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伟大的教育规则

最伟大的教育规则

鱼缸法则: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走进美国超大公司纽约总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办公室门口摆着的一个漂亮鱼缸。鱼缸里十几条产自热带的杂交鱼开心地嬉戏着,它们长约三寸,脊背一片红色,头尤其大,长得很是漂亮。进进出出的人几乎都会因为这些美丽的鱼而驻足停留。
头大背红的小鱼们一直在鱼缸中鲜活地生长着,它们过的相当自得其乐,时而游玩,时而小憩,吸引着众人欣赏的目光。两年过去了,小鱼们的“个头”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三寸来长,在小小的鱼缸里游刃有余地游来游去。
这一天,董事长的顽皮小子来找父亲,看到这些长相奇特的小鱼,很是好奇,于是非常兴奋地试图去抓出一只来。慌乱中,鱼缸被他从桌子上推了下来,碎了一地。鱼缸里的水四处横流,十几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苟延残喘。
办公室的人急忙把它们拣起来,但是鱼缸碎了,把它们安置在哪呢?人们四处张望,发现只有院子中的喷水泉可以做它们暂时的容身之所。于是,人们把那十几条鱼放了进去。
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人们纷纷跑到喷水泉边捞那些漂亮的小鱼。十几条鱼都被捞起来了,但令他们非常惊讶的是,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那些鱼竟然都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了一尺!
对于鱼的突然长大,人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喷水泉的水是活水,最有利于鱼的生长;有的说喷水泉里可能含有某种矿物质,是它促进了鱼的生长;也有的说那些鱼可能是吃了什么特殊的食物。但无论如何,都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喷水泉要比鱼缸大得多!
对于孩子的教育,事实也是这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要想使孩子长得更快、更大,就一定要给他活动的自由,而不要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后来人们把这种由于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而带来孩子更快发展的现象称为“鱼缸法则”。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应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自由来控制自己的生活。父母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不要有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充分的空间。
作为父母,应该除掉多余的担心,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选择方式,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定位,每个孩子的世界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对生活的环境,孩子们已经逐渐形成自身的一套处事方式,家长不要过于强求孩子不愿做的事情。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只有孩子的逆反心理。
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引导者,而不是强制者。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得到信任和尊重的孩子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自由地选择
 
对于孩子的自由,为人父母者首先应该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尊重孩子的选择,哪怕那是多么的错误与愚蠢,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圣诞节到了,爸爸是个狂热的集邮爱好者,因此,他送克里斯的礼物是一整套珍贵的邮票。爸爸希望,这套珍贵的邮票能唤起克里斯集邮的兴趣。
事实上,8岁的克里斯根本对集邮没兴趣,他希望得到的是一套篮球明星卡,而不是爸爸眼里的珍贵邮票。
一天,克里斯在朋友那里发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那套篮球明星卡,他很眼馋,于是就用爸爸送的邮票换回了朋友的明星卡。
发现这个交换后,爸爸非常恼火。令他生气的不只是克里斯不尊重自己,把爸爸送给他的礼物轻易地跟别人换掉。另外,爸爸认为,和克里斯交换的小孩年龄比克里斯大,应该懂得邮票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那套明星卡的价值。爸爸觉得他知道这些却没有告诉克里斯,明显是在占克里斯的便宜。
爸爸用权威的姿态要求克里斯从朋友那里要回那套邮票,并退回了篮球明星卡。他鄙夷地向克里斯指出两件东西是不等价的。最后,克里斯被迫执行了爸爸的命令,这使得克里斯非常的窘迫,感到自己十分的笨拙,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此破裂。
事实上,克里斯爸爸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克里斯的自尊,使克里斯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产生了怀疑。克里斯虽然年幼,人生观还不是很健全,但是他同样也有自己的观点。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要想法给予引导,将自己的要求隐藏在得体的语言引导上,让孩子看清楚事情的真实面貌,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粗暴的命令式态度最有可能招致的是孩子的反抗。
美国数学家哈里·科勒的老师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精通数学,通晓物理、天文,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
有—次,哈里·科勒的老师与他的夫人讨论如何才能教好学生的问题。他说:“教育学生就如同牧童放牛,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只凭性子硬牵着牛的鼻子走路,我们要学习那些有经验的农民,他们牵牛时,只到拐弯的地方才抖动一下缰绳。”
老师就是用这种方法教育哈里?科勒的——借书给科勒看,先让他自学,不懂可以再问老师,解答时老师也只是稍微提示一下。“我从来不像有的人喂孩子一样,一灌一个饱,也不将食物嚼烂了喂给孩子吃,我只是引起他吃东西的兴趣,让他自己摸索着走,就像牵牛一样,到拐弯处才给他指引一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担当的应该是指导的角色,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这样,孩子才不会过分依赖父母,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潜能才能得到挖掘。
有些父母会让孩子象征性地做出选择,但由于附加了苛刻的条件,孩子也相当于没有选择了。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让人根本没得选择。
在父母教育孩子方面,如果父母使用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会让孩子陷入无奈的境地,导致他们更多的反抗。相反,如果父母在自己的要求中带有尊重,维护孩子的自主性,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孩子对父母的反抗就会少一些。
如果不想让孩子留有遗憾,就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吧,你能代替他做很多事,但是不能代替孩子生活,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如何处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我们要做的是,以我们的经验去给他一些建议。
 
自由地思考
 
选择取决于思考,一个人要想进行自由选择,前提条件是可以进行自由的思考,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自由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成为父母的傀儡。
课余,老师和孩子们在做脑筋急转弯的比赛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由孩子自己出题,答对的孩子才有资格做下一个出题者。孩子们都很踊跃,他们积极参与着,思考能力在无形中得到锻炼。
又一轮比赛开始了,这次出的题是:“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脑筋急转弯。孩子们大概都听到过其答案,因此,“9只”、“一只不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抢着说答案。老师发现,只有托尼没有吭声,他安静地坐着,显然是努力思考。
老师问:“托尼,你觉得是几只呢?”
托尼没有直接回答老师的问题,反而问老师:“在这个城市里打鸟不是犯法的吗?”
老师:“我们假设不犯法。”
那打枪人使用的是什么手枪呢?是无声手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会不会震得耳朵疼?”
肯定会疼的,80分贝至100分贝。”
老师被问的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些问题跟还剩几只鸟有关吗?”
有关的,老师。”托尼继续问道,“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0K,树上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鸟?”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它的树,边上的树上有鸟吗?”
没有。只有这一棵树。”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没有。”
鸟里边有没有聋子,听不到枪声的?”
没有。”
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
都怕死。”
老师很不耐烦地问:“托尼,你到底知道还剩几只吗?”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老师。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哦,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打鸟人的眼也没有花,”托尼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摔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已经满头是汗老师这次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思想在没有禁锢、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是多么自由奔放、充满生命的活力!
有创造性思维的孩子大都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孩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都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爱提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培养“有创造性的想像力”,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那些“很棒”的孩子,很有创造力的孩子,身边都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或本身就有创造能力的爸爸,也或者是某个很赏识他的创造才能,对他的“奇思妙想”很感兴趣的人。因此,父母给予孩子自由地思考的空间,是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是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奇缺的人才。我们常常感叹,在今天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太少了,原创性的东西也太少了。造成这种现实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父母们给予孩子自由思考的时间太少,孩子心灵缺少足够的自由空间。
自由是心灵成长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思维缺少自由,头脑就会老化,灵感就会消失。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才有可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自由地尝试
 
