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3康雍乾盛世《红楼梦》——很多人对红楼的误解,始于红楼名场面之“宝黛初见”

文本快读(熟悉的朋友可跳过):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似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 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 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 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 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 番安置罢。”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 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当下,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橱内。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陪侍在外面大床上。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至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 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黛玉道:“姐姐们说的,我记着就是了。究竟那玉不知是怎么个来历?上面还有字迹?”袭人道:“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听得说,落草时是从他口里掏出来的。等我拿来你看便知。”黛玉忙止道:“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大家又叙了一回, 方才安歇。

      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很多人对红楼对宝黛的误解始于红楼名场面之“宝黛初见”。先是黛玉瞥见从庙里还愿归来的宝玉,心下暗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如此!”待到宝玉换了衣服回到堂上见了黛玉,脱口而出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很多人便认为这是宝黛“一见钟情”。拜托,此时的黛玉不过六岁多,宝玉不过七岁多。两个小屁孩,谈啥“一见钟情”?

      宝黛初见,既不要认为是“一见钟情”,也请不要过度解读为他们真有啥“木石前盟”,所以一见面就觉得眼熟有缘。作者构思中仙界的“木石”是与人间的“金玉”相对照的,“金”代表金钱,“玉”代表玉玺象征的权力,“金玉”合起来则代表人们追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黛玉自嘲自黑是“草木之人”,实则比喻她是一个身世飘零又不甘随波逐流的无助而倔强的孤女;宝玉也觉得自己不是啥通灵宝玉,恰如一块无材可用的顽石而已。

       “宝黛初见”饱含了作者无比高超洞察的心理描写功力,把两个彼此闻名已久的小孩乍然初见的那种天真无邪的形象写得惟妙惟肖。因而更不能与金瓶里,韩道国一家东京逃亡归来,在临清码头狼狈不堪地遇见陈经济,陈经济与韩爱姐的那种一见钟情相提并论(“经济与那妇人四目对视,心内暗道:'倒相那里会过,这般眼熟!’”)因为彼时风尘沦落的韩爱姐和时来运转的陈经济已经是两个经历了人世风霜和男欢女爱的成年人。

      宝黛初见,是经过太多铺垫渲染后的两个童真的小孩子的见面。正如书里所说,黛玉母亲贾敏还活着时,常给她讲娘家的事,对于这个衔玉而生的侄子、史老太君最钟爱的孙子宝玉讲得估计让黛玉耳朵起茧了;而贾宝玉天天承欢在贾母膝下,想必也没有少听老太太念叨贾敏和黛玉。贾敏突然仙逝,黛玉进贾府这事被老太君提上日程,天天念叨。所以宝黛在彼此心中早就有了轮廓,当真见面时,彼此觉得和想象中的很像,但又比想象中还好。确实像“久别重逢“。又或者说,小孩子的直觉很灵,两人有没有”眼缘”,能不能够玩得来,一下就能感觉出来。

      天真无邪的宝玉是个典型的“人来疯”,贾母一直念叨的林妹妹终于来了,而且一见面就觉得“先天不足,从会吃饭就会吃药”的黛玉气质与众不同,身体怯弱、容貌脱俗,自带一种股“仙气”,更带一种经历了丧母之痛的我见犹怜的哀愁,总之,黛玉带着“诗和远方而来”,让宝玉对这个“神仙似的妹妹”充满好奇,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两个童真无邪的小孩开始聊起天来,真像成年朋友久别重逢那样亲切。不过,这两个六七岁的小孩聊天的内容非常有趣儿

      宝玉平生最怕读书,众人越劝他越烦,他尤其怕他父亲。因此一开口,他就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初来乍到的小黛玉也当个正经问题回答说不曾像男孩那样到学堂去正正经经读过书,只在家里上过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宝玉于是装酷,又文绉绉地问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一听便乐了,老神秘地笑道:“我送妹妹一个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一屋子的人都在听他们两个小屁孩神侃,贾母笑吟吟地望着两个肉心肝合不拢嘴。

