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选》顶级智慧5条,读懂就不害怕了
userphoto

2023.07.12 四川

关注

360docimg_0_

用辩证法读毛主席、用辩证法读《毛选》的五条经典语录。

1、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的拥护我们。

根据辩证法,需要和可能构成了正反面,需要走向可能,可能走向需要,当需要被满足了,就会导致可能性的产生和加强,也即只有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才可能成为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才会围绕和拥护我们。

需要越少,则可能性也越少。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如果只有需要,没有可能,则需要也不能存在。如果只有可能,但没有需要,那么这种可能性也会趋向于零。

当需要和可能兼具时,才是健康的、才能长久,也即能成为现实。

2、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根据辩证法,正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走向,这个桥或船的问题,就是条件的问题。创造出条件,才能以对方的办法对付对方,才能实现和加速正反面的走向。

创造出条件,

斯大林:凡是 新的一代都要遇到在他们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具备的一定的现成条件。 伟大人物只有善于正确地认识这些条件,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才 有一些价值。如果他们不认识这些条件而想凭自己的幻想去改变这些 条件,那末他们这些人就会陷于唐·吉诃德的境地。

这个条件就是不在历史长河中淹死的船和桥。

斯大林:正是人们创造 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的现成条件的时候,只 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的时候,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通用条件包括,

1)以正面胜反面,即是使自己处于正面。

2)立足于反面、走向正面,这是实现正面的条件。

毛主席:向着最坏的一种可能性做准备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不是抛弃好的可能性,而正是为着争取好的可能性并使之变为现实性的一个条件。

正是这句话的论述,好和坏构成正反面,这是立足于反面——坏可能性,走向正面——好可能性。立足于最坏可能性,就可能得到最好可能性。

3)正反面兼具,要补充它的另一面,从而实现正反面兼具。

这些条件就是必备的过河桥或船。

3、九一八事变以后的环境能够使国民党营垒分裂出这样一部分人,为什么今天的环境反倒不能造成国民党的分裂呢?

根据辩证法,环境和人构成正反面,环境决定了人,反过来人又改变了环境,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当环境发生变化了,那么势必人也会发生分化、分裂。因为人如果不变化,就会被环境所淘汰,就会被更适应环境者所取代。

所以,又说时势造英雄。

斯大林:民粹派采取这种刺杀个别人物、实行个人恐怖的斗争手段来反对 沙皇制度,是错误的、对革命有害的。个人恐怖政策,是从民粹派所 谓“英雄”是积极的而“群氓”是消极的,“群氓”应等待“英雄” 建立丰功伟绩这一谬论出发的。这一谬论认为,只有个别杰出人物才 能创造历史,而群众、人民、阶级,或如民粹派作家们轻蔑地称呼的 “群氓”,不会自觉地有组织地行动,只能盲目地跟着“英雄”走。

而在客观上,在唯物论分析上,

斯大林:民粹派用刺杀压迫者阶级的个别代表人物这种对革命无益的行动, 转移了劳动群众同压迫者阶级作斗争的注意力。他们阻碍了工人阶级 和农民的革命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民粹派妨碍工人阶级了解自己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阻碍创立工 人阶级的独立政党。

应该说,那些英雄人物是拥有更大的杠杆,他们对环境的适应、他们和环境的结合,使他们具备了能撬动环境的杠杆。

与更大的环境结合、并获得领导权,则拥有更大的杠杆。与更小的环境结合,则拥有更小的杠杆。正如米国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他们与全球这个环境相结合,所以他们拥有最大的杠杆。

同样,改变环境,就能改变人。比如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以及李斯西入秦,就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4、这个大转移,使得旧区域变为游击区。在转移中,红军本身又有很大的削弱。如果我们拿着整个局面中的这一方面来看,敌人是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我们是遭遇了暂时的部分的失败。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对的,因为这是事实。但是有人说(例如张国焘):中央红军失败了。这话对不对呢?不对。因为这不是事实。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

根据辩证法,部分(局部)和全体(全局)构成正反面,部分要走向全体,这样的部分才能成功;反之全体要走向部分,这样的全体才能越来越大。

而在行动上的指导,即是要使自己走向全体,让原来的全体变成部分,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全体,这就是发展。比如毛主席,就是从井冈山这个极小的部分,不断的让其发展成全体——进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然后又从延安这个较小的部分,不断的地让其发展成全体——进到新中国,然后又从新中国这个部分——进到全世界,这个全体是越来越大的,旧的全体是不断的走向部分的。

如果自己成为了别人的部分,那显然是要受别人的全体的支配和掌控的,比如张特立就是这样的一个变化。

5、红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占据我军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实现围剿“追剿”计划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这样说才是恰当的,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

可见,发展就是取得阵地、发展阵地,

教员:一方面是在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阵地。这是我们的战略出发地,丧失了这个阵地就一切无从说起了。但是主要的目的还在另一方面,这就是为了发展阵地,……保持阵地和发展阵地是不可分离的。

如果丢了一个阵地(失败),但同时又取得了一个阵地(则是胜利)。所以,放弃阵地是不可取的,夺取阵地,就是夺取胜利。

根据辩证法,夺取和失去构成正反面,所以,失去后不能走向夺取,那么这样的失去,就是有害的、没什么价值的。反之,如果夺取不能走向失去(淘汰),那么这样的夺取,最终也会毁灭了自己。

在性质上,夺取是一种从“无”走向“有”,“有”要走向“无”,这样的“有”才是健康的。比如,

斯大林:那你们就可以看到, 带括号的贡赋(指剪刀差)一词是可以使用的,指的是这件事非同一般,指的是一 有机会就应当立即取消这种贡赋。

也就是说存在,是为了淘汰它(通过发展、使之消失),这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定位和过程,才是健康的,才是符合辩证法的。

这个认知和教员群众路线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教员: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这是错误和不够正确的价值,先有这些东西(不管对错),然后才能淘汰掉这些东西(被更正确的东西取代),这是从有走向无,这就是有和无这对正反面的应用和实践,这样才是健康的、才是长久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顶级智慧6条,精辟!
毛主席的11个顶级智慧,精辟!
毛主席的这个做事方法,稳、准又冷静!
张国焘凭什么被毛主席完败?
列宁的原则、斯大林的逻辑和毛主席的辩证法
毛主席:辩证法的五个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