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风说论语2

10:我也可以做个圣人吗?

 

        子禽问于子贡: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段读着有些拗口,如果重现当时的场景,大概是这样的:有一天,孔子师徒一行又风尘仆仆的来到一个地方,孔子按照先前的习惯,又开始了解当地的民风及教化情况。这个时候,子禽就偷偷地扯子贡的袖子,把他拉到一旁,避开老师的耳目,轻轻地问道:“喂,子贡!我问你,我们这位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都要打听人家的政治,莫非他是想做官吗?还是想给人家作作指导,给人家一点什么意见,使这些国家富强起来呀?子贡却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巧妙的说:“我们的老师(若想得到什么)一向以温、良、恭、俭、让而得之的。老弟,夫子不是像你们一般思想,对于一件事情总要把有人家推开,自己抢过来干。他是谦让给人家,实在推不开了,才勉强出来自己做的。假如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做,也恐怕与一般人的求官、求职、求功名的路线两样吧?”

 

        子贡是孔子学生中最出色的一个,经常能触类旁通来体悟老师的思想。而从子贡回答子禽的方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启发别人的高明,大概得了孔子的真传。对于一个问题不从正面去回答,没有给直接的答案(子贡没有告诉子禽何为温、良、恭、俭、让,也没有告诉子禽孔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东西),只是通过反面的道理让受教育的人自己去思考判断。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也能够做到了呢?很多时候,孩子一问问题,我们就忙着去找答案,苦口婆心去解释答案的意思。做企业的,很多老板也很乐意于给员工答案,只要员工一问,他就很乐意把自己的“高明”想法不厌其烦的详细说明,甚至员工还没有问,他都想指手划脚了。结果孩子被教成一只天天只懂着伸长脖子等着喂粮的鸭子,成不了独自高飞的苍鹰;而员工则更多是被训练成牵线木偶,代表老板的意志,多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的意识。我们经常去做这样“好心没有好报”事情,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在这段话里,子贡给孔子画了一个素描。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什么样人才可以被后世尊为“圣人”呢?子贡说了——温、良、恭、俭、让。这几个字的来源要得追溯到代表中国文化本源的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因<>后来亡佚,故称五经),大家想多了解可以参阅《礼记》中的《经解》一篇。在这里我们只简要看看这五个字代表的五种观念,了解一下,儒学中修到至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温”是绝对的温和,就是一个人脾性平和,给人没有压迫感;“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有关爱世人的心态。“恭”是恭敬的,严肃的,有礼节的。“俭”是不浪费的。“让”是一切都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这五个字,也可以说是修身的五个条件,概括的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他的修养。试想想,我是否也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也许永远都没办法达到,但一定可以努力地朝着这方向走。这是我们做学问的态度问题。

 

11: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夫子的这句话,千百年来也闹出了很多歧义。现在我们能看到很多注解《论语》的书上,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以前看完这样的解释,我很是不解,孔老夫子是个胸容万千,妙趣横生的人,怎么可能说出这种迂腐的话来。假使某人的父母行为不端,以盗窃为生,可他们的儿子却品行正直,不想当小偷,甚至极力反对,可是为了孝道,难不成在父母死后,他就一定要做三年小偷?

 

    如此说来,孔子的这句话岂不成了坏人的种种借口,干了坏事被抓了,就可以推托了:“哎呀,这不是我的本意呀,圣人说的呀,我是为了作孝子,也只好照着父母的行为做错三年呀!”如真是这样,孔子还叫个什么圣人哟,叫剩饭算了。因为如果照这样理解,岂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那么我们还做这个学问来做什么,还讲什么做人做事的道理,因为原本就是一脉相承的事情,根本不必多讲嘛,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就可以了。

 

