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毫无自制力?让心理学家帮你一起破解这个“大魔咒”

❤哎呦妈呀

哎呦妈妈❤

---丰富、严谨、邻接未来的育儿干货---

“明天开始绝对不吃夜宵!”

“吃完这一个,就是最后一个!”

“这个月一定不能再花钱!!”

“明天开始我一定会开始健身!”

“我明天一定会把拖到现在

都没做的事做好!!......'

看着体重秤的你,面对垃圾食品的你,摸着肚腩的你,看着余额数字的你,你一定为自己许下过无数次诸如此类的诺言,但就像中了邪似的,无数次又自己亲手打破。

我们都知道自控力的难能可贵。

破戒之时,我们虽然有片刻的快感,但下一秒就会被羞愧、羞耻心、自我厌恶、自我鄙视给吞没,恨不得一遍遍自己打脸:不许再犯。

作为成年人,我们尚且常常在诱惑面前滑铁卢,那么又怎样才能保证让孩子不再重蹈我们的覆辙?

先别慌,首先我们先听听来自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的科学解剖——人类的自控力为什么竟然会差到令人崩溃。

在《自控力》一书里她讲述道:

“提高自控力的最好的途径是,弄清楚如何失控,为何失控。

每个人的自制力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有些人的自制力更强。即使当我们头脑发热的时候,我们也能克制冲动。

有些神经学家甚至认为,我们只有一个大脑,但我们有两个想法。

或者说,我们的脑袋里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另一个自我则克服冲动、深谋远虑(见下图)。

图片来源: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

两个自我发生分歧的时候,总会有一方击败另一方。决定放弃的一方并没有做错,只是双方觉得重要的东西不同而已。”

为什么自控力那么重要

无论从哪方面看,拥有自控力的人往往更能抵抗诱惑,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他们能更好地应对压力、解决冲突、战胜逆境。

而没有自控力的人却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情绪容易失控,甚至行为具有破坏性。对事情容易放弃、无法坚持目标,对谈话或事情没有等待的耐心,也无法遵守规则等。

这些不仅仅只是在孩子身上可见,成年人的我们也深有体会。

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自控力给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从根源上破解孩子自控力差的问题呢?

先了解孩子失控的原因

事例:

去睡午觉之后,睡醒起来的小Q,一出来客厅就突然坐在客厅哭起来,小Q妈以为她是做了噩梦,想尝试哄着小Q“别怕,妈妈在。噩梦都是骗人的,醒来就没事了!”

结果小Q还是哭闹个不停。无奈的小Q妈只好任由她去了。正准备转身去忙的时候,小Q突然说,“爸爸又骗人,爸爸是骗子。”小Q妈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爸爸答应好今天要带她去看新上映的动画片,给她买爆米花和冰淇淋。结果起来爸爸又不在家。

引导建议

了解了小Q情绪失控的原因之后,如小Q例子,因为爸爸不在家无法先解决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先从控制情绪开始,然后等爸爸回来再一块解决根源原因。

具体如下:

1、首先不要制止小Q发泄的方式,允许孩子有宣泄的权利是非常重要的,情绪在当下未能及时释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其他方式来发泄。

所以为什么当有些家长制止哭闹的孩子时,孩子的回应不外乎这两种:要么哭的更凶甚至开始使用肢体暴力,也就是“外放式”应对情绪发泄;要么孩子不再哭闹,但也因此变得敏感自卑焦虑,她会认为自己的情绪没得到认可是因为自己的错,就是“内方式”应对情绪方式。

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你理解她的情绪(也就是所谓的“共情”),可以尝试用语言安抚引导ta,在情绪糟糕的情况下,除了哭泣的方式还能如何处理。

2、当对孩子许诺时,无论是多小的事情,孩子都会当真,这也是培养孩子从小是否能够信守承诺的时候。当跟孩子约定好的事情,不管是因为遗忘或被其他事耽搁,事后都必须尽快赔礼道歉或者补偿,并让孩子来决定是否需要“惩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明白不守约的后果,日后便能够学会守约、并补偿自己未能守的约定。

记住,如果不能兑现约定就不要轻易许诺,不只是孩子会对失约的大人失望,就算是我们自己也不喜欢不守信用的人。

当孩子发现你常常开空头支票之后,不但你的信誉会大打折扣,孩子也不再会坚守约定。比如,当你跟ta约定“先做作业再吃饼干”时,ta已经不会再信任你的许诺。ta也许会要求你先兑现承诺、再执行任务,更有甚者,会选择无视你的话,继续玩乐,根本不去完成该完成的事情。

