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期!(关于青春期的5个咨询案例)

白岩松曾经说过一句话:““把任何一代孩子中学时代的成长真相,和盘托出在父母面前的话,一定会让他们感到惊心动魄!”。的确,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期。青春期的孩子个性张扬,特立独行,大人们将此理解为叛逆,觉得孩子长大成熟后就好了,父母和老师们往往忽视他们的心理世界。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青春期也是精神和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揭示:大脑的不同区域和回路发育成熟的速度是不同的,因为处理恐惧感的大脑回路——杏仁核区——发育成熟得比较早,超过了前额皮质(负责推理及执行控制的区域)的发育速度。也就是说,青少年的大脑已经有一个增大了的容纳恐惧和焦虑的容量,但在冷静推理方面还不够成熟。青少年因大脑急剧发育而导致焦虑和恐惧感大幅上升,这一点常常被忽略。


另外,由于性逐渐成熟,性激素的分泌会通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的兴奋性,与大脑皮质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矛盾,使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如果在这个阶段,观察不及时、沟通不到位、引导不得当的话,很容易让孩子在心理上误入歧途。


在长期的咨询初中中我们意识到:青春期的心理疾病(长期积累导致生理疾病)、行为偏差(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恋、早恋、辍学、逆反、自卑、自大、忧郁、精神分裂等)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往往是因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代理人”而已。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


本期推送的的几个案例都是关于青春期心理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个体取向的个案咨询,还是家庭取向的家庭治疗,在做未成年人咨询时都不可能回避家庭这一重要因素。


一、每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娃,背后都有个不懂孩子的妈(爸)!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想做自己”,为了证明自己能作主,多数情况不愿意顺着父母的意思走,因为孩子想告诉你:“我跟你不一样,我长大了,你没发现吗?”


为了解子女,有些妈妈常忍不住偷看子女的日记,看了又担心,担心就忍不住去问,问了就穿帮,亲子关系因此破裂,得不偿失。其实了解对方的正当方法是学习如何沟通,例如:与子女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糗事或失恋经验等,孩子只要心有所感,一定会发问或分享自己的想法。


曾有个女孩提到,母亲送她最好的礼物,就是尊重她的隐私权。事实上,父母尊重及相信孩子,青少年会很感激,所以千万不要偷看他们的信件或日记。或许妈妈会想: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看看会怎样?但孩子的想法是:希望不受干扰,拥有一片自由不受监视的天空。


维持良好关系比问清楚每日行踪细节更重要。“其实建立好关系,他们什么都肯跟你说。”所以面对孩子青春期时,父母应关心“如何让亲子关系不要断掉”,而不是“你做了哪些行为?”


二、对青春期孩子,关注即是压力!(咨询案例)


点击图片,打开视频《极度惊恐》


青春期,正是孩子全方位建构自我的关键时期。孩子对父母的一句话、一个表情、眼神都比较敏感。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说这样的话:“考这么差,你看xx家孩子都比你好”、“没有原因,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我们这样都是为你好”、“又和谁出去玩了?”......


如果家长经常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孩子会感到无比的压力,而这最后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越来越叛逆;二是孩子什么都不说,直到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少一些压力,孩子便能少一分对外的抗力。孩子不用防卫父母评判的眼神和询问时,更能够聚焦自我的建构,成为他自己。


如果父母实在无法收回对孩子的关注,那么就关注他做得好的地方,给予描述性的欣赏。


如果父母实在想为孩子做些什么,那么就给孩子做点儿好吃的。


三、父母活在悲痛和怨恨里,孩子不能容许自己过得更好(咨询案例)


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家庭的状态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及性格,还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


家庭中的纷争,父母间频繁的争吵,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害。孩子在恐惧、绝望、无奈中封闭自己,缺乏自信和信任。成年后,这些孩子非常有可能沉溺于自己的臆想中来弥补自己的缺失。


对于离异家庭来说,孩子比单亲更痛苦的,是TA有一半的心灵跟已经和你分手的伴侣连接在一起。所以,当你只有一方的悲痛的时候,你的孩子却有双方的悲痛,还有那份矛盾与冲突。所以很多时候,离婚中孩子是最受伤的。


反之,假如没有抱怨,没有在孩子面前指责已分开的伴侣,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态度,让自己建立一个新的人生,孩子就会放心了,孩子内心那份矛盾和冲突就能消除,也可以放下了。