    古时把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儒生叫做腐儒。而学问是通达的,是以人为本的,是讲道理的,并非照本宣科,断章取义这样简单。上面的解释大概就是腐儒们的杰作了。现在我们重新来梳理一下。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是为“意志”的意思,它包括了思想、态度。讲究是心口如一,而不是阳奉阴违,前面一套背后一套。好比,在父母面前唯唯诺诺,恭恭敬敬,而背着父母却做着相反行径。这里的这个“志“强调的是表里如一。父没观其行,父母死了,也都还言行一致,诚诚恳恳,说一就一,说二就二,言必信,行必果。如此这般很长的时间过去了(古人的“三”、“九”多是一个泛指的概念,说明很长的一段时间)对父母情感的没有淡薄,行事认真负责,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当然这种言行一致,认真负责,我们皆可以理解为向善的,正向的)。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读一本书,体悟其意思,明白其道理,无论得出一个怎么样的结果都不一定是百分之百贴近写书人的本意了,则如何断定我们是理解对了,还是理解错了,只能看于当时当地,我们的这种理解是否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去努力,如此,则无愧于心,无愧于学,无愧于写书的人了。

 

12:礼多人见怪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前面刚讲完一句让人头痛的话,现在又来一句更让人不解的。对于这句话的断句、理解,向来也是颇有争议的,上面的断句是我比较认同的一种。

 

       说到礼,我们有句俗话:“礼多人不怪”。但社会文化发展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礼”不但多了起来,而且也怪了起来,可谓五花八门,纷呈异彩。拿我们常看到的一些事情来说,例如结婚,有中式婚礼、西式婚礼、中西结合式婚礼,此外还有自行创意式婚礼,水下结婚,天上结婚,旅游结婚,等等,乱七八糟。丧礼也是一样,以前的丧礼有板有节的,每个程序都不可逾越的,现在可倒好,有些丧礼看起来就是一场闹剧,什么军乐队、西乐队、锣鼓队、和尚、道士,集古今之大成,出殡行列,什么都有,不伦不类。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古人是什么样强调这个“礼”字的,或许从中我们能获得一些启发。《论语》上的“礼”是社会秩序的礼,个人的礼,包含的层面很广。礼之用,和为贵,这是礼的哲学,礼的目的。礼是干什么用的?是中和作用,再扩大来说,就是使社会秩序趋于和平,处在顺畅有序的状态。这也就是礼的意思,人与人之间是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差偏差,就靠礼。这样,法律也就是礼的作用,法律的原则之下,理国乃至办事的细则,就是礼的作用。国法、家规、公司制度、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规则这些都是礼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调整均衡。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我们祖先以此(以礼调节,使一切和谐发展)为追求的目标,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任何事情都有它不足的一面,以“礼”来处理事情,也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太过分的强调“礼”的调和作用,而一味的去寻求“和”的精神,不跳出来,从更大的层面看问题,使问题得以正确的解决,这样也是不行的。比如,一个人对你有过分的行为,起初你可以以“礼”对之,礼貌警告,如果人家都往你头上拉屎了,你还笑嘻嘻地说:“不客气”,那样不是你精神出了毛病,就是脑袋坏了。

 

       比起礼的矫枉过正过来,我们现今的这个社会的最大问题是“不知有礼”,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社会的法律普及程度还很低,法盲很多,所以时时出现当事人被伤害,或伤害别人的情况。从小的方面讲,人与人之间,以礼相待的意识正在淡化,晚辈不知道尊重长辈,朋友之间无信用之道,生意场上尔虞我诈。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民族的许多传统文化思想,正在慢慢地消逝,这个民族的个性,正慢慢地淡化。

 

13:是白眼狼还是笑面虎?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我们常说交朋友要讲“义气”,那什么叫“义气”?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吗?是肝胆相照,两肋插刀吗?好像是,好像又不尽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都充满着一股侠义精神,这大概是各类说书人及侠义小说家的功劳,毕竟那些个年代小老百姓较容易接受口头相传的故事或是通俗易懂的文字。

 

