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南元宵节的民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调寄《青玉案·元夕

济南籍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这首咏元宵节的优美的词,把我们带回到宋代的元宵佳节,引起无限的遐想和向往。有时我想,辛弃疾是咱济南人,他描述的元宵节盛景是不是描述的当时的济南呢?

俗话说,'过完十五,才算过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做为春节年俗的压轴大戏,热闹的元宵佳节将年俗活动推向高潮。

元宵节又称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有了,据说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家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曰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会微服出宫与万民同乐以示纪念。

元宵习俗因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民俗也不尽相同。但是其中的吃汤圆(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各种扮玩活动,猜灯谜,等活动都大同小异。

吃 元 宵

吃元宵,元宵做为一种节令食品,全国各地都吃,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原料为馅,把馅混合切成方块在糯米粉中来回滚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或用竹制的笸箩,下面放一根木棍,笸箩里放上糯米粉,将馅料放在其中来回不断地拉动,使馅料不断沾上糯米粉,越滚越大,成为元宵。而汤圆的制作相对简单,用水和面(糯米粉)做成一个个小面团,把馅料包起来,做成圆球状,类似包水饺一样。有人说,元宵就是汤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第一是制做方法不一样,第二南方叫汤圆,北方叫元宵。第三口感也不一样,元宵吃起来筋道,有嚼头。而汤圆软糯,入口即化,适合南方人口味。我还是偏爱元宵的。

观 花 灯

观花灯,传说此习俗源于东汉,到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唐代灯会定为三天,正月十四至十六,到宋代改为五天,明代改为十天,到清代,宫中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挂花灯,到现代,全国各地都在正月十五前后举办灯会,灯展,著名的有北京北海公园灯会,四川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济南趵突泉公园花灯会: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济南各大企业也搞过灯展,灯会,如济南钢铁总厂在家属区的灯会办得十分热闹,连市区居民也慕名前去观灯,还有山东造纸东厂在厂门前的铜元局前街上沿护城河挂上各种各样的花灯,各个灯会上的灯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有普通的大小宫灯,走马灯,花卉灯,五角星灯,猫蝶富贵灯,还有根据每年的生肖动物扎制的生肖灯,观灯的人扶老携幼,络绎不绝,通宵达旦,盛况空前。

1980年3月,趵突泉公园元霄节彩灯会水上荷花灯
胡明 摄

元宵节燃灯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蔚为壮观,特别是那些精巧,多姿多彩的花灯,更使其成为春节过后至正月十五的娱乐活动的高潮。

送 花 灯

送花灯,也称送灯,其实质意义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的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夫妻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以图吉利。

1981年2月12日,济南趵突泉公园迎春花灯会

闫兴云 摄

舞 龙 灯

舞龙灯,是元宵节庆典的重要民俗之一,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记述中对舞龙做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全国各个地区,中华民族崇尚龙,自称龙的传人,很自然地把龙做为吉祥的像征。

舞 狮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都有舞狮队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狮子的外形分为南狮,北狮,南狮大都在广东福建一带流行,南狮外形漂亮,秀气,玲珑。北狮则分布在北方各省,外形彪悍凶猛霸气。舞狮的动作难度很大,特别是一些跳跃,腾挪,前扑,尤其在高空表演,非熟练的艺人是不敢表演的。

踩 高 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于我国古代百戏的一种,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高跷分高,中,跑三种,最高的有两米有余,跑跷最矮也将近一米,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一般在正月十五前后《闹社火》活动中,是难度最大的_种表演形式。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功比较自如,可在广场上表演,也可在大街小巷中边走边表演,演员多扮成傻小子扑蝴蝶,八仙中的何仙姑,兰采和,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渔翁,媒婆,武松等各色人物,踩跑跷的还能表演前空翻,劈叉等高难度动作。表演时乐队吹奏喜庆曲子,演员卖力的表演,很受观众欢迎,常常赢来人们阵阵欢呼和掌声。

猜 灯 谜

猜灯谜,也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传统活动,灯谜最早由谜语发展而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谜语悬于灯上,让人们边赏灯边猜谜语。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财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俗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封建社会年青女孩平时不能随便上街和自由活动,但元宵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灯会正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也可以顺便为自已物色相爱的对像。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一词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也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981年2月12日,市民在观赏趵突泉迎春花灯会

闫兴云 摄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济南各街区在正月十五前后的庆贺节日的扮玩活动中,都由各街区德高望重的头面人物出面组织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秧歌,四蟹等娱乐活动,由这些头面人物出面负责扮玩活动的集资,服装,导具,排练等工作。各街区都有自已拿手的绝活,如东舍坊的高跷,北关的四蟹,北园的舞龙等。正月十五前后,这些扮玩的队伍开始在济南大街小巷展开庆祝活动。当扮玩队伍到达某些大商店门前进行表演时,这些商家要送上红包或燃放鞭炮表示祝贺和感谢,以寓意财源广进,买卖兴隆。当扮玩队伍到达某个宽阔地域时,就地打开场子,由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四蟹轮番表演,活动达到高潮,引起围观群众的欢呼和叫好。


进入六十年代,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及后来的批判封,资,修的政治这动和文革运动的兴起,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渐趋消亡,不复存在。直到改革开放开始,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形势大好,近几十年来每逢元宵佳节,趵突泉公园的灯会又开始隆重展出,扮玩队伍又出现在广场和大街小巷中,恢复了五十年代的元宵佳节的庆祝活动。作者:刘忠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宵节的习俗(组图)
元宵节,中国人的情人节?
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由来及其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习俗
谈天说地之三十八:元宵节话习俗
最全的元宵习俗和禁忌,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