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逆天改命,救国救民,他或许比不上王安石,但道德文章,谁又敢说王安石赢了他?

图源清平乐剧照

你如果你问我,宋朝的诸多人物当中,对谁的印象最好,不用说一定是三个字——司马光。

这是一个好人。这是一个勇敢的人。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是一个低调的人。这是三观很正的人……一个道德模范的好人就这样在我心里落下了根。这样的人,不拿出来晒一晒,实在对不起观众。…………

翻开司马光少年时的履历,我们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非常漂亮”。他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即便是800年过去了,他的家族一直都站在顶端,他的老爸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妥妥的官二代。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也很聪明,六岁开始读书,并且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让无数的历史少年汗颜不已。

除了这个独一份的聪明之外,还有一件小事使小司马光完成了历史留名的壮举。那天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唯独他没有哭,也没有慌乱。他明白,面对水缸,石头比较使用。于是,历史因为这块石头记住了他。

壮举,似乎和司马光很有缘分。天圣九年(1031年),12岁的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路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面对蟒蛇,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哭,不是喊大人,而是拿起手中的宝剑,看准了蟒蛇的尾巴,一剑刺了下去,使巨蟒疼痛得一震,滚下了深不可测的栈道。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道理,十二岁的司马光发挥得十分出色。

这些高光的表现,让他成了许多大臣、名士心目中女婿的最佳人选, 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司马光。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把司马光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培养、教育,良好的环境带来的成果是十分喜人的。二十岁时,司马光参加科举考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走上了仕途,起先只是一个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才算走入了正轨,我常想如果司马光一辈子就打卡上班,做一个芝麻大的小官,按照他的学问和品德,这辈子得到的应该是一个完人的称号。但历史告诉我,完人有,但这个人一定不是司马光。长大后我才惊奇地发现,这位道德模范,这位见义勇为,这位低调,这位责任感十足的男人,并非十分完美,本身的弱点也不少,似乎在告诉世人,每个人都有懦弱的那一面,只是我很好的将其隐藏了罢了,但如果你仔细去看,便能发现他这一辈子的弱点的根源全部来自一个叫王安石的男人。

王安石是一个勇于任事,敢于创新的男人,他一辈子唯一的梦想就是变法改革,完成北宋从积贫积弱到富国强兵的美梦。可以说,他与司马光很像。

唯一不同的是,一个试着创新,不断的在改变,一个严守祖宗之法,安于现状,至于谁对谁错,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这个从根本上不同相容的分歧决定了他们一生都斗,至于斗的结果,早已不重要。公元1070年王安石拜相,开始着手实施变法,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场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这是一场全新的改革,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司马光难以预料。就连王安石本人都不知道改革的这架马车最终会跑出怎样的一个局面,是大富大贵,还是积贫积弱,还是比这个两个更不如?他难以给出准确的答案,唯一检验结果的法宝,只有将改革落到实处,全心全意地打造一个新的局面。那样是好是坏,便一清二楚。这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决定,好的结果,可以好到让人眼花缭乱,而坏的结果,也许就是山崩地裂。

这样刺激的冒险活动,能做的只有王安石,并没有他司马光。内心对未来的恐惧让他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在他看来,治理天下就好比对待房子,坏了就加以修整,不是严重毁坏就不用重新建造。变法要稳妥,因为“重建房子,非得有良匠优材,而今二者都没有,要拆旧屋建新房的话,恐怕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了”,为此他三次写信给王安石(《与王介甫书》),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面对质疑,王安石直接用现实啪啪啪打了他的脸,用数据对他的指责逐一反驳,还顺带对他畏畏缩缩、抱残守缺的个性进行了一番批评,信件的末尾,还郑重其事地告诉他,我王安石就是要变法到底。他明白,在变法这件事上有王安石就没有他司马光。

图源清平乐剧照

他们就好像两道永远不会有交集的平行线,此生只能站在彼此的对面。无关风月,无关名誉,唯一的关系就是为了大宋的江山。

眼看再闹下去实在不像话,司马光干脆辞了官,躲在洛阳写史书。此后的日子里,他的人生基本上都在这本书上。有时家里实在等不到他回来吃饭,便将饭送至书局,还要几次催促,他才记得吃。他每天修改的稿子有一丈多长,而且上面没有一个草书,全是一丝不苟的楷书。书成之后,仅在洛阳存放的稿子就堆满了两间屋子。

付出总有收获。他的《通鉴》获得了宋神宗的赞赏,并赐书名为《资治通鉴》,说它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还亲自为此书作序。从此,《资治通鉴》和《史记》一样,被人们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

事情如果就到此为止,那么一切的美好依旧存在。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图源清平乐剧照