       那么这个“义”到底要如何理解,才比较贴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答应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这就近于“义”了。再扩大点说,所谓的讲义气就是遵守和践行承诺(这里所说的承诺是向善的,向着让事情朝着良好方向发展的承诺),这些承诺有对别人的承诺,也有对自己的承诺。比如几个朋友相识相交,说好一起去干一番事业,共患难,同富贵的,那么就按所说的去身体力行,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哪怕有分歧也要以大局为重,直至目标实现,这就是讲义气。再如自己答应了别人一样事情,不管是口头上的承诺,还是和人家签了合同契约,就义无反顾,如约履行,这也是讲义气。又如,自己设定了自己的理想,建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一辈子要努力做一个什么样人,自己对自己负责,沿着自己既定的人生方向(当然我们讲的是一个正向的、积极的人生方向),全力以赴,这也叫讲义气,而且是最大的义气。因为这东西只有天知,地知,你知,别人都不知道,或许知道了也不全,不真切,只有你知道自己给了自己什么样的承诺。就像一个大侠,自己给自己下了“圈套”——要行侠仗义,扶弱济贫,那么他遇到别人有不平事,有困难事,就要挺身而出,尽力把事情处理好,这就是我们千百年来所讲的侠义精神,所讲的有义气。那么最可恶的就要属“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了,非但不践行最基本的义务,还要反过来咬着帮助自己的人一口,交朋友就最怕交到这样的东西。

 

       说完白眼狼,我们来看看笑面虎。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一个人是有礼有节的,那么就要看他对人对事是否恭敬。然而,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在面前对你和蔼可亲,笑脸相迎,恭敬有加,可暗地里却给你下套子,给你小鞋穿,那么这个家伙无论如何都谈不上知“礼”的,完全就是一个笑面虎,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蛋。《论语》里的这个“恭”强调的是内心的态度,内心对事情庄重认真,并不是完全的形式主义。比如一个朋友因病住院,你匆匆忙忙赶到,也没有带什么讲摆场或显心意的东西,可你那种无限关心的神态,朋友一看在眼里就都明白了,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恭”。当然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如果真切关心他人,就会注意细节,注重礼仪,使别人的尊严(俗了说就是面子),人生价值(即人格)获得尊重。比如,参加朋友的婚礼,我自然不会穿得像乞丐一样,也不会无礼取闹让朋友难堪,从而自己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这就是“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的大概涵义了。

 

       然而人总是自私的,我们总不能全心为人,而一点都不为自己,在这一点上儒家主张人 “有限的自私”,所以就有了这句话“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无论行侠仗义也好,对人恭敬也好,先从自身开始,先从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开始。比如大家都没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给我的父亲穿,父穿了给我穿,等自己多了一件时,再给别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也”,像这个样子,也是可以宗仰的。

 

14:世间哪里还有君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读完夫子这段话,大概很多人都会感叹:我们这世间哪还有谦谦君子?这世间多数人都为功名利禄而穷尽一生,锦衣玉食,香车豪宅,人前风风光光,人后勾心斗角。富贵的觉得空虚,贫穷的感到失落,人世间所谓功德圆满,又在何方?

 

        单按字面的意思来求解,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来要求世人未免过分。我们在读《论语》时自然是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孔子的意思不是要求我们吃不饱,住不好的。他只是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不要时时大鱼大肉,山珍海味,随意浪费。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可以常做我们的警醒之语,当要请客吃饭,大摆宴席时,可以想一想;当要大兴土木,豪华装修时,也可以想一想。尽量的做到适当,不要过分贪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去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尤其是在今天显摆和攀必之风蔚然成气的时候,孔夫子的这两句话对我们确有深刻的启发。

 

        敏于事而慎于言,说来惭愧,读到这句话时,我自然是要脸红的。像我这般大牛吹过天的人,应该时时以此句为要,深记于心。孔子要求一个君子,对于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而不是嘴巴上夸夸其谈,行动上却迟缓不前,更有甚者还要去搬弄是非,以致他人的生活、行为受到影响。我自己经历了许多事之后,终于明了“慎于言”是一种多大的美德。嘴是杀人不见血的刀,不但杀别人,更会伤自己。俗话说:“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不管是“面子”还是“脸”,多半是这张嘴惹的祸,所以话说出口前,一定是要经过大脑的,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考虑其对事情的影响。不伤人,不伤己,君子之所为也。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前面几句,强调的是做人做事的方法,做人要安贫乐道,做事敏于事而慎于言,如此在生活中实践了,身体力行了,再寻求“有道”——书本,即前人总结出来的学问,去印证,修正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就可以称之好学了。所以孔子并未要求大家读死书或死读书,而是要求言行一致,知行合一。闻道、悟道、行道此乃学问之道!

