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节败退的公众号阅读量!


文 | 象芽君


用户的上网时间没有增加,但生产内容的人却不断增多。除非,用户挤出更多的时间来上网,否则这个情况将一直不会改变!


我没猜错的话,你一定为自己公众号节节败退的阅读量发愁,是吗?


本文通过产能过剩的方式来解释信息过载后出现的阅读量下降问题,如果阅读量下降是因为内容越来越多,看得人却正在减少。那么,这个问题就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性质相同。我们可以把产能过剩和信息过载画上一个等于号。




产能过剩与信息过剩的相似性


先来理解产能过剩,你就更好理解信息过载。来看度娘给我们的解释是:


产能过剩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超出市场消费能力”。通俗的说就是企业生产的商品太多了,掏钱购买的人太少了。但核心关键词是“金钱”,是市场中的消费金额不足以将生产出来的产品消化。


那么信息过载,我们可以以同样的方式的解释:“国民总人口14亿人,在计划期内,所有内容生产方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有生产出来的内容总数,或者能够消化的内容数量超出了国民上网时间总和”。通俗说,就是人口体量的增长不足以支撑内容生产方数量的快速增加,所导致的就是内容生产太多,多到了用户已经很难消化掉的程度。关键词是“时间”看,是用户的可用时间不足以将生产出来的内容消化。


到了今天我们才反应过来,原来内容争夺的是眼球,占用的是时间。内容可以被有限的人生产处无数内容,但看得人却是有限的。





信息过载之前,拼命占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产能过剩之前,只要一家企业生产出人们需要的商品,并且提高生产商品的效率,他就是那个时期的王者。因为人们的需求大于供应,尤其是刚需性产品。


我举一个洗衣粉的案例,洗衣粉因为出现的比较晚,在工业时期才被发明出来,所以最能体现出供需关系。在第一包洗衣粉之前,1959年,人们洗衣服是需要活水的(洗的更快),但衣服仍然很难被真正清洗干净,洗衣效率极差。那个时期,只要你拿到洗衣粉配方并去大量生产,你就一定能赚到钱。原因就在于这个市场的需求是远远大于你的供应能力的,因为市面上用户多,商品少。


这也正是过去几年微信公众号野蛮生长的原因:用户的时间有盈余,能够消化掉传播出来的内容,只要你内容稍微有一些传播力,就一定能做的起来。




信息过载之后,另有机会


这次的互联网信息过载所面临的问题不亚于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只是把消费金钱的概念,换成消费时间。中产阶层的崛起带来的消费升级中,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在学会如何消费时间、怎样消费更好、如何鉴别什么样的内容是好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是差内容以及什么样的内容我该看!


越让人消耗时间还得到价值的东西,就越早会被淘汰。这就让未来,会演化出另外一种生存方式,类似于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这类知识提供商就是最能在这一波人类对抗内容过载的特殊时期收获名和利的媒体。他们的目标就是节省用户获得更多的知识的时间,不再让用户沉浸在翻来覆去的信息流之中。


由此我们还能得到判断,这一轮产品的转型升级和内容的转型升级是一样的。他们更需要优质的内容,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类似得到、喜马拉雅...这样的付费节目。不是这些节目有多么的好(当然,也有好的),而是,这些消费者在花钱买内容从而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当消耗用户时间来换得金钱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多时。价值的砝码开始往节省用户时间的那一端倾斜。




是什么让微信内容越来越多?


公众号的成功案例大量涌现?


资本在哪里,创业者就在那里,随着移动端做面的可能性不断降低。很多创业者选择在微信里做一个“点”。去年融资公众号比前年超出了2倍之多,今年当然也是超过去年总融资量的。新的创业机会显然就是公众号,也包括一些其他内容分发平台(但前提是做好公众号!)。


另外还有大量文学作者在坚持中迎来掌声,而这些掌声触动了不少跃跃欲试的却又犹豫不决的人。


公众号成本低,大量作者涌入?


任何东西都考虑成本,而公众号对于个人来说几乎为0。在低成本加上上面的那个条件,就促成了即便是不会写字的人,也想带着侥幸心理来试一试。这并不是什么异想天开,而是钱在哪里,人就往哪里去的自然现象。


公众号编辑的第三方设施和教程,日渐完善?


在过去几年里,人们逐步的接受了公众号作为文章载体,以及它的传播方式。一个不懂技术的创作者在第三方的编辑器只要稍微学习一下,就可以做出一个看着还不错的排版出来。另外包括象芽在内的一些干货公众号,传播了关于公众号建设的知识,也是在帮助更多自媒体人加速成长。


外部内容向微信中涌入?


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微信开放能力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APP开始接受用户通过用微信来授权登录了,类似于映客的直播软件,则是希望用户通过分享来达到吸引用户的效果,类似这样的APP很多,无形中也是增加了内容量。


用户的分享习惯已经养成?


现在的朋友圈和两年前的朋友圈一样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iPhone 9 开始量产,快点发布吧
每天花2小时,剪辑下视频,如何赚到300元?
你的好友即整个世界
微信营销中决定效果的底线:信任驱除及窘境
张小龙;微信一小步,能否带来商业文明一大步|群主:微信升级福利,可否带给社群运营一片纯净空间
自媒体用户红利触顶,2/3用户关注量不再增加,未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