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病夏治
 一、何谓冬病夏治?

  “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长期反复导致脏腑经络等系统缠绵难愈的病症。如咳嗽、哮喘、慢性腹泻、关节冷痛僵硬、怕冷、体虚易感冒等。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节,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借自然之“温”“热”,内服温补药物,配以食疗,外用穴位敷贴、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温补阳气,利湿散寒,活血通络,增强机体之正气。

  冬病夏治疗法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养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的寒气,调整阴阳,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恢复。

  二、 “冬病”为何要“夏治”呢?

  “冬病”多源于阳虚,阳虚生寒,加上冬日寒凉,两寒夹击,毫无解冻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很困难。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暑热骄阳,体内阳气正旺,此时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来养阳,蕴结在体内的积寒就很容易驱除。

  但若机体阳气衰弱,没有驱邪之力,就会错过祛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夏天喜饮祛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水果冰、雪糕等,甚或整日呆空调房里,陈寒未去,又添新寒。

  机体被寒气侵袭必会气血凝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导致关节疼痛,停留在脏腑就会导致功能失调,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不畅,而致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的症状的出现。

  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就会内外交困,陈疾发作或加重。

  三、“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养生理论的重要原则。该文的主旨是讨论人体顺应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的变化,来调形养神,达到养身防病的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如何理解呢?从“养”、“阴”、“阳”三字的含义着手,此处之“养”当解作“顺从、顺应”; “春夏养阳”的“阳”当指春夏之气,即春夏生长之气,属阳气,“秋冬养阴”的“阴”当指秋冬之气,即秋冬收藏之气,属阴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以春夏秋冬四时相对应的气的生长收藏特性为基础的,春气的特征是“生”,故“春三月”应春气从“养生之道”;夏气的特征是“长”,故“夏三月”应夏气从“养长之道”;秋气的特征是“收”,故“秋三月”应秋气从“养收之道”;冬气的特征是“藏”,故“冬三月”应冬气从“养藏之道”,也就是说人的生命规律要顺应自然界四时的变化规律。

  四、“冬病夏治”的适应病症与禁忌症有哪些?

  冬病夏治系列疗法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具体适应病症如下:

  1、内科病症: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脑血管病,偏头痛,便秘,失眠,高脂血症,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

  2、外科病症:股骨头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病变(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疼痛等)。

  3、妇科病症:痛经,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4、儿科病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夜啼,厌食(疳积),遗尿,流涎等。

  5、五官科病症:变应性鼻炎,耳鸣耳聋,口腔溃疡等。

  6、其它病症:冻疮,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等。

  禁忌症如下:

  1、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皮肤疾病者禁忌敷贴。

  2、颜面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和大血管附近慎用敷贴。孕妇、糖尿病患者、结核病、艾滋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慎用敷贴。

  3、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冬病夏治系列疗法。

  五、“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温经开穴“三伏灸”——隔姜灸

  灸疗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穴位上烧灼、熏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活血通络、补虚助阳、扶正祛邪的治病和保健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灸疗法是灸疗中最常见的一种。

  三伏天运用艾灸疗法,一方面它利用艾的属性和灼热的热力,凭借机械刺激、热刺激、药物刺激等物理化学方式激发人体相关腧穴,打开穴道,再通过经络传输,渗透诸经,以至全身;另一方面,三伏天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经络与脏腑,此时施灸,乘势而为,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2、温阳散寒“三伏贴”——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是将药物研为细末,用药汁调匀,敷贴在人体相应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在三伏天采用具有刺激性的、温通散寒作用的药物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泡,甚至发脓,中医称为“天灸”或“发泡疗法”,该疗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祛除寒邪的作用,因其“简、廉、便、验”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3、温通三焦“三伏补”——口服汤药

