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系统思维写读书笔记,你也可以像卢曼一样快速建立知识体系

我一直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我的新书《写作公式: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中,专门向读者介绍了四大笔记术,目的是想帮助读者建立一个精华知识库。今年7月初,在我的新书出版之际,我读到了德国申克·阿伦斯博士的著作:《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有相见恨晚之感。

我仅仅在读完这本书的序言后,就产生了一个冲动:“我要在下一本书中,介绍这个卡片笔记法”。后来,我又在智元微库组织的共读营,认识了flomo的创始人少楠,他因为读了这本书,开发了卡片笔记软件flomo。

据我了解,很多厉害的人都受这本书的影响,开发出不同的产品。我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阅读推广人,我今年有了一个新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和100万人共读一本书。我想,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必须向书友们介绍这个记笔记的方法。

原创卡片

一、《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写了什么

《卡片笔记写作法》写的是:著名社会学理论家卢曼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卢曼原本是一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他的父亲是一名酿酒师。他改变了写笔记的方式,把笔记写到卡片上,然后专门放到一个卡片盒里,有事没事就把卡片笔记拿出来思考,让不同卡片上原本孤立的知识点建立联系,形成一个思考结果集,打造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写作知识系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卢曼发明的这个卡片盒,就像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笔记软件。事实上,很多笔记软件也是受到了卢曼的启发,才诞生的。那么,阅读这本书,除了对卡片盒有一个认知外,能区分4类笔记的用途,是读懂这本书的关键。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中,把笔记分为三类:闪念笔记、永久笔记和项目笔记,但是,我认为书中提到的“文献笔记”也应当单独作为一个类别来划分,这样有利于我们读懂这本书。事实上,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中,有很多书友,经常会分不清永久笔记和文献笔记的区别。

1.闪念笔记。闪念笔记不会长期保存,我们通常会以2天为周期,对闪念笔记进行整理和思考,将其转化为永久笔记。写闪念笔记时,无需讲究文采,也无需深入思考,重点是及时把念头、想法记录下来。这一点,和我在新书《写作公式》中介绍的灵感笔记,其实有共通之处。

2.文献笔记。我们记录文献笔记,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楚地记录文献原文和出处,便于后期写作时引用。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文献笔记进行思考,产生新的想法,写出新的闪念笔记,最终转化成永久笔记。

3.永久笔记。永久笔记,需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存放,且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便于后续检索。在卢曼笔记盒中永久保存的笔记,只有两种: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所有的永久笔记,都是通过精心设计和思考之后,才写成的。所以,永久笔记会在后续的创作中成为灵感的源泉,不只是一个思想或者观点的备忘录。

4.项目笔记。在做一个固定项目时,收集信息使用的一种笔记方法,只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保存在特定项目的文件夹内,项目结束后即可丢弃或存档。比如,我要写一本书,明确了主题后,需要积累素材,就会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分门别类来存放相关的资料。

我们参加一个共读营,需要写读书笔记和书评,每读一本书,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小项目来管理。书读多了以后,就可以把同类书籍放到一个目录类,作为一个知识领域项目来管理,用分层的方式搭建知识体系,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厉害,每天都能清晰地感知到“肉眼可见的成长”。

原创卡片

二、 为什么要写卡片笔记

很多作家都有写卡片笔记的习惯。比如,纳博科夫、梅棹忠夫、姚雪垠等著名作家,都是写卡片的忠实践行者。他们和卢曼一样,都认为,写卡片不是简单地摘抄书中的内容,而是要通过思考,来重述书中的内容。

就如这本书的推荐序作者之一,少楠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记录,⽽是更好地思考。”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卢曼卡片笔记相比于其它卡片笔记来讲,更加注重精细的思考,更加强调针对不同的场景,如何关联并调用知识。其核心是多了一个盒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创造,就让卢曼笔记法有了巨大的威力。所以,改变原本很简单,关键是我们能否做到不要想得太复杂。

当然,卢曼卡片笔记和纳博科夫的卡片笔记相比,纳博科夫笔记更适用于写创意笔记。卢曼卡片笔记,更适合于非虚构类写作,比如帮助学生、学者、老师写论文,也可以帮助普通人写工作性文章。

卢曼利用卡片笔记法写作,成为了著名的学术高产作家,出版了58本著作,发表了数百篇文章。为什么卢曼能如此高产?德国社会学家约翰内斯·F.k.施密特,专门针对这个事情,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卢曼的生产力源于他的卡片盒写作法。

我在阅读这本书以后,实践这个方法一周,很轻松就写出2篇书评、1次课程分享稿。在《卡片笔记写作法》共读营,也有书友称,用这个方法写作,写了10篇平均1200字的读书笔记,写6000多字的书评,只花了30分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得出一个结论:会写作的人,一般都不会混得太差。

