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好文讲透苏州“三大法宝”: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近期,江苏一些地市在大力学习《再燃激情——苏州“三大法宝”读本》,希望通过对苏州“三大法宝”学习激发干事热情拉动当地发展。

苏州“三大法宝”

1、张家港精神

以“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为内核

2、昆山之路

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为标志

3、园区经验

以“借鉴、创新、圆融、共赢”为特质

为了帮大家更好理解苏州“三大法宝”,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zsyznc)摘引《再燃激情--苏州“三大法宝”读本》中精彩片段帮大家更好认识苏州“三大法宝”。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一、张家港精神

张家港市的前身,是1962年由常熟、江阴部分边远公社组建而成的沙洲县。底子薄、经济基础弱,一度被称为“苏南的苏北”。但张家港人“拼”出一条发展之路。1992年,张家港市委提出“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建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全市上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抢建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修通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建起全国第一条城市步行街。1994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验收后,自加压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在大江南北引领了“学习张家港、创建文明城”的热潮。如今已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县级市。

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实践孕育了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又是张家港精神,催生了令人惊叹的张家港速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张家港奇迹,实现了从“苏南边角料”到明星城市的精彩“蝶变”。

一、治穷致富:孕育时代精神

张家港市的前身是1962年由常熟、江阴各划出部分边远公社建立而成的沙洲县。当时由于底子薄、经济基础薄弱,年生产总值不足1亿元,沙洲县一度被称为“苏南的苏北”。但沙洲人民“人穷志不穷”,他们吃苦耐劳、敢闯敢拼,胸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秉持“穷则思变”的信念,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艰苦创业,治穷致富。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发扬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走出一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探索发展之路,实现了由“农”到“工”的第一次飞跃。在此期间,沙洲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杨舍镇,在这种拼搏发展的氛围里,逐渐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杨舍镇,房屋破旧,环境脏乱,交通闭塞,镇办企业寥寥无几,工业产值在当时苏州6个县的城关镇中位于倒数第一。1978年,秦振华出任杨舍镇党委书记。为了迅速改变落后面貌,镇领导班子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两个文明”一起抓。短短几年,杨舍镇发生了巨大变化,乡镇企业从无到有,再到遍地开花,1985年成为江苏第一个工农业产值突破1亿元的县城镇。1991年,杨舍镇工业总产值超12亿元,一跃成为苏州的“排头兵”,后来又成为苏州“南学盛泽,北学杨舍”的明星乡镇,在全国乡镇百颗星中跃居第七位。在创业过程中,杨舍镇广大党员干部形成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顾全大局、乐于奉献,扶正祛邪、敢于碰硬,雷厉风行、脚踏实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加压力、永不满足”的“杨舍精神”,这就是“张家港精神”的雏形。

“张家港精神”的雏形,从治穷致富的历程中孕育产生,展现出在改革开放这个大时代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价值追求,激发出强大的改革决心和创业激情,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

二、抢抓机遇:创造发展奇迹

1992年对于张家港来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这个滩涂上的小城开始崛起,其发展开始推进到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新阶段。这一年,56岁的秦振华被苏州市委破格任命为张家港市委书记。他和张家港市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经济要腾飞,思想必先行,只有着力塑造和弘扬一种反映时代特点、体现区域特色、富有激励作用的精神,才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实现张家港的大发展、大跨越。因此,张家港市委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把“杨舍精神”升华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16字“张家港精神”,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树立了一面在“苏南方阵”中争先进位的精精神旗帜,,并随即乘势喊出“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建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的“三超一争”目标。

这个目标的喊出,把张家港党委、政府和人民推上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境地,通迫他们把巨大的压力转化为埋头苦干的动力,同时也给周边县市带去了你追我赶、拼抢发展的活力。这一年,张家港捕捉到国家要在江苏沿江建保税区的信息后,全力向上争取。4月确定建立保税区,5月拿出方案,45天完成1284户民房拆迁,20天建成一条8公里长的铁丝网隔离带,90天建成8000平方米的港务局大楼,160天建成长江流域最大的万吨级码头……张家港人用不分昼夜、志在必得的拼抢精神,拼抢到了全国第一个长江内河港口开发权和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

