解,有似痉厥,实非痉厥,即马脾风之重症,徒治厥阴无益也.当此危急之秋,非大将不能去大敌.拟麻杏石甘汤加减并挽回于什一。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象贝  天竺黄  郁金  鲜竹叶  竹沥  活芦根

二诊:昨投麻杏石甘汤加减,发热较轻,咬牙嚼齿、抽搐均定,佳兆也。惟咳嗽气逆,喉中尚有痰声。脉滑数,筋纹缩退。口干欲饮,小溲短赤。风温痰热交阻肺胃,一时未易清彻,仍击鼓前进。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羔  象贝  广郁金  天竺黄  兜铃  冬瓜子  淡竹沥  活芦根

三诊:两进麻杏石甘汤以来,身热减,气急平,嚼齿抽搐亦定。惟咳嗽痰多,口干欲饮,小溲短赤,大便微溏色黄。风温已得外解,痰热亦有下行之势。脉仍滑数。余焰留恋,然质小体稚,勿使过之。今宜制小其剂。

净蝉衣  川象贝  金银花  冬桑叶  通草  杏仁  炙远志  连翘  花粉  兜铃  冬瓜子  活芦根  荸荠汁

例四  张耀卿治支饮触感(支气管哮喘――感染型;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选自《内科临证录》)。

凌某某,男,46岁,工人。1966年2月7日因发热,咳嗽,脓痰一周入院,住院号:061780

患者自幼即有慢性咳嗽,多痰病史。气候突变、情绪变换每可诱发。一周来,咳嗽又发作,伴发热,脓痰,气急不能平卧,经治未见缓解而入院。

体检:平卧,口唇未见紫绀,颈静脉充盈。胸廓成桶状,两肺少量干啰音和湿啰音,间闻笛音,呼吸音粗糙;心浊音界缩小,心音低速,心律齐;肝浊音界下降,肝肋下未及,两下肢不肿。

血液检验白细胞12100,嗜中性74%;痰液培养肺炎双球菌生长;X线胸部摄片示慢性支气管炎、两下肺气肿、右下轻度继发感染征象。

初诊:2月8日 身壮热(38-39.6℃)七天,有汗不解,形寒恶热。频作咳,不喜饮。舌苔薄腻,脉弦滑而数。新感风邪,引动素伏之痰饮,互阻肺胃两经,肺气不宣,今拟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复方图治。

蜜炙麻黄3克  生石膏30克(先煎)  光杏仁12克(研)  嫩前胡4.5克  云茯苓12克  大青叶30克  板蓝根30克  川贝母9克  炒枳壳4.5克  一帖

二诊:2月9日 昨投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加味之剂,汗出不多,身热已有下降之势;咳嗽频作,痰咳不爽。苔薄腻,脉数势转缓。前方获效,续当原意为治。

原方加苦橘梗6克  一帖

三诊:2月10日 风邪已有外达之机,痰浊尚欠内化之象。身热日益衰退,喘证较平;咳嗽咯痰不爽。再从原意乘胜进取。

原方加蛤蚧粉3克(分二次吞服)  一帖

例五  蒲辅周治肺闭(疹后肺炎)案(选自《蒲辅周医疗经验集》)。

黄某某,女,九个月。1961年4月13日会诊:出麻疹,退后一周。三天来又咳喘,高热,身无汗;喉中有痰,胸满膈煽,烦躁,大便黄粘,日二三次。脉浮缓,舌红,苔白腻。属肺闭,治宜开闭。处方:

麻黄1.5克  杏仁3克  生石膏9克  甘草1.5克  牛蒡子3克  僵蚕3克  前胡2.4克  橘梗1.5克  葱白2寸(后下)  竹叶3克  一剂

4月14日复诊:胸满膈煽已减,仍发热,体温39℃,无汗,大便七次,尚黄粘,仍发憋,面青,唇干。脉浮滑,舌红,苔黄腻。

原方加麻黄,石羔,加射干2.4克  淡豆豉9克  一帖

4月15日三诊:仍高热无汗,不咳,喘不显,喉部有痰声,大便日三次,面青黄。脉浮数,舌红,苔白腻微黄。属湿热痰阻,治宜清热理痰,方宗苇茎汤加减。处方:

苇茎9克  冬瓜子9克  苡仁9克  杏仁3克  连皮茯苓6克  法半夏3克  桑白皮3克  竹叶3克  通草3克  二剂

4月17日四诊:发热见退,体温38.8℃,无汗,面浮肿,仍青黄色,稍喘,痰粘稠,膈煽,大便四次,深绿色、量少。脉浮数无力,舌红少津,苔厚腻。治宜宣肺理痰。处方:

桂枝1.5克  白芍2.4克  炙甘草1.5克  杏仁3克  厚朴2.4克  生姜二片  大枣3枚  法半夏3克  化橘红1.5克  每剂用水300毫升,煎后100毫升,分三次温服。  二剂

体温渐退而愈。

例六  陆拯治热哮案(选自《浙江中医药》)。77年1期·17·)

沈某某,男,29岁,农民,1976年9月10日初诊。哮喘旬余,喉中哮喘如吼声,夜间加剧,不能平卧,亦不得入眠,咳痰量少、色白而稠,胸闷如窒,并有发热。舌面左边光剥、苔薄白根黄腻,脉象滑数。证属寒邪客肺,肺失肃降,邪从热化,痰热壅盛,气道被阻。治宜宣肺清热,祛痰定哮。处方:

炙麻黄、生甘草各4.5克  杏仁、苏子、甜葶苈各12克  生石膏、桑白皮、鱼腥草各30克  橘梗、银杏肉各9克  炙前胡、制僵蚕、地龙各15克  大枣6枚

服六帖后,哮喘已平,咳嗽十衰其八,二便自调,但神疲、纳呆未改善。以益气滋阴,补肺健脾调理善后。

【按语】

麻杏石甘汤辛凉泄卫,善开肺闭。凡风寒束肺,郁而化热,或风温痰热闭肺,以及麻疹内陷闭肺,而见上气喘急,膈煽鼻张,痰涎壅盛等证,非此不能为功。盖麻黄、石膏寒温相济,幸凉泄卫;麻黄、杏仁辛散风邪,宣畅肺气;甘草味甘性平,佐石膏清泄肺胃,缓麻黄骠悍之性。四味合而成方,正合《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滛于内,治以辛凉,以甘缓之。”之说。近蒲辅周氏,擅用此方,以开寒郁化热之肺闭,辄能应手取效。清·叶天士《临证指南》,有荷杏石甘,桑杏石甘二法,一治肺热移胃;一治风温伤肺,可谓师古人之法,而不泥古人之方。清·吴坤安《感证宝筏》,于本方加薄荷、牛蒡、连翘、枯芩、象贝、桔梗、通草等味,并以乌犀尖、活水芦根煎汤代水,名新加麻杏石甘汤,以为透风泄热之图,功胜原方,毕竟青胜于兰,后来居上,亦一定之至理耳。近代丁甘仁氏(1865-1926)于本方加薄荷叶、连翘壳、鲜竹叶、白罗卜汁、象贝母、射干、僵蚕、京玄参等味,专治喉痧痧疹不透,憎寒发热,咽喉肿疼,或内关白腐或咳嗽气逆之重证。亦取其泄卫宣肺之功耳。

晚近用治大叶性肺炎、麻疹并发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支气管哮喘等证,功效卓著。

附方一

新加麻杏石甘汤

辛凉宣透法

清·吴坤安《伤寒指掌》

焦麻黄八分  石膏四钱  杏仁二钱  牛蒡子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枯芩一钱五分  象贝母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桔梗八分  生甘草四分  丝通草一钱

