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错过了1368年的机会,西安再也难以成为首都,问题根源在哪
引言:
公元1368年,淮右布衣朱元璋经多年征战,终于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王朝:明
立国之事中,定都无疑是重中之重大事,也因此在都城选择上朱元璋犹豫良久。
长安、洛阳、开封还有自己老家凤阳,都曾经是他的备选,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在刘伯温建议之下,朱元璋敲定了新生大明朝的都城是南京。
而其中落选的就有曾长期作为中原王朝帝都,跟随汉唐一起辉耀无比的长安城。(西安)
那么朱元璋选定的南京城真的就适合当首都,长安就真的不适合当首都吗?
(朱元璋定都南京)
一:晚年朱元璋的犹豫。
定都南京之后,朱元璋其实也寻思过改变自己的决定。
公元1391年8月,暮年朱元璋曾经有过迁都西安的想法,为此他特别派遣自己最为看重的太子朱标巡视陕西地区。
朱标此行肩负的使命除了巡视陕西,勘探长安是否能当都城之外,还有借机调查曾经受封在此地的秦王朱樉过失言行的任务在身。
朱标虽为太子,却也是老成持重之人,在巡视过程中,测绘了陕西地图同时,作为大哥的他还不忘为兄弟秦王说情,秦王朱樉也是因为他的求情,才回到西安继续做封王。
忠于职守的朱标也在考察完之后,不顾身体有恙,汇报了自己考察西安后的看法。
朱标去往长安之后,看到的长安城已然不复汉唐盛世风光,曾经汉唐龙兴的关中故地,在经济重心南移后,早就不堪首都重任。
(长安城未央宫复原图)
离大明江南富庶之地太过遥远的距离,让关中地区的财帛无法负担起一个大一统王朝的使命,漕运困难也让外调粮食成了伪命题。
即便战略位置再好,没有了经济优势,也就没有了成为都城的可能性。
眼见如此,朱元璋只能无奈打消这个念头,继续将都城定在南京。
随后不久,太子朱标去世,悲痛欲绝的朱元璋,将目光投向了好孙子朱允炆的身上,一心都在玩接班人养成的朱元璋,再也没有心力去操心迁都事宜,只能继续将错就错。
二:朱允炆之败。
继承皇位成大明掌舵人的朱允炆,在上台后就开始打压自己叔叔们,最后终迎来朱棣反击。
一场靖难之役,让南京作为首都的弊端暴露无遗。
原本占据优势的朱允炆大军指挥失败,节节败退,在南京城破后消失无踪,这件事也成了历史谜案。
(朱棣造反成功)
为何朱棣可以如此顺利的击败朱允炆,则不得不说是当年朱元璋的责任!
南京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其实不算最恰当。
根源就在地理位置居南方,经济虽然富足,可对于全国防务而言是无法顾及的。
汉唐以来中国的边患,都来自北方区域的游牧民族。
汉朝有匈奴,唐朝有突厥,宋朝有辽、金、西夏、蒙元,这些敌人都是北方和西北方外患。
正因如此,才有朱元璋建国之后分封自己儿子们构筑北方屏障,拱卫中央的决定出炉。
无数藩王都在北方第一线抵御外敌,当然要有兵马啊。
可朝廷中枢的南京,也需要兵力拱卫,不能放任不管。
这两种因由,让大明朝的军事部署有了个特点,那就是边疆区域和中枢京城是兵力部署重点,至于其他区域,则兵力相对空虚。
朱棣之所以能顺利完成靖难之役,这兵力部署不均就是根源所在。
驻扎边疆的朱棣本就拥有英勇善战的边军,自己也是打仗的好手,发起造反时,前期顺风顺水也是因为除了南京城外,其他区域防御都很薄弱。
在加上蛊惑拐骗的宁王朱权部队,还有投靠的朵颜三卫蒙古雇佣军,原本实力居于弱势的朱棣,就有了和朱允炆抗衡的实力。
兵力部署态势,实力对比的变化,还有临阵指挥官的不同,促成了靖难之役的成功。
(明朝天子守国门)
三:朱棣之决定。
顺利入主南京,成了大明掌舵人的朱棣,当然会反思成败经验。
为何偏安一隅的自己能成就帝业,这关键问题就是兵力配置有问题。
如果继续定都南京,自己也一样面临北方防御的问题,如何解决?随后朱棣选择了迁都!
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是军事上的万全之策,经济上的权衡之策,也是安朱棣心的举措。
军事上看,迁都北京之后,自己可以坐镇北京,后续的帝王也能直接调动精锐军队,没有分兵的可能,就少了不少叛乱的风险。
经济上看,迁都北京之后,虽然经济环境不如南京,需要漕运运输粮草补给都城,但北京家门口的京杭大运河基本可以完成漕运任务。
心理上看,迁都北京之后,朱棣更加安心和放心,因为这本就是他的根据地和大本营,经营许久根基稳固。
以上三点,让朱棣迁都北京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明朝版图最大时)
四:西安(长安)到底为何不能做首都?
1391年朱元璋派遣朱标考察西安,是西安最后一次成为首都的机会。
这一次的落选,还有后续朱标的去世,让拥有绵延千里秦岭,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的长安,彻底失去了作为首都的机会。
坐拥地理优势,战略优势,为何不能当首都,根源就在于历史环境的变化和气候的变化!
历史上将西安(长安)当做都城的朝代多不胜数,周朝、秦、汉、隋、唐时关中长安都是首都的首选,次一级的选择则是洛阳。
所谓的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就是这个理。
可是气候条件的渐进式变化,却让这一切变了味道。
纵观中国四千年气候变化史,气温虽然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却是越来越干燥,越来越冷的,特别是中高纬度地区更是如此。
西安(长安)恰好就处于西北地区的中高纬度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得越来越干燥。
一个地区变干燥了,意味着水源减少,水源较少又意味着环境的改变和粮食产出的减少。
汉唐时代,这个趋势虽然有,但并不凸显!
(今日关中地区)
那个时候的关中地区,物产还算丰富,气候也不错,加上战略位置上的优势,即便需要通过运输物资给养都城,也是可以负担得起的。
这一切,让长安成天下之中的都城首选,这是气候条件加持下,基于战略需要的正确抉择。
可是多年的战乱格局,还有气候变化,让长安从宋朝开始就比不上从前了。
隋唐时代,南方经济因京杭大运河挖掘,迎来飞跃发展,东南地区渐成全国经济的中心。
五代十国动乱中,北方地区城头变化大王旗的现实,让北方经济进一步萧条,反而是南方经济因为远离战端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的整体南移趋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经济南移配合气候变化,让北方关中区域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这样的条件下,长安当首都就是个伪命题了。
为何说是个伪命题?
经济状况不行,让长安不足以供养作为大一统王朝中枢的经济实力。
环境状况不行,让达官显贵们不愿意久居西北,干燥寒冷的地方。
战略地位下降,让长安无法真正扼控全国重要区域。
尾声:
秦汉时代的长安和后续的长安完全不同,终于让长安彻底失去了再次成为中国首都的机会。
1368年的错过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选择。
朱元璋继续待在南京,随后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将首都迁移到了北京。
然后数百年,中国都城就长期处于北京直到今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安为什么会失去首都的地位?
西安为什么会失去首都地位?主要是产生了2个致命的缺陷
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
西安、开封、北京都不行,朱元璋为何要定都在南京?
中国都有哪些城市被称为古都?
揭秘一代传奇古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