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人之交:曾国藩、李鸿章师生二人互相成全

 

前面几文反复提到了曾国藩的湘军集团、李鸿章的淮军集团。本篇就说说曾国藩、李鸿章,以及湘军集团和淮军集团间的关系。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外人”的恩怨,有助于理解晚清权力的走向,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因果关系。

 

1、缘起,风云际会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终李鸿章一生,也始终以曾国藩门生自居。这有名有实。

 

早在1847年,24岁的李鸿章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便拜在了曾国藩门下,跟曾国藩学习经世之学。

 

但那时两人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书生,所谓经世之学,也大多是空对空罢了。

 

太平天国起,曾国藩在湖南办团练,成湘军;李鸿章也回到安徽老家办团练。

 

与曾国藩在初始阶段历经挫屈不同,李鸿章反而进展得更顺利。

 

但功高遭妒,李鸿章马上就引得谤言四起,什么“专以浪战为能”,“翰林变作绿林”……才高气盛的他,竟然在老家没有了立足之地、混不下去了,不得不举家出逃,辗转到南昌,寓居在哥哥李翰章家避祸。

 

正是在江西,曾国藩、李鸿章师生重聚。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负责文案工作。

 

2、栽培,苦心孤诣

 

曾国藩是极爱才之人,尤其喜欢李鸿章,要把李鸿章打造成超越自己的大才。而必须的路径,就是改变李鸿章的锋芒毕露,反复磨砺他。

 

为此,曾国藩煞费苦心。

 

比如,李鸿章爱睡懒觉,曾国藩也不说他。但每天清晨吃早饭的时候,曾国藩必等到全部幕僚到齐后才动筷子,李鸿章不到就不吃。几次下来,李鸿章受不了了,巴巴地早起。

 

又比如,曾国藩尽量创造机会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把他与胡林翼李续宜等骨干大员同等看待,以此增长李鸿章的经验。

 

李鸿章自恃口才好,经常大言炎炎,哗众取宠,曾国藩多次正言告诫他。

 

曾国藩还经常让幕府中最能言善辩的李元度左宗棠、王岂运等人与李鸿章辩论,以挫其锐气,让他明白人外有人。

 

当遇到艰难挫折时,曾国藩就跟李鸿章谈自己写的《挺经》,灌输“打掉牙和血吞”的坚忍。

 


苦心孤诣地栽培,使李鸿章在几年时间里,思想、性格、习惯都有了巨大改变,进步神速。

 

李鸿章后来回忆说,“以前我也曾跟过其他将帅,茫然无所指引。自从到了曾大帅这里,才如同有了指南针”。

 

又说,“我跟的老师也很多,没有像曾老头子这么善于教育的,他是随时、随地、随事来指点我。

 

3、师生,相得益彰

 

李鸿章辅佐曾国藩也是出了大力。曾国藩谨慎小心,每遇到事情往往犹豫不决。只要李鸿章在旁边,他便会以自己果决明快的作风,三言两语促使曾国藩做出决断。

 

安徽巡抚翁同书在对太平天国作战时弃城逃跑,曾国藩想弹劾他,却又犹豫不决,因为当时翁同书的老爸翁心存正处于中枢高位。李鸿章促使曾国藩下了决心,并拟稿:“臣职份所在,例应纠参,不敢以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翁同书的弟弟翁同龢,也就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得知原委后,把李鸿章当成了大仇人。二人的怨仇,导致日后翁同龢对李鸿章处处掣肘。有人认为这是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的首要原因。后文再讲。

 

李鸿章是有性格的,并不是事事顺着曾国藩。当曾国藩因李元度兵败,想弹劾李元度的时候,师生间的冲突发生了。李鸿章认为李元度就是个喜欢大言的文人,不是将才,曾国藩将李元度委以守土重任,首先错在曾国藩。而李元度刚一兵败,曾国藩就要严厉纠责,失了统帅和上级的大度……为此,李鸿章坚决不写弹劾稿,并领着一帮人去找曾国藩讲理。最终,李鸿章愤而离营。

 

但这么一折腾,曾国藩似乎更喜欢李鸿章了。他三番五次派人去找李鸿章回来。八九个月后,在胡林翼、郭嵩焘等人的劝说下,李鸿章才又回到了曾国藩身边。

 

4、扶上马,送一程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上海已成孤岛。为了免遭灭顶之灾,上海的士绅们泣涕哀求曾国藩派兵保护上海。

 

