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四钓二是个啥玩意儿
 
调四钓二是个啥玩意儿?

      ——谈谈休闲钓和竞技钓的差别

    昨天看到昆钓网一位钓友的帖子中谈及调四钓二的有关问题。看了以后,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为什么要调四钓二呢?殊不知调四钓二必须要具备多少前提条件,比如:1、漂是空心软尾的。2、单钩是一目,单饵是二目。3、水底要平整,或者抛杆精准。4、没有水流。……然而在我们平时的休闲钓当中有多少条件能具备?因此,干嘛还要揪着“调四钓二”呢?我们不要被调四钓二束缚了手脚。以下,我想谈谈休闲钓和竞技钓的一些差别,以飨各位钓友。

一、线组上的差别。

    前些天还看到一位钓友谈及自己的一次垂钓经历,说到自己开始老是跑鱼,后来换了线组以后就钓上了大草鱼。我看了他开始用的线组:子线1.0、钩子是2#的袖钩。看到这里,相信各位钓友也明白了他的问题所在。2#袖钩钓多大的鱼?大概就在50克左右的小鲫鱼。子线1.0的钓重最起码也有3公斤以上。真不知道这样的线组是钓什么鱼。更何况是在鱼塘中钓鱼。不脱钩才怪呢!

竞技钓当中追求小钩细线,一是为了满足钓手细线搏大鱼的快感,二是因为这些鱼都是反复钓放的滑鱼,再加上对象鱼的个体都有确定性。因而在竞技钓当中我们很少看到大钩粗线。但是在休闲钓当中,特别是当你到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时,鱼多大?你不知道;水底有没有水草?你不知道;如果你还是一味的追求小钩细线,那么结果只能是频频断线或频频跑鱼、只能是望鱼兴叹。因此,我个人建议:我们先可以选用1.2#左右的母线配上0.8#左右的子线、钩子用5#左右的袖钩或者0、3#左右的新关东。这样,既能钓小的,碰到大鱼也能应付一下。钓了一阵之后然后根据鱼的大小和鱼情来调整线组。

二、浮漂调钓的差别

    正如在前面提到的问题,为什么要调四钓二呢?其实说道底是为了追求一个“快”字和一个“准”字。即要求在第一时间和最合适的时机提竿。竞技钓嘛追求的就是一种效率。而在休闲钓中,由于鱼的密度小,吃口一般都比较生猛,由于鱼情和水底环境的复杂性,再加上大风和水流等因素。因而如果过于追求灵敏反而适得其反。比如,有一次我在锦溪钓鱼,那个池里小鱼特别多,如果用正常的调钓,钩子根本到不了底。后来改用跑铅钓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再比如你在流水中钓鱼,你还是用“调四钓二”,那么,几秒钟过后,漂不知道被冲到哪里了?试想,这样还能钓到鱼吗?个人建议:钓小鱼可以调4目,钓大鱼调7-8目。开始可以从调几钓几钓起,然后根据情况作调整。

三、饵料调配的差别

    在买饵料的时候,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现在不少的饵料在包装上都注明有“竞技”或者“休闲”的字样。如华氏的四季和黄鲫都是竞技的,在休闲钓中基本就是不适用的,不信你试试。再如天元的红魔1#和2#,前者用于竞技,后者用于休闲。那么他们的差别是什么呢?1、状态的不同。在竞技中要求雾化快,这样才能达到诱钓合一的效果。而在休闲钓当中,雾化太快,会导致或因水的深度或因水的流动而产生钩上无饵的现象。因而在休闲钓中,往往拉丝粉的比例会高一些,这样附钩性也会好一些。2、味型上的一些区别。如竞技中要求味道偏淡一些,柔和一些。休闲钓则偏浓一些。因而,我在这里提醒各位钓友,不要一味的追求雾化效果。我们可以适当的把饵料搓得大一些、硬一些、粘一些。只有确保饵料到底才能钓到鱼。

四、其他的差别

    子线长短的差别:在竞技钓当中,子线是越用越长,50cm到60cm的屡见不鲜。在竞技中采用长子线是基于一下几方面的考虑。1、延长子线,增加子线在水中的摆幅,从而起到诱鱼的作用;2、延长子线,可以降低鱼线自身的弹性和硬度;3、延长子线,可以减弱因鱼蹭线而产生的一些虚假信号;4、延迟鱼吃饵反映在浮漂上的动作,增加命中率。但是在休闲钓当中,我们就无需考虑这么多了。0、8及以下的用40cm的子线就可以了,1、0及以上的用60cm的子线。

    双钩钩距的差别:在竞技钓当中由于水底比较的平整,因此一般双钩的钩距在2-3个钩距之间。但是考虑到在休闲钓当中尤其是野钓中,水底的淤泥往往都比较的厚,如果钩距太小,可能钩饵已经埋入泥中。因而,在休闲钓中可以适当地放大一点钩距。我的做法是钓小鱼是3.5cm的钩距。钓大鱼是5cm左右的钩距。

    最后套用华绍新大师的一句话“钓无定法,上鱼就是硬道理”与广大钓友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拉饵应用的细节,你是否真正了解透彻,应变的细节都在这里!
竞技台钓五十讲(刘定龙)
竞技钓鲫鱼要善于用轻麸类饵料
运用竞技钓台钓法野钓时的一点经验
爆炸钩这么用钓鱼没得跑,用过的人都说这个方法好!
子线50cm是不是太长了(子线最佳尺寸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