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对孩子“挫折教育”了,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挫折。

“当你长大了,你会面对一个无比严肃、正经的世界,请趁着童年好好玩”。

伊姐原创的亲子&婚姻私房话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 关注 伊姐看电影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文 |   伊 姐  (周桂伊) 




上个月,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小女儿出生,他像给大女儿一样,也给小女儿写了一封信。

  • 他说,虽然现在媒体还在关注一些世界上的负面问题,我们仍然相信,正能量的东西将会胜出。我们对你们这一代,以及对未来,是非常乐观的。


  • 他说,与其告诉你如何成长,我和你妈妈更愿意聊聊你的童年。当你长大了,你一定会面对一个无比严肃、正经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要趁着童年好好玩的原因。


  • 他告诉女儿,你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童年,所以不要浪费太多时间担心未来,你有爸爸为你做这些事,我们会尽我们所能来保证你这一代未来的世界更加美好。


这封信深深地感动了我,因为里面透露的温情——“当你长大了,你会面对一个无比严肃、正经的世界,请趁着童年好好玩”。


这不是我们熟悉的话,我们熟悉的话是——


  • “这是多大一点事?你这一点挫折都无法经受,长大那么大风大浪,你这么过?哭吧,习惯就好,不坚强,离开爸妈就完蛋。”


也许是环境、国情和压力,中国式父母对未来更加严峻的担忧,是“挫折教育”盛行的主要原因。


“挫折教育”,

正在变成“折磨教育”。


我们今天讨论的“挫折教育”,是特指过度设置的“挫折”:刻意设置挫折让孩子体验,甚至以军事化手段强制执行。


所谓“挫败教育”,就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地去制造“挫折”,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磨炼意识,提前准备好面对世界的残酷。


前阵子乐嘉带四岁女儿徒步横穿沙漠,就是典型的“挫折教育”。徒步前,乐嘉就对女儿约法两章:


  • 不可无理取闹,不哭的孩子最美。


  • 无论发生什么,绝对不可以让大人抱,要靠自己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乐嘉带女儿(灵儿)走沙漠路线图


乐嘉和灵儿在沙漠徒步合影


四天时间里,四岁的孩子两条腿上出了红疹子和水泡,睡不好觉,身上被蚊子咬......


乐嘉在微博晒出的灵儿腿部红疹照片


灵儿脚上的水泡


直到最后一天,乐嘉发微博称走到终点的女儿泪流满面。

我不明白,这个眼泪,有多少成分,是孩子努力取悦父母,或者终于完成非常人可忍受经历的解脱,对一个四岁的孩子——


我没有看到挫折,我看到的是折磨。


有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对董卿小时候经历的狼爸行为,站在高度赞美的态度里。


但很少有人知道,董卿每次谈及父亲,都会流下复杂的眼泪。



董卿出生在一个不错的家庭,但父亲秉承严苛的“挫折教育”。



  • 从小主动承担家务,刷碗、擦地;天没亮去跑步,每天1000米雷打不动——“整个学校的老师同学都看着你,觉得自己像阿甘。”


  • 不让照镜子,妈妈做了新衣服,爸爸严厉阻止,理由是“马铃薯再打扮也是马铃薯”。


  • 为磨炼意识,15岁去宾馆打工,十个房间,20张床,1.8米的席梦思床垫一个人抬。父亲来看望她,她哭着说太辛苦了,父亲说,你要坚持。她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今天的董卿,因为在《朗读者》出口成章的出类拔萃,因为对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人“3次下跪”的优雅仪态,被网友盛赞,并且被推崇“严师出高徒”,但我们忽略是——


董卿只有一个,而千千万万普通人,在经历了如此严苛的童年却没有被世俗认可的大成就,会走向反面的毁灭。


神童魏永康,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一切成就归功“挫折教育”,母亲曾雪梅不断提高对孩子的要求,也因此付出一切。


但进入大学后,很快因为精神与成绩、心理与年龄的不平衡,不匹配不同步,他被劝退。母亲怒气冲天来到北京“这么好的条件你却不争气,不如去死!”



