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人生使命到底是什么?” | Stay Awake 醒着 V

在个案中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我的人生使命是什么?”“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世我到地球来是为了什么?”……

  • 天赋和使命到底是不是同一件事?

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有一段时间我也非常执著地想要知道“自己这辈子活着的使命/天命到底是要干嘛?”这样迫切的追问隐含着几个隐忧:一是我现在的人生方向到底是不是对的?那像是迫切地需要被认可,或者被引导到“对”的方向。 第二个隐藏的信念是人们会认为这辈子的“使命”一定是特定的某件事,比如做疗愈师、优秀的讲师、销售人员或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咖。

当然从星盘来看,确实会显示我们在某些领域的天赋,但这些天赋就等同于我们的使命吗?还是这些天赋只是我们去达成使命的一个途径?

  • 灵魂成就上不封顶

我第一次开始反思天命/使命/人生目的,是两年赞羽给我做灵魂沟通的时候(当时的记录在这里《听灵魂说往世的故事》)。那时候我正在经历一段最纠结的时光,一边在互联网公司上着班,在那里大家把身体作为消耗的资本,没有人在意“本性”,每天都有人在生病;另一边对于内在探索的工作我无论如何都放不下,内在有一部分很确信这是我终其一生会坚持下去的事情。于是那个时候我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在这一世能获得的最高成就是什么呢?

当时赞羽止不住地笑,她说:

不是我要笑啊,是你的灵魂在笑啊。成就是一件上不封顶的事情,并没有所谓的“最高”可言,当你行径到一定的频率和阶段,新的任务和平台就会徐徐展开。

当时的第一反应其实是对我的灵魂翻了一百万个白眼。心想,好气哦,就问你这样一个这么重要的问题你竟然还答得这么拐弯抹角不痛快!

后来在头脑层面可以理解,毕竟这种螺旋上升、徐徐展开和星盘说的,以及灵魂演化的路径,是同一件事嘛。


  • 人生使命是细微之处见精神

但今年开始,对“使命”及“目的”有了一些不一样的体认。尤其是从新加坡回来之后,我在看的书都在讲同一件事——

“人类的所有精神导师都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活在地球上的目的,就是与我们基本的、证悟的自性相结合。”

——《西藏生死书》


“你的人生就是一场历险,无论在世上做什么都不是终点,而是将矿石熔成纯金的一场严酷考验。一旦人情自己便是个人性的本体,做什么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你自然会选择能拓展及加强“真我”的工作。”

——《内在的探索》


“与神合一并不代表自身的存在被神的存在吸收了,反而是彻底领收到神的爱与所散发的气息、照耀的光辉和传递的温暖。当心灵得到如此神奇的感悟时会由衷地哭泣。处在这种密契体验里,心灵的火苗与神的火焰不期而遇。这时人的个人性非但不会熄灭,反而会彻底点燃。”

——《塔罗冥想》第二封信:女祭司


这次新加坡之行非常神奇,它彻底击碎了我这个信念:“人生使命必须要是一件具体的,甚至重大的事项”。不,不是的,人生使命或者说生命目的,真的是在细微之处见精神的。

Amma在世界范围内给拥抱已经31年了,已经拥抱过了超过36,000,000人。最长一次是22小时毫无间断地拥抱。看似拥抱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她做到了极致。在印度的时候我们问Swami:Amma为什么要全世界抱抱?

因为那是amma的本心,就是很自然地要去拥抱所有的人。就像太阳照耀大地,风自然吹动,河水自然会流一样。

当时听到这个回答就哭了。这句话太朴实了,但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品质说出来和活出来的时候,它具有了远比字面上深厚得多的意味,因为你会看到整个生命都是这样活着、这样彰显,这样传递和撒播爱的。

  • 那该如何达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在这个觉醒的时代,书籍、媒体、导师都在告诉我们要“做自己”/“know yourself”。那这个“自己”或者“yourself”到底又是什么?结果这又变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然后大家就挣扎在到底怎么做自己?或者为了做自己而做自己当中……

“做自己”中的“自己(the self)”到底是什么?并且要怎么“做”?在《内在的探索》中阿玛斯给了这样一个回答: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曾提到苏格拉底和学生探讨所谓的“永恒真理”(我们称之为“本体(essence)的品质,包括勇气、诚实、谦虚、爱等等。”苏格拉底想要阐明人们如何才能学会这些事,他的解释是:我们无法从别人身上学到这些品质。没有人可以交给你勇气或爱的品质。在最后的论述里他告诉我们,只有借由忆起这些品质,我们才会体认到它们。

……

本体具有许多形态或特质,譬如真诚、爱、慈悲,还有客观意识、价值感、意志、耐力及喜悦。这些都是本体的各种特质,它们就像是钻石的不同切面,反应出了不同的色彩。

……

能照顾到本体所有特质的门派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不同教诲之间的冲突便是如此形成的。



回归本性可以是很小很不起眼的事情,但有力之处就在于“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像Amma一抱抱了31年,还在继续;就像Sri K. Pattanhi Jois教授阿斯汤加瑜伽一教就是61年。我也好感恩身边有这么良师益友在提醒我,也作为榜样也唤醒我、教会我怎样“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包括冥想、瑜伽、实修、爱自己、好好吃饭、以及一切小的善举。当我们回到本性之中,无论做什么都是喜悦,事情没有大小,每一件发乎本性的事情都是重要的。天赋和使命并非同一件事,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天赋会帮助你更好地忆起你的使命,快乐自由喜悦地活在世上但不属于它。使命也会让你能够更好地发挥你的天赋,无论天赋的大小、类型,都让感受到快乐自由喜悦,还有爱以慈悲,力量……

本性也可以被唤醒和忆起,正如我在和Amma的关系中体验到的那样,正如我在和身边朋友互动中体验到的那样,正如在每一个个案中案主伙伴们体验到的那样。而本性一旦被唤醒,便像火苗一样永远不会熄灭,它只会随着你的体认越烧越旺,直到完全融为一体,在喜悦中,在光中,在爱中。

我们很庆幸,有一生的时间去体认和活出本性,去回归自在圆满与喜悦。所以,多一些耐心,慢慢来,比较快。



梦轲 书于

2018.4.11 夜

4月咨询预约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现孩子的天赋使命
灵性入门|如何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深度精华)
【自在人生】笔记 第20课:喜悦之道
喜悦之道20
如何找到自己的天赋使命,轻松喜悦的过完下半生?
从生命灵数看你的人生使命(你是谁?将去哪?如何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