有了思考与决策的自由,每个孩子还需要尝试的自由,无论是事物还是人生,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品尝,对他自己来说这将比父母的经验教育更有震撼力,也更容易被他自己记住。
咖啡是苦的,辣椒是辣的,肥皂是涩的,泥巴是腥的……这已经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生活常识,孩子对这些是没有概念的,因为他们并没有亲自试过。
莉莎的儿子就是这么一个好奇心重、满脑子都是问题的调皮可爱的孩子。最近,儿子有了个新的习惯,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好吃的,因此,无论看到什么东西,儿子总是想放到嘴巴里尝一尝,看看它是什么滋味。对于妈妈严厉禁止不让动的东西,他反而兴趣更大。莉莎不让动的东西他偏要动动看,莉莎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一做,莉莎不让吃的东西呢,他就偏要品尝一下才过瘾。
莉莎跟儿子说,辣椒是辣舌头的,小孩子不要去吃。但儿子对辣椒的辣百思不得其解,一直无法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这天午餐时间到了,莉莎把新买的辣椒酱放到桌子上,转身去拿碗筷。就一个回身的工夫,儿子已经拿手挖了一把辣椒放进了嘴里。
还没等莉莎阻止,他自己就先“哇”地一口吐了出来,舌头伸得老长,脸也在瞬间涨成了红彤彤一片,双手还在本能地抓挠舌头。
辣椒残留在口腔里的感觉似乎是把整个嗓子眼燃烧起来了!儿子拼命地喝水,连话都说不出来。
最后,一大瓶水加三大口米饭,才把儿子嘴里的辣压住。从此,辣椒的辣彻底扎根在了儿子的脑海里。每次看见莉莎端出的辣椒酱,儿子总是本能地伸出长舌头,笑笑却怎么也不肯再吃。
不加任何咖啡伴侣的纯咖啡是莉莎的最爱,在家里工作的时候,她总是要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它。儿子因此对咖啡开始感兴趣。
莉莎曾告诉儿子说,咖啡是苦的。但他怎么也不相信。妈妈总是左一杯右一杯地喝着它,同时面带乐滋滋的表情,就像他喝喜爱的酸奶一样,一定是甜美无比的才对。怎么可能是苦的?于是,每每看到妈妈泡好冒着腾腾热气,有着扑鼻香味的咖啡,儿子总是伺机而动、虎视眈眈在一边守候。
终于有一次,莉莎倒了杯咖啡还没喝,电话铃响了,她顺手把咖啡杯搁在窗台上,转身去接电话。儿子马上伸出手去够窗台上那个杯子,“哐当”一声,接着是“哇——”的嚎哭声。莉莎扭头一看,只见地上狼藉一片,咖啡汁肆意横流,咖啡杯四分五裂地躺在墙角,而儿子,像只落汤鸡,狼狈地呆立,嘴角抽搐着,压制地低泣。原来是他去够窗台上那个杯子时,被咖啡猝不及防淋了个兜头盖脸,杯子也落地粉碎了。
莉莎又好笑又好气,赶紧把他拽到卫生间去。毛巾碰到脸前的秒,被烫到的儿子居然还没忘记自己的目的,他飞快地伸出舌头舔了一口脸上的咖啡汁,紧接着眉头皱成了小山,小脸迅速生成了苦瓜状,嘴巴咧大,半天也没合上。
莉莎笑了,问:“好不好吃呀?”儿子立即愁眉苦脸地摇头,再摇头。终于明白妈妈没有骗自己,咖啡确实是苦的。
儿子喜欢洗澡,因为每次洗完澡,莉莎都要给他抹上香香的痱子粉。那些白白的细腻粉末涂在身上的滑爽感觉让他很受用。于是,儿子自然就对痱子粉的味道也产生了好奇。
趁着莉莎给他抹粉的空当儿,他把整个手伸进了粉盒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手整个塞进了嘴巴里!
 
等莉莎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吐舌头了。
又是一瓶子水安抚下去,才消除了儿子嘴里的苦涩味。
脏兮兮、黑乎乎的泥巴陪儿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日子。儿子对它们情有独钟,经常一整天都在玩弄那一小撮土。他曾试着把泥巴塞到嘴巴里,想尝尝这么好玩的东西到底好不好吃。遭到妈妈的坚决反对后,儿子居然学会了声东击西。他指着旁边说:“妈妈,看那边!”在妈妈转头的刹那,一团泥巴已经被他塞进了嘴里。
莉莎已经没有一惊一乍的感觉了,她坏笑着问儿子:“泥巴好吃吗?”
不好吃!”儿子大张着泥巴糊就的嘴,给了莉莎一个世界上最后悔莫及的表情。
每个孩子天生都拥有最彻底的好奇心和最真实的逆反心理。如果你执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阻止,结果很可能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出现反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
生活也是这样,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我们不可能手把手教会他如何成长,路要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不必为怕他跌倒而在一边小心守候,更不可能背着他走一辈子,或是急急站出来替他铲除一路上的荆棘。
生活的酸甜苦辣总要靠孩子的嘴亲口品尝,方能明白个中真味,没有切身体会绝对不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那是不可为、不可吃的,但是,如果无伤大雅,如果不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如果能满足儿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如果能增加他体验百味的经验,何乐而不为呢?人生的味道应该由孩子自己来体验。
 
给“鸟儿”自由
 
台湾诗人非马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打开笼门
让鸟儿飞走
把自由还给
鸟笼
打开笼门,飞走的鸟儿获得了自由,然而全诗的点睛之处在于,鸟儿获得自由的同时,鸟笼也获得了自由。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与之相对应的是父母对孩子将来的规划越来越多,甚至日常生活都要严加管理,时时刻刻地看管、监视和提防,这使得父母自己耗尽时间、心机和精力。
囚禁”孩子的同时,父母也失去了自由。
然而,结果却与愿望不相符。笼子里的鸟儿——孩子感叹:好没自由!父母这只鸟笼也慨叹:活着真累啊!
 
罗森塔尔效应: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
 
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孩子的成长方向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人。
 
罗森塔尔效应
 
在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个具有很高造诣的雕塑家。有一天,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少女,每天都守着少女的雕塑,觉得她如果活在现实中,一定是一个最美的女人,并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
后来,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她给了雕像生命,皮格马利翁的幻象也变成了现实,从此世界上就有了塞浦路斯人。
人们看过这个神话之后,都对之付之一笑,觉得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在近代教育界,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却对此做出了另一种解释。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实验,研究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们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表现的很优秀。被期望的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点对于智商中等的学生表现得尤为显著。从教师所做的行为和性格的鉴定中可知,被期望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更大的魅力,更强的求知欲。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
这份名单左右了老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都得到异乎寻常的进步。这些孩子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自信心得到增强,因而比其他学生更努力,进步得更快。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积极期望产生的积极结果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它表明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比如说破世界记录的运动员们,在开始比赛前,几乎都有一种预感,觉得自己的状态很好,能出好成绩,而且现场的热烈气氛对他们的情绪高涨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激励和心理暗示,运动员的自信心得到增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这种精神对物质的作用,成为一个人成就大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想法,罗森塔尔还对大白鼠进行了实验,看看人们的期望对动物是否也产生作用。这一次,他选择了大学生进行实验。罗森塔尔告诉实验的大学生:“现在有两种大白鼠,他们的品种是不一样的,一组十分聪明,另一组特别笨。我希望你们训练他们如何走迷宫,然后告诉我哪一组大白鼠更聪明。”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根本没有什么差别,而大学生们都相信,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罗森塔尔的指导下,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看看哪一组学得快。结果与大学生期望的一样,“聪明”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罗森塔尔效应的正确:人的期望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或老师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着偏见,孩子就会缺乏自知和自控的能力。
 
人在期望中生活
 
人在一种良好的期望中生活,经常听到的是期望的语言,就会变得非常自信,这时候心理、生理上会调整到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真的能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达到一个个目标。因此,每位家长对孩子都要有一个好的期望,而且要通过言谈举止让孩子感到你的期望。
被胎盘包裹着生下来的婴儿,在当地人看来,是幸福之星的来临。弗洛伊德即是以这种方式出生的。于是,从他出生那天起,在周围人的眼里,弗洛伊德就是幸福之星的来临,人们都相信他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对他的未来都抱有极大的期望。这种期望伴随弗洛伊德的一生,使他的自信心倍增,而他也自认为一定能成为大家眼中的人物,积极努力,终于成就大业,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也是在家人的期望中取得成功的。帕瓦罗蒂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祖母就常常把他抱在膝上对他说:“你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不久就会明白的。”父亲说他唱歌很有潜力。于是,在家人的支持和期望中,帕瓦罗蒂走上了舞台,并实现了祖母的期望。关于这点,成名后的帕瓦罗蒂曾说:“如果我不听父亲和祖母的话,我就永远不会站在舞台上。不错,我的老师培养训练了我,但没有一位教师对我说我会成名。只有我的祖母,只有祖母那句话激励了我。”
爱因斯坦长到4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小学了,爱因斯坦功课很差,表现得仍然很平庸,训导主任曾向爱因斯坦的父亲断言:“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
面对人们的讥笑和议论,尤其是面对训导主任给儿子下的结论,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并没有对孩子失去信心,他相信爱因斯坦一定能成才,并且期望他能做出伟大的事业。
为了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父亲为爱因斯坦买了积木,让他搭房子,搭好一层,便表扬和鼓励一次,结果,爱因斯坦情绪高涨地一直搭到了14层。
父亲还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爱因斯坦建立自信,消除爱因斯坦的消极情绪。而父亲的期望,也点燃了爱因斯坦心头的希望之火,让爱因斯坦振作起来,使他以一种不断进取的心态,努力奋进,最终成为举世瞩目的伟大的物理学家。
马尔科姆?戴尔科夫是美国著名的专业作家。他的成功也同样源于老师的期望。
上中学时,有一天,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读完了小说《捕杀一只模仿鸟》末尾一章之后,接下去续写一章。
事隔多年,戴尔科夫已记不清自己当时究竟写了什么,也记不起老师给他打了多少分。但他的确记得——并且永生不忘——在他的作业后面,老师批注了四个字“写得不错!”
这四个字,改变了戴尔科夫的一生。受到老师鼓励的戴尔科夫回家后立刻写了一则短篇小说——这是他一直梦想要做但又决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情。
在接下来的学校时光里,戴尔科夫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并总是带给老师评阅。老师严肃而真诚,不断给他打气和鼓励。后来他被提名当上自己所在中学校报的编辑。由此越发自信,就这样开始了卓有成就的一生。
今天的戴尔科夫确信,如果不是因为老师在作业本上写下的那四个字,他不可能取得今天的一切。
孩子们的心理世界其实非常简单,他们在接受亲友、师长们爱的同时,也会产生给对方以爱的欲望。这种欲望通常表现在用努力学习来报答父母的爱。
有位学生各科学习成绩都很一般,惟有物理相当出色。原来他曾从同学那里听说物理老师对其他教师说他懂事、做事稳妥。为了保住自己在物理老师心目中的好印象,也为了报答物理老师对他的爱意,他从此在物理课上表现得积极主动,回到家后首先完成的是物理作业。
孩子的成长方向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期望给人以信念
 