同样在这一年,张家港市委常委会班子在广东参观学习期间,受到珠江三角洲大办交通的启示,当即决定临时召开常委会,就张杨公路改扩建的整体方案,包括路基、路面及绿化带设置等各个方面,展开激烈讨论并形成决议,新方案比原有规划设计方案几乎增加一倍的标准。这是张家港市交通发展史上目前唯一的在外地形成决策部署的重大交通建设工程。当时,上海一家报社发文表示质疑:“张家港一年财政收入只有2亿元,修一条路要花2.5亿元,80米宽的道路,像飞机场跑道那么宽…”面对外界的质疑,张家港市委、市政府顶着舆论压力,突破保守观念,坚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念。资金不足,就全民动员集资;时间紧迫,就日夜轮班施工。仅用一年半时间,一条全长33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全线贯通,全程质量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在这段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张家港人不顾各种流言蜚语,一门心思艰苦创业,提出了“没有经济就没有地位,没有外向度就没有知名度;以发展论英雄,凭贡献坐位置;市场经济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等思路,在“三超一争”目标提出后,又先后提出了“对外大开发、全市大开发、经济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三抢一高”奋斗目标、“三攻一促”发展策略,报请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了江苏省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说,是“张家港精神”催生了令人惊叹的张家港速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张家港奇迹,“张家港精神”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在抢抓机遇、拼抢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张家港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与时俱进:筑牢精神家园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张家港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与时俱进、争先创优;始终坚持传承、弘扬“张家港精神”,并在不同时期赋予其不同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推动张家港事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张家港广大党员干部为人民谋幸福的一把金钥匙。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各方面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张家港精神”突出体现在“拼搏、进位”上,提出“三超一争”目标、抢建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修通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建起全国第一条城市步行街……实现了张家港的大变化、大跨越。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张家港的发展走到了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张家港精神”突出体现在“巩固、提升”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进入转型阶段,“张家港精神”突出体现在“统筹、协调”上,构建规模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一城四片区”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保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步入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张家港精神”则重点体现在“再出发、再突破、再引领”上,落脚点是“三效三品三性”。“三效”即效率、效果、效益,广大党员干部发扬“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的优良传统,只争朝夕,拼抢机遇,办一件,成一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品”即品质、品位、品牌,进一步自我加压,拔高标杆,塑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城市品牌,进一步扩大张家港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三性”即系统性、探索性、引领性,把各项工作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创造更多的“独有”与“唯一”,努力做好示范、当好标杆。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与时俱进的“张家港精神”始终与时代同步前行,在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时代潮流中,汲取养分和能量,获得发展和升华,不断传承和光大,永葆生机和活力。她影响着张家港一代又一代领导干部和市民群众,成为根植于全体张家港人心中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种特质,为每一位张家港人筑牢了一个初心不变、奋斗不息的精神家园。

二、昆山之路

1、排在“小六子”的昆山不走寻常路

如果说一个“抢”字拼出了“张家港精神”,那么一个“闯”字,则“拓”出来一条“昆山之路”。“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昆山从零起步,以“自费”创办的开发区为战略平台,以对外开放为发展主线,通过跨区域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大力引进外资,不仅甩掉了苏州市辖县“小六子”的末位帽子,还连续坐稳了全国百强县第一的交椅。

改革开放春风乍起,“苏南模式”异军突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没有跟上“节奏”的昆山,却还守着传统农业的“半碗饭”。

这个小六子怎么戴上这个帽子的,落后就是没有跟上改革开放,没有搞工,所以县委那个时候大家有一个共识了,无工不富。

痛定思痛,昆山奋起直追。他们抱定“敢吃螃蟹”的勇气,创造性以自费开发的模式在当时县城东边3.75平方公里的农田开辟出一个工业小区,“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乡镇工业的“老路”之外,趟出了一条“外向带动”的“新路”,迅速完成了“由农转工”的历史性跨越。此后,昆山抓住浦东开发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历史性机遇,引进外资、聚焦台资、切换动能,闯关夺隘,爬坡过坎,实现了投资格局“内转外”、产业布局“散转聚”、发展质态“低转高”、产业层次“大转强”的跨越,连续14年位居中国百强县之首,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当仁不让的“第一样本”。

二、“闯”出来的“昆山之路”

2008年10月7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前夕,《人民日报》发布《对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昆山成为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党员干部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始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砥砺奋进,带领百万新老昆山人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创业创新创优为精神动力、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昆山之路”。