四、一颗童心,所有的悲伤(咨询案例)


“一颗童心,所有的悲伤”,这是一封女儿在知道了母亲有“外遇”后写来的求助信中的结尾语。


在父母的诸多品行问题中,唯以父母的关系紧张,并附有“外遇”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最大。父母亲感情不和甚至有“外遇”给孩子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会因此恐惧:父母抛弃了我们。




夫妇间产生情感问题是常理,但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却是父母们应该学习、研究与认真对待的。对于孩子来说,家庭就是他全部的世界。建议这些父母要正视自己的情感问题。这包含着要正视现实,不回避,不欺瞒,不违规。


 在正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妥善处理问题。分居、离婚、再婚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利益为前提,而是要把对孩子的教育与关心放在首位。千万别以为“暧昧”关系可以求得太平,事实恰恰相反,问题都会由“不明不白”而产生。


五、朦胧和神秘的性(咨询案例)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加快,第二性征明显,性意识也开始觉醒。由于青春期的孩子还没有形成对性的正确认识,所以他们的性意识活动通常表现为被异性吸引,渴望了解异性知识,常常想到性问题、性幻想以及做性梦等等。青少年产生的性心理问题大多数属于可调节问题。出现问题如不及时调节,严重的就会发展成各种性心理障碍或疾病,影响身心健康。


性认知的偏差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道德所风行的性禁锢原则,使得许多学校老师和家长闭口不谈有关性的话题,致使不少青少年不懂生理知识和性知识,认为“性”见不得人,难以启齿、无所适从。性认知的偏差主要是对性及相关问题的认识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科学的观念,影响个人自身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也影响人的自我完善和成长进步,严重的则影响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性意识的困扰


青少年在一定年龄出现第二性征,女孩有月经,男孩出现梦遗,进入青春期男女两性相互产生好奇、倾慕、吸引甚至爱恋,出现性幻想、性冲动,这些都是青春期心理的正常反应,并不是不纯洁、不道德或可耻的行为。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对于性意识活动一般都能给予恰当的应对,但是还有一些孩子不能正确的面对性意识活动,出现性意识困扰,产生焦虑、急躁、心神不安、郁郁寡欢、自责懊悔等不良情绪。有少部分孩子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敢与异性的交往的现象,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


 性幻想的困惑


 性幻想对进入青春期孩子来说,是正常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现象,性幻想中还会伴有相应的情绪反应,或欣喜若狂或闷闷不乐,由此而获得一定的性满足。一般性幻想出现在上床临睡前或醒后卧床的那段时间。


六、的孩子心理健康吗?一张表帮你读懂青春期孩子


很多孩子,原来学习认真、成绩比较好,进入青春期后逐渐变为不再认真、对学习马虎了事,整日精神萎靡不振,家长们仅仅以为是“孩子学坏了”,或者以为孩子进入了叛逆期,埋怨、指责,甚至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但都不管用。这其实可能是孩子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就像感冒前浑身发冷、嗓子难受一样。


那么,家长该如何评判自己的孩子心理是否足够健康呢?看看心理医生给出的孩子症状自查表吧!




具体来说:

学习焦虑

一提学习就害怕



交往焦虑

35%咨询反映学生人际关系难题



孤独倾向

76%的独生子女感到孤独



自责倾向

稍有失败怪自己



过敏倾向

孩子有点“神经质”



冲动倾向

脾气太大暴躁



现实的文化背景与氛围,决定了孩子及家长对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认知还停留在近乎原始的状态:感冒、发烧到医院看病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孩子及父母的心理产生了不适,是只能依靠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说教来默默地消化、解决而不是去寻求心理的保健与治疗,因为一旦踏进心理辅导室、相关医院,“精神病”、”神经病”的说法与论断会裹挟着太多的隐含意义扑面而来。这种巨大的来自周边环境的舆论会迫使孩子和家长“讳病忌医”,从而为很多现实的悲剧埋下伏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试焦虑症?性别角色模糊?一起看看这些案例孩子是否中招!
陈默:儿童心理健康之本在家庭
高二女生不愿上学不想说话
青少年心理健康: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么办?
本地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疏导案例之请求离开这个世界
公益心理咨询: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