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煜这首词600多年无人敢仿,纳兰性德睡不着仿一首,开篇就惊艳

作为君王李煜无疑是失败的,但作为词人,李煜显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坛,群星璀璨,就像两条星河熠熠生辉,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坛之间的那个人,他这颗星的闪耀程度,不输绝大多数唐宋名家。

李煜的词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从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写愁后,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种时尚。自从他写出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后,西楼月就成了两宋文人争相吟诵的意象。更夸张的是他的那句“小楼昨夜又东风”,仅其中一个“又”字,就让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绝。

但不知为何,李煜的这首《长相思·一重山》,却600多年来无人敢仿,我们来读一读: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李煜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明明句句在写愁,却没用一个愁字。这是李煜早期的作品,没有脱离花间词的风格,但它又比一般的花间词写得清新隽永。这首词之所以不像李煜的其它词作一样,引起后世名家的模仿,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它不好写。

首先,不好仿的地方在于多个重叠意象的使用,“一重山,两重山”正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样,让人想模仿都不知如何下笔。其次,难仿之处在于,李煜不用一个连接语,只淡淡几笔,就将主人公的相思写得淋漓尽致。山远、烟高、水寒、花开花谢、大雁高飞,风与月,无一不是为了烘托主人公的相思,却一笔都未直写。这就是词中这帝的笔力,当真是令人叹服!

这600多年无人敢仿的词作,传到了清朝,却引起了一位少年才俊的兴趣,他就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清代第一名的词手。这首词到了他手里,便被仿成了另一首经典的《长相思》,让我们来见识一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写此词时,纳兰性德27岁,正陪着康熙东巡。纳兰性德本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这塞外的寒夜,千帐的明灯,让他睡不着了,于是偏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若说这首词没有模仿李煜,笔者是断然不信的。李煜本就是纳兰性德的偶像之一,纳兰曾多次表达对他的欣赏。全词无论是从语言风格,还是意境之美,都与李煜的作品异曲同工。更重要的是,这首词同样是写愁,却也不用一个愁苦的字眼,看样子纳兰性德这是有意要与李煜一较高下了。

纳兰性德聪明,用“山一程”代替“一重山”,化静为动,一开篇就惊艳了。接下来的“夜深千帐灯”更是备受推崇的妙笔,塞外的千帐灯何等壮丽,可是这灯光中藏着的是将士们思归的心,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称高度赞扬这5个字。

词的下片,纳兰性德笔锋一转,由灯的暖色调一下子转成雪的冷色调。风的呼啸、雪花乱舞,种种聒噪声让大家想入梦却睡不着,心下想着:宁静的故乡应该不会这样。这几句看似简单,其实是一语双关的。塞外灯光明亮,却挡不住风雨的寒冷,这是自然之景;故乡没有这样的风雨声自然令人安静,但更重要的是亲人们的陪伴,能暖人心。全词看似句句写景叙事,其实是句句寄情,这一点是不输李煜的。

两首《长相思》,跨越了600多年的两段愁思,李煜和纳兰性德让我们见识了汉字之美,词曲之境。至于两首词作哪首更高明,300年来倒没有文坛名家下过定论,所以算得上是多年难分高下的作品了。不过品诗词一直是见仁见智的,大家更喜欢哪一首呢?欢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纳兰性德睡不着仿李煜词一首,开篇就惊艳1
李煜的1首词《长相思·一重山》700年无人敢仿,纳兰性德睡不着仿1首《长相思·山一程》,开篇惊艳世人
李煜这首词700年无人敢仿,纳兰性德睡不着仿一首,开篇惊艳世人
李煜这首《长相思》无人敢仿,直到700年后遇到了纳兰性德
“词帝”李煜的一首《长相思》,几百年无人敢仿,只等600年后纳兰性德
李煜此词问世后,都认为无法再超越,直到700多年后纳兰性德出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