1、奠基:“农转工”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之初,苏南不少地方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而昆山却守着苏州“天堂里的半碗饭”,过着“穷日子”,在当时苏州市下辖的6个县中排名未位,被人戏称为“小六子”。作为传统农业县的昆山,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如何摘掉戴在昆山人头上“小六子”的帽子,是昆山党员干部的时代使命和时代担当。

1984年1月4日至11日,昆山县委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冬训会议,提出“解放思想,实现'十个转变””,就是要从农业单一经营向农副工综合经营转变,大力发展工业,这标志着“昆山之路”航程迈出了重要一步。随后,昆山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两次家乡座谈会,请在外地工作的昆山籍同志想思路、出点子。昆山党员干部在分析昆山工业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决定不照搬照抄其他地方发展乡镇企业的办法,而是用昆山的“三好”(紧靠上海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农副产品、吃苦耐劳的昆山人民)换上海的“五好”(技术、产品、设备、管理、资金),适时提出“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

昆山开发区旧貌

1984年,昆山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在当时县城东边自费开辟工业小区,从3.75平方公里到6.18平方公里,采用“滚动开发,逐步延伸,开发一片,成功一片”的方式,积极实施横向联合战略,先后建成生产“金星”牌电视机的上海电视一厂昆山分厂、凤凰自行车厂昆山分厂、上海畜产品进出口公司昆山羽绒制品联营厂以及与上海纺织工业局合作建立的上海纺织品出口昆山联合生产基地。昆山及时抓住“三线”企业“军转民”的机遇,引进了万平实业、风华等一批“三线”企业。其间,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落户昆山,为审批这个项目,昆山人往南京、北京跑了123次,敲了732个公章,拟写文件和材料用去了16开纸6令(6×500张)……通过自费建设工业小区,昆山工业快速崛起,实现“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副工全面发展、从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三大转移”。昆山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开始超过农业,完成了“农转工”的历史性跨越。

上海电视一厂昆山分厂

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

2、开创:“内转外”格局性转变

20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1992年8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开创了一个县级市自费开发建设的开发区进入国家序列的先河。适逢准浦东开发开放,昆山党员干部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发展良机,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利用浦东效应,打时间差、空间差,迎来了招商引资新一轮高潮。这年下半年,昆山引进了第一家投资规模在当时最大的台资企业——沪士电子(昆山)有限公司。随后,号称“四大金刚”的统一食品、六丰机械、樱花卫厨和捷安特自行车以及日本精工、丰田等大项目相继落户。

昆山开发区管委会旧址

继之,昆山逐步实现“以内引外”到“以外引外”,从“来者不拒”到“择优落户”,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的战略转移,迅速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带动乡镇工业小区发展的开放格局;以中心城市带动卫星城镇的新型城镇格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工业协调发展,逐步构建三二一产业格局”等“三个格局”,完成了从发展横向联合工业向发展外向型经济“内转外”的格局性转变。1995年昆山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41.6%,外资开始成为昆山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3、拓展:“散转聚”主导性优化

1996年后,昆山经济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各地都在借助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二是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动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昆山人把危机化作机遇,开展“诚信服务月”活动,数百名党员干部冒着盛夏酷暑,进外企、入台企、赴民企,帮助企业想办法、出点子。政府部门实施“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推行首问负责制、告知承诺制、重点岗位AB制……“规范行政、诚信服务、降本增效”“亲商、安商、富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成立“马上办”办公室,实行全天候服务……一系列服务打造了“昆山服务”的品牌。同时,昆山果断做出“主攻台资”的招商策略,当年组团8次到台湾招商引资,一炮打响,一批大项目、旗舰型项目落户昆山,出现了“以台引台、以台引外、以外引外”的“葡萄串效应”。昆山日渐成为全国台资投资密集区之一。

1997年,昆山学习台湾新竹工业园,提出创建出口加工区,先后进京84次,穿梭于8个部委。2000年10月,昆山出口加工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2.86平方公里,12.4万劳动力,10年中产出654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业区。

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昆山提出“5432”集约用地机制,就是在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各乡镇工业区,每亩土地的投资额分别不得少于50万美元、40万美元、30万美元和20万美元,改变了原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实行了“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的“三个集中”。昆山经济开始进入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等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实现了“散转聚”的主导性优化。