 

15:何为大英雄本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现在咱们来看一段话剧,有一天子贡跟老师孔子在散步,两人边走边谈论学问。子贡对孔子说:“老师!人穷了,倒楣了,还能保持气节,不谄媚,不拍马屁,不低头,不自卑;发财了,得意了,还能够对人不显摆,不骄傲。这样可以了吗?”子贡说完颇为得意,在等老师的赞赏。孔子对他微微一笑说道:“能够做到这样,这个人的修养已经很高了。但还不如身受贫穷而依然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厌天尤人,怡然自乐;身有富贵而依旧能谦恭待人,尊重他人,慈爱众人(的境界高)”。子贡听到这话,立时变得一脸肃穆,恭敬的对老师说:“《诗经》里说:做学问要像加工玉石一般地切磋琢磨,一点一滴地渗透,然后才能有所成。老师对我的教导正是这样呀!”。孔子拍拍子贡的肩膀说:“阿赐呀(赐是子贡的名字),你懂得这个道理,从现在开始就可以读诗书了,因为我刚刚提示你一个道路理,你自己就能够另外推演出别的道理来。”(具备有这样的思维再去读书就不会读死书了,就不会人云亦云了。可见孔子教人之高妙呀!)。

 

       上面这段场景是我自己联想出来的,也许史实并非如此,当我在大脑里联想这样的场景的时候,我真羡慕古人呀,也多么希望自己能有像孔子这样的导师。好了,收起幻想,来看看做人的至高境界,来看看大英雄的本色。何谓英雄?是不是非要做出惊人功绩,或是从枪林弹雨,刀光剑影里出来,才称得上英雄?我个人的认为:非也!贫而乐,富而好礼者,谓之英雄!一个人虽然身陷贫困,但内心不愤世嫉俗,也不自我贬低,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容淡然的面对人世,怡然自得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大英雄的表现。一个人身享富贵,不骄傲,不自满,不迷失方向,对人对事依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也是大英雄的表现。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从内心到外在,都表现得始终如一;不论做乞丐还是做富翁,是什么样子还什么样子,这是最高的修养,要达到这步修养实在是太难了。所以真若做到了,就是大英雄了,正如孟子所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既不能“得意忘形”,也不要“失意损形”,此谓大英难本色是也。

 

       然则,现今的社会,能贫而无谄,进而乐的人又有几个呢?大家可以扪心自问,当在一个社交场合里,有高官者,有富贵者,有贫贱者,我们的内心都能一视同仁吗?只怕我们说话的态度和神色都是因人而异的,这就谈不上“贫而无谄”了,更难说能够“贫而乐”。再说富而无骄,进而好礼者,这样的人现今只怕是更少了,看看大马路上就知道,我想,多数行人和车争抢过路的时候,那车里的人多少都觉得自己具有优越感的,应该是自己先行的。那些对自己的车子、房子、镖子夸夸其谈的人,就更谈不上“无骄”或是“好礼”了,可见,这世上真能英雄本色的人,真的不多!

 

16: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也是我们常挂在嘴头的: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最怕自己不了解别人。可这世间的事偏偏都是言易行难,往往越是简单容易的道理,人们越是做不到。我自己就是个典型例子,曾有一段时间自叹怀才不遇,厌天尤人,恨自己生不逢时,恨世道之不公。后来遂以李白那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来安慰自己,你们看,我把自己抬得多高,然后就在那里一个人觉孤独无边,愁怅难耐。现在想起来,以前有一首歌,名叫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骂得倒真到位!

 

        我曾经说过西方的成功哲学理论都可以从我们东方的思想里找到。很多人读过美国现代成功学创始人之一戴尔·卡耐基的著作,里面的很多所谓的法则,多可以从《论语》里找到,而《论语》却早于他千年以上流传于世,只是我们没有重视,没有珍惜罢了。卡耐基说:“想让别人喜欢你,不是想着自己如何能吸引别人,而是要让自己去对更多的人感兴趣!”。一个人在那里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等着别人来崇拜自己,亲近自己,与自己结交。还不如自己主动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体谅别人的情感,与别人产生共鸣。这样所能够认识的朋友,所能够建立的影响面,要多得多,广得多。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句话简短的话语,却可以衍生出今天各个层面的为人处世哲学,也可以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修身之路。标旁清高的人,多半是没有多少朋友的,多半是孤陋寡闻的。只有在芸芸众生中,默默前行,虚心学习,即使不为世人所了解,也亲和待人,以平常心处理种种纷扰,此谓大智若愚者。这样的人,由于主动去了解别人,帮助别人,体谅别人,那么他自己也就渐渐地广为人知,慢慢地受人们所尊重,到最后也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做人做学问是需要细水长流式的功夫的,汇集百川终能成江河湖海。那种靠吹大牛,扯大旗暴发起来的人,终会象那天上璀璨的烟火,美丽一时,闪亮一时,却很快化为灰烬。

