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帝王的庙号、谥号与年号

说起中国古代史,绕不开的一个特殊群体就是:皇帝。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清宣统帝,中国封建王朝时代一共出现了400多位正史承认的皇帝。他们被后世熟知的名号各不相同,比如“汉高祖、隋文帝、唐太宗、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称呼的标准并不统一,这中间有哪些讲究?今天就跟各位历史爱好者一起探讨一下。

庙号与谥号

庙号,顾名思义,是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的尊称,比如我们熟知的“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但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也有的庙号是死后追尊,比如曹操和宇文泰,都是“太祖”。

谥号,是帝王、诸侯死后的评价,比如“汉武帝、魏文帝、隋文帝”,基本上每个皇帝都有谥号。

二者合起来,就是对古代皇帝的完整称呼,如“太祖高皇帝”。

只不过谥号不只是皇帝才有,重要的诸侯大臣也可以享有,比如范仲淹的谥号“文正”、岳飞的谥号“武穆”,也就是《射雕英雄传》中的“武穆遗书”的来源。

庙号与谥号都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周朝没有延用商朝的庙号制度,只是继续发展了商朝的谥号制度。西汉再次恢复庙号,但只有四位贡献卓越的皇帝才享有庙号,要求非常严格。

庙号和谥号,都是对帝王一生的高度概括。由于绝大多数帝王的庙号谥号是由其后人所上,因此大多是褒义词,比如“太、高、真、仁”等,至少也是中性词,比如“中、神、哲”,只有末代皇帝比较悲惨,不仅身死国灭,还要被新兴朝代给弄一个恶名以彰显新王朝的正义,最著名的比如“隋炀帝”,或者表达哀思性质的“唐哀帝”、“明思宗”。

为什么隋朝之前称谥号,之后称庙号?

隋朝之前,庙号是稀缺产品,而且使用不太规范,一些小朝代的开国之君也敢称“太祖、高祖”,比如上次在慕容复的祖先与他们的大燕王朝一文中所提到的燕国,就有太祖、烈祖等等。一方面太多的名不副实的各种“祖”,一方面很多皇帝又没有庙号,所以干脆都不要叫庙号。而谥号却基本只有一个字,比较符合后人的认知。

唐朝开始,几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而谥号却日益泛滥,字数膨胀,如努尔哈赤的谥号有25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极立纪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评论功过作用。因此,唐朝之后的皇帝,历史上多称庙号。

太祖、高祖、世祖——庙号称谓哪家强?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玄宗、宋高宗等。一般来说,“太祖、太宗”是比较标准的开国和二代皇帝的庙号组合。

也有例外,清朝就有三个“祖”: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帝福临、圣祖康熙帝玄烨,这是因为清朝这三个帝王都有开疆拓土的功劳。当然,反正太庙都是皇家的,也不用花多少钱,只要后世帝王乐意,个个都叫祖也不是不可以。

那么,开国帝王称“太祖”还是“高祖”,有什么讲究呢?

庙号鼻祖商朝人规定:“创立基业曰太,功高者曰高”,说明太祖比高祖更高,是最高级别的庙号。

先看历史上的“高祖”,最早的是汉高祖刘邦,但刘邦的庙号本身是汉太祖,只不过因为《资治通鉴》把“太祖高皇帝”简称为汉高祖,而司马光在史学界的地位就像少林武学的达摩老祖一样,是不容质疑的,因此才流传开来。这就相当于鲁迅先生写了个错别字,语文老师说他写的是通假字一样。

然后就是唐高祖李渊,为何他不叫唐太祖呢?那是因为他爷爷李虎第一个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只是把唐国变成了唐朝,因此不敢冒祖先的功劳,追尊李虎为唐太祖。

同样,隋文帝杨坚的庙号是隋高祖,追尊其父亲杨忠,首任随国公为隋太祖;魏文帝曹丕的庙号是魏高祖,追尊其父,首任魏王曹操为魏太祖,等等。

除了这几位,其他的高祖影响力就要小多了,甚至很多都名不副实,基本都是割据政权,手里还没几块布就敢开染坊,动不动就是“高祖”,像什么南朝,五代十国这些小国家,就连儿皇帝石敬瑭、存活仅4年的史上最短命王朝——后汉开国君主刘知远,全部都是“高祖”,完全是给历史学家增加负担。

而叫“太祖”的含金量就明显要高不少。除了上面的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毛太……都是清一色、不折不扣的“创立基业者”,再加上唐朝之前一堆追尊的太祖,这个阵容着实华丽。

再看知名度稍微小一点的“太祖”:魏太祖曹操(知名度极高,但魏太祖一词不常见)、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天龙八部里面萧峰的结拜兄弟)、大理太祖段思平(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大理段氏一文有述)、北齐太祖高欢(追尊)、北周太祖宇文泰(追尊,趣谈历史——“宇文”这一家子一文有述),无论朝代实力如何,个人名声如何,都是真正开创霸业的一代豪杰。

世祖的含金量仅次于太祖和高祖,一般为承上启下有特殊贡献的非开国君主。可能听着世祖一词比较陌生,但如果说几位出名的就不那么陌生了:

汉世祖刘秀:光武帝的名号无人不知,中兴汉朝;

西晋世祖司马炎:继承父祖三代家业,篡魏为晋;

元世祖忽必烈:继续开拓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几任大汗的功劳,建立元朝;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代表清朝定鼎中原。

另外,隋炀帝杨广、大燕武成帝慕容垂,庙号也都是世祖。

为什么明朝、清朝皇帝多称年号?

说起嘉靖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稍有历史常识的都耳熟能详。但如果说他们的庙号:明世宗、清圣祖、清高宗,知道的人就大打折扣了。

年号,是汉武帝刘彻首创的纪年方式,从公元前140年第一个年号“建元”到1911年清朝最后一个年号“宣统”,在中国历史上使用了2000余年,影响深远。一些著名的盛世,都以年号命名,比如“贞观、开元”。

但明朝之前,皇帝一生多会使用几个年号,心情好,改元庆祝,心情坏,改元换换手气。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用了14个年号,可谓改元上瘾。

明清两朝的皇帝明显对改元没有兴趣,除了皇太极用了“天聪、崇德”两个年号外,其他都只用一个年号。因此,年号的辨识度就大大提高,近代以来,对明清两朝的皇帝均称呼年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皇帝叫“帝”,为什么唐朝、宋朝皇帝叫“宗”?有什么区别?
清朝为什么会出现三个祖皇帝?
为何曹丕庙号高祖,刘备庙号烈祖,孙权庙号太祖?
刘邦本来是“汉太祖”,为什么都称为“汉高祖”呢?
开国皇帝中,为何刘邦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是太祖,有何区别
明太宗还是明成祖?朱棣:给我一万次机会,我还是选择明太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