积极期望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对这样的期望往往信以为真,心里不知不觉地就慢慢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认为自己确实比别人聪明,继而对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相反,如果家长总是对一个孩子说“你真笨!”“你怎么老比不上别人”之类的话,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会信以为真,遇到事情的时候,出现自己不行的暗示,结果能办好的事往往也会办砸了,这是不良期望的恶果。
一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渴望受到别人的重视,得到别人的赞美。积极的期望给人以信念。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
纽约的大沙头贫民窟声名狼藉。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这里却诞生了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罗杰?罗尔斯就是那个创造奇迹的孩子。1961年,罗杰?罗尔斯就读于大沙头诺必塔小学。这里的孩子家庭都很贫困,是“迷惘的一代”,无所事事的一代。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历届校长想过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但是仍没有用。
这一年,诺必塔小学来了新的董事兼校长——皮尔?保罗。皮尔?保罗想尽办法改变这些孩子们,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试图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轮到罗尔斯时,皮尔?保罗校长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幼小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除了奶奶说过他可以成为五吨重小船的船长外,从来没有人相信他今后能有什么成就。而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引导罗尔斯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间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年少的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五十一岁那年,他终于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记者对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的疑问,罗尔斯只说了一个名字:皮尔?保罗。
就职演说上,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只要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父母应该对孩子倾注爱心和热情,寄予热切的希望,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当你对孩子的肯定多于否定时,你就会发现,孩子正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积极的期望促使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孩子向坏的方向发展。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亲友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
 
最积极的期望
 
对孩子最积极的期望,不是溺爱,也不是赞美,而是发自内心的信任,相信孩子能行,相信他们能做好。
学校大厅的门自从安上的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用脚开门,用脚关门,这些早已成了学生们的习惯。学校教导员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试过在门上贴五花八门的警示语,例如“足下留情”、“小心你的脚”、“我是门,我也怕痛”,诸如此类。然而,不起任何作用,而且情形似乎变得越来越糟。
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是撒欢儿、尥撅子的年龄,他们拒绝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
终于,大门被踢破了。
新来的校长拒绝别人安装大铁门的建议,他力排众议,坚持安装了一道玻璃门。校长笑着对所有反对这个决定的人说:“放心吧,这是我订做的最坚固的门。”
很快,旧门被拆下来了,新门被安装上去了。
新装的大门似乎真的很有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在阳光的照耀下,那道门显得无比明亮,孩子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的开启与闭合而不停地旋转。穿越它的时刻,少年的心感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喜。
这样一道代表足够信任的门怎么能不坚固?人都是渴望被信任的,小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你充分信任孩子,孩子就不会让你失望。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在缺乏信任的前提下实施的强制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心理正常的孩子。如果父母换一种方式来教育、感动孩子,让他对你产生信任,他会慢慢地接受这一方式,而且还会从中体会到被爱的幸福。
齐国的宰相管仲曾经负责押送犯人。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他让犯人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犯人们感到这是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因此,没有一个人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由此可见,信任对人的行为影响有多大!
 
赞美是进步的良药
 
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孩子说话、走路都是在父母的鼓励下才学会的。学说话时,没有不说错话的,学走路时,没有不摔跤的。没有一个父母因为孩子说错话、摔了跤,而不让他们学说话、学走路的。那么,我们父母为什么不能将这种鼓励和宽容持续下去呢?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赞扬就是给孩子以积极的期望。做父母的应该而且必须赏识你的孩子,要把赏识当成孩子生命中的一种需要。有了赏识的心态,父母就会把孩子当作天才来看待。
苏比是个普通的六岁小男孩,他最近越来越不愿意去奶奶家,每次都拖延半天,不停地问妈妈:“可不可以去外婆家代替?”
妈妈很是奇怪,她说服苏比,先去外婆家,然后再去奶奶家。
到了外婆家,外婆一开门就对苏比赞不绝口:“苏比这么好的小孩子真是难得,小小年纪就懂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外婆!”外婆总是这么夸他,于是,越夸越好,苏比在外婆家显得伶俐懂事,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孩子。
可到奶奶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一进门奶奶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调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难找,要多捣蛋有多捣蛋,还整天搞恶作剧。”再看看苏比,帽子歪戴着,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奶奶老是训斥他,越骂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坏孩子。
欣赏引导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是每一个父母和老师都必须牢牢记住的。
二年级时,苏比班上来了个对同学要求严格,经常大声斥骂的美术课老师。同学们都很怕他。此外,美术老师给孩子们的分数特别低,一般只有70分,一般的都是踩着60分的边儿,80分已是顶点,让人可望不可及,一学期下来,全班得过80分的同学还不到5个。
苏比刚刚学会握笔,由于不熟悉,显得很是笨手笨脚,画一次,又用橡皮擦一次,经常把画纸弄得黑乎乎的,所以他的分数特别低。
这天,苏比很用心地画了一幅白雪公主,她穿着长长的漂亮的长礼服,戴着金光灿灿的皇冠。课前苏比已经练习了几次,所以画纸挺干净,他又小心地涂上鲜艳、漂亮的颜色,心里很得意:这次的分数可不会低!不知是年轻的美术老师看不上这些小孩的玩意儿,还是苏比水平实在糟糕,那副“白雪公主”只得了65分。从此,苏比再也提不起画画的兴致了。
五年级时,苏比家搬离了原先居住的小镇,苏比也转学到另一所小学读书。第一次美术课上,苏比交的图画作业得了90分,苏比很开心,年幼的心雀跃不已,更加用心去画,不久,甚至得到了95分,98分!美术老师用分数无声地告诉他:只要肯努力,成功并不太远。
今天,苏比已成了一名专业美术工作者,美术老师当年无声的赞美和鼓励给予了他画画的信心,也培养了他的兴趣,进而决定了他一生的职业。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心理还很幼稚,他们心灵最强烈的需求,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赏识。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特别是父母的鼓励。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时代缺少赏识,会直接影响到他个性的发展,甚至导致他一生的个性缺陷。
在管理学理论上有一条“二八定律”,它包含的意思是:促使一个人进步,应该给他20%的压力和80%的动力。20%的压力来自批评和惩罚,80%的动力来自赞扬和奖励。通常情况下,赞扬和奖励比批评和惩罚更容易使人建立自信心,更容易调动人的积极性。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不少家长认为,只有不断指出孩子的缺点才是培养他们成材的最有效方式,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赞扬,对孩子的爱是要放在心里的;还有些父母认为,由于非常熟悉,孩子对自己可以心领神会,觉得语言是多余的,当孩子做对某件事情时,家长会觉得理所当然,无需表扬和赞赏;也有的父母虚荣,总觉得自家的孩子比不过别人家的,因为没能为自己争光而数落孩子。
 
可是没有儿女不盼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欣赏的,中国台湾的著名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散文《一生的战役》,说:“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是她的父亲。
有一天,父亲读了三毛一篇文章,给她留条:“深为感动,深为有这样一枝小草而骄傲”。三毛看到后,“眼泪夺眶而出”。对于这件事,三毛写道:“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肯定了我在这个家庭里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笨鸟更需要鼓励
 
有个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他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考试时,同桌很轻易地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才考了全班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困惑地问他的母亲:“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妈妈明白,儿子的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但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没有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因为她知道,这不是儿子想要的答案。
妈妈也不想说一些话来应付孩子,比如,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你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因为她知道,像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却一直在默默努力的孩子,平时活得已经够辛苦的了。所以妈妈决心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的学业一直在继续,虽然他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他一直刻苦努力,因此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鼓励儿子的进步,妈妈决定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知道了该怎么回答儿子多年来的问题。
母亲和儿子坐在沙滩上,海边停满了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是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同样,真正能够取得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天资聪颖的孩子;而一直努力不断的孩子,即使天资不好,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父母不但对有天赋的孩子应抱着良好“期望”,就是对那些天赋不高甚至愚笨的孩子也不要丧失信心,也应给以良好的“期望”,要改变对孩子的不良印象,形成良好的印象,并通过自己的言行,传达给孩子,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最终也会让父母满意。
作为家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孩子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使孩子感受到这种期望。这样,孩子就会确立一种良好的自我形象,并乐意为实现这种良好形象而做出艰苦努力,把自己潜在的天赋变为现实的才能。
因此,为了使你的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使你的孩子得到进步,父母请多给孩子一些赞赏吧!让孩子在你积极态度的指引下良性发展。
 