已经有了失约失望的前例,对于那些生活在“不可预测”中的孩子来说,未来并不可信赖、也不值得等待,更不值得为之放弃眼前就能得到的快乐。因此,他们会更容易陷入某些“只图一时快乐、实则贻害无穷”的不良习惯中。

了解孩子失控的模式

事例:

森森的老师给森森布置了森森最讨厌的作文作业,森森一直拖着不肯去写作文。

爸爸这个时候生气地没收了森森在玩的飞行模型玩具,森森生气地开始哭闹不休,还要跟爸爸开始抢爸爸收起来的玩具。因为抢不过爸爸,就去回房间乱甩书包课本。

妈妈听到那么大的动静连忙放下手上的事,出来询问事情原因。

引导建议

知道了森森失控时会怎么做,接下来就想办法帮森森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再解决森森为什么发火生气的主要原因(爸爸强硬手段与孩子逃避写作文的问题)。

解决建议如下:

1、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在《自控力》里曾建议到,当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时候可以试着用冥想5分钟呼吸法来进行调节。简单的静坐可以训练自己不再屈服于大脑和身体产生的冲动。

以下是冥想的简单步骤:

森森妈跟森森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爸爸没收了你最喜欢的玩具,你生气是肯定的。那么现在你先陪妈妈一块闭上眼睛,一块做深呼吸好吗?”

“来,我们先原地不动,安静坐好,双脚平放在地上,背挺直,双手放在膝盖。把玩具的事先放在一边,我们先来专注呼吸。如果你想挠痒痒可以先调整一下胳膊,看看森森有没有办法忍住冲动哦。”

“现在我们开始认真的注意'呼、吸',不要走神哦,走神了森森自己再重新集中精力回来呼吸上,我们自己在心里默念'呼、吸',等妈妈说好了再睁开眼睛。“

2、在孩子不愿意去做他不想的事情的时候,不要用强硬的手段去逼迫孩子去完成,面对强硬的方式时,每个人都会产生有逆反心理,在森森的例子里,爸爸或者妈妈可以陪森森一块完成他不想做的作业,并教森森作文的技巧,让他以后不再那么抵触。不仅能够培养孩子在面对不想做的事情时候,不要用消极方式处理,可以适当求助他人解决,从根源上解决森森失控的原因,才不会适得其反。

引导孩子正确发泄情绪方式

学会情绪控制

①转移注意力

无论是用画画、做拼图、或手工制作,用孩子平时喜欢玩,又能集中孩子注意力的方式引导孩子将先前失控的情绪中抽离出来,转移到另一个事情身上。这也教会了孩子日后在人生当中在应对糟糕的情绪时,该如何处理。

②冥想5分钟,静坐呼吸法

当无法转移注意力时,可以尝试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所建议的冥想方式,训练孩子不屈服于大脑和身体的冲动。书中提到,研究发现,虽然冥想过程中,人们也不免会分心,但正好能够训练自己的注意力集中,锻炼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

③解决为何失控的根本原因

如森森上面的例子,当孩子在遇到不想解决或不能解决的事情时,父母可以陪孩子一块作出努力,但不能代替孩子解决,这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无能,对孩子原本能解决事情而失控的消极情绪并无帮助,并不能让孩子体会到他有能够做到的能力。

④“暴力”发泄

与其让孩子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与破坏物体来发泄情绪,不如为孩子引导安全的“武力”发泄方式。例如:用“压力球”随意“揉搓”、提供一个专用沙发或软垫子随意击打发泄、带护网的弹跳床、公园里的沙池,与孩子玩枕头大战等方式。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冲动控制 | 锻炼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就是让孩子学会思考冲动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从中提供冷静时间来避免ta冲动行事的能力。而这往往需要生活孩子实际经历过之后,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才能在日后碰到事情时,学会实施的。

事例:

妈妈正准备回家时,发现俊俊正在拿着棍子在树下不知道折腾着什么。

妈妈连忙过去问了之后才知道,因为隔壁家的丽丽养了宠物狗,他看到树上经常有小鸟就跑去捅小鸟的窝,想带小鸟回去当他的宠物。

妈妈看着俊俊够不着鸟窝的小身子忍俊不禁,但是还是忍住笑着开导俊俊:“如果你不见了,爸爸妈妈会不会很着急很害怕?”

