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按下葫芦莫起瓢”——谈领导的协调艺术

    协调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要正确处理“异”与“同”的关系,既要考虑矛盾的特殊性,又要考虑矛盾的普遍性。一是不为感情所累。一般来说,在制度、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在协调中,感情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感情又不能代替政策、法律、原则,因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不能让感情牵着鼻子走,这样才能在政策和法律的框架内做好协调工作,不留后患;否则,稍一激动,就可能“走火”,失去公正。二是不为琐事所缠。协调工作必然牵涉许多具体问题,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为此,在协调过程中,切忌就事论事,一定要善于区别,拨开迷雾,抢占主动,从大局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否则,就会使事情更加复杂,盘根错节,难以了断。三是不为眼前所惑。决不能为图一时痛快、急于脱身而“三下五除二”地处理协调工作;否则,虽然满足了眼前的需要,却为以后埋下了祸根。越是在看似紧急的情况下,越要能把握自己,善于辨析,异中求同,同中见异,不乱开口子,不乱表态,把高度负责精神与求真务实作风统一起来,协调工作方可顺利进行。
  要正确处理“标”与“本”的关系,既要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又要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立。协调看似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其实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钉好钉子铆好脚”,才不至于出现反复。首先,解决具体问题是基础。一般来说,协调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具体问题。要理顺头绪,能解决的先解决,需要解决的逐个解决,不能解决的讲清道理。同时,解决、答复问题一定要有充足的依据,切忌信口开河许空愿,满腔热情放空炮,失信于民。要减少处理问题的随意性,只有具体问题处理到位了,被处理方才容易接受你的意见。其次,找准症结、理顺关系是关键。协调问题出现反复的主要原因是领导在协调过程中就事论事,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对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未作分析,对因果关系未作剖析,对问题症结未作了解,简单抹平了之,等于重病抹了一下“清凉油”,无济于事。因此,领导干部在协调过程中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内在的原因,把握规律性,进而对症下药,方可事半功倍。再次,建章立制、源头规范是根本。协调的过程是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过程,是整改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在协调的过程中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单一反三,总结提炼,从而对同类的问题从源头上杜绝、从制度上规范、从机制上把关,建章立制,照章办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类似的问题反复出现。
  正确处理“近”与“远”的关系,既要重眼前利益,更要重长远发展。一是将“看不见”的纳入。由于种种局限,协调对象在提要求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对此,领导一定要洞察细微,拨开迷雾,主动介入,看到那些一般人“看不见”的方面,一并进行考虑,以避免协调问题出现反复。二是将“有可能”的纳入。领导干部在协调时要统筹考虑,充分预见,把种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做好各种预案,如此才会心中有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有效做好协调工作。三是将“相关”、“类似”的纳入。在协调过程中,不能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而要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把“同类项”归并,明确处理类似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为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范例。
  正确处理“粗”与“细”的关系,既要尽可能周全细致,又要突出重点,防止面面俱到。一是突出重点,防止主次不分。当协调对象提出要求后,要“过过筛子”,分清轻重缓急,按照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分类处置,区别对待。二是盯住重点,防止目标转移。在具体的操作和把握上,既要对问题知根知底,对全局心中有数,又要做到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不允许“搭车”或临时动议协调其他问题。三是扭住重点,当机立断。协调处理相关问题有个过程,要把握火候,条件一旦具备,必须趁势而上,果断拍板,但又不能操之过急,忙中出错,尤其是在情况紧急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稳步推进协调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微”入手强化廉政风险自我防控
转变思维方式 实现“有为监督”
强化过程控制 全面落实责任 注重多措并举 促进廉洁自律
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的途径
抓落实:善谋、善为、善行、善戒、善督
对基层干部应审慎问责,多些关爱关心,防止“动辄得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