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差异
告诉你“生命”的内涵: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差异
 
 

    中医认为,人是“天地合气”形成的。这与现代西方医学认为人只是来源于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有很大的差距。到底“生命”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攸关人生命的根本问题。我们是应该完全相信现代的西方医学呢?还是应该重新认识古代的中医呢?这很值得我们认真去了解与探讨。

西医的生命理论

(一)生命的来源:人是来源于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

   现代西方医学认为人是来源于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经过受精过程结合成受精卵,再分化成胚胎,進而发育成人体。人体有23对(46个)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都分别来自于父亲与母亲,所以每个人都同时带有父亲与母亲的特性。

(二)生命的组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西方医学对人体构造的论述基本上是以〔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为基础:

1)细胞:人体构造上与功能上的基本单位。

2)组织:由相同的细胞构成特定的组织,例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特定功能的器官,例如胃是由四种组织所组成的。

4)系统:由多个器官,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功能,而集合成一个系统。人体总共有十大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

5)分子: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進展已将西医从细胞带進分子的领域。人的遗传基因就存在染色体的去氧核醣核酸(DNA)。根据统计,人体有几万个遗传基因;就是这些体内存在的遗传基因透过蛋白质的合成,执行细胞的功能,决定人体外在表现的性状,当然环境因素也会影响遗传基因的表现。

中医的生命理论

(一)生命的来源:人是“天地合气”形成的

   中医圣经《黄帝内经》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意思是说,人虽然出生于“地”,但是人的生命来源于“天”,而且人是经由“天地合气”的作用形成的;也就是说,人是“天”与“地”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黄帝内经》还说到,人是以父精与母血为基础;而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血气和顺、营卫通畅、五脏生成,还必须要有“神”藏于心,“魂”与“魄”皆要齐全。

(二)生命的组成:“有形”的人体与“无形”的生命成分

   人是“天地合气”产生的,所以人的组成就包含两大部分:“天的成份”与“地的成份”。“天”属于无形,“地”属于有形;所以人的生命不仅具有眼睛看得到的“有形”的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还蕴涵眼睛看不到的“无形”的生命成份(神、魂、魄、气、命门等)。

(三) “元神”是人真正的主宰

   中医与道家都认为“精”、“气”、“神”是人的生命“三宝”;其中,“元神”最为重要,是人真正的主宰。《黄帝内经》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元神”是构成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另外值得注意的,“元神”护卫生命的能力最强,是人体抵抗疾病最好的“法宝”。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大不同

    中医与西医对“生命”的看法的确大不相同。现代医学总喜欢用实证科学的角度来检视古代的中医,认为中医所讲“无形”的生命成份没有科学根据。事实上,中医所讲“无形”的部分已超出西方科学的能力范围。为什么中医《黄帝内经》会讲到肉眼看不到“无形”的部分,而西医却无法去研究它呢?这牵涉到两种医学本质的不同。

    西医属于“实证医学”,大部份用肉眼去研究“有形”的人体,虽然有些仪器已可探测“无形”的部份,但还是很有限。然而,中医属于“道家医学”,是神“上帝”所传,如黄帝、岐伯与“神医”扁鹊、华佗等“医道”的传人都具备透视人体的能力,所以能看到一般平常人所不能看到人体“无形”的部分,例如气的走向、经络的存在、神、魂、魄、命门等。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医学怎么研究也研究不清楚,还把中医视为迷信、不科学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与西方实证科学的发展路线不同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意是“学问”的意思,和真理根本不是一回事。广义上讲,科学是探索和不断接近宇宙规律的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知识体系。现代科学是以形式逻辑和实证方法为基础的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规律的一套方法及其知识体系,称之为实证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证科学并不等同于终极真理,它应当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事实的检验,并伴随着人们认识能力和事物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同时我们也不能保证现代实证科学的探索方法就是探索宇宙真理的唯一方法。现代科学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已经逐渐给人类带来许多头疼的难题。

    实证科学的哲学基础,是把一个完整的世界划分为两个独立的范畴:物质与精神,由此而建立的自然观把人和自然、人和世界、心与物分割开来。其后果就是不能实证精神活动的本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精神对物质的作用,而人的生命恰恰是精神与物质的一体。

这样一来,精神活动游离于现代实证科学的视野之外,道德更是没有物质基础的纯粹说教,人和自然也不再是完整的一体,其后果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

    中国古代科学并没有走上西方实证科学的路,但能不能据此而将其视为荒谬呢?华夏祖先数千年来留下的文化遗产中那许许多多被视为“迷信”的部分中,一定也有现代科学所不能认识的古代文明精粹。

    古代中医发现了经络、发明了针灸,如今现代科学已经采用测量皮肤电阻等方法证实了经络和穴位的客观存在,中医的作用也已为世界卫生组织承认并高度评价。人体经络、穴位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特征,只体现在活人身上,经络运行受人的精神作用的影响,而且几乎没有解剖结构特征。按照实证科学之路,采用西医的解剖方法,是根本无法发现的。特别是古人还用天干地支的五行生克发现了穴位开合与能量流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此应用于临床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这更是以解剖为基础的西医难望其项背的。实际上中国古人是通过打坐修炼而体察到经络的运行的,明代李时珍在其所著《奇经八脉考》中就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中国古代科学讲究天人合一,是把人的物质身体、人的精神和整个宇宙视为有机的一体,直接进行整体研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西医的理论体系及特长(资料备份,完整版)
周东浩:中医西化的悖谬和荒唐的实践
张其成:中医现代化的三个疑问
中医和西医的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中医要进行内证?(无名氏述)[页2]
【转】西医理论果真是可以被实证的科学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