鼓励孩子的技巧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鼓励,现实生活中,父母在鼓励孩子时,往往只是说:“加油啊!”“好好干”之类,具体如何去做,却只字不提。然而,只是简单地说一句“好好干”对那些一直勤奋刻苦、努力的孩子来说,今后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却茫然不知所措。
如果能在鼓励孩子的时候提出具体问题,那么孩子听后就会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当天就可以努力工作。
古时有一个常胜将军,打胜仗对他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当有人奉承他:”你将作为战略家而载入史册。”他不以为然,一点也不感到高兴。有一次,有人夸奖他的胡须非常漂亮时,将军却高兴得喜笑颜开。
将军自己肯定没有注意到,可是在他的潜意识中,一定认为自己的胡子非常漂亮,因此当有人称赞他的胡子时,他才会高兴万分。
如果父母换个方法表扬孩子——抓住要点或者“投其所好”,比如:“今天确实不错,我一直看着表,你今天学习了两个半小时。”这样的话,孩子听了会从心底感到高兴和激动,他们会觉得爸爸妈妈真是无微不至,连这些方面都注意到了。父母的关注会使他在明天学习更长的时间。
相反,抽象地对孩子进行夸奖,反而会使孩子对父母失去信赖。在孩子考了100分时,如果只是说上一句:“考得不错”,那么孩子会认为这种表扬是理所当然的,丝毫不感到意外。如此一来,即使以后总得100分,孩子的上进心也会慢慢消失。
与责备相比,许多父母认为赞扬不需要技巧,实际上它同样具有艺术性。有位母亲说,当她责备孩子时能痛痛快快地说出来,而在表扬孩子时,虽然摆好了架势,却不知说什么好。
最简单来说,父母都喜欢夸奖自己孩子的画儿,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夸奖的方式太随便,反而会起到贬低的作用。例如,对孩子的画儿说“像毕加索一样,参加比赛也能获奖”,这种夸张的赞扬会使孩子扫兴。即使不是母亲,这种夸奖的说话就如同露骨的吹捧一样,潜在的意思是“你的画就那么回事”,让孩子无法接受。
正确的方式是可以评价这幅画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比如讲“这个天空的颜色很有意思”,或“这个脸画得很像爸爸”,恳切地进行适中的评价很重要。并且,不但对这幅画画得好的结果进行评价,而且还指出孩子的画与以前相比有什么样的进步,以及鼓励孩子的努力等方面,促使孩子产生更大的积极性。如夸奖说“你比以前画得更好了”或“这树的叶子画得很细致、很好”等等。
不论对什么事,表扬一定要真诚,如果让孩子感觉到表扬的虚伪,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伤害。只有进行极其细致、周到的评价,才能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也更能增加评价的效果。
 
强化定律:好习惯在于不断强化
 
本能的一些东西,在没有得到强化后也会消失。父母如果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奖惩分明,关注和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使之强化;批评孩子的坏习惯,使之消失,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会变得更为容易。
 
强化定律
 
在海洋里,鱼类也是有强大、弱小之分的,有的鱼类的食物就是那些弱小的鱼类,比如说鲸鱼和小鲤鱼。
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特制了一个大水槽,把鲸鱼和它的食物都放了进去,很快,小鱼们被吃的精光,偌大的水槽里只剩鲸鱼在满足地游来游去。
接下来,科学家们把一块特殊材料做成的玻璃板放进了水槽,鲸鱼和小鱼们被分别放到了玻璃板的两边。看到食物就在眼前,鲸鱼凶狠地朝小鱼们游去,对它们来说,视觉上是区分不开有没有玻璃板的,于是,鲸鱼结结实实地撞到了板上。莫名其妙的鲸鱼继续朝食物游去,每次都撞得昏天暗地,直到它终于懂得眼前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
鲸鱼放弃了继续进攻自己的猎物,它的猎食行为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
实验还在继续,科学家们拿走了横在鲸鱼和小鱼之间的玻璃板。小鱼们看到鲸鱼就在眼前纷纷乱逃,鲸鱼们却视眼前的食物于无物,再也没动过心思,多次的碰壁使鲸鱼认为: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最后,强大的鲸鱼居然饿死在水槽里,鲸鱼的猎食本能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强化/消失定律实验。它证明了人或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得到强化,最后也会消失。强化/消失定律不仅仅是孩子和动物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也是成人通过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的行为的手段。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都同时存在,如何鼓励孩子保持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一直是困扰父母的难题。如果适当运用强化/消失定律来做这项工作,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比如,父母如果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奖惩分明,关注孩子正确的行为,使之强化;批评孩子的坏习惯,使之消失,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会变得更为容易。
此外,孩子也会本能地使用强化/消失定律。有时候,他们会本能地通过强化某些行为或是消除另外一些行为来训练他们的父母,而不是他们的父母训练孩子。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当一位母亲教训她女儿时,年仅5岁的女儿会说:“妈妈不再爱我了。”
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他们的父母渴望表达爱。因此,他们利用了这个微妙的问题来消除父母的惩罚行为。这样做的孩子通常能够取得成功。
当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到一些令人激动的地方时,比如迪斯尼乐园,小孩子常常会表现出令父母非常满意的行为:他们很乖、很配合、也很好商量——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企图,其目的正在于强化或奖励父母的行为。在一些极端的例子中,我们会看到小孩子们居然能够熟练地操纵他们的父母,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令父母做出自己最希望的行为。
作为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可能对强化具有反作用,确保自己在孩子的学习环境中处于控制地位。比如,孩子以“你不爱我”的理由企图逃避惩罚,你应该比孩子更清醒地认识到,你爱你的孩子,惩罚他并不意味着你不爱他。当孩子以“你不爱我”来顶嘴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我在任何时候都爱你。但是我必须告诉你,你做的这件事让我觉得很失望。你做错了事情不要紧,只要能改。你要明白,不管你做多少错事,你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赏罚一定要分明
 
掌握强化/消失定律的关键是奖惩分明。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而且事先有声明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那么父母绝对不可以姑息迁就,否则,言行不一致的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孩子也无法养成好的习惯。
同时,如果孩子的行为值得表扬,父母绝对不要吝啬,也许只需要你说句话而已,但对孩子来说,那将是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好行为、好习惯进行奖赏,进行强化,对错误的行为,坏习惯进行惩罚,让它消失是强化定律的核心,因此只有赏罚分明,强化定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威特夫人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为了培养女儿良好的习惯,杜绝不良习惯对女儿的影响,威特夫人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积极使用强化/消失定律来教育孩子。
威特夫人告诉女儿:有一个美丽、公正的仙女每天都会在全国各地的上空飞呀飞,看到表现不错或者做了好事的小孩,就会乘这个小孩晚上睡觉的时候,在他(她)枕头边放上好吃的点心;如果他(她)做了坏事或者有了坏的习惯,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不会得到任何东西。
女儿在“仙女”的关注和鼓励下,努力在做一个好孩子,每天睡觉前都要把衣服折叠好,游戏结束后也把玩具收好,这样,第二天早上醒来,就会看到“仙女”送来的点心。但女儿也有做错事的时候。一天,女儿把玩具娃娃扔在草坪上,就赶着回家吃饭了。
结果,家里的小狗把娃娃咬破了,女儿哭着来找妈妈,但威特夫人说:“娃娃破了是因为你把它扔在草坪上,如果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狮子吃掉的话,我会多么悲痛啊!唉,它真是太可怜了!”但是,决不说给女儿再买一个新的。
女儿渐渐长大,威特夫人谨记自己言行要保持一致,并且奖惩分明,力求为女儿做一个好的榜样,继续坚持用强化定律来培养女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正确应用强化定律要求父母要奖惩分明,不随意使用自己的权利。有些时候,父母的奖励或惩罚的行为会让孩子迷惑不解,这就完全失去了强化的作用。
今天是罗伯特夫妇约了朋友见面,双方都说好不带小孩子好好玩一次。3岁的儿子杰克吵着要跟去,无论如何就是不肯跟保姆留在家里,为此,甚至不惜哭哭啼啼,在地上打滚,弄脏自己最喜欢的衣服。
想到儿子最喜欢吃奶糖,虽然为了防止他长蛀牙,奶糖都被刻意地藏了起来。但这次为了让儿子早点停止吵闹哭泣,罗伯特先生给杰克找出了一包奶糖,并许诺回来的时候给他买礼物。
事实上,罗伯特先生的举动无意中鼓励了小杰克以哭闹来达到目的,如果下一次小杰克想达到什么目的的话,他首先想到的方法肯定是哭闹。从强化/消失定律上来说,罗伯特先生的举动恰恰没能强化孩子的安静,却奖励了他的眼泪和哭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小杰克还没有开始落泪时就给他以鼓励,鼓励他与父母合作,这样,作用就完全不同了。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形成这样的概念:不哭泣,跟父母合作,就会有奖励。而不是哭泣就能解决问题。
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别哭了,宝贝,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别乱泼水,要是你听话,我给你买巧克力。”……也许当时很有效,孩子马上不哭不闹了。但是,事实上,这是父母在用“奖励”的方式来换取孩子停止不良的行为。短暂的安宁之后,孩子可能会形成不良行为可以换来“奖励”的观点,到那时就为时已晚了。
 
奖励和惩罚是对孩子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孩子的自身评价,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在奖励时,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开化;在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孩子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
 