先用犀角尖八分,芦根一握,煎汤代水

【主治】治痧疹透发不尽,毒邪干肺,喘急昏闷,症情危笃者。

【方论选萃】

清·邵仙根:此痧毒内伏郁闭之症,或着寒冒风,皆能致此……盖痧出而不尽透,毒伏于内,郁闷肺闭,而皆喘气急者,大危之症,非麻黄大开肺气,则不能救;再用石膏以清火;杏仁以下气;甘草以缓急而泻火毒;加犀角、桔梗等味,提透清化为治(《伤寒指掌》)。

附方二

叶氏荷杏石甘汤

(甘寒复辛凉法)

近代·何廉臣《温热病方汇选》

苏薄荷一钱 光杏仁三钱  生石膏四钱  冬桑叶二钱  连翘壳二钱

【主治】风温上犯,滋清轻剂不应,气分火燥,头胀鼻鸣,咳嗽声浊,身热汗出口渴。苔薄燥,脉右寸洪大。

【方论选萃】

近代·何廉臣:血虚者火必旺,火旺者液必亏,液亏则气分火燥,症已肺热移胃,胃津被灼。故主用石膏甘淡辛寒,气清无毒,善解燥热无形之气。凡壮热烦渴,自汗大出,右手脉大等证,不能舍此以图功;佐以生甘草泻火和胃,且能缓石膏质重下降之力。景岳名为玉泉饮,以甘、膏一甘一寒,连清胃腑燥热,甚为合法。惟停食化火,脘闷腹胀者,宜用枳、黄消降,切忌石膏凉遏。今此症胃虽燥热,而肺经风温未除,故仍用翘、荷辛凉以散风;桑、杏轻苦以清肺,乃甘寒复辛凉之法,而为风温消烁肺胃之良剂。余特名曰荷杏石甘汤,已编入《国朝医方拮粹》中矣(《温热病方汇选》)。

【近代验证】

例一  陈作仁治春温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病人:陈其意,三十六岁,南昌人,住城内。

原因:丧偶续弦,时当客冬,房事过劳,真阴亏损,又兼冬令严寒。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其斯之谓欤。

症候:初起症似伤寒,惟热多寒少,常有汗出,汗后而热不稍减,且口渴引饮,此与伤寒病状,大不相同。

诊断:两寸脉浮大而数,右寸脉尤洪,脉症合参,断为春温,乃热邪伤阴之候也。

疗法:但春温症而恶寒,微兼表症,不能骤用纯阴之剂,宜仿仲景麻杏甘石汤主之,但麻黄春夏宜慎用。兹以薄荷代麻黄为君,杏仁宣表为臣,石膏质重泻火,气轻解肌为佐,甘草和中为使,但温必有毒,有浊气,加银翘芳香化浊,泄热解毒,以助石膏之清解。

处方:苏薄荷一钱二分  叭哒杏仁三钱(去皮尖)  生石膏八钱(拌)  生甘草一钱  净银花三钱  青连翘三钱。

效果:此方连进二剂,各症均减过半,唯咳嗽热渴,尚未痊愈,易以桑菊饮加减续进。

冬桑叶三钱  白菊花二钱  苦杏仁二钱(去皮尖)  桔梗钱半  贝母钱半  鲜芦根三钱  淡竹叶钱半  苏薄荷四分  生甘草一钱

此方又接进三剂,未七日而各症逐渐就痊矣。

例二  郑慧中治瘅热兼寒案(选自《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病人:何郑氏,三十二岁,住杭县定南乡何家埠。

原因:由伏热内发,新凉外搏所致。

症候:头痛背寒,身热无汗,口渴神烦,脘腹尤灼,便闭溺赤,两足独冷。

诊断:脉右洪数,左浮弦,舌赤,苔白兼黄。此外寒束内热,热由伏气,即《灵枢》所谓“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是也。

