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费100万,月薪仅6000,留学的意义在哪里?

留学的重点除了学历之外

更在于世界观的重塑1

留学早已不再是镀金的同义词

近年来,出国留学成为增长最迅猛的产业之一,海归文凭贬值,竞争力缩水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指出,受访者普遍对薪水不满意。此外,有约30%的受访者认为所学无法应用于工作。

根据调查,起薪在6千元的海归最多,占40%,与本地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持平。6千到8千元者占22%,8千到1万2千元者占20%,3万元以上的只有3%。

在北上广深,生活成本高于欧美一般城市,1万元的薪水也不过是混个温饱,远低于海归们的预期。从80年代的众星拱月,到本世纪初的待价而沽,再到如今的折价出售,海归已然不复往日风光。

与此相对的是,出国留学的费用一年比一年高,一年花费三十万是起步价。

为什么留学的投入和回报相差如此之大?

原因很简单。

第一,留学生的人数太多了,素质良莠不齐。

第二,中国跟西方的差距在缩小,国际视野日趋成熟,外来的和尚不那么吃香了。

2000年,唐骏凭着西太平洋大学的证书混得风生水起。也是那一年,十八流育儿著作《哈佛女孩刘亦婷》大卖150万册。

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回头了,如今别说是野鸡大学,就算是藤校的噱头也不那么好使了。

改革开放初期,海外留学人才曾出现严重逆差。2000年左右,中国出国与归国人数比为7∶1。也就是近7个人中,只有1人归国。

正是在那个时期,李彦宏创建了百度,李国庆创建了当当,张朝阳创建了搜狐,梁建章创建了携程,沈南鹏创建了如家。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海归是当之无愧的精英,是时代的弄潮儿。

此后,归国人员比例不断上升。

2007年,出国:回国 = 3.27 : 1

2010年,出国:回国 = 2.11 : 1

2016年,出国与回国人员比例近乎1:1,归国人数达到43.25万,与近800万的应届大学生同分一杯羹,惨烈度可想而知。

更种因素叠加,海归不再奇货可居,左右逢源,就业已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自然回归理性。

那么,为何留学生们不像前20年出国的前辈们一样落地生根,就地发展呢?

第一,僧多粥少,名额有限

在澳大利亚,教育产业是国家的第三大出口行业,领先于旅游业,英国也是同样状况。

如今任何一间大学课堂上,放眼望去都是黑压压一片亚洲面孔。2015年,中国赴美留学人口达到14万,获得美国工作签证(H1B)的中国学生约7千人,只占留学人数的5%。

第二,独生子女需赡养父母

调查样本显示80后海归占比42.3%,90后海归上升至53.3%。海归中独生子女占比七成。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照顾父母、家庭团聚等因素也成为留学人员中的独生子女归国发展的重要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外工作难觅,好工作更遥不可及,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海归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虽然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还有雾霾、拥挤、职场不规范的困扰,但相比全球其他地区,还是“有利可图”的。

2

非义务教育的教育是奢侈品

人要有成本意识

近来,留学的成本和回报被热议,很多人觉得留学是件赔本的事情。霍老爷认为,面对每年以40万递增,良莠不齐的留学大军,任何一刀切式的论点都是武断的。

此外,除了不差钱的土豪,我认为受教育也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就应该有成本意识。

留学的成本具体几何呢?

以美国为例,08年经济危机后,政府对于高校财政的拨款和补贴减少,大学越发依赖学费收入维持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学费都上涨迅猛。

去掉高端的私立文理学院和泛滥的野鸡大学,以公立大学加州伯克利本科为例:

2017年年学费约为4万2千美元,食宿行丰俭由人,每月1500美元总是要的,住校内宿舍还要贵些。这样算下来一年的费用约为41万人民币。

如果加上社交、养车、旅游、购物、回国机票,这个数字还要更高。此外,不要指望打工帮补。

第一,学生签证在校外打工是违法的。

即便在校内能找到教学助理的工作,每周最多20小时的工作时间和7.5美元/小时的工资相对高昂的学费来说也是九牛一毛。

第二,full time学生课业繁重,对于尚不很熟悉环境的留学生来说更是举步维艰,把时间花在打工赚取最低工资上是本末倒置。

霍老爷问了一下美国的同学,在不打工的前提下,一年的开销在40万至60万人民币之间是合理的。这对于中国的新晋中产阶级家庭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考虑一下投资回报率,也是无可厚非。

作为王思聪和万宝宝们,大可肆无忌惮的读读哲学,玩玩珠宝。然而,如果你家没有达到壕的境界,仍然寄希望于学以变现,甚至屌丝逆袭,那么你需要理清头脑,谨慎选择学校和专业。

因为,本质上,供求关系决定了归国留学生的身价。

3

霍老爷的几条建议

第一:

文科和商科是性价比较低的专业

留学生,尤其是小留学生,因为尚未找到兴趣点以及对职业没有很好的规划,从众而选择商科的人数最多,约占留学人口的一半。

本科出去大部分人进不了top15的大学,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在投行圈定的target school,成为华尔街之狼的可能性锐减。

事实上,霍老爷见到的大多商科毕业生(包括经济,金融,管理)都走上了银行贷款经理或是考会计师执照的道路,而这两项职业其实是不需要什么学历门槛的。

40年代,语言学博士林语堂支持读生物化学的幺女读完哈佛博士,但告知喜爱文学的次女林太乙,文科生无需念大学。

中学毕业的林太乙直接进入耶鲁亚洲文化研究所工作,后出任香港《读者文摘》总编23年之久。

电影《心灵捕手》中,马特·戴蒙饰演的天才少年对着麻省理工的历史学学生叫嚣:

“ 你花一万五(1997年)所受的教育用一块五就能在公共图书馆得到。”

当年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

如果说在20年前,大学还是一个可以提供前哨思想交流的平台,那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平台的门槛业已消失。

如今,在网上,你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任何大师、权威、甚至完整的哈佛公开课视频,并可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软件随时实现互动。从这个意义而言,文科课程的确不值那么多钱。

那么,哪些专业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呢?