用奖赏进行强化
 
父母关注、奖赏孩子的恰当行为是增加孩子正性行为、减少负性行为的有效手段。这比只关注孩子的错误行为要好得多,并会增加孩子的竞争意识、自信和自尊,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愿望。关注孩子的正性行为并加以强化,你会发现,孩子正在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布朗妈妈最近因为儿子的坏毛病头疼的厉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布朗经常忘记把牙刷放到漱口杯里,每次刷完牙,他总是顺手就丢在洗漱池边,既不卫生也不整齐。而且,最令妈妈气愤的是,每次当她指出布朗的错误时,儿子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一边继续想自己的问题,一边心不在焉地回答:“知道了。”
第二天,布朗刷完牙后,照例正要顺手把牙刷往旁边搁,突然想起妈妈说的话,于是他认真地把牙刷放到杯子里去,并且还特意摆了摆位置。
不巧的是,妈妈根本没注意到今天这个小小的细节,她把儿子做对摆牙刷的事看做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妈妈的表现令布朗很没有成就感。
第二天,牙刷又被扔到杯子外面。
布朗,你的坏习惯怎么老是改不了。看,又把牙刷放在外面了。我不是对你说过牙刷用后要放到杯子里吗?”妈妈生气地说道。
我以为你忘记了。”布朗说道。
怎么这么说呢?”母亲疑惑地望着儿子。
因为昨天我把牙刷放在杯子里了,而你却什么也没有说!”
父母应该懂得去发现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且予以重视和嘉奖,不要在孩子表现良好时漠然处之。表扬孩子的正性行为比责备他们的负性行为更有效。父母需要知道,孩子的每一个好的行动都应受到鼓励,哪怕他做得不到位。
在一家州立医院,青少年病房是有等级之分的。一级最低,往上依次是二级、三级、四级。等级越高,享有的特权就越多,例如第三等级的患者有更多的自由,他们可以回家过周末、有较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在患者商店干活。
这家医院的患者基本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当他们刚进入病房时,通常被编入一级,如果他们遵守病房的规定,就会升人二级、三级,当他们升人四级以后,他们就可以出院了。
但新上任的院长发现,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多数患者都在一、二等级,只有少数几个孩子在三、四等级。他一直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直到他连续参加了几次每周的例会。
新院长发现,这么长时间以来,每周例行的大会上,医务人员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根据图表来指出孩子们的不当行为。而那些遵守规定、行为得当的孩子则只简单地得到一句“保持你的好成绩”便打发了事。他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又是新的一周开始了,新院长拟订了新的会议议题——讨论前一天每一个人的进步。这些十几岁的孩子都被集中在一个房间里,院长用相当长的时间来表扬那些遵守纪律、与医务人员合作的好的行为。
事情开始朝着院长希望的方向发展,不到两周,孩子们就发生了惊人的进步,60%的孩子都升到了三、四级。而实际上医务人员改变的仅仅是注意的重点,也就是从关注负性行为转为关注正性行为。事实证明,表扬正性行为的确是有效的。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下决心改正时,父母一定要表示赞赏,给予鼓励,进行强化。不要用怀疑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承诺,更不要讽刺挖苦;对孩子改正错误也绝不要失去信心。当孩子有了改正错误的意愿时,家长除了赞赏和鼓励外,还需要多一份耐心和宽容。如果得不到家长的赞赏和支持,孩子会感到十分失望,很可能放弃改正错误的行动,导致积极行为的消失。
 
关注每一次进步
 
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应该得到父母的赞扬,这是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的最好方式。父母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会加倍努力,取得的进步一定会积少成多,实现从量的变化到质的飞跃。
很多家长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总希望孩子能有“突变”,产生“飞跃”。因而对孩子一些细小的进步不是很注意,反应比较冷淡。但是,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平时大量的细微进步,积累起来才可能有大的变化。因此,对于父母来说,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飞跃”,就不应该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进行强化。
艾柯的化学成绩一直是所有功课中最差的,他最怕的功课也是化学。作为班里的尖子生,化学成绩的落后使得艾柯的总成绩排名很受影响。这天,艾柯下定决心,丢开喜欢的功课,全面总攻化学,努力将化学弄成最棒的一门。
转眼又到阶段性考试了,因为有了相当时间的突击备考,艾柯很沉着地走进了化学考试的考场。
成绩出来,虽然化学成绩没有突飞猛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但是相比较于以前,艾柯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艾柯兴奋地把成果告诉了父亲,而父亲却满不在乎地说:“有什么得意的,还差得远呢。”
顿时,艾柯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爸爸的否认,使他觉得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从此,艾柯对于化学课的自信心完全丧失,他甚至开始怕上化学课。
也许那句“差得远”只是艾柯爸爸一句毫不在意的语言,或者他只是为了不让儿子骄傲,但事实上,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永远的自卑与恐慌,如果把它换成小小的鼓励,也许就能给孩子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让他去迎接更大的挑战。
心理专家建议,在某些时候,父母应忽视孩子的负性行为,将自己的预期目标分成小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这样事情就能相对容易很多。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父母不应该对此抓住不放,而应该找到孩子偶尔没有此不良行为的时候对孩子予以表扬。
12岁的凯文有个令人讨厌的坏习惯,他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把他的书包、鞋、外衣扔到起居室的地板上。虽然偶尔凯文也会按妈妈的要求把东西都摆放好,但大多数时间都是随地乱扔。对此,妈妈试过很多方法来矫正他这个毛病,但无论是提醒他,责备他,惩罚他,都无济于事,凯文的东西仍旧堆在地板上。
在上述方法都不见效果的情况下,凯文妈妈决定试试通过强化儿子的正确行为来使他改正毛病。
这天,凯文妈妈终于看到了凯文经过起居室而没有扔东西,她立即走上前去,轻轻地拥抱了一下凯文,并感谢他的体贴、懂事。凯文刚开始很吃惊,  这些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想吸引大人的注意,他们的坏习惯也是以前成人对孩子过度关注造成的,比如孩子伤心时赶紧安抚,哭叫时立即迁就,激动时马上观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减少对孩子不良行为的过分关注,装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平时怎么对待他还怎么办,或者用其他方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把你要他改正或要做的事交待完后,静观其变,耐心地等着。孩子见父母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最后就会照着做了,脾气暴躁的孩子的情绪也会因为父母采取冷处理而逐渐平稳下来。
 
别用金钱表扬孩子
 
如果你用金钱来鼓励和强化孩子的习惯,那么一旦现有的金钱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的正确行为会因为没有金钱的存在而自动消失,这是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
有位老人看上了乡村幽静淡然的环境,特意从喧嚣的城市搬到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住进新房的第二天,老人就发现:这里有一个很不利于休养的因素——在他的住处附近有一群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静心休息,老人试图用长辈的身份要求他们禁止吵闹,但是无论是跟他们讲道理,还是严肃地责骂他们,打闹声都屡禁不止。
后来老人想到一个好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他将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
孩子们很是开心,叫的声音大就能拿到奖励让他们一个个兴奋不已。很快,吵闹声响了起来,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大。老人耐心地等着,等到所有的孩子都喊得筋疲力尽了,他拿出家里存着的好吃的糖果,给了那个叫的声音最大的孩子。
一连几天,孩子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叫喊声获取奖励,这时候,老人宣布不再给叫声大的孩子任何奖励,无论孩子们怎么吵闹,他都坚决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觉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就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故事中的孩子,因为把他们的喊叫吵闹跟金钱奖励联系在一起,他们会很自然地认为吵闹是他们获得奖励的原因,因此,当老人拒绝再给他们奖励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地就觉得应该放弃吵闹。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给爸爸捶捶肩,给你报酬”,“去给爸爸买盒烟,零钱就归你了”,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亲子关系不是商业交易,这种教育孩子用金钱换取亲子间互助与关怀的方法,最终会导致孩子们想要零花钱时就要求“爸爸,我给你捶捶肩吧”的这种强卖行为,尤其对于家务,切忌用金钱承包的做法。
此外,有些父母还喜欢用金钱来奖励孩子的努力学习,它使孩子渐渐忘记了学习真正的乐趣,使孩子们认为为全家挣钱的父亲很伟大,而鄙视每日忙于家务的母亲。
奖励孩子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怎么做”、“为父母而怎么做”的心态。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建立良好品质,也不能用金钱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错误的损失,要教会孩子从人文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孩子把壁龛里的花瓶打碎了,不应斥责他:“你都做了些什么?你知道它得值多少钱呀。”而应带着惋惜的口吻说:“这可是爷爷最喜欢的花瓶呀。”已经打碎了,也没有办法,只要提醒他以后注意就是了。
 
 
狼性法则: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先是好奇,之后就有了观察的兴趣,这是小狼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好奇心是与注意力有关的一种重要心理现象,有了好奇心才有继续观察、从中学习的可能。即使是在忙碌的狩猎期间,狼族仍旧表现出对环境的高度好奇心。
 