  (1)头伏调和营卫温肺阳—— 和卫温肺汤。卫气虚弱是呼吸系统疾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内因,卫气是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人体的预防机能与肺卫强弱直接相关。人体的呼吸系统与外界相通,易受气候影响,易和环境中吸入性过敏原接触,若卫气不足则失“卫外而为固”之功,则易受外邪入侵,致使肺气郁遏,宣降失常,而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若在三伏之际,运用调和营卫温肺阳之剂 —— 和卫温肺汤,可调和营气,温润肺卫,大大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2)中伏温中化湿暖脾阳——化湿温胃汤。明代医家张景岳曰:“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脾胃水谷运化之脏,与一年中气温最高、雨水最足的长夏相应。很多人因天热代谢旺盛、睡眠不佳、情绪烦躁,致胃胀不适,不欲饮食,故应加强脾胃的“运化”,以摄取足够的营养。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人必须顺应四时之气,不能逆时而行,夏季炎热,人多汗而皮肤腠理开放,阳气趋于表,而不藏于内,从于外而不从于里,故《内经》有“长夏善病,洞泄寒中”之说,认为夏季脾胃阳气不足而多寒,若在三伏之际,运用温中散寒化湿之剂 —— 化湿温胃汤,可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化湿和胃,达到调和脾胃的目的。

  (3)末伏填精益髓温肾阳——补阳温肾汤。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起着温煦作用,肾阳(气)虚衰,则推动无力,致气血运行凝滞成淤,津液凝炼成痰,若不及时护卫,到了秋冬季节,各种疼痛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就会复发或加剧。若在三伏之际,运用平和的温补肾阳之剂——补阳温肾汤,可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达到保元阳、固根本的目的。

  (4)儿童补虚肺脾肾——补肺健脾饮、健脾化积汤。中医将小儿生理特点概括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具有柔弱、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小儿脏腑娇嫩,尤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肺虚"的儿童,主要表现为平素易感、多汗、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者哮喘反复发作、过敏性疾病等。"脾虚"的儿童主要表现为长期厌食,身体消瘦、发育迟缓、面色萎黄、贫血头晕、大便溏稀等。"肾虚"的儿童,主要表现为手足不温、夜尿频多等。在三伏时节,适当运用补肺健脾饮、健脾化积汤,可帮助儿童充实肺、脾、肾三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日常生活中如何抵御寒气

  寒气是如何偷偷扎进我们的体内的呢?夏天是寒气乘虚而入的大好季节,因为夏天人们穿着比较裸露、单薄,经常在空调的环境里,尤其在夜里睡觉的时候,寒气从你的手臂、颈部、肩部、腹部、膝盖、足部悄悄地进入你的身体,在你的体内安营扎寨,因此,在空调房里,冷风不直接对着身体吹,睡觉时穿长衣长裤,盖薄被子。夏天炎热,很多人喜欢吃冷饮,如雪糕、冰镇啤酒、水果冰等,有的人甚至在很冷的天也喜欢吃冷饮,寒气就更易侵入了,因而尽量做到少食冷饮,如果喝一些桂圆红枣汤、生姜红糖汤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帮助温暖你的胃。夏天游泳是大家都喜欢的体育锻炼方式,但在小暑以前和立秋以后,游泳时会很觉得很冷,这个时候寒气时时伴随在你的左右,如果不在游泳前后做做运动、喝点姜汤,做好防范措施,寒气很容易侵入你的体内。秋冬季节,爱美的女生喜欢穿超短裙、丝袜,很容易“寒从脚起”;有人喜欢冬泳、冲冷水澡,排寒能力低的朋友不宜去做;很多人冬天不戴帽子,淋雨或洗头后不及时吹干头发,寒气很容易从头部入侵,所以头部保暖很重要。总之,积寒成疾都是寒气惹的祸,只要充分认识到寒气对人体的危害,在生活中去重视和注意,在伏天来临之际,抓住机会,运用中医“冬病夏治”疗法,去除寒疾,就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贴的基础知识,手把手教你学习三伏贴(一生受益)建议收藏学习
三伏正当时!教你三伏贴怎样用,才能实现“冬病夏治”?
三伏天那些您不知道的事
“三伏”养生:冬病夏治学问大?神清气和度炎夏
“冬病夏治”全接触
又到冬病夏治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