      探春素知宝玉性好杜撰,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颦颦”出处。宝玉就津津乐道起来:“这次绝非杜撰哈,《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说着他又犯了魔性:“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黛玉见宝玉说话果然有趣,是比在家里听她的鹦鹉学舌强多了。宝玉也顾不上再和探春瞎掰,他还有很多话要问来自远方的林妹妹呢除了不喜欢读书之外,他还特不喜欢自己胸前挂的这块通灵玉。就这么一块破玩意劳什子,众人都说是宝贝,是他的命根子,天天要他戴着,挺没劲。如果真是宝贝,那为什么其他姊妹没有呢?偏偏只我有,可见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还是问问林妹妹有没有再说……

      宝玉于是又问:“可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独黛玉知他因有玉,所以问他也有无,便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场面一下被搞砸得人仰马翻。众人蜂拥争去拾玉,贾母急忙将宝玉搂进怀里,万般宠爱全在嘴里骂他的那一声“孽障”里。骂后又哄他说:“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七八岁的宝玉见贾母说得入情入理,也就过了这出戏:果真连神仙似的林妹妹也没这个的话,那是断不肯罢休的。“神仙似的妹妹”这是稚童宝玉初见黛玉时的盖章定论,注定他们将成为一对三观契合、离经叛道的知己。

      一番闹腾之后,奶娘来问黛玉房舍。人来疯宝玉便向贾母撒娇要和林妹妹一起住在碧纱橱。贾母想了一下,两个都是一样的心肝肉,也就罢了。

      贾母除了将自己身边的一个本分丫头鹦哥拨与服侍黛玉。再按迎、探、惜的标配,另配四个教引嬷嬷、除两个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单一个小姐就得有十余个人侍候,足可见有钱就是任性,自古如此。反观现在的有钱人家的女儿,也未必有如此高规格的配置。这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豪门贵族如此铺排奢靡,可以想象那些处于食物链底层的庶民之苦。饶是这样,小说后文里,王夫人还说,如今家里这些姊妹们,不过比寻常人家的丫头强一点罢了,想当初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那才是小姐的派头……王公贵族们如此奢靡攀比成风,如何不亏空败落?推而广之,这样的王朝如何不必然走向衰亡?反观林黛玉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其配置就显得很“寒酸”了,但如海却给黛玉请了家教,可见真正的书香门第林家的家风和贾家是截然不同的。

      从此,宝黛在碧纱橱内比邻而居。是晚,阖府上下,众皆休息。独黛玉歪在床上暗自垂泪:初来乍到,想起去世的娘亲,远在扬州的父亲,不免悲从中来。又想起方才宝玉那场疯闹,心里又觉得惶惶不安。我虽是草木之人不比他如宝似玉金贵,然自幼在家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就没受过一丝委屈。而今到这里,并没说错一句话,就把宝玉惹疯了。长此以往,该生出多少事端,别人又会怎样看待我呢?我不是怕人嘲笑,我只是不愿意被一帮无聊的俗人无端讥诮……

      我们如果不能沉浸式地阅读文本,设身处地融入其中,跟随书中时空的交错转换,追随人物的成长历程,理解作者讲故事的构架和逻辑,则很难读懂作者到底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康雍乾盛世”,而被打入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们如何值得缅怀,作者为什么要“怀金悼玉”,而宝黛的爱情为什么非同一般的缠绵悱恻和惊世骇俗……宝黛这两个看似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贵族公子小姐,他们的感情不是啥木石前盟,也不是啥一见钟情,而是在共同生活中逐渐成为知己,这份知己之情直到被“金玉良缘”逼到悬崖边上时两人才情窦初开,才从知己发展为克制而热烈的情侣,他们为了这份不被世俗所容的感情,彼此都落下了病根,并顶着被全世界讥嘲毁谤“痴呆”的巨大压力,两个人心心相映,成为始终只为对方心疼的灵魂伴侣

      关于红楼的影视剧,都没能将宝黛感情成长的历程表现出来,87版红楼最大的败笔也是毁于宝黛初见,因为演员都是二十岁左右的人,却让他们去演六七岁的孩子。这是影视剧表现的局限终究还是文字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淡如:黛玉别父陷京都
【红楼梦解读】大话红楼梦(08)宝玉与黛玉初次相见 | 古典名著
为什么有人不愿意承认红楼反清?袭人名字有何内涵?黛玉哭玉有何映射?
红楼笔法之妙:薛家还未到,阴风已荡满全场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三、下)
贾母眼中的双玉------手心手背都是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