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之一,它们不会将任何事物视作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体验和研究。对于它们来说,无论是一根驯鹿的骨头、一只鹿角,一块野牛皮、一颗小松果,还是露营者遗留的登山背包,抑或是背包里面所包含的各种物品……大自然里每一种了无生机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它们的玩具,每一种事物在它们的眼里,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可能——神秘、新奇的发现,或意外惊喜,这些都令它们感到惊异与神奇。
先是好奇,之后就有了观察的兴趣,这是小狼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好奇心是与注意力有关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有了好奇心才有继续观察、从中学习的可能。即使是在忙碌的狩猎期间,狼仍旧表现出对环境的高度好奇心。
一位长年在阿拉斯加进行研究工作的人,曾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狼族好奇的故事:
有一次,这位研究工作者在寒冷的原野外,奔波于不同的观测站,进行资料搜集的工作。当他从雪车上下来,准备开始搜集资料时,一阵强烈地被“跟踪”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当他缓缓地转过身之后,恐惧感从头顶直窜脚底,吓得浑身发颤,直冒冷汗。
原来,他发现身后的一小片树林中,有五六只野狼正在凝视着他。他依然记得,当银灰色的狼群融入纷飞的白雪之中时,那情景美丽得令人震惊、令人畏惧。它们寸步不移,而他,则是动弹不得。最后,当他缓慢地跨上雪车驶离现场,回头张望狼群时,发现它们仍旧站立原处,凝视着他的离去。
过了一段时间,飞驰过好几英里的路途之后,他停在另一个观测站前,开始进行该处的资料搜集工作。就在此时,他又一次感受到同样的感觉——震惊得动弹不得。当他转过头往后看时,清楚地看到它们如同一群灰色的“鬼魂”,正以凝望的眼神勾引着他的心神。
当天,同样的情景不断地重复出现,直到他结束工作,返回基地帐篷为止。他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形,也能预期狼群可能跟随他的移动。不过,直到后来,他才知道狼群很清楚:野外的世界是它们的世界,而帐篷内的世界,则是他的世界。
在那一整天里,狼群的表现充分显露出它们对他,以及他的“雪车”的好奇心。它们并没有进行任何威胁性或攻击性的行为。只有当他滞留某处工作时,它们才会远远地眺望着他,而他从来不知道它们究竟是如何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
由于好奇,狼群之间经常进行各种嬉戏,这与人类小孩之间的嬉戏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有时扭打,有时是躲藏在树木或岩石后面,设陷阱偷袭彼此,有时是玩“躲猫猫”,以各式各样的方法追逐友伴。狼族从这种赢得竞赛的过程中,学习到了“自信”,同时,也提高了寻找食物的技能。
人类也是如此。在人类社会里,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的人,兴趣往往十分广泛,创造力也特别强。这种人对大家觉得平常的问题,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驱使着他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好奇心巧妙地称为“狼性法则”,以表示人类向狼族学习的决心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想探个究竟,小的时候更是这样,孩子会对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感到惊奇,常常会向父母问这问那,久而久之即使最有耐心的父母也会感到麻烦、费劲,其实他们往往忽视重要的一点,好奇心是促使孩子学习、成长的良机。
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曾说:“科学家的好奇心通常表现为探索对他所注意到的,但尚无令人满意解释的事物或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他们通常有一种愿望,要去寻找其间并无明显联系的大量资料背后的原理。这种强烈愿望可被视为成人型的或升华了的好奇心,所以好奇心是长久以来构成智慧的一项重要特征。”
假如你想让孩子的智慧之花早日绽开;让你的孩子有创新的灵感和激情。那么,就让他仔细观察生活吧!一个不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视之的人是不会拥有一颗好奇之心的。如果你想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颗明亮的星,就从现在开始迈出你辅助他成才的第一步——记住“狼性法则”,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吧!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幼年阶段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发生浓厚的兴趣,可能是终生成就的源泉。兴趣是儿童对某种事物探索的欲望,只要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会从内心的深处去研究喜欢的事物,才会不知疲惫、乐此不彼。
14岁的富尔顿时常和同伴划竹篙小船到河里去钓鱼。当时还没有汽船,当河水流得很急,船在逆水行进的时候,只靠一根竹篙撑动的小船行动起来又缓慢又费劲,一次一次的劳累使爱用脑子的富尔顿开始思索:能不能制造一样东西来帮人划船?这样既省了力气,又可以节省时间。
这个想法一直盘旋在富尔顿的脑海里,他煞费苦心地捕捉创造的灵感,决心把这个既像是玩具又像是机器的东西设计出来。但光是想象是没有用的,富尔顿一头钻进舅舅家的工棚中,利用那里齐全的工具和材料,开始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一鼓作气地忙了7天,富尔顿带回家一件新奇的玩意。
所有的人都很好奇,他们不明白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富尔顿笑笑,把伙伴们带到那条湍急的小河,他把那件东西装在小船上,先用手摇动几下,接着就听到“突突突”的声音响起来了,人们在船上也感觉到船的抖动,船尾有一股被搅动的浪花翻滚着。船开始自己行驶起来,而不要再用人来撑竹篙,不需要用人划船了,船却走得比往日快很多!伙伴们围着富尔顿欢呼起来。
那一件使大家惊奇得喊不出名字的东西,就是现在汽船上的轮子!后来,富尔顿不断地设计创新,不断地摸索改进。终于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创造轮船的人。富尔顿幼年时的兴趣,启发引导他创立了自己终生从事的奋斗目标,并艰苦卓绝地为之奋斗。
生活需要好奇心,需要兴趣所激发的创造火花。如果你的孩子在全市音乐比赛中一举夺冠,或者在校园编程大赛中荣获第一名,那么他绝对有实力成为歌唱家或电脑奇才;如果你的孩子爱玩电脑,你可以追求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游泳,他可以立志成为游泳运动员;如果你的孩子看重金钱,他可以学习企业管理,成为一个犹太商人一样精明的企业家。在制定人生大目标的时候,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扬长避短,肯定能顺利走向成功。
 
科普作家法布尔原本是个教师,在法布尔看来,种族众多的昆虫王国,是比人类社会还要有趣的世界,而在当时,这个神奇的领域几乎无人认真地探索过它的奥秘,法布尔决心做第一个研究者!
于是,在课余时间的校园一角,经常可以看见法布尔趴在草地上,以一个观察员的身份开心地观看黄蚂蚁与黑蚂蚁打仗,看双方阵容的变化,在观察中发现蚂蚁是用接吻来传递信息的,它们带着互相厮斗的勇猛劲头,顽强拼杀直到援兵大队的匆匆赶来……这真是趣味无穷!
长期的业余研究使法布尔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观察记录和心得体会,这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他所教授的生物课,博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和钦佩,而且使他写成了闻名全球的《昆虫记》。
18岁的铁路职工米丘林对园林非常感兴趣。作为一名普通职工,微薄的收入使他无法用心经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为了能够拥有一块种植果树的园地,米丘林节衣缩食,日积月攒,好不容易租种了一块贫瘠的荒土。
开心的米丘林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果树,作为科研的基地。他顶着寒风翻地,辛苦劳作,终于培育出许多色美味香、果肉丰满的新品种,创立了自己的园艺学体系。兴趣的力量使他成为前苏联和全世界著名的园艺人才,最终成为前苏联有名的生物学家。
 
爱因斯坦的叮嘱
 
科学并不是只有像爱因斯坦那样绝顶聪明的人才能掌握,也不需要大堆的科学术语和昂贵的科学设备,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并且积极和他们一起探索就行了。
安娜是一名普通的七年级学生,一次,全班人一起到普林斯顿大学参观。在喷水池边,安娜看到一个男人站在那儿,聚精会神地盯着水珠落下,头一会偏向左边,一会偏向右边。好奇的安娜走近他,发现他在自己面前不停地晃动着右手手指。
察觉到背后有人,观测者转身问道:“小姑娘,从一大片瀑布中看出一个个水点来,你做得到吗?”然后,他开始继续摇晃他的手指。
安娜被感染了。她学着他的样子,在喷出的水流前伸出自己的手指晃动,顿时,水流仿佛凝固成千万个微滴。他们开心地在那里看着,交流并改进着自己的观测技巧。最后,先前的观测者要走了,他望着安娜的眼睛叮嘱:“孩子,别忘了,科学就是像这样子去探索、去寻找乐趣!”
这位喷水池边的观测者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通过这个事例告诉孩子:科学就是探索,探索使人快乐。
孩子们就像天生的科学家,本能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渴望探索周围的世界,只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就一定能帮助其进入神秘的科学世界。
一位科学家到某农村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与学生座谈“以科学为职业”这个题目。可爱的孩子们不停地问道:
您看见过蚱蜢吃东西吗?可是,我学它们的样子吃草叶,却把肚子吃疼了。这是为什么?”
眼泪是什么做的?”
小蜘蛛是从哪找丝结网的?”
我是不是像个装血的口袋?不然,为什么不管什么时候弄破皮,都会有血流出来?”
科学家认真倾听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他微笑着鼓励着他们,虽然对于孩子们的问题他并不是全部都知道,都能回答上来,但是他仍微笑着说:
不知道。不过,也许我们可以找出来。”
 
