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吕微之,《咏犬》等
宋,吕微之,《咏犬》
风恬月朗眠花影,
吏不叩门门户静。
何事晓来吠一声
,
有人采吸门前井。
一幅静谥闲适的画面,一只可爱的小狗,安详地躺在树下,一阵狗吠打破了清晨的沉寂,原来是取井水的邻人。这是宋代诗人吕微之对乡村看家护院狗的描写。
    狗,顽皮、聪明、可爱。狗狗忠心伴主、狗狗千里寻主、狗狗舍身救主,狗狗以身殉主的例子举不盛举。后来,人们就常常把狗狗当成了“忠诚”的代名词。现在,各类狗狗进入到我们的生活里,在带给我们开心的同时,也培养着孩子们的爱心,更是抚慰着一些孤独老人晚年的心灵。它们被宠养着,被疼爱着,待遇越来越好,地位越来越高,俨然成了家庭中的一员。但是,我们真正了解它们了吗?在朋友的空间看见了这组狗狗图片,感触很深,在享受狗狗带给我们乐趣的同时,也来听听它们的心声吧!

 
唐代诗人曹唐曾写了《小游仙》:

冰屋朱扉晓未开,谁将金策扣琼台;
碧花红尾小仙犬,闲吠五云嗔客来 。

这首优美的游仙诗,既有"冰屋朱扉"的琼台,还有"碧花红尾"的小仙狗,见了客人还要"闲吠"几声。这首诗充满着人间的快乐和生活的情趣,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宋代诗人吕微之,以隐居不仕,耕渔自乐,曾写了一首《咏犬》诗:

风恬月朗眠花影,吏不叩门门户静;
何事晓来吠一声,有人采汲门前井。

该诗描绘了一幅静谥闲适的画面,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安详地躺在树下,一阵狗吠打破了清晨的沉寂,原来是取井水的邻人。这里的狗是乡村看家护院的狗。

清代诗人,进士宋琬,曾写了《舟中见猎犬有感而作》: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
樯边饱饭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秋水芦花"是写秋景,从景想到打猎的秋季,并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并引用刘备的"吾常身不离鞍"、"髀里肉生"的典故,这种借咏犬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起到了环境与心境相吻合的艺术效果。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先后为狗写过不少令人拍案叫好的诗句。其中《咏犬》一诗云:

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

该诗活灵活现地刻划了狗的特性。

晋代傅休奕所作的狗赋最为脍炙人口:

骨相多奇,仪表可嘉,足悬钩爪,口含素牙,首类骧螭,尾如腾蛇,舒节急筋,豹耳龙形,势若凌青云,目若泉中星,既连捷无前,又闲暇而有度。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狗年到来之际,高诵低吟如此美妙的咏狗诗,别有一番情趣。

    我国养狗历史悠久,又是诗的国度,不少文人墨客以狗为题材,留下了大量咏狗诗句,如吴伟业的《过淮阴有感》“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卢纶的《山店》“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等。狗有许多名称,这在诗中也可见一斑,如黄庭坚称狗为“黄犬”,诗云:“白云行处应垂泪,黄犬归时早寄书”;苏东坡在《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中称狗为“黄耳”,诗云:“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王稹称小狗为“■子”,他在《梦春游七十韵》诗中写道:“鹦鹉饥乱鸣,娇■睡犹怒”;白居易在《和梦游春一百韵》诗中,名狗为“乌龙”,诗云:“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

    在众多反映田园气息的诗中,狗的出现,往往使诗句增添了动感,让人读后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之趣。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白居易的“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中。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吕徽之的“何事晓来吠一声,有人来汲门前井”;王维的“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刘长卿的“犬吠寒烟里,鸦鸣夕照中”等,宛如一幅幅清新的乡村画卷,洋溢着“鸡犬之声相闻”的农家气息。

    诗人们所处的境遇不同,咏狗所抒发的情感也各异。唐代杜甫的“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描写了当时世事变化无常的情景。古诗人黄遵宪的“归来落拓不得志,牵狗都门日游戏”,流露了借狗消愁的心情。


唐诗咏狗

王美春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不仅诗人辈出,而且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间有许多事物出现在唐诗之中,人类的朋友——狗便是其中之一。

