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经历: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资源

教育经历: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资源

前期与一位小学教师闲谈,她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创新深深地触动了我,我随口问了一句:“您没有把这些探索写出来吗?”她惊讶地说:“写这些有什么价值?应该怎么写?”我反问她:“那学校都要求您写什么?”她很认真地回答:“写教育反思、写课例分析呀。”后来,我注意了教师写的教育反思,很多老师都是成篇成篇虚构的事件、大段大段的理论分析、连篇累牍的名人格言,说着自己不愿意说、说着自己不明白的话,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却很少被教师涉及到。为什么很多教师从教多年,经历的教育事件不计其数,却没有形成丰富的教育经验,这说明教育经历并不等同于教育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珍惜自己丰富的教育经历,在不断总结、反思和提升的基础上把经历变成经验,而这恰恰是形成教师的教育思想,实现个人有效成长的重要资源,因而,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经历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资源。

一、有明确目标的反思才能把经历变成经验

没有教育经历很难谈得上有教育经验,教育经历是教育经验的基础。但是,有了一定的教育经历之后,并不必然地意味着积累起相应的教育经验,教育经验的丰富和深刻程度更多地取决于教师个体的思考。教育经验最直接的源泉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尽管受教育的过程也会对一个人的教育经验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经验毕竟是初浅的,较高水平的教育经验都是建立在直接的教育教学经历基础之上的,这就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看似平凡和琐碎的点点滴滴,其间的探索、思考、困惑以及触动恰恰是教师获得教育经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面对教育纷杂的诸多问题和现象,教师都有必要反思,但对一位教师来说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目标和体系,缺少了明确的反思主题或方向,仅仅凭借着一时的兴趣和冲动,反思再多也难以让经历成为经验。纵观诸多名师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李吉林的成就在于她毕生研究情境教育,薛发根的成功在于他确定了“简单平实”的语文风格,王崧舟的魅力在于他的“诗意语文”,邱学华的伟大在于提出并坚持了“尝试教学”……。从教师的经历看,个人所经历的、熟悉的、能够解决或探索的问题恰恰是教师应该反思的经历,诸如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教育案例、读书思考中发现的问题、课题研究中的尝试和探索等等,关键的是教师应该制定恰当的成长规划,确定自己的课堂风格,提出研究和反思的问题并坚持下去,在丰富人生教育经历的同时,把经历变成经验,实现自我专业发展。

教育经历的反思需要科学和理性,否则,即使有了反思也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有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老师很热爱教师工作,也很富有热情,与学生的关系也很融洽。可是期末考试时他所任教的两个班的考试成绩都不理想。面对这样的成绩当然很是着急,很自然地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短暂的教学生涯,想找出原因,改进工作。经过反思,原因找到了:没有能“熊”住学生,平时对他们太客气了!于是行动也跟上:脸上的微笑少了,教室里的训斥多了……,虽然这也是反思,但这样的反思能最终会给教师带来什么?因而,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时,务必理智地、全面地、辩证地去看问题,不能情绪化、盲目地、片面地去看问题。在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时努力寻求教育理论的支撑,把理论学习与自身的实践反思结合起来。

二、有高度思维的反思才能把经历变成经验

相同的教育经历对于不同的教师而言可能意味着不同的教育经验,在于思维活动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的不同,即使有相同或相似的教育经历,他们在教育经验的质量和水平上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因而,教师要形成和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就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动脑筋、想办法、勤于观察、肯钻研问题,不断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不断地有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认识成果的获得,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没有某种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

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不少教师也积极地撰写反思,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很多的反思基本雷同,其中缺少的就是一种积极的思维参与,诸如有些教师在课后写到“本节课效果良好。通过生活情境、小组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寥寥数语,没有一点自我的思考,类似的教后反思没有具体的阐释和教师自己的看法,何以让自己的经历成为经验?一个老师没有了自己的思想,那么只能在教育的园地里人云亦云,盲目机械地耕耘。

当前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出于对教师反思的重视,很多学校规定教师应该完成的篇数,评估时主要看篇数和字数,结果很多教师也在写教育反思,他们关注的是能否完成学校规定的篇数,至于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如何改进反思中提出的问题,很少有老师真正去思考,去跟进行动。类似的反思除了让教师视反思为累赘,增加抵触心理外,并不能改进教学实践,更无从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因而,没有思维和理论作支撑的反思难以把经历转化成经验。

基于理论的反思才可能有深度,才可能寻求到规律性的探索,才能让经历成为经验,这期间重要的是读书和借鉴,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累丰富的理论素养,密切关注教育发展动态,这种学习和关注为反思的方向性、深刻性、必要性、及时性提供了保证。尽管教师有很多理由不读书,尽管现实中很多教师不习惯或者不愿意读书,如果真的想成为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必须改变并尝试着读书,开始的时候也许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坚持总会有所收获。同时,还应不断地观察和思考,重要的是要用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勤观察,爱思考,肯钻研,不断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不断找到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的新办法、新途径,常教常新,愈教愈精。

三、对独特经历的反思才能把经历变成经验

教育经验是依附于教育者个体的经历存在的,也就是说,教育经验是依靠教育者特别是教师个体自身积累起来的。《山东教育》曾经在征稿中这样说过:关键的不在于写什么,不在于如何写,而是谁在写。这也充分说明,教育者独特的自我经历和反思以及形成经验的独特性和新颖性。这意味着,教师本人的离开、遗忘,会导致教育经验相应的离开、遗忘或者消失。比如,一所学校如果有几位特别有教育经验的教师离开或调出,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会相应地受到冲击和影响。教育经验本身具有一定的个体局限性,因为个体的教育经验总是产生于某种特定的具体教育情境之中,它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才能得到更好地澄清、积累、保存、弥补和扩展,进而变成教师群体的财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反思的关键在于写,没有理性的写作和思考,很多经历也许只能是一时的激动,凌乱的思考、暂时的顿悟、短暂的激情,有时会因我们忙碌的身影而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并不见得能成为经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历也许能告诉我们写的重要性,他坚持反思,勤奋写作,教学日记积累了无数本,一生写了40多本书、100多篇论文、1000多篇童话和短篇小说。教师应该把每天的所见、所读、所思记录下来。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苏永新认为:“中小学教师,我不大主张去进行对他们而言比较遥远的理论探讨,绝大部分老师的科研可以是日记的形式、随笔的形式。”他认为,写教育日记好处在于“能够自己和自己对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法宝”。

教师独特的经历在于课堂教学的积极探索,一个老师如果把精力都用在了脱离课堂实践的反思上,即使一年能写出100篇文章又有何意义?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老师的日常反思应着眼于课堂这一场景,总结所得,提出所惑,反思问题,做到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提高。教师反思的成果应当是学生的发展,是自己的成长。基于这种经历的思考和写作才能构建教师自我的、独特的教育经验。所以基于教师积极探索后的个体独特经历以及留下的自我思考,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观察视角,融入写作和思考的教育经历才能成为丰富的经验,才能让我们品味到成长的幸福和工作的快乐,才能在多年以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经验,进而丰富学校乃至更多范围的教育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专业日记与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途径之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校本培训:如何写教学反思
我的教育教学随笔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国培经验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