疗法:仿叶氏辛凉重剂,故用荷、杏、石、甘,发表解热为君,佐以栀、豉、蒡、翘之轻宣,芦笋、灯心之凉透。

处方:薄荷叶一钱  生石膏六钱(研细) 焦山栀三钱  炒牛蒡钱半  光杏仁三钱  生甘草六分  淡香豉三钱  青连翘四钱

先用活水芦笋一两  灯心五分  煎汤代水。

次诊:一剂而微微似汗,再剂而壮热大渴,大汗淋漓,神烦谵语,两足转温,频转矢气,脉右洪大搏数,左转数实,舌苔黄糙,此热结胃肠之实火症也。实则泻之,与白虎承气汤,急下存津。

次方:生石膏一两(杵)  生川军三钱  小枳实钱半  肥知母四钱  元明粉二钱(分冲)  生甘草七分

三诊:一剂而腹中努胀,欲便不便,二剂而大便通畅,热渴顿除,谵止神静,惟小溲赤热濇痛,黄苔退而舌干,口不喜饮,脉转小数,按之无力,此伏热去而津液已亏也,议保津以清余热。三方:

鲜生地五钱  天花粉二钱  济银花钱半  鲜茅根一两(去皮) 鲜石斛四钱  毛西参一钱  青连翘二钱  鲜荷梗一尺(切寸)

效果:连服三剂,溺利热净,胃纳稀粥。后用白茅根一两,鲜石斛三钱,煎汤代茶,调理旬日而療。

【按语】

此即麻杏石甘汤之变也。彼治风寒束肺势渐化热。身无大热,汗出而喘者。重心在喘,喘至汗出发润,势已危急,必有膈煽鼻张等症,非麻黄之辛开肺闭,难以为功矣。此治风温上受,肺卫失宣,里热已著。盖温邪则热变最速。故以薄荷、桑叶以易麻黄,辛凉泄卫,轻宣肺气;石膏、连翘轻清气分燥热,乃辛凉复辛寒法,系治温热卫气交并之策。宜其药简效宏,仿经方之章法耳。

附方三

叶氏桑杏石甘汤

近代·何廉臣《温热病方汇选》

霜桑叶三钱  生石膏四钱,研细先煎  栝蒌皮二钱  广郁金二钱,生打  光杏仁二钱,勿研  生甘草五分  焦山栀一钱五分  水芦根二两,同石膏先煎

【主治】治风温伤肺,身热汗出,咳嗽胸闷,喉痛声浊,口渴心烦,面赤恶热。或发痧疹,小便色黄。舌白燥刺,或兼淡黄。脉右寸独大,或右关浮洪者。

【方论选萃】

近代·何廉臣:此辛凉重剂,佐以苦泄之法。方用桑、杏、石、甘大清肺热为君;臣以芦根、蒌皮,展气化以轻清;略佐栀皮、郁金,微苦清芬以降气。为清气分燥热之要方。

银翘散

(辛凉疏风,清温解毒法)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清扬法。今人亦间有用辛凉法者,多不见效,盖病重药轻之故,一不见效,随改弦易辙,转去转远,即不更张,缓缓延至数日后,必成中下焦证矣。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主治】温病初感,头身疼痛,身热怕风无汗,胸膈不快者。

【方论选萃】

清·吴鞠通:按温病忌汗,汗之非惟不解,反生他患。盖病在手经,徒伤足太阳无益;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且汗为心液,心阳受伤,必有神明内乱,谵语癫狂,内闭外脱之变。再,误汗,虽曰伤阳,汗乃五液之一,未始不伤阴也。《伤寒论》曰:尺脉微者为里虚,禁汗,其义可见。其曰伤阳者,特举其伤之重者而言之耳。温病最善伤阴,用药又复伤阴,岂非为贼立帜乎?此古来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合而论之,经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又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又谓:病温,虚甚死。可见病温者,精气先虚。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此叶氏之法,所以迥出诸家也(《温病条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
《名医经方验案》麻黄汤证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五十)
麻杏石甘汤 麻黄5~15 杏仁10 石膏15~45 生甘草10[功效] 清肺止咳[适应症] 肺热壅盛。咳喘哮鸣,痰黄粘稠,舌红苔黄,脉洪数。
麻黄汤证
经方:大青龙汤(外寒里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