 

  此句对应开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为《论语·学而》篇的主导精神。

 

17:道不到,德不得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这是《论语·为政》的第一句,孔子说“为政”,却不似今天我们理解的政治——如何设置机构,如何考量制度,如何权衡各方面的利益,等等。孔子的“为政”更多讲的是“教化”,如何让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达到和谐的一种哲学,这种哲学在我个人看来,大可以用于国家之治理,小可以体现在个人的处世之上。《论语》的“为政”篇正是要告诉我们,有了学问修养而如何运用的问题。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是一句简单而又耐人寻味的话。在于现今要能完完全全理解古人当时行文的意思是很难的,越是学问修养高深的智者,越是推托自己的理解只是一家之言。我自然算不上学问高深者,只是个抄写员,把所阅所闻及一点点所思,写出来以用来“教化”自己罢了,甚希望有看到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共同学习,这是题外话。孔子强调“为政以德”,以“德”修正自身并教化众人,这样做得到结果,就像天上的“北辰”——北斗星一样,只要做了该做的事情,停置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众星”(众人)就都按照秩序的围着运作了。

 

    显然,如果只是按着字面的含义来理解,这圣人的话,对我们来说,就好似用高炮射蚊子,排场大作用小。现在我们要深究关键的一个字“德”,我们现在说“德”通常是“道德”一起说,我们时常教孩子说做人要讲“道德”,那么“道德”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大人也不能完全说清楚,以至于到后来,孩子自然而然地认为,大人的要求就是“道德”。现在我们说的“道德”泛指社会公认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有些是成文的(法律就属于刚性的道德准则),有些规则是约定俗成的,并没有切实的依据,比如我们常说要对得起“良心”,“良心”这个东西也道德的一种,就没有办法量化,和用确切的文字去概括。

 

    然则,古人所说“道德”则是比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要更深、更广。“道”是个形而上学的概念,是那个支配着这个世界运作,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表象,譬如太阳东升西落,泽披万物;人有生老病死,来自尘土(生养我们的是大地)归于尘土。而我们永远都追究不到它的根源。我们只能根据这些表象进行感悟、归纳、总结,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息。“德”即是“得”是将感悟到的“道”用于实践中,所产生的良好行为的结果和作用。所以人生一定先要懂得“道理”才会有做人的“成就”。这样一来,“为政以德”我们可这般理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好的结果作为出发点,兼顾众人的利益,使自己行为言语符合“道”的要求,如此,则一切皆有可成。

 

有学问而不应用于社会,创造不出价值,这是“有道无德”没有尽到自己做人的本分。追求财富,有了一大堆的名利结果,却不明白做人的道理,甚至伤天害理,这是“不道不德”,蒙蒙昧昧,虚空一场。不管是什么样,所谓好,或所谓坏,最终都逃不出,我们所不可知的那个“道”的支配。因为人生百年,相对于时间的永恒,实在算不了什么。

 

18:情歌阵阵,人心详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三百”就是《诗经》。这里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很多人对《论语》里谈“为政”却突兀地插进了这么一句话,而且还是在“为政”的开篇之后,感到不理解,认为《论语》在整理时编排有误。然则这句话却真正地体现了孔老夫子“教化”的为政思想。

 