4、提质:“低转高”创新性驱动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给昆山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06年7月,昆山提出“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自我创业”的“三自”创新战略,政府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每年投入7000万元,设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5000万元。2007年,昆山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约,拉开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全面合作的大幕,先后建立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等一批开发项目,龙腾光电、三一重工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实现了由“昆山加工”“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的转变。

昆山以实施外向配套的方式发展民营企业,成立专为外向配套服务的“婚介所”——外向配套协作中心,为在昆山落户的外资企业与昆山民营企业双方寻找合作伙伴,牵线搭桥。昆山首家民营配套企业——昆山创新五金电机厂为日资企业禧玛诺、台资企业耀马等机械设备、车铳、刨磨配套,10年时间,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产品的规模型企业。好孩子集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发展成拥有3000多项国内外专利,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婴童用品领军企业。昆山经济实现了“低转高”的创新性驱动。多年来昆山位居全国百强县第一,并率先实现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

5、攀升:“大转强”战略性突破

2007年1月,昆山市委、市政府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升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的“三学”目标,树立新标杆,再创新佳绩。2009年,昆山出口加工区转型为国家级综保区(即综合保税区),实现功能叠加:电子信息加工创造、保税物流、连接进出口商品交易、研发实验、服务贸易实验、快速通关口岸服务。2010年,昆山综保区实现保税物流金额660亿美元。

2010年9月,昆山高新区在1994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的昆山星火技术密集区基础上,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引进了美国安利吉、德国福斯罗和芬兰库迈拉等先进制造企业;引进了以中国华风为代表的三大风能项目;引进了世界前列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茂迪公司;引进了世界500强全球物流仓储业巨龙盖世理、研华研发中心等一批服务品牌项目;设立了平面显示、机器人、小核酸等研究院;建成了“一院三区十基地”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成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地处苏沪交界处的花桥经济开发区,东依上海国际汽车城,2005年8月被江苏省政府列为全省三大商务集聚区之一,2006年8月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如今的花桥,集聚企业总部产业,如NSK中国研发中心、七匹狼等企业总部;集聚服务外包产业,如法国凯捷远程加速开发中心、中金数据、江苏远洋数据公司;集聚现代物流产业,如宝湾物流、天天国际、迪卡侬配送中心,成为“中国最佳服务外包园区”。

多年来,昆山推进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攀升,经济实现了“大转强”的战略性突破。2011年,昆山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工业。

“昆山之路”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昆山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坚持薪火相传,在接力中加速,在加速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昆山党员干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没有变,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精气神没有变,“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率先争先意识没有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没有变,“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没有变。如果要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党员干部遵循新思想指导新实践,运用新理念推进新发展,机关作风不断优化,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百姓生活蒸蒸日上。昆山党员干部永不自满、永不停步、永不懈怠,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是“昆山之路”代代延续、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三、“融”出来的“园区经验”

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苏州工业园区已连续多年在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一。1994年创立的苏州工业园区,虽比我国首批开发区“晚出生”10年,却能够后来居上,并且仅用“10年时间”就再造了“一个新苏州”,靠得就是“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苏州“三大法宝”今日解读“融”出来的“园区经验”。

1994年2月由中、新两国领导人直接推动、共同决策,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诞生,苏州城东原本沉寂的金鸡湖畔成为开发热土。在那个视规划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年代,园区坚持“规划先行”,迈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第一步。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以绣花功夫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更为可贵的是园区借鉴新加坡的亲商服务理念,让园区开发建设者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员”的角色转变。在垦荒、开园、辟城的历史进程中,园区坚持产城融合,走出了以产聚人,以人兴商、以人为本的园区开发之路,以生机勃勃的城市生态,让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共同演绎现代化园区的多面精彩。

回眸历史,可以观照未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相互激荡,点燃了干事创业的“熊熊烈火”,也成就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华彩乐章。苏州经验,不是苏州“专利”,也可以为我所用。“GDP”破万亿、江苏新出海口、上海“北大门”的光荣与梦想就在前方,我们每一个南通人自当闻鸡起舞、奋楫争先、风雨兼程、再创辉煌。

融出来的“园区经验”

在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赢立着一座高12米、由两个圆相叠扭转而成的雕塑,整座雕塑呈外圆内方的简约造型,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古老观念,也传达出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学融合共生的深遂含义。这座雕塑名为“圆融”,如今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区这座现代化新城的象征。她温婉绰约、刚柔向上的风骨,是对以“借鉴、创新、圆融、共赢”为内核的“园区经验”的最好诠释。

