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咳排痰的奇穴,效果显著!(小儿推拿收藏视频!)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一般无法做到主动咳嗽吐痰。因此,今天教给家长们一个止咳奇穴,轻轻松松缓解宝宝咳嗽,帮助宝宝排痰。

【肺俞】治咳排痰

【部位】 第三胸椎下凹陷旁开1.5寸。低头看见颈部的最高椎骨是第七颈椎,其下就是第一胸椎,即第七颈椎向下摸到第三个骨头就是第三胸椎。肺俞左右各一个穴位点,两个穴位点之间的距离正好是小朋友自己的四指并拢的宽度(3寸)。在中指中间关节纹水平测量宽度。

【主治】 感冒、咳嗽、气喘、痰多、胸闷等。

【手法】 揉法或推法为主。

【操作】

1. 体位

宝宝脱去上衣,坐着或趴着,背对操作者,充分暴露穴位点。

2. 揉肺俞

操作者双手四指轻轻扶住宝宝背部的两侧,双手拇指放在肺俞穴位点处,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达到肌肉层面,力量柔和,不要使用蛮力,一般双指同时向外揉。每次揉1-5分钟不等,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时间。揉动时,接触点不要移动,固定在穴位点处。速度为每分钟100-200次


3. 推肺俞

操作者双手四指轻轻扶住宝宝背部的两侧,双手拇指沿肩岬骨内侧由上向斜下方推(如图),操作时有一定的按压力,力量均衡柔和,速度为每分钟100次。每次操作1-5分钟不等,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时间。



小儿推拿是一种单纯的手工理疗手法,治疗中避免了某些药物中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同时也纠正了药物中因剂量不适而对小儿身体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危害,是一种有利无害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在抗生素滥用的风险日益增大的当下,对小儿娇嫩的身体是极好的保护。


【龟尾】


[位置] 在尾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肺俞】


[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脊柱】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天枢】


[位置] 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 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 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 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腹阴阳】


[别名] 腹。


[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膻中】


[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退六腑】


[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 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一切热证。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一窝风】


[别名] 外一窝风。


[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导读: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一、补肺经/清肺经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二、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三、开天门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四、揉太阳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五、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日温差也较大时,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


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六、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七、小儿风热感冒的穴位按摩


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1、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2、按揉大椎穴1~3分钟。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3、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4、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约15~30次。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





穴位:丰隆


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1~3分钟。


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





穴位: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上图。约揉100~300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膻中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6、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下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穴位: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见右图,推100~500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八、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穴位按摩


1、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穴位: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穴位: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


随证加减


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


①点揉风池穴1分钟。


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穴位:虎口(合谷)


位置:拇、食两指之间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点边缘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对称拿之。约拿3~5次,揉100~300次。


主治:风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


③多揉太阳穴。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经300次。


②直推脊柱5~10次。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100~300次。


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


③搓擦涌泉300次。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






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下图。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穴位: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300次。




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


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推拿中最常用的穴汇汇总,妈妈们快收藏了!
嘉有儿女小儿推拿穴位图
小儿推拿大全【 一切为了孩子健康】
家庭小儿穴位推拿实用解说,辅治宝宝鼻塞、感冒、咳嗽、惊风、腹胀等常见病(附穴位图)
【小儿推拿大全[下]】简单易学的小儿推拿手法和穴位图文并茂,麻麻们赶快学起来!
2岁男童被按摩致死,无证经营的推拿店你还敢去吗?!(附20种小儿推拿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