王安石变法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一个看结果的时代,没有结果意味着没有继续说话的资本,所以一直工作在前线的王安石被罢黜了。躲在洛阳的司马光,被重新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司马光接手王安石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王安石变法的东西全给否定了。半年之内,废除了半数新政。他的用意很明显,王安石这人太冒进,很容易把大宋推向未知的领域,趁着他罢了官职,他的变法全给我废除了——唯有将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才是最安全的。他废除得很彻底,但废的效果并不好。很多事,并非一无是处。当司马光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一刀切地切掉了王安石的变法时,出乎意料的,迎接他的不是喝彩而是质疑。一直和他同心同德的苏轼率先提出了反对意见,说王安石变法固然不对,但效果上还是可行,比如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你不能因为自己的那点小心思,把人家全部否认了。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其它的声音也随之而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提起了他和王安石在对待西夏问题上的不同意见。

图源清平乐剧照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也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有了这个底气,王安石难得和他站在同一条线上,都建议不打仗——这是最好的解决边境问题的法宝,打仗,要钱、要人,北宋已经承受不起。和平才是朝廷富强的出路,如今朝廷经济好,科技好,人才多,用不了几年,超越西夏那是妥妥的。道理上他是明白,实际操作却有些走偏了。议和改为割地!他将北宋领土中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吴堡等寨割让给西夏,并恢复此前已废除多年的给予西夏岁币“赏赐”。这一波操作,引起的口水仗可想而知了。他差点没有被口水给淹死。但他错了么,他自认为没错——当年西夏发生内乱,国主赵秉常(即夏惠宗)被臣下所囚,出于无奈,才向我们求救,说到底我们跑到人家地盘上的去打仗,不是为了争夺人家的底盘,是去给人家帮忙的,可王安石这帮人,却趁机捞取好处,还将这些当成是自己的功劳。这不符合咱们礼仪之邦的规矩,准确地来说,这帮人太不要脸了,这不是侮辱我们大宋么?所以这些地方得归还给人家西夏,才是我们大宋应有的风范。何况这样的事情古人也做过不少。况且这几块地方不能拿来种地,又不方便防守,安排兵马在这些地方守卫,既浪费了粮食,又浪费了兵马,每年还要不少军费。

图源清平乐剧照

司马光错了么?准确地说错了。

对待敌人,过度的温柔,过分的善良,过分的讲究礼义廉耻那就是对自己残忍。历史上已经有无数的例子给出了血一般的教训。几年后,从失败中恢复元气的西夏重新走上了与北宋对抗的局面。无数的北宋将士重新拼命才将这几块让出去的地方抢了回来。

浪费的粮食和金钱毫无疑问是双倍的。这一波神操作,彻底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上。有人说他这是不分好歹的攻击和打压王安石,完全不顾家国天下。还有人说,他太注重私人恩怨,没有大格局。苏轼更是直呼“司马牛,司马牛”。因为这件事,他毕生维护的形象就此轰然倒塌。

图源清平乐剧照

在他死后不久,蔡京将他、文彦博、吕公著等人在内的309位大臣列入“元祐奸党”的名单中,然后将这309人的名字勒石刻在端礼门外的石碑上。这块石碑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元祐党人碑”。而他排在第一位。历史似乎从来就没有放过他。

但公平地说,除了在王安石变法这件事上,他后期的表现有点对不起砸缸的名头之外,个人操守上,那绝对是妥妥的道德标杆。

他一生都没有纳妾,婚后三十余年,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特意背着他买了一个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然而,司马光见了,不加理睬,到书房看书去了。这等清高寡欲的个性,也许只有同时代的王安石可以匹敌了。做生意上,他同样十分的较真。有一年,他要卖一匹马,这马是好马,但每年的夏天,有点气喘的毛病,卖的时候,他让管家对买主说清楚。他为人也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甚至,连他的敌人王安石,他都帮衬着。王安石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死后,由于变法的原因很多人给了他不公平的待遇,一些别有用心者干脆将王安石扣上了扰乱国家安全的罪名,是他不顾卧病在床站出来,给好友写信,为王安石死后的荣誉奔走呼告,最终朝廷恢复王安石的名誉,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这些高节操的小事,能做一辈子,除了他也没谁了。

逆天改命,救国救民,他或许比不上王安石,但道德文章,谁又敢说王安石赢了他呢?

作者:景志祥

本文为菊斋原创文章。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看看

菊斋 |  文人  | 美学

努力写好看的艺文史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

投稿请在后台键入“投稿”

商务合作请请在后台键入“合作”

公号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光的才能比不上王安石,或许是因为下面的一些原因
《清平乐》:本该是'少女杀手'的司马光,为何出场就被弹幕'怼'
苏辙:不让父兄光芒,亦是璀璨明星
王安石和司马光,互相斗了一辈子的两人,其实都是君子
谈谈宋史(1-2)王安石与司马光之争,为了一位村姑?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救友,却不知他这一举动是宋朝灭亡的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