董卿是成功了,但她幸福与否,并不能因此而证明,我们知道的是,她小时候曾经想过自杀。


另一个明星,陈乔恩,在一次真人秀,暴露了父母对自己的“挫折教育”:军事式管理,稍有不满,会被枯树枝抽打。



所以直到今天,她30多岁,依然对人群敏感,有社交恐惧;看到妈妈,还会紧张:我担心她随时打我。


成功是社会定义的,但幸福,始终是自己一个人关起门来的事。

人生漫长

挫折就是生活本身


今年广州媒体人尼德罗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网络相约自杀游戏:我们并不理解孩子的孤独》。文章揭示了触目惊心的“儿童相约自杀现象”,无数父母惋惜的点是“这些孩子太傻了,太脆弱了,这点压力都扛不住”,却不去关注背后的本质——


父母很难想象,孩子在现代社会承受了多少压力,而父母还在不断以权威制造压力,测试和压制孩子的情感。


尼德罗这一段话,其实是对“挫折教育”很好的诚恳注解——“孩子从来没有成为家庭里平等的一员,他们被要求,被批评,被摆布。”


挫折教育带来的后果,从心理学来说,最有可能的是什么?


  • 童年从来未被满足,长大后内心亏空得无地自容。背着一身的“挫败感”上路,否定自我,怀疑人生。


  • 习惯了父母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能,于是就真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 “讨好型”人格也大多产生于此,内心觉得“我不配”,唯有拼命努力,才能赚取别人的认同。


你对世界抱有不安,才会急于给孩子拔苗助长,授以铠甲,恨不得“武装到牙齿”。


你担心被世界踢出局,才会急于强大孩子,怕他遭遇同样的伤害无力抵抗。


可人到中年,我们终究发现,我们根本不需要给孩子设置挫折,经历了残酷的童年生存,少年竞争,结婚生子过程的起伏跌宕,我们终会明白——


挫折不需要设置,因为整个人生,就是挫折本身。


我身边有许多被社会定义的“成功人士”,当他们经历中年危机、人生真实挫折的时候,远不如普通人心态良好,他们常常抑郁、自杀,因为他们敏感、太渴望被认可、无法顿感地在平凡中寻找快乐,也无法承受失败。


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在童年,感受过自由的幸福力。


没有经历过“无条件地爱”,只经历过“完成KPI才得到奖励的不断闯关”——


连“幸福”都没感受过的人,如何去坚信“我会幸福”?


所以,看到扎克伯格对女儿的愿望,我内心会感到柔软——


  • 我希望你能尽情地阅读苏斯博士的书,然后自己创作关于Vipper和Vipp的故事。


  • 我希望你能和Max(大女儿)一起骑旋转木马,直到骑遍每一只彩色的小马。


  • 我希望你尽情地在家里的客厅和院子里疯跑,想跑几圈就跑几圈。然后,我还希望你能多多地睡觉,睡得安稳。


  • 我希望在你的每一个梦里,都能感受到爸妈对你的爱。 


……


挫折不需要设置,因为挫折无处不在。


身为父母,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明白——


赢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儿。所有成功最终都只是幸福的辅助,从人间烟火里拿到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最后,想推荐一部最近无意中看到的动画片。


故事很简单,一只鹬宝宝像往常一样等着妈妈喂食,而这一次,妈妈想让她自己学会捕食。


鹬宝宝独自站在海边,不出意外地被海浪扑倒,吓得一脸懵逼,一次次躲回树丛再重新出发。


妈妈做的最多的不是斥责、逼迫,而是鼓励、观察和等待等待鹬宝宝慢慢适应,等待它交到新朋友,等待它在海浪下看到美轮美奂的新世界——它自己战胜了恐惧,挫折才成为它的成就。


我喜欢这部不知名的动画,因为它提供了挫折教育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苦难”并不是值得炫耀,“挫折”本身无意义,如何面对挫折、与挫折相处,才是教育的意义。


愿我们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盲目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时候带给孩子的是更大的伤害
董卿:如果你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我强烈建议你做这件事情
被家人爱着,是能给人当一辈子铠甲的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残忍,就是在学习上让孩子放任自由。
美国心理学家: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形成“习得性乐观”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