妈妈看到俊俊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了,接着问:“你把小鸟宝宝带走了,小鸟的爸爸妈妈不见了小鸟宝宝怎么办?”这个问题能引导孩子自我反省,越大的孩子越能轻易自我检讨,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需要大人的提醒。

俊俊回答妈妈:“俊俊会很伤心,小鸟宝宝也会很伤心”

无论怎样,目的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在脑袋里搜索自己的错误行为。因为最有效的自我检讨是ta自己发现问题,更利于孩子自我弥补。

“那么你打算怎么做?”

让孩子自己寻求弥补的方法。ta可能会想出各种方法,比如将把小鸟爸爸妈妈一块带回家,即使孩子的方法不靠谱,也不要否定ta的想法,会打击孩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果觉得孩子的方法不可行,在认同孩子的前提下,用征求的语气问孩子:“妈妈也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我们让小鸟宝宝跟爸爸妈妈一块自由的生活在他们喜欢的树上,你觉得跟你的想法哪个好呢?”也就是说,即使大人自认为有更好的方法,也不要忘记将主动权还给孩子。最终,你跟孩子可以商量出一个最适宜的方法。然后,鼓励孩子执行。

“以后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

每一次犯错对孩子而言都是一种经验和教训,由他自己意识到错误并进行自我总结才会培养他自省和从错误中获取经验的能力。当然,有些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不懂自我总结,怎么办?那就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协助,引导时不能过于抽象,要具体详细一些,对越小的孩子越是需要如此。

当承诺是由孩子主动做出时,实现的可能性会更大。相反,如果家长批评孩子的行为错误,让孩子去认错道歉,并告知孩子下次如何改正时。说教完了,孩子也因为害怕家长生气而口头答应做保证,但下次他们还是会继续同样错误。

因为这些认错和决定是家长“给”他们的,而不是他们自发“提”出来的。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必须要让儿童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经验”。

学会行为控制

①冥想呼吸法

1.原地不动,安静坐好。

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或盘腿坐在垫子上。背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冥想时一定不能烦躁,这是自控力的基本保证。如果想挠痒的话,可以调整一下胳膊的位置,腿交叉或伸直,看是否有冲动但能克制。简单的静坐对于意志力的冥想训练至关重要。将学会不再屈服于大脑和身体产生的冲动。

2.注意呼吸。

闭上眼睛。要是怕睡着,可以盯着某处看,比如盯着一面白墙,但不要看电视。注意呼吸。吸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吸”,呼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呼”。当发现有点走神时,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这种反复的注意力训练,能让前额皮质开启高速模式,让大脑中处理压力和冲动的区域更加稳定。

3.感受呼吸,弄清自己是怎么走神的。

几分钟后,就可以不再默念“呼”、“吸”了。试着专注于呼吸本身。会注意到空气从鼻子和嘴巴进入和呼出的感觉,感觉到吸气时胸腹部的扩张和呼气时胸腹部的收缩。不再默念“呼”、“吸”后,可能更容易走神。像之前一样,当发现自己在想别的事情时,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如果觉得很难重新集中注意力,就在心里多默念几遍“呼”和“吸”。这部分的训练能锻炼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

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锻炼5分钟就行。习惯成自然之后,请试着每天做10-15分钟。如果觉得有负担,那就减少到5分钟。每天做比较短的训练,也比把比较长的训练拖到明天好。这样,每天都会有一段固定的时间冥想,比如早晨洗澡之前。如果做不到,可以对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此方法摘自《自控力》一书)

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通过研究与实验证明:人可以通过呼吸来实现自控。

研究表明,放慢呼吸有助于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坚持这个联系能增加抗压性,增强自控能力。训练自己不要屈服于身体与大脑的冲动。

当孩子情绪经常失控时,陪孩子一块每天做冥想训练。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培养自控能力。

②从游戏中习得身体调节

123木头人:

设置游戏终点和游戏起点,一个人蒙眼,叫123,这时候其他人可以行动,要尽快到达终点,当蒙眼的人叫木头人,转过身的时候,他要看到其他人不能动,直至他再次回头蒙眼。

看到动,这个人就出局。(更适合三岁以下的孩子)

萝卜蹲:

1)每人选择一种颜色,代表一种萝卜颜色;