调查显示,在就业行情方面,位居前五名的依次为IT、通信、电子、互联网、金融,占比分别为15%、14%、10%、9%、9%。

此外,与2015年相比,IT业就业人数超过金融业,从第四位升至第一位,增长10个百分点,反映出大势所趋。

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专业?

霍老爷其实并不想回答这么功利性的问题,因为我认为人只有贴近自己的天性而活才会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当然,如果你本身就对EE和CS很感兴趣,或是有杰出的金融天分,那么恭喜你,这些风口行业会带给你较为宽广的平台,短期内收回留学成本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

留学的回报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就会分为短期套利和长期价值。网上热议的留学回报都是锁定在短期变现,恨不得一毕业就理应被簇拥、被供养、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

醒醒吧,方鸿渐的故事过去一百年了。

总体而言,留学费用短期赚不回来是很正常的,否则巴菲特会把所有钱用来上学的。

就算对于美国当地的学生,大学学费也是一笔庞大的支出,需要十数年甚至半辈子才能得以还清。

当年乔布斯从里德学院退学而选择旁听,正是因为他发现6个月的大学生涯消耗掉了父母毕生积蓄实在太过昂贵,不是一个蓝领之家可以负担的起的,尽管以他的才智,完全配得上这样的教育。

留学经历带给我们的或许不是立竿见影的回报,甚至不是知识本身。

一个中产家庭即将出国留学的孩子问陈丹青“出去学习应当注意些什么”,他回答:

“不要太在意学习,关键是多四处走走,看看。”

如果大家能把眼光放远一点,则会认同留学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思维的开拓和视角的转换。这种能力只有在达到超出基础工作的较高层面,才会发挥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王石一把年纪不差钱了,还要选择去哈佛进修,在将游学时间从一年调整至两年后仍然感觉没有学饱。

他直言,自己过去思考的都是“如何成为”,到哈佛后才开始思考更深层的 “为什么能够成为”。

作为投资,留学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同时也是精神上的回报。去到不同的地方,见识不同的人生,让你知道,人不只有一种活法。留学的重点除了学历之外,更在于世界观的重塑。

第三:

中产阶级当谨慎高攀名校

在教育上,国人总认为应该攀爬第一,进入哈佛、耶鲁意味着人生巅峰。然而,在教育产业多元化的西方,“适不适合”远比“最好”更为重要。

2015年,一名应届高中毕业的美国少女韦斯申请普林斯顿和耶鲁遭拒后,在网上发长贴抱怨。

韦斯的学术成绩相当优秀,大学入学试SAT分数高达2120,虽然最终被多家州立大学录取,但爬藤失败的她气愤不过,称:名牌大学的录取规则同标准教育背道而驰。

如果你“没有参与九项课外活动、当六个组织的领袖、擅长三种运动、去非洲抱起几个可怜的孩子,以及精通钢琴、舞蹈等七七八八的才艺”,而只是一个会读书、爱学习的好学生,那么不管你的成绩有多么优秀都会被名校离奇的招生法则排斥在外。

韦斯的说法没错,美国的名牌学校绝对是看人下菜碟的好手,相对于韦斯这样的求而不得的屌丝少女,成绩平平的名流之后可以轻而易举破门而入。

从另一方面而言,名校的宗旨从来就不是培养中规中矩的学术人员,而是搭建圈子,孕育各行各业,甚至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以发挥改变世界的影响力。

霍老爷就知道这么一名华裔女孩的故事。

2001年,她从斯坦福毕业去硅谷的一家师兄主持的创业公司接受面试。尽管她十分赞同这家公司的产品和文化,相谈甚欢,但最终还是本着谨小慎微的华人本色,听从家人的意见,接受了微软的offer。

后边的故事你也猜到了,两年后,谷歌上市,成为总资产逾千亿美元的独角兽。对于只想获取知识和技能,找个稳定工作的中产家庭孩子而言,公立的州立大学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强行爬藤是对资源的浪费。

留学只能保证我们增加阅历,但不能保证我们成功。

留学生的心态应该去“成功学”化,客观制定自己的预期。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知识是需要你像《权力的游戏》中的山姆一样必需进入学城才能获得,留学最终要的是独立人格与思辨精神的培养,做二元教育制度的受益者。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留学市场泛滥,变现能力萎缩,作为老留学生的陈丹青仍然建议包括自己女儿在内的,有条件的年轻人走出去看看。这种经历终身收益,是无论你刷了多少美剧,撸了多少知乎答题都不可替代的深度体验。

最后,不管海归还是土鳖,985还是三本,最终决定一个人市场价值的永远不是文凭,而是经验、能力以及价值创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 | 学费200万,月薪仅2000,澳洲海归贬值了吗?
大批留学生回国坐“冷板凳”,家长表示难以接受,洋学历不香了?
这位哈佛大学美女留学生的演讲值得看上10遍!
中国人情世故宝典==完整版第五卷 职场交际
《问吧》new——归国留学人员时下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海龟”、“海带”?
让最大海归潮释放最强红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