一来,曾国藩当时确实没有实力派人分兵去保护上海;二来,也是他诚心要把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交给李鸿章。他便派李鸿章回安徽去招募组建淮军。

 

经过努力后,李鸿章招到了4个营的淮军。曾国藩极为重视,亲自视察,为淮军定规矩。

 

曾国藩认为新建的淮军兵力太单薄,便把湘军的“春”字营、“济”字营、“开”字营、“林”字营、“熊”字营等10个营,作为“赠嫁之资”,整建制的调拨给了李鸿章。

 

因此,李鸿章初建淮军,就有了14个营的建制,而且其中多是曾国藩调教出来的勇悍之师。由此发展起来的淮军集团,是李鸿章发迹的资本,也是他后半生的主要依靠。

 

      曾国藩待李鸿章,可谓至诚。

 

李鸿章也很争气,在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他用从曾国藩那里学来的本事,在上海打个几个硬仗,守住了上海,让中外人士都刮目相看。

 

在某些方面,李鸿章的视野比恩师曾国藩更为开阔。

 

在上海不到一年,李鸿章便决定“虚心忍辱,学得洋人一二秘法”。为此,他“尽改湘军旧制”,把淮军的装备变成了洋枪洋炮,并雇请外军教练来训练新式军队。到太平天国灭亡前,李鸿章的淮军已达7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力强大的部队。

 


除天京外,江苏的地盘基本都是李鸿章的淮军收复的。

 

此时,曾国藩保举李鸿章为江苏巡抚。老师不仅把学生扶上马,还送了一程,用心可谓良苦。

 

5、经典报恩,不抢功

 

1864年,曾国荃率湘军久攻天京不下,清廷屡次诏催李鸿章率淮军前往合攻。

 

如果攻下天京,那是不世之功。但想到曾国藩对自己的恩德,李鸿章决定不抢曾氏兄弟的功劳,因此拖着不去天京。

 

但不去总得有不去的理由,老拖着不是办法,李鸿章便硬着头皮,率军掉头南下,攻入浙江。

 

这下惹恼了闽浙总督左宗棠。李鸿章你个江苏巡抚,跑进我浙江搞毛线啊!左宗棠便向朝廷状告李鸿章“越境抢功”。李鸿章心说,我就是不想抢功,才进了你的浙江啊!

 

由此开始,李鸿章和左宗棠二人成了对头,直到左宗棠去世。

 

又拖了一段时间,直到李鸿章得知曾国荃很快就可以攻陷天京时,才决定响应朝廷的一再催促,率军赴天京。行前,李鸿章还专门给曾国荃写了封信,大意是:“我可真要来了啊,你再攻不下来,可就不能怪我了!”

 

曾国荃召集将士,出示了李鸿章的信,激励将士说:“李鸿章要来了,我们拼死拼活两年,难道要把功劳让给别人吗?”

 

众将士回答:“愿尽死力!”

 

一天之后,湘军攻克天京。

 

事后,曾国藩拉着李鸿章的手表示感激:“愚弟国荃的面子和功劳,全靠你成全!”

 

6、老师高明,学生义

 

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怕功高震主,主动裁军,让30万湘军中的大部分人,带着从战争中得来的金银财宝,回家种田养老去了。

 

而对于淮军,曾国藩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他对朝廷说,淮军在将来的作用,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不但建议保留淮军,还要继续扶持淮军发展壮大。

 

曾国藩的高明,由此可见。

 

在曾国藩的眼中,左宗棠率领的湘军已非自己的嫡系;李鸿章的淮军,反而更像自己的亲儿子。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杀人无数,更由于功劳、荣誉、地位,不知惹多少人急红了眼,甚至让朝廷忌惮。在明处和暗处,他们不知有多少对手和仇家。裁湘军,保全了自己;扩淮军,则让自己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得以继续高升,间接保持了自己的影响力和势力。

 

曾氏兄弟死后,曾氏后人长盛不衰,人才辈出,少不了李鸿章当年的护持之功。

 


就连近20多年来畅销不衰的《曾国藩家书》,最早版本也是由李翰章、李鸿章兄弟亲自整理、编校,并交由传忠书局印刷发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话李鸿章(3): 创建淮军谋大业
李鸿章为何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真正原因只有一个
满清如何防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成为下一个“吴三桂”?
曾国藩为何到死都不造反?因为清王朝还有两棋子,曾国藩不敢反!
攻打天京三年,突然听说有人要来抢功,难怪曾国荃火了
曾国藩帐下的八大幕僚:李鸿章、左宗棠、李元度、丁日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