我想孔子除了为后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之外,其最大的成就应该就是整理典籍和编撰论著了。“诗三百”是孔子当时集中周朝以来数百年间,各个地方的劳人思妇的作品。所谓劳人就是成年不在家为社会、国家在外奔波,一生劳劳碌碌的人,这些人包括了上到朝中大臣宰辅,下到民间小吏草民。所谓思妇即是男女恋爱中,思想感情无法表达、蕴藏在心中的妇女。当时的社会不似我们现在这样,通过各种媒介,可以迅捷、公开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很多话闷在心里,又不能说,只好写下来,有人看到了,有同感,就拿去吟诵,慢慢地就流传开来。孔子把上下几百年,各个地方能抽集到的这些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字记录都集中起来,然后进行整理,精选出可以流传的,有教化作用的,编撰成本,后人把这个过程叫做“删诗书,定礼乐”。对于诗的部分就形成了“诗三百”。在当时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呀,不知要耗费多少心力,所以我们说孔子伟大也正体现在这些地方。

 

《诗经》的第一篇有些句子是很多人都能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咱们现在的话讲,就是气质优雅又漂亮的女子,都是优秀的男人们所爱慕和追求的呀!这是古人追女孩子时表达的思想情感,想来要比我们现在有些男女之间的粗俗、肉麻、雷人的话语要高明许多。可这些思想表达跟“为政”有什么关系呢。孔子的高明就是以人为本,人有七情六欲,事有喜怒哀乐,但我们却不能因为有了欲望就可以为所欲为,也不能完全的无视欲望的存在。我们总有个哀声叹气,厌天尤人以及思春的时候,好似现在有时候我们也会对各个层面的东西有不满的情绪,也有“红旗不倒彩旗飘飘”的愿想,禁止是禁止不了的,还不如用疏导的方法来得有效,人之本性,谁又能禁得了呢?所以孔子就希望通过“删诗书,定礼乐”来规范和引导,该说爱的说爱,但不能说过了头,要抒发对政见不满的,也可以,但要往有建设性的方向着想。因此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用大白话讲就是我编《诗经》这个东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用来引导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让大家没有“邪”的、过于偏激的念想。

 

《诗经》归纳起来有两种分类:“风、雅、颂”与“赋、比、兴”。“风”是地方性的,表达地方思想的,比如民歌、民调。“雅”赏心悦目的,文学艺术上的创作,比如体裁相对一致的诗、文。“颂”就是社会、政府公事化的文学,比如谏文、檄文等。这是以作品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来作为区分的。作品的另三种形态,“赋”就是直接的述说。“比”因这个感触联想到那个,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兴”即情绪,以自己当时情绪想象发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很好的表达思想,现在我们的行文写作,不管有没有专门学过,基本上也就是遵循这些形式。这样看来孔夫子并不是一个死板的人,也谈爱情,也发牢骚的。后世的大政治家同时也都具备有文学家、诗人的素质,多半是孔夫子这种教化的结果。

 

19:被捆绑的人们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用严格的政治体系来领导众人,使大家不犯法,谁犯法就惩罚他,(这样做)一般人会逃避,钻法律的漏洞,而且毫无羞耻之心。假如用道德来领导,使每个人都有道德涵养,然后用礼义的精神来教化,让人们生有羞耻之心,(而不去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如此即可达到政治的目的。

 

        孔子主张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这是儒家精神与法家精神的不同之处,是儒家所提倡的为政的理想。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百之百地实现这样的理想,在现实中也没有完全道德化管理的国家或组织,中国的政治向来都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但是孔子所提倡的这种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并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之中。大到国家的管理我们且不说,这其中众说纷纭,谁也说不清楚;小至公司管理及家庭教育还是可以深究一下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向往自由的心态,然而自由总是大家一起去遵守共同的准则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得以实现的。可我们谁又都不愿意被捆绑着,而且由于各人的看法及被触动的利益不一样,每个人那种被捆绑的感觉又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觉得松一点,有的人可能觉得紧一点。比如同样一个法律或制度,不同层面的人感觉一定是不同的,有的人抵触,有的人认同,有的人觉得无所谓。所以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和管理者,做得好了,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么多层面的利益都要摆平,要耗费的心力不一般人可以想象。小到做一个小公司,做得好也不简单。

 

