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生常谈 | 如果多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


我在一些课上观察到,教师提出问题后,眼睛就急急忙忙地扫视教室,寻找能答出问题的学生,而学生刚开始思考,或是正在思考,教师寻找的目光,有可能让他们无法保持平静地思考。

我在讲台上站了半辈子,我了解学生的思考状态,能看到学生的神态。有些学生神情总是很平静,有些会表现出困惑,也有些总是微笑,有的甚至喜形于色。我熟悉自己的学生,但未必能准确地判断他目前的思考状态。

经验不足或是心情急切的教师有可能读错学生的表情,当他看到学生微笑,以为是暗示,就把这位学生喊起来回答,这位学生可能只是心驰神往于问题之外的遐想,面对教师的问题,他张口结舌。

如果教师判断准确,这个学生能立刻给出教师需要的答案,便顺利进入下一个问题。看起来,这样的课堂高效而紧凑,教师的教学进度有保障,但实际上它依旧是教师个人的课堂,仍然缺乏对学生的关注。



近些年,我更注意到,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展示课,教学节奏总是很快,从上课第一分钟开始,教师就很急切地张罗着自己的备课内容。整堂课“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像一出精致的情节剧。

这个“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究竟好不好呢?

很难说,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教师的课完成了,进度有保障了,那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不是也“完成”了?这有待商榷。教师提出问题,不留足一定的思考时间,立刻就让学生回答,未必符合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不是电视知识竞赛,不能这样要求学生“抢答”。问题提出后,全班学生正在思考,这个思考过程,是最有价值;能多留一点时间,甚至让学生交流一下,也许更有价值。如果教师心情过于迫切,过于重视进度,想上出一节“完整的课”,希望“抢答”并且正确,目的错了,也就失去了教学价值。

当我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从不表扬抢答的学生,因为他干扰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无论他表达得对或错,都会打断其他人的思维。对教学过程而言,这是干扰和破坏。教师应该制止这种不良习惯。

有时,我会为一些教师的课感到遗憾,他们上课像是在执行列车时刻表,他们本人像是调度员,高度紧张地监控着列车运行,力争分秒不差。听这些课,我经常缓不过神来:为什么要这样急急忙忙的?

我疑惑学生为什么不像我这样紧张,是他们适应了快节奏还是根本没思考,或是聪慧过人,不需要教了?以我的经验,如果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让他能从容地思考,更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有时,只要再等十秒五秒,一些学生的思考判断就能完成或是接近完成。在接下来的每一秒,都可能产生妙不可言的奇迹。

即使已经有部分学生的思考完成了,也可以不急于让他们作答,而是再慢十秒,让更多的学生完成思考。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上一万多节课呢,老师如果总是那么“快快快”,他很快就会厌学了。

教师有工作压力,会“压制”出一种习惯:他有既定的任务和明确的目标,他有要完美展示的内容,更重要的,他想让听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特色”有印象……

所以,他有可能把一节课的时间用于“我”的展示,而非引导学生关注思维发展的某一级台阶。很多教师赶进度,节奏过快,往往是在公开课、赛课、示范课上,因为教室后面坐着评委,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标准”。

教师总担心:如果为了让学生思考而多给他们十秒二十秒,评委们会不会觉得课堂有点沉闷?


从评课、听课人的角度看,也应当全方位关注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不要只注意教师的“高效”及“聪明的学生”,而是要观察所有学生思考的质量。学生有反应、犹豫、质疑、惊讶,都说明教师的提问正在激发学生思考,这无疑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

有人评价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强”,这是一种赞扬,是肯定和敬佩。我却对这个词有些疑惑。这个所谓的“掌控”,指向的是时间?学生的学习?课堂纪律?还是学生的学习进程?思维的界限?我越想越感到不安。

“掌控”往往体现着权威或权势,居高临下,对学生——对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干预,这可能就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本质,不是发展人的自由思想和创造精神,而是把教育教学变为改造、塑造甚或制造,这就有可能出现如爱因斯坦所担心的“规格统一的人”,而阻滞社会的进步。

可能说远了。还是回到课堂。

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印象很深的是课堂里“吵成一团”,学生为一个问题争论激烈,各种观点针锋相对,一波又一波,不断有人加入,甚至平时性情安静的学生也兴奋异常,跃跃欲试,原定两三分钟的交流“失控”了。

此时要不要以教师的“掌控”或“主导”把局面稳定下来?用不着。学生能展开讨论或争论,说明这个问题能激发他们的思维,是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终止他们的自由思想和富有激情的自我表达?作为教师,观察学生思维最好的机会,就是在他自由言说时。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能学到比教师的“教”更有趣的东西。

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地“控制”?

为什么要考虑后排听课的专家和教师,而不考虑学生?为什么要追求,上一节“完整的课”?不管它!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了,全都在积极主动地思考,这才是我的“教学任务”,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的课堂上,一旦到了学生争论得热火朝天时,我常常控制自己:不要看表!千万不要看表!——我担心只要看一眼手表,教室就会慢慢地静下来。

课堂学习,对学生而言,有些“一两分钟”极其宝贵。一旦这些生命中宝贵的时间被用于无价值的学习,或是不得不消耗在无益甚至无聊的灌输中,形成的人生注定平庸。

宁可少些,但要好些。课堂上多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看起来好像多了,但相对于漫长的未来,这样的“一分钟”含金量却不可低估,它将使人变得富有智慧,未来变得无限辽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多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考
我的初中数学教学故事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
教师听课评议参考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变100个问题为一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