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本教材《礼仪教育》序言
    你知道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为什么他能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呢?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4.75吨重的“东方l号”航天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89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良好习惯。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习惯性的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南方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著名的企业公开招聘管理人才,在应聘者当中,不乏有高学历者,有曾经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也有口才非常出众的公关人员。但最后负责招聘的老总却选中了一位在走廊上随手捡起一张废纸的竞聘者。有人问这位老总:“为什么要选中这位看似不占任何优势的竞聘者呢?”这位老总回答说:“一个有好习惯的员工,就是一座金矿;有这种人格魅力的人,一定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的财富。”
    无独有偶,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学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这些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他们认为学到的终生有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小时候老师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人之初,性本善”,刚出生的孩子大体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生理、心理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但随着生活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不同,就产生了差异,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养成了不同的习惯,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何为习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人生之基,常常可以决定人生事业的成败。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习惯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坏习惯在同样的程度上就是一笔道德上未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其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孔子的名言 “少时若成性,习惯成自然”就强调了好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正所谓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教育家对礼的重要性都做过精辟的论述。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颜元先生则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礼是个人立身之本,国家治理之策。礼仪修养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礼仪作为人们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交际、生活和事业的成败,影响着集体、国家、民族的形象与事业的兴衰。
    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是十分必要的。为人处事是青少年人生最关键的一门功课。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培养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奠定基础。礼仪教育是对中小学校德育内容的完善扑充。过去中小学校围绕升学率这个目标,除正常的开设政治课外,其他方面都忽视了,出现了德育的薄弱偏差问题,也就出现了受教育者人生成长过程人格、道德素质不完善的问题。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对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心理、艺术等方面教育的完善与补充。正因此,2010年12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该《纲要》对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途径、组织实施均作了明确的规定,《纲要》的印发对于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良好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校园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对校园环境的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可以凸现校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可以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对人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校时间均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思想道德无不受环境的影响。基于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我们组织学校老师编写这本校本教材《礼仪教育读本》,在校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专题活动,让学生学习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熏陶,男生做儒雅绅士,女生做文雅淑女,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高雅校园!
    (本文是作者为学校校本教材《礼仪教育》一书撰写的序言,学校校本教材《礼仪教育》于2014年4月由群言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习惯养成与礼仪教育》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式创新(之二 专题文献摘录29)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校本)学科总结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江苏省优秀德育校本教材——序言
【孝文化】课程实施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