然后他开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讨论他们的问题。
鼓励孩子们去探索有时候更甚于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即使你知道孩子所提问题的答案,也要抑制回答的欲望——须知,那样做只会丧失讨论机会。强化刻板的教育将会带给孩子错误的概念:科学不过是储存在成人头脑中的一大堆事实;科学意味着各种繁琐深奥的解释。世界上充满了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但科学是需要探索的,它并不仅仅是列举事实,而且还解释背后的意义。
进行探索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留给孩子们时间思考,耐心地等候他们经过思考后的回答。成年人一个大毛病就是盼望孩子一问即答。研究显示:成年人等候的耐心通常不超过一秒钟——这样短的时间孩子根本来不及思考。
而当你给孩子超过三秒的“等待时间”时,孩子们的回答往往更符合逻辑、更完整和带有创造性,孩子思考的能力也将更为完善。
在帮助爸爸洗刷盥洗室的时候,玛格丽特发现盥洗室里用的橡皮*挤压地面时,会和地面粘住,用尽全力才能把它们拉开。
玛格丽特很困惑地对爸爸说:“爸爸,我要用好大的力气才能把它们拉开。”
爸爸问:“为什么你用这么大的力气才能把它们拉开呢?”
玛格丽特稍微想了一下说:“因为里面的空气被封紧了。直到我拉出一条缝,才全部跑出来,于是就听见'啪’的一声响……”
爸爸没有发表评论,他耐心地看着小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说:“嗯,也许不是这样的,让我再想想。”
过了一会,她开心地说:“爸爸,我知道了。是因为所有的空气都被挤出了*,里面的空气压力比外面的大气压力小。”
一旦你把孩子引入对科学问题的讨论,不要急于表态“说的对”或“很好”,这些夸奖话对鼓励良好行为很有效果,但对促进科学交谈有弊无利。
同时,你也不要催促孩子“想”——这样说毫无意义,因为孩子本来就在想,即使你不告诉他们。更糟的是:这可能把交谈变成一种“表现”:他会揣测你希望的答案,并用尽量少的话说出来,以免猜错时受的责备太重。而且,做出的反应如果以问号结尾,如“是这样吗?”并不意味着他想继续讨论这个题目,而只是想以此证实答案的正确性。
 
天才都是玩出来的
 
好奇心是孩子做事最好的动力,引起孩子学习的好奇心比严厉的说教更为吸引人,更有力量,也更有深度!俄国教育家塞德兹博士认为,在教育上最重要的是诱导孩子们自由地发挥出天才潜在的能力,而不是向孩子们灌输术语和公式。
塞德兹博士常常有目的地把科学知识融合在游戏中告诉孩子,因为他相信对于孩子来说,最佳的诱导方式就是做游戏。
一天,小塞德兹独自一人在院子里玩耍,他把一些木块连成一串,玩起了“开火车”的游戏。木块是想象中的车厢,他则是火车头。小塞德兹就在前面拉着“车厢”跑,他开心地“呜呜”和“哐啷哐啷”地叫着,模仿火车发出的声音,同时还要负责在到站时报站名,招呼“旅客”上下车。
火车”不够长,小塞德兹决定再找几节车厢装上,但是带钩子的小方木块都用完了,怎么办呢?小塞德兹想到了刚刚买回来的磁铁块,可以用绳子把它们拴在最后面,刚刚合适。很快,小塞德兹拴好一块磁铁,他拿来另一块。可是,好像突然着了魔一般,刚一放过去,那块磁铁就被一股力量弹开,怎么也不肯乖乖地跟在第一块的后面。小塞德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可是那两块磁铁怎么也不肯吸在一起。
 
小塞德兹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磁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大声叫着:“爸爸,爸爸,快来看呀,这两块磁铁里住着两个小精灵!它们不愿意在一起。它们闹别扭了,谁也不理谁。”
塞德兹博士忍住笑说:“傻儿子,这可不是什么精灵,这是磁力的一个重要原理,磁铁分为正极和负极,而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你手上这两块磁铁都是正极,当然会因为相斥而弹开啦。”
真的吗?”小塞德兹怀疑地说。
不信?你拿那一块磁铁过来,对,就是缺了角的那块。这块磁铁是负极的,你再试试看,它们会吸到一起的。”
小塞德兹疑惑地去试。很快,他兴奋地告诉爸爸:“是真的哎!”小塞德兹觉得有趣极了,他的问题立即成串地出来了,“正极和负极是什么东西?磁铁为什么要分成正极和负极?为什么正极和负极就要吸在一起呢?”
塞德兹博士趁机教了他很多物理学上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与游戏紧密结合的,所以小塞德兹学习起来毫不费劲。一个物理原理就这样在游戏中被小塞德兹轻松掌握了。
为了开发儿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塞德兹博士还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游戏。例如,他曾经送给儿子一个小玩具,用橡皮筋做动力使其飞入空中。小塞德兹非常喜欢,马上就联想到它与飞机的相似之处。他照着这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成功地飞起来。小塞德兹正是在这个玩具的启发下,明白了飞机飞上天的原理,从而开始制作航空模型。
一天,塞德兹博士给儿子带回了几块眼镜片,有近视镜片,也有老花镜片。小塞德兹对新奇的事物一向感兴趣,他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没过一会儿就大叫眼花,只好把镜片举到离眼睛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的东西。塞德兹博士任他淘气,不去管他。当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时,他看到了什么呢?远处教学的尖塔突然来到了他眼前。
他高兴地大叫:“快来看啊,爸爸,礼拜堂的尖塔就在这里!”
从此,他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并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
就是这样,通过不断地游戏和动手玩耍,小塞德兹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最好的开发。当后来人们称赞他多么富有天才时,孰不知,他的天才都是“玩”出来的啊!
 
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
 
1999年10月,各国的教师和学生在日本东京举办了一场联欢活动,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8位教师,202位学生都参加了这个活动,我国也从北京、西安、上海分别选派了9名教师和学生参加这次活动。
联欢活动中的一项活动要求人们评选自己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主持人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所有教师都做简单回答。
这个问题是:14岁的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正在学校读书。他们家离学校比较远,于是父母给他们配了一辆轻型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让他们开车上学、回家。而兄弟俩由于晚上贪玩,好睡懒觉,经常迟到,虽经多次批评,还是我行我素。
有一天上午考试,尽管老师事先警告他们不许迟到,但因在路上玩耍,他们还是迟到了30分钟。老师查问原因,他们谎称汽车在路上爆胎,到维修店补胎误了时间。老师半信半疑,但没有发作,让他们进教室后就悄悄到车库检查他们的汽车,发现四个轮胎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没有被拆卸的痕迹。很明显,补胎是他们编出来的谎话。
问:假设你是杰克兄弟俩的老师,你将怎么处理?
208位教师认真思考,积极作答,都在规定的半小时内交上了答卷。主持人经过认真分析整理,从208份答卷中归纳出25种处理方式。其中主要的方式如下:
中国式是:一是当面进行严肃批评,责令写出检讨;二是取消他们参加当年各种先进评比的资格;三是报告家长。
日本式是: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予赞扬奖励,对坚持谎言者严厉处罚。
韩国式是: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学生,请家长对孩子严加监督,让全班学生讨论,引以为戒。
新加坡式是:让他们自己打自己的嘴巴10下。
美国式是:对兄弟俩说:“假设今天上午不是考试而是吃冰淇淋和热狗,你们的车就不会在路上爆胎。”
英国式是:小事一件,置之不理。
俄罗斯式是:给兄弟俩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再问他们:近来有没有说过谎?
埃及式是:让他们向真主写信,向真主叙述事情的真相。
巴西式是:半年内不准他们在学校踢足球。
以色列式是:提出三个问题,让兄弟俩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作答。三个问题是:a.你们的汽车爆的是哪个胎?b.你们在哪个维修店补胎?c.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
之后,活动主持者把25种处理方式翻译成几种语言文字,分送给参加活动的202名学生,请学生们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处理方式。结果,91%的学生选择了以色列的处理方式。
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方式,就是批评教育的最好方式!以色列的方式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的批评教育带有游戏性质,学生不怕、不难堪。可见,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应该是在游戏之中的教育。
 
不要扼杀好奇心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为了给孩子努力的方向,他们不惜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向孩子讲述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希望借此找到孩子的成才之路。但他们或许不知道,可能仅仅是对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一点点不耐烦或批评,就可能断送孩子一生的命运。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五岁的孩子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化学家没有跟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他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
第一次到实验室的孩子很兴奋,他好奇地看着到处都有的林林总总的瓶子和装在里边的五颜六色的溶液,看看化学家,看看母亲,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盛有黄色溶液的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
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许多父母都容易犯下这个错误,他们总以经验来约束孩子的好奇心,于是孩子们也就习惯于接受现状而不敢探索创造,踏上的只是和父母同样的道路。
托马斯今年5岁,他聪明伶俐,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一天,爸爸妈妈在厨房做饭,托马斯独自在客厅里玩耍。百无聊赖的他对一个精致的玩具汽车产生了兴趣,想拆开来看个究竟。可是,拆开以后,就再也装不上去了。
 
