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观的门槛千万不能踩!民间关于门槛的六条讲究

初一十五,逢年过节,常见诸多善信出入道观上香,礼敬仙真。善士进道观之门是为了礼敬诸真、祈福,然而,也有居士就在进门之时,无意间中会有不意之亵甚为不妥。今山人给大家只细讲其中之一的过门槛之举,使善信们谨慎之。来往之间,要敬悦于诸神,加之虔诚之礼,可得神庇佑矣!

善信进道观大门之时,切不可衣冠不整,褊袒衣衫。要尽量走大门两边,道观的门槛很高。脚步,需迈得越大越好。走右边门先迈右脚,走左边门先迈左脚,此称“忌包柱”。


进门时,切不可跨中间门槛,更不可站在或坐在门槛上,那是对神明的大不敬.跨入了这道门槛,便将尘世的凡俗抛在了身后,你就会以一颗纯净向善的心来感受这祖师爷脚下的庄严和神圣。


下面具体说一下门槛

门槛者,指“门下的横木”(《辞海》)。在现代汉语里,“门槛”和“门坎”通用。俗称门坎。古人对礼的要求很严,内外之分很具体,门槛就是内外之分的界限。同时,它可以保护门的底部,以及阻挡从门底下吹入的风。但更重要的是门槛还体现一种主人的尊严和身份;在民间则称门槛是主人的脖子或脊背,是忌讳用脚去踩踏的。

在民俗中,不仅仅是道观寺院宫殿等古建筑的门槛不能踩,家庭的门槛也不能踩。这个习惯已成为礼貌的一部分,如踩他人家门户门槛会被视为不尊敬。民俗认为门槛有家神,如踩门槛则是对家神不敬,会影响家中运势。

门槛横伏于门口,迈进去,退出来,最容易使人联想到界线,里外的,区域的界。唐代《朝野佥载》卷三所记,就取用了这种象征意义,把猫卧门槛说成征兆:

薛季昶为荆州长史,梦猫儿伏卧于堂限上,头向外。以问占者张猷,猷曰:“猫儿者,爪牙;伏门限者,阃外之事。君必知军马之要。“未旬日,除桂州都督,岭南招讨使。(出《朝野佥载》)唐代,薛季昶任荆州长史。一日,他梦见小猫趴在屋前门槛上,脑袋向外张望。他问占卜的人张猷,张猷说:“猫儿即爪牙,也就是指武将;趴在门槛上,就是说在想家外之事。看来,你一定掌握指挥兵马的要柄。”不到十天,薛季昶便出任桂州都督和岭南招讨使。

《礼记》中说:“大夫士出入君门,不践阈。”意思是做臣子的进入君主的门户时,应该从门中央所竖的一根短木旁侧身而过,不要用脚踩在门槛(阈)上。到了汉晋时代,门神崇拜风行,祭门之举从庙堂祀典演变成社会风俗,“今州里风俗,望日祭门。”(南朝·梁宗忄票《荆楚岁时记》)。 古人对于门槛的制作也极为讲究,以距地高、包装美为贵,尤其是那些豪门大宅,互相攀比,不肯低眉于人。在流传至今的俗语中,常说某家门槛高,其意为这个家庭各方面条件好、体面。

门槛的本意是挡雨水的,后来引伸了,既挡财气又挡命,所以在说一个人不顺利时就说“遇着槛了”。民间老话,本命年即是“槛儿”,本命年里据说人多灾多难,日子过得要分外小心。扎根红腰带以辟邪,就是为了迈过这“槛儿”。


民间对于门槛的讲究
01

忌踩门槛这一风俗始于先秦时期,那时臣子门出入君主的门户时,不能踩着门槛,只能侧身而行。门槛往往是地位尊卑之分,之所以在先秦时期有这种风俗,是君臣礼仪。之后,演变为家族地位的高低。

02

门槛儿具有遮挡污物和避邪的作用,门口横上一道门槛儿,象征着竖立一道墙,将一切不好的东西挡门外,特别是要把那些鬼怪拒之门外,以保一家人的平安幸福。

03

实际上门槛的木枋在过去,与房梁正顶的主枋同材。即一根木枋分正梁、门槛。正梁有镇宅护平安的“效用”,那根木枋有被地舆风水先生施过法。

04

有人说门槛是祖先的脖子,不能踩,否则表示不敬。

05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门槛是当家人的脖子,是当家人的头颈,所以有一说是:忌踩门槛忌坐斗。

06

传说踩门槛是会坏自家的风水。冲撞了家神(一些地区的民俗中认为各家都有保护神)。忌踩门槛这一风俗一直延续到清朝。

点击下图可以在微店限量结缘
道长亲自制作九蒸九晒黄精芝麻丸或者纯芝麻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定要记住,门槛不能踩!
由端午想到的中华民俗祓除不祥“修禊事也”
懂民俗,猜谜语,6个民俗词类谜语,分享一下
樟树都有哪些风俗?
广州清末民初已“禁食猫犬”
中国年画和年画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