1、中新合作,开启世纪梦想

苏州东部,湖荡密布,阡陌纵横。千百年来,这里的百姓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苏州全市160多个乡镇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所涉及的5个乡镇位居中下,属于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园区的成立将唤醒这块古老而静谧的大地,新思想、新理念、新创举在这里交织演进,一座现代化新城将在这里崛起。

苏州工业园区的诞生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直接壁画和推动的结果。

1978年,邓访问新加坡。听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介绍,参观了裕廊工业区,邓内心难以平静。新加坡建国仅仅13年,通过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需要突破困局。

1992年9月底,李光耀先生访问苏州。一行在结束访华时透露,新加坡将与中国方面一同研究,在苏州物色一片土地,用新加坡的经验来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其他市镇发展的典范。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长达近两年的谈判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城东金鸡湖畔。

1994年2月26日,尽管还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但北京却是暖意荡漾。中新两国政府在《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中英文本签署。一个让中新双方共同期盼的合作项目终于获得了“出生证”。

这是一个由中新两国领导人充分酝酿、共同决策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成片开发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将以崭新的模式、崭新的形象、崭新的使命展现于世人面前。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1994年5月12日,园区项目启动实施,在苏州古城以东这片原本并不为人熟知、交通相对闭塞的土地上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2、初心使然,成就发展奇迹

中新两国政府《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的签署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新合作项目选址“在苏州城东金鸡湖地区”,目标是“在苏州建设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配套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

25年时间倏忽而过,园区历任开发建设者始终“不忘初心”、始终“牢记使命”,25年来在这里用辛勤的汗水,收获了足以令世界瞩目的丰硕果实。

启动伊始,园区就依托中新合作机制,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按照产城融合理念编制完成了27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并快速启动首期启动区的开发建设和工业地块招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及工厂建设全面展开。2001年3月,园区启动二、三期开发,从此进入大动迁、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阶段,到2003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已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自2005年开始,园区相继启动了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和科技跨越等产业转型计划,在全国较早地迈出了转型升级的步伐。2009年园区开发建设15周年,园区取得了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累计上交各种税收超千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元、注册内资超千亿元等“四个超千亿”的发展成就。到2018年底,园区累计上缴税收8000多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超1万亿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2.7亿美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236吨标煤,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75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71191元,多项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之相比,园区的建立整整晚了10年。然而可贵之处在于,经过25年发展,落后10年建立的园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2016年开始已连续3年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一位,并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更为可贵的是,25年来,园区始终牢记国家携手新加坡合作搞开发的初心和使命,自觉把这种责任感、使命感内化为全区上下的发展意识,始终认识到园区的发展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园区的发展不仅事关园区和苏州的“小我”,更事关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我”,无论是在创业初期还是进入快速提升期,无论是处在发展的不利环境还是面临宏观有利条件,园区的发展都必须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靠开拓创新的使命感“闯”出来,靠脚踏实地的工作“拼”出来,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创业、创新、创优”的勇气和胆略,致力在全区上下形成“勇于争第一,敢于创唯一”的发展氛围,最终书写了中国开发区建设史上的宏伟传奇。

3、使命所系,勇当“探路尖兵”

园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中新两国政府的高度肯定。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也体现出中方学习借鉴的特色。园区开发建设25年来的实践无疑是精彩的,园区后发崛起、后来居上的成功原因也值得深入探究。

坚持科学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样本。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因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而著称,呈现出“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独特风貌。到20世纪90年代,苏州又依托老城、开发新区,发展成“一体两翼”格局,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位于苏州古城东部的园区以其一流的规划,从数量众多的国家级开发区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在那个还视规划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年代,园区就确立了“规划先行”的理念,按照“两先两后”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建设程序,率先在国内提出了“白地”(未明确今后土地用途的空地)“灰地”(未来可以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地块)的概念,给后续开发留有“余地”和“余味”,避免反复折腾“翻烧饼”。经过25年的开发,园区的整体面貌与开发之初的总体规划蓝图基本保持一致,成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最佳实践样本。