写作是每一个人必备的一项基础性技能,学会写作,和学会说话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用嘴说话,更多是偏向即时性的日常沟通,讲完也就过去了。但是,写作不一样,写作显得更加正式和严肃,可以促进我们思考,更加有利于表达和传达我们的观点,提升影响力。

比如,我在没出书以前,我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通常是递一张名片。但是现在不一样,我可以根据关系深浅及下一步的交往意向来决定,让对方关注我的自媒体号,或者直接送一本书给人家,和递一张名片比起来,让对方关注自媒体账号,或者送一本书,显然更利于促进交往。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出版一本书。但是,你可以注册一个自媒体账号,经常发表一些你擅长的观点,或者结合你的职业规划发表一些文章。这个做法,不仅可以给自己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最起码也可以让你的同事和老板,对你另眼相看,提升你在单位的影响力。

写作原本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从写一张卡片开始,就稳稳地上路了。

原创卡片

三、发挥卡片笔记的威力在于“关联”

“写点什么好呢?”

“从哪个角度去写更好呢?”

“这个观点可以用哪些素材来支撑呢?”

这些问题困扰了很多写作者,为了从容面对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对拟定的主题进行深入思考。通常来讲,为了确定一个写作主题,需要做大量的主题阅读。而读什么内容,也不是随便决定的,为了针对读什么、写什么的问题作出正确决策,我们必须有一个主题领域的知识体系做支撑。

写卡片笔记,并把笔记装进盒子里,就是搭建知识体系的具体办法。就如少楠老师所讲:“从一张卡片开始,积累知识的复利。”

然而,仅仅是机械式地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思考,没有让记录在不同卡片上的知识点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出新的想法和知识,我们积累的知识就不会产生复利,顶多算是建立了一个储物间,然后在里面堆满了知识卡片,而这些卡片仅仅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不经整合则毫无意义。

所以,《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在书中再三强调,知识卡片之间必须关联。这一点和我在《写作公式》中讲深度阅读、扩写复述等技巧时,提到的“关联概念”有相通之处。通过关联,我们可以让不同知识连接边界、重新整合、深度融合,产生新的想法和知识。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中,专门提到了知识“存储和提取”的概念,存储就是把写卡片笔记,而不是把知识记到脑子里,相比于用脑子来记住知识,因为我们这么聪明的大脑,应该用来思考,而不是做简单而枯燥的记忆工作。再者,知道在哪里找到知识更加重要。

因此,相比较于记忆,提取知识的能力更加重要。《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中,专门针对不同记忆的知识提取场景,提出了建立索引的概念。书中指出,卢曼本人经常使用的索引可以分为4类。

第一类是主题索引。当某个主题的内容有了比较丰富的积累后,卢曼就会做一张主题索引卡,用来汇集所有相关笔记的编码或者链接,每条笔记会用关键词来记录,相当于给进入某个主题内部提供了一个入口。

第二类是主题概览索引。类似于主题索引,但这种索引不只是包含某一个特定主题,重点是针对盒子中相邻位置的卡片做主题索引记录,相当于是盒子的目录一样。

第三类是当前卡片索引。重点是标记这条笔记在整个笔记链中的逻辑顺序,本条笔记的前一条笔记是什么,后一条笔记是什么,但是具体的存放位置,并不一定是紧挨着的。因为我们在写笔记时,也不一定会按时间顺序来写同类主题的笔记,也许今天写了一条关于如何养狗的笔记,中间N条笔记写的都是如何读书的,某天又突然发了一条如何养狗的笔记。不过,现在有笔记软件,比如flomo,直接设置标签就可以了,笔记软件会帮我们按标签归类,非常方便。

第四类是连接笔记。主要功能是标记“笔记-笔记”之间的连接,在具体应用中,我们随便从卡片盒中抽出两条笔记,也许并不存在任何关系,但通过关联后,却可以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本人经常这么干。随便抽取几条笔记,或者随便写下几个关键词,开始头脑风暴,把不同的笔记内容、词语或者事物关联到一起,经常会产生很多有价值的创作灵感。

《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中讲了一句话:“学习、思考和写作不应该是为了积累知识,而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人。”

所以,我和土豆老师讲,下次如果再开《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的共读营,我就要和参加共读的书友们一起玩个游戏,我来主持这个游戏,引导大家每天写一条笔记,告诉大家如何有效地把笔记关联起来,创作一篇美文。

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

#阅读的温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生写9万张卡片,30年出58本书,他的读书笔记法你一定要知道
《卡片笔记写作法》:让知识体系自由生长
一个突破思维局限的写作法,从卡片笔记开始,积累你的知识复利(卡片笔记写作法)书评
《卡片笔记写作法》:看懂非虚构写作的底层逻辑
卡片笔记写作法:一种从素材积累开始 教你学写作的方法
卡片笔记法的实践困境--分类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