        朋友问我一个公司的管理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我说你只要做好两个方面就够了。哪两个方面呢?一方面是“硬”的,公司架构、流程、制度一定要合理,要明晰;另一方面是“软”的,领导和管理的方式一定要人性化,刚柔相济一向是我们中国人的领导和管理哲学。这是大问题,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举个例子,与大家探讨。公司里有一个员工犯了错误,总经理一定要他在员工大会上进行检讨,希望他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过自新,同时也希望别的员工能引以为戒,以后不要再犯同类的错误。大家说这种方法好还是不好?我想那名员工为了保住饭碗,自然不会想再犯同样的错误。但真能从内心里改过自新,那就不太可能了,试想想,脸面都丢尽了,还怎么个改法。可能还会更多地找理由来推托自己的错误,甚至于在背后去揭领导的短,来说明领导也不过跟自己是一类货色,好不到哪里去。而其他员工呢?真的会引以为戒吗?我想表面上是大家都在“戒”,但“戒”了这样错误,保证不会再犯那样错误吗?就像有的小偷一样,在这个小区被抓了,大不了以后不偷这个小区,或是偷的时候要更小心一些,高明一些罢了。

 

        所以做企业一定要有“硬”的制度,同时还要有“软”的文化,用“软”的方式,推行硬的制度,这关系就像润滑油和机器。像上面的这个例子,犯错误是一定要罚的,而且有可能要狠罚,但要罚得体面,要罚得口服心服,更高明的是罚得让人家感恩涕零,这就不简单了,这要看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艺术。再说小一点的,孩子的教育。现在我们家庭常走两种极端,一种是硬化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以生硬的奖罚来规范孩子,而忽略情感的意味。另一种是柔化教育,要什么给什么,孩子是最大的宝贝,怎么爱也不够。这两种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可悲的结果,孩子或是走极端,或是完全没有主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小(甚至打还在娘胎开始)就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温、良、恭、俭、让),教孩子懂得与人交往的“礼义”(谨而信、泛爱众、与仁亲)精神,我想这不是棍棒或糖果所能替代的。

 

20:做人,一定要懂得人情世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可以当成是孔子的自我解剖和人生总结。孔子七十有二辞世,如果结合史料上他一生的经历去品味这段话,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孔子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古时女子一般是没有太多途径去谋生的,所以养活家人的担子要由孔子来担,他的责任很重。他说自己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做学问,经过十五年的磨炼,积累于多种多样的人生经历,到了三十岁而“立”。现在我们常说成家立业,好似说是讨了老婆,有了稳定的工作,这样就叫而立了。孔子在这里说的“立”则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立”指的是不动了,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已经确定了,不变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有了自己判断是非的准则,不再随波逐流了。能做到这样,就算是一个流浪汉,如果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明确的好恶标准,那么他的学问也算到家了的,也算“而立”了的。

 

三十虽然“立”了,目标既定了,但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有些怀疑的,有些事情自己还是很急躁,甚至有些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会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手段。我想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甚至很多人都还正处在这样的经历之中。孔子总结自己说,这种状态一直到了四十岁,才能消除,可以“不惑”了,可以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按照既定的轨迹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了。这样一直往前走,又过了十年,到了五十岁而“知天命”,可以看明白人生什么回事了,了解了种种因果的由来。到了“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了,没有逆耳的话了,别人说什么都不能再让自己的心境变迁,自己的内心已经处在了百川归海的状态,好话,坏话都可以听得进去,而且总往着让人向善的方面考虑。然后再加十年,这个时候达到了“随心所欲”状态,内心里一切都可以放开了,所想所做皆符合“道”的标准,“不逾矩”,虽然随心所欲,但没有乱来,一切皆符合和谐的要求。可见圣人的“随心所欲”不似那些历史上暴戾君王的随心所欲,而是精神上与宇宙天道的融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一生的修为,怕很我们都很难做到的,不过把它当作一种参照,或许,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一些。

 

《论语》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不管为政或做事,都要靠人生经验的积累。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个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现在人们把“人情世故”给想歪了,把它当成了贬义词,认为那些油腔滑调,溜须拍马之徒才应该背着“人情世故”这四个字。“人情”就是人与人的性情,人与人融洽相处的方式与情感,用现在的专业词语叫做“人际关系”。“世故”指的是(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社会百态的变迁,包括文化的变迁,风俗的变迁,道德的变迁等等。综合来说就是了解人的特性,知道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各个层面细微的变化。如此一来,真若能做到“人情世故”那么又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8)
再读《论语》(5)
知己莫如仪封人——《论语》悟读【62】
也说君子和小人
《论语》:让我们不再孤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