2)主持人指定一人开始,被指定的人说:“××蹲,××蹲,××蹲完,××蹲。”(例:红萝卜蹲,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黄萝卜蹲);

3) 被叫到的那个颜色的萝卜,蹲下重复指令,以此循环;

4) 最后留在场上的小朋友胜出;

这两个游戏都是教会孩子,从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会自控能力,学会遵守规则。当孩子超过三岁时更适合玩萝卜蹲,比如听到自己的颜色时蹲下来,听到别的颜色时原地不动。且能训练孩子的身体与思维的应变能力。

所谓自控力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就像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所说,人是有两个自我的,这两个游戏都是教会孩子从玩乐之中不知不觉中培养自控力,让ta学会在任性妄为与自我控制之间,自主选择遵守规则。

③生活细节中学会耐心等待

当ta再缠着你要什么东西时,先不要有求必应,这个时候就可以跟孩子耍耍小心机。在答应了ta之后,假装有其他事需要先做,让ta先等待(可以暗示ta等待时要不要玩一会玩具呀或做其他ta感兴趣的事,但不能直接命令他们必须这么做。)

我们自己设定ta等待的时间(如1分钟、三分钟、五分钟等)。等时间一到,记得要表扬ta(“做的不错哦!有在乖乖等我做完事情回来哦!”),然后一定要信守诺言,给ta想要的东西。

后来,渐渐地把等待时间逐渐增加。但每隔一段时间就给他一个惊喜,比如:(1)偶尔把等待的时间减少(他会想,哇,时间过得真快呢);(2)给予双倍奖励(“很有耐心哦,等了那么久,这是给你的双倍奖励!”)。

久而久之他就会认为,原来等待有时候也并不漫长,而且也不是那么糟糕的事,有时,等待甚至可以得到更多的奖励。

临睡前,再次重复地夸奖ta今天做得非常好,很有耐心的等待。

重复提醒目标,从而管理情绪

有时候,孩子自控能力差是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工作记忆力容量小,需要在一旁重复提醒,ta才能记住需要遵守的约定或规则。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宝宝说好买完东西再给ta买冰淇淋,但是没一会,ta就哭闹着没给ta买。这种时候,陪同的家长不要责怪孩子记不住之前的约定,要不嫌麻烦的每隔一会就提醒ta一遍。用提醒的方式,让记事能力还相对差的孩子,记住跟大人的约定,避免让孩子因为忘记约定而情绪失控。更要紧的是,陪同的大人一定不要自己情绪先不耐烦......

就算是我们自己也常常会在诱惑面前而忘记了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约定,这个时候的我们也同样需要自己通过暗示提醒自己定下的目标来学会控制自己。所以我们对学龄前的孩子,当ta记性差而忘记约定好的规则时也要多一些耐心和理解。

毕竟人无完人,孩子犯错也是正常。不要过分责怪,只要正确引导孩子就可以了。

这次又唠唠叨叨的写了很多,为了给大家更好的科学建议,小编读完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的《自控力》一书。本文综合总结了此书中的方法,希望能为你们、也为自己带来更多好的育儿参考。

又是新的一年到来,一年过去,愿我们不仅学会更好的陪伴理解孩子,也陪孩子一块成为更好的我们自己。

曾经也是孩子的我们都知道——我们终究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与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陪着ta,一起成长。

ps:如果你有提高自控力的小秘诀,切记快快分享过来给各位爸爸妈妈们一块实验,万一你的方法正有适合他们的小宝宝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自控力》一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的灵感和创意来自天际最明亮的十四颗星——大熊座和小熊座 (UMAS)。

哎呦妈妈(UMA)由四位北美华裔妈妈亲手创立,致力于传播自然、有效的亲子交流和基于家庭的早教模式。

我们的公众号专注于科学理性育儿,分享蒙氏理念,引领学前早教。集东西文化之美,博采众家之长。

愿我们的文章能为“当妈这点儿事儿”平添一份游刃有余,给高效早教和健康家庭一个轻松的支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自控力
数万妈妈推荐:帮孩子培养“自控力”的经典绘本书籍
专注力竟比智力重要10倍?每天15分钟,轻松帮孩子提升专注力!
爱的最高境界叫温柔,但是有边界。就是说我...
到底如何给孩子立规矩,看完你就知道了
如果你也有3岁以上的孩子,请注意培养TA的自制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