当母亲看到被“肢解”的新玩具时,便十分生气地对托马斯说:“你怎么这么顽皮。这可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刚买没几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么收拾你。”
托马斯惴惴不安地等待着爸爸的惩罚。可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对他说:“托马斯,爸爸跟你一起把玩具装好,行吗?”
就这样,爸爸和托马斯开始一起来摆弄这些玩具。在拆装这些玩具的过程中,爸爸不断地给托马斯讲解玩具的构造,鼓励他自己完成组装小汽车的任务。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父子俩终于成功地将玩具恢复了原状。托马斯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机械知识。
能拆开玩具,说明孩子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当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否则的话,就扼杀了将来的人才,因为生存的技巧就在于你敢不敢去探索知识,去探索未来。
 
如何培养好奇心
 
好奇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可以培养的,如果学习的内容就像一壶白开水,没有一点悬念,没有人会对此产生兴趣,真正的趣味学习在于制造悬念,由浅入深。
红墙环绕、绿树成阴的印度加娜庙最近香火旺盛,游人如织,一派繁荣景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庙里提供了新的特色服务——供游客窥探用的加了锁的房间,以及加娜庙新来的说话从来都只说半句的和尚。
加娜庙的大门里面放的是一道影壁,它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在庙里,和尚们还有意锁了几间房,供人们窥探之用。房里放了屏障,窥探起来就很费劲,很不方便了。但人们却要看,一定要伸着头去看,千方百计,努力去看。一张老床,一只老柜,一双旧鞋,再向里看,能看到一个小泥菩萨……总之,人们乐此不疲。
看不清的加娜庙因此被来访者赋予许多神秘的想像,编出许多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想要一睹它的风貌。
而庙里倍受欢迎的和尚,也只是从远方来的一个知识一般的和尚,他说话只说半句,纯粹是因为口齿不清,说话能短则短,从来都是说半句,因而从来没把什么事情说完整过。但就是因为这,前来讨教的人推崇的不得了,纷纷传言说这和尚灵,深不可测,这就像是加娜庙,不完整最好。
人们对加娜庙和这位和尚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供为神灵,前来烧香磕头的人与日俱增。这并非是因为加娜庙的香火灵验,更不是因为这位和尚有什么法术,而是因为人们自己总将自己锁在一种窥探的角度和好奇的猜疑中,这种角度和心理束缚了人们的视野,也激起了人们的兴趣。
但是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加娜庙因游人稀少,被迫关闭。当时的加娜庙地方不大,庙门却很是宽敞,行人从庙前走过,庙里的景致一览无余,因此,真正购票进庙的人越来越少,加娜庙被迫关闭。
关闭后的加娜庙反而激起了大家的兴趣,游人开始在门前停留,扒着门缝儿向里窥探。从细细的门缝儿向里窥探,能看到的景象只是一角砖地,一块红墙,一棵老树,剩下的东西全被遮住了。确切地说,根本看不见什么。但越是看不见,人们越努力去看,一个个地扒着门缝儿要看好长的时间。甚至连工作人员也被感染了,也扒着门缝儿向里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什么也没有,一切如同往日。
 
当地的和尚很好奇,偷偷数了数每天扒着门缝儿向里面窥探的人数,这一数大家都吓了一跳,窥探的人竟比往日大敞大开着庙门时多了几十倍。一个接着一个。
受此启发,重新开放的加娜庙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尚们开始刻意为加娜庙制造悬念。人们不知道里边是什么,购票踊跃。于是就有了开头那种繁荣的景象。
世上好多事,就像这加娜庙的庙门,是不能大敞大开着的,得永远保持一种让人窥探的方式,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才会被认为有意思,有奔头。眼前的事物才会变得其乐无穷。
教育孩子也跑不出这个圈子。有一对父母,他们不是把孩子看的书放在书桌上,而是把这些书籍藏起来,可爱的孩子觉得父母既然把它藏起来,肯定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便“偷”来仔细阅读。可见,只要掌握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别怕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父母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
 
课堂的抽签游戏
 
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原有的学习内容,他们很容易出现经常性的厌倦情绪,这是因为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喜新厌旧,一成不变而又需要不断重复的学习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厌倦,这很不利于他们的深入学习。这时,可以通过孩子自己选择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和老师都清楚,只要每天坚持练习,不管是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孩子相应的能力都会日积月累地不断提高。但是如何让孩子一直保持兴趣,却一直是令家长们十分头疼的事情。
寅次是一个聪明灵巧,很有小提琴演奏天赋的孩子,无论什么曲目,他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但他的问题也很明显:只要开始学习一首新曲子,寅次就会表现得热情十足,他不仅用心地听老师讲课,还非常努力地练习,其表现和一个刻苦用功的好学生没有两样。但是,一旦他觉得自己学会了,就会马上松懈下来,再也不愿意花一点功夫在同一首曲子上。作为一名初学者,他不具备足够的毅力和耐心,而这样子是很难取得大成就的。
除此之外,由于寅次总是学得比其他的孩子快,所以,当别人还在认真练习,试图掌握新曲子时,寅次已经变得无所事事了。当他觉得一个人很无聊时,开始不断地做鬼脸、发出阵阵怪叫声,或者将女同学的辫子绑在课桌上,他调皮捣蛋的行为不仅把孩子们逗得大笑,还严重扰乱了课堂纪律和学习气氛,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学习。
一次,正在捣乱的寅次被铃木老师(日本著名教育家)发现了,老师为了惩罚他,不仅每次上课都让他呆在自己身边练习曲子,还让他长时间地重复练习,以免他接触到别的同学。
寅次一次次找老师报告:“老师,我已经练完啦。”
老师也一次次告诉他:“还不行,必须再努力,直到非常熟练为止。”
时间一长,寅次不但不能理解老师维护课堂纪律,打磨他毅力和耐心的一片好心。反而,因为在每堂课都是练习同一首曲子,时间长了,他便养成了松懈、应付的坏习惯,经常跟父母吵闹,说是不愿意继续学习了。
经过沟通,寅次的老师和父母终于明白,寅次不想去上学,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学习,而是枯燥的练习使他失去了好奇心。
孩子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群体,如果没有新奇的事物,他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单调的弹钢琴和拉小提琴练习会让他们疲惫不堪。为此,老师需要让学习的方式具有趣味性。
 
如何提高孩子们练习同一首曲目的兴趣呢?铃木老师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次,铃木老师和妻子一起去逛百货大楼,当时,百货公司正在开展一个“抽签中大奖”的促销活动,参加的顾客似乎都非常踊跃。看到他们欣喜若狂地疯狂拥挤时,铃木老师忽然灵机一动“如果在教育孩子时采用'学习抽签法’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
第二天上课时,铃木老师决定试一试自己想到的新方法。他向孩子们宣布,上课前大家要先来做一个游戏。他把写好曲目的竹签放进竹筒摇一摇。然后说:“寅次,你来抽一支签吧。”
十几双眼睛充满了疑问和探寻,它们注视着跑到老师身边的寅次,寅次则屏住呼吸抽了一支签。“是《巴赫的波尔卡舞曲》。”铃木老师说,“寅次同学,这是你抽到的结果,那么你是否同意今天就学习这支曲子呢?”
寅次使劲点头:“我同意,我同意,抽签的结果哪能随便改呢。”
原来如此,孩子们纷纷明白了,他们觉得这个游戏一定很有趣,于是一个个地举起小手,围着老师大声叫喊:“该我了,该我了。”“我也要抽!““该轮到我抽了。”“老师,我有点够不着。”
最后,所有的孩子都抽到了自已的签,他们无比热情地投入了练习,连“调皮大王”寅次也没有再捣蛋。他练习得很认真,因为他认为“这支签是我自己抽中的,如果练不好该多丢脸呀!”
这个由铃木老师创造出的“学习抽签法”从此在音乐教室开始推广。实践证明,它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表现出非常欢迎的态度,学习起来劲头十足,不管是学习新曲子,还是练习曾经学过的曲子,他们都显得信心百倍。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地演奏中签的曲子,因为那是一个“好彩头”。
后来,学校和父母发现,不管是在课堂上练习学过的曲子,还是在家里练习课外布置的曲子,都可以采用“学习抽签法”。对于那些初学的学生,“学习抽签法”尤其有效,因为可以激发他们在家中主动练习的热情。
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进步非常明显。寅次已经能够极其熟练地演奏巴鲁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一些四五岁的孩子也能自如地演奏巴赫的《小步舞曲》和《快乐舞曲》。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当学习变得没有新意,一成不变的时候,孩子学习的兴趣就会下降,效率就会降低。如何想办法培养孩子的兴趣,将学习融于游戏中,才是引导孩子学习的关键。
在孩子眼里,只有自己喜欢的游戏才愿意不厌其烦地做,因为这是他们的天性。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不要指望孩子能具有那种所谓的“自觉性”。即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家长也万万不能责备,而应该进一步寻找让孩子愿意学习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韩老师系列讲座四<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心理学教授塞德兹:这样与孩子聊天,难怪培养出天才的儿子
家长必知!有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决定
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是教育唯一的出路
引用 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故事集(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