在《全唐诗》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不少咏狗的诗行。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检索,其中诗行内含“犬”字的有418项与查询匹配,含“狗”字的则有79项与查询匹配。这些咏狗的诗行,内容丰富,角度不一,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诗行咏狗,以狗本身为主要描写对象。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之首句,写狗叫,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白居易的“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犬鸢》)之次句,描绘狗在温暖的阳光下睡眠的情态,逗人喜爱。刘禹锡的“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插田歌》),描写黄狗来回跑、“赤鸡鸣且啄”的情景,富有乡土气息。

另一类诗行咏狗,则是咏狗之意不在狗,而在于以此作衬托。这类诗行占了绝大多数。钱起的“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送元评事归山居》)之次句,描写山里人所养之狗与主人亲密无间的感情,著一“喜”字,便使境界全出。贾岛的“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送道者》),写出行者,无人同行,唯有狗相伴,由此可见,狗与人亲密无间的感情。杜甫的“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草堂》)与费冠卿的“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咏狗,诗意与钱起、贾岛的诗行相仿。李白的“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送袁明府任长沙》),以咏狗来衬托诗人送别友人的离别之情,情真意切。姚合的“可怜白犬子,闲吠远行人”(《哭砚山孙道士》),以狗之“闲吠”来衬托诗人失去友人的悲痛之情,“倍增其悲”。于濆的“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山村叟》),以“贵门犬”之境遇反衬“山村叟”之境遇,对比强烈。刘长卿的“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湘中纪行十首》之《洞山阳》)之首句,以“犬”形容“白云”,言白云将像狗一样离开,颇有诗趣。宋之问的“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过函谷关》),用鸡鸣狗盗典故,耐人寻味。秦韬玉的“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贵公子行》),以“斗鸡走狗”讥刺富家子弟,入木三分。

在《全唐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咏狗的诗篇。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检索,其中诗题中含“犬”字的有4项与查询匹配,含“狗”字的则有2项与查询匹配,虽说这一数字要大大少于含“犬”、“狗”字的诗行,但这些诗篇也能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首诗。一首是苏拯的《猎犬行》:“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自尔初跳跃,人言多拏躩。常指天外狼,立可口中嚼。骨长毛衣重,烧残烟草薄。狡兔何曾擒,时把家鸡捉。食尽者饭翻,增养者恶壮。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这是一首古体杂言诗,咏猎犬别具一格。此诗,看似在写对猎犬的不满:无论猎犬是“未成行”,还是“今盈群”,都对“狐兔”无可奈何,猎犬未曾擒“狡兔”,却“时把家鸡捉”,又养得“壮复壮”,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借咏猎犬发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之慨叹,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首是薛涛《十离诗》之六的《犬离主》:“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狗,被主人养了四五年,“毛香足净”,得到主人的喜爱,但无来由咬了客人,便受到主人的冷遇。诗语无多,却留给读者众多想象的空间,让人极易想起那些像狗一样的奴才,奴才做错了事,被主子遗弃,是极为正常的,要不怎么有“狗奴才”的说法呢?

狗作为我国十二生肖之一,紧排列在鸡之后。唐诗咏狗,有不少就是“鸡”、“犬”二字连用的。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检索,在诗行内“鸡”、“犬”二字连用的,共有108项与查询匹配,如:于鹄的“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寻李逸人旧居》),储光羲的“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新丰作贻殷四校书》),武元衡的“武陵川径入幽遐 ,中有鸡犬秦人家”(《桃源行送友》)。也有“鸡”、“狗”二字连用的,如:杜甫的“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新婚别》),卢仝的“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寄男抱孙》),贯休的“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琴曲歌辞》之《白雪歌》),等等。
 
犬鸢
白居易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晚来天气好, 散步中门前。                                                               
门前何所有, 偶睹犬与鸢。
鸢饱凌风飞, 犬暖向日眠。
腹舒稳贴地, 翅凝高摩天。
上无罗弋忧, 下无羁锁牵。
见彼物遂性, 我亦心适然。
心适复何为, 一咏逍遥篇。
此仍着于适, 尚未能忘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狗狗的语言
狗的寿命一般有多长 常见狗狗的寿命(2)
你知道狗狗分为什么种类吗?养狗前了解这几大类,找到适合你的
狗狗大全,狗的种类居然有这么多!看完后别再说分不清狗了
【诗香雅韵】 古诗配画:雨滴凝成的诗行
养狗有什么好?看完这些好处,有谁会不心动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