坚持先行先试,书写“第一个吃螃蟹”的改革传奇。阳澄湖大闸蟹是苏州知名的特产。国学大师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士写诗称赞: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事实上,相比出产阳澄湖大闸蟹,园区因扮演着一个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而更加闻名。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园区的开发建设无现成道途可循,但园区却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在25年的发展进程中,园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产业发展、科技进步、金融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人才培育、体制创新等领域开展了富有创造性的试验和实践,创造了包括全国首个空陆联程快速通关模式、全国首个国家级股权投资母基金、全国首个国家级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等多个令人瞩目的全国“首个”。这些先行先试成果和经验充分体现了园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功能和职责,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充分肯定,并已开始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进行辐射和推广。园区创造的这些全国“首个”,展现苏州党员干部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意志和风采。

坚持择商选资,在开放创新中实现美丽“蝶变”。1994年5月破土动工时的园区,仅仅是一片洼地农田。到2019年5月园区开发建设25周年时,园区以占全市3.5%的土地、5%的人口,创造了全市14%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17%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左右的进出口总额,成为苏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比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起步晚整整10年的园区,为什么能在短短的25年内,不仅弥合原有的10年时空之差,而且创造出后来居上、跨越腾飞的发展奇迹?其制胜法宝就是积极抢抓全球产业梯度转移、价值链重构等机遇,坚持以全球化视野来谋划创新,在全球范围引进创新技术、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从而实现产业发展的跨越腾飞。经过多年的转型和升级,园区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未来产业集群,逐步培育起具有园区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特色产业地标。

坚持接轨国际,“亲商”新风从这里吹向全国。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与国之间借鉴运用先进国家的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开发建设的开发区,从诞生伊始就承担了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功能。试验,是尝试,也是探索,是中外不同发展理念的碰撞。按照“规划先行”理念启动开发建设的园区,打造了当时国内最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如此高标准的硬件需要同样高标准的软件与之配套。这个软件就是园区率先从新加坡借鉴引进的亲商服务理念,是用新的理念指导的、由专业团队打造的、用新的体制机制运行的管理服务机制。这种全新的“亲商理念”让园区的开发建设者实现了从“管理者”向“服务员”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是从相对封闭的市场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市场的理念更新过程,也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变的实践之路,“亲商服务”理念犹如一股新风,迅速从园区吹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并成为当下中国各级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和“标配”。

坚持人才优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园区“垦荒”“开园”“辟城”的宏伟历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升级、层次丰富多元。园区开发建设者需要始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一片荒泽湖畔、一处洼地农田,建设一个群贤汇集的人才高地?就像在建设之初就彻底摒弃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创造性地把工业园区当作一个城市来规划一样,园区人一开始就摒弃了“为人才开发而人才开发”“不成体系搞人才开发”的传统做法,放眼整个园区开发建设发展趋势,立足园区总体战略布局,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大力强化人才工作的系统性谋划、前瞻性研究、全局性运作,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共管,坚持筑巢与引凤并举,坚持人才与产业对接,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探索构建包括人才的招聘引进、培养储备、集聚助长、环境营造等环节在内的一整套人才工作运转体系。目前,园区已累计有自主申报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158人(其中创业类占全国7%),入选上级科技人才数持续保持全国开发区和省、市第一,被评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被确定为中组部人才工作联系点。

坚持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建设幸福新城。园区开发建设的25年,正值中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25年。25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常住人口净增了约8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园区并没有因为人口的激增而出现一些典型的城市病,而是始终保持着生机勃勃的城市生态。倘祥在园区,看到的始终是一座井然有序,“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城市。这得益于园区始终牢固树立产城融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促进社会共建共享,积极探索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呈现出社会安定、服务优质、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新局面,为开发区社会治理创新积累了有益经验。与一般开发区不同,园区从开发伊始就摒弃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坚持以产业集聚带动人的集聚,以人的集聚促进商业繁荣,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比如,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率先提出并建设了邻里中心这一全新社区商业新模式,就近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多元生活服务。邻里中心也从园区诞生,然后迅速在国内多个城市复制推广。

25年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园区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上演了精彩大戏,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中国开发区示范品牌。以往,苏州因千年历史文化名城魅力而令人向往;如今,苏州更以拥有园区这一中国开发区示范品牌而引人瞩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州模式、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长三角各地纷纷捡起“老法宝”,它们还管用吗?
直探率先发展的精神内核,三大法宝开辟苏州之路
学苏州,学什么?东莞干部调研报告强烈发问!
东莞干部发问:要向苏州学什么?
“潜力股”隔江致敬“排头兵” 南通全面学习苏州“三大法宝”
苏州国家级开发区名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