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届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年12月19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协办的“第二届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版本专题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实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代表近70人,主要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教育学院,还有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教育学院等单位。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副会长胡文彬先生、顾问刘世德先生、秘书长孙玉明先生等也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周文业主持。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介绍了到会的各位专家,同时还介绍了会议主办、承办单位的专家和领导: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段启明教授、侯会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傅承洲教授等。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允锋教授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的周文业先生做了《<红楼梦>版本数字化和计算机自动比对问题》的研究报告。他首先向大会介绍了近十年他在古代小说版本数字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周先生认为版本数字化的开发为《红楼梦》版本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将有利于红学专家直观地比对各版本间的文字差异。同时,他还通过多媒体向大会作了成果展示。
  此次研讨会由四个专题组成。第一专题为“《红楼梦》百廿回刊本的版本问题”。该专题由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段启明教授主持。
  中国红学会顾问、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刘世德研究员作了题为《三个人名:宝蟾·薛蝌·薛蟠——读红脞录之一》的专题发言。他发现《红楼梦》第90回“宝蟾送酒”的故事情节中,有两处出现了异文,而这两处异文主要发生在宝蟾、薛蝌、薛蟠的名字之间。文字的歧义并不算大,但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版本研究的重要性却不容小视。基于这样的思考,他透过《红楼梦》程本(120回)系统(以程甲本、程乙本、东观阁本、双清仙馆本为例),和脂、程混合本(脂本前80回+程本后40回)(以蒙本、杨本为例)系统的比对,探讨了这些版本间的关系和演变。
  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作了题为《程本红楼梦语词校读札记(二)》的发言。接续去年的《札记(一)》,张俊先生从试说“讹着”,以及“是的”与“似的”等例证入手,分析了程乙本特有文字的版本意义。如程乙本第20回,写黛玉与宝玉斗嘴和好后,黛玉的一句话:“回来伤了风,又该讹着吵吃的了。”文中“讹着”二字,各本歧出。现行脂评排印本,多作“饿着”,人民文学出版社校订程乙本保持旧貌,作“讹着”。张先生梳理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收录有“讹”字多个义项,认为“讹着”一词,不见于这两种通行辞书。唯《国语辞典》采收此词,意谓“藉端诈取财物”,举例即为前文所引黛玉“回来伤了风,又该讹着吵吃的了”两句。再结合宝玉性格说,如“混世魔王”、“顽劣异常”、“不知是怎样个惫懒人”等,此处特说一“讹”字,其性格之娇宠,行为之憨顽,当可知矣。针对程乙本中“是的”与程甲本中“似的”的同音异形问题,张俊先生指出:“就语体色彩说,比较而言,甲本多作书面语,乙本则追求口语化,少有差异。”
  中国红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语言大学沈治钧教授,发言的题目为《俞平伯与聂绀弩校订<红楼梦>史事》。沈教授指出,1954年春俞平伯着手整理程甲本,同年秋因批俞运动,使此本流产。于是聂绀弩指示改以程乙本为底本,后成1957年版通行本。俞平伯则转而校订戚序本(王佩璋参校),1958年出版了《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刘世德先生就自己在1955年对俞平伯、王佩璋等人的了解,对校订程甲本还是戚序本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大会就这段史事进行了讨论。
  第二专题为“百廿回刊抄本之杨藏本问题”,该主题由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吕启祥研究员主持。
  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农工民主党《红楼梦》研究小组高级工程师杜春耕先生,首先作了《杨继振旧藏<红楼梦稿>告诉了人们什么?》的发言。他通过对各个版本的认真比对认为,真正由曹雪芹主持修订的《红楼梦》本子,就是甲戌本。他指出,杨本的来源就是脂砚斋本,在讨论杨本后四十回的时候不能完全相信脂批中的话,因为在脂批中有很多前后相矛盾的地方。他同时指出,“曹雪芹是否就是《红楼梦》的原始著者?”“有没有原始著者?”,这些问题还需要认真讨论。对于杨本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他认为其中至少有《红楼梦》创作的原班人马,因为透过现存程甲、程乙本错误的继承,就已充分说明这中间绝对有原《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的一人或者几人,但究竟多少,也需要讨论,因此认为《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没有任何联系是没有道理的。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耿晓辉进行了题为《杨本后四十回与程甲、程乙本的关系考辨》的发言,他认为无论是杨本中的简文还是繁文,都与程甲和程乙本的后四十回文字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他通过文字比对指出,杨本的修改符号和改动的文字,都有被程本采纳或误抄的迹象。这对探讨杨本与程本关系具有推动作用。
  来自江苏南通的邱华东先生,作了题为《再论程本后四十回的著者问题》的发言。他认为学界中对于“后四十回是不是高鹗续作”的问题存在争议是很正常的,但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否定高鹗的后四十回著作权则是欠妥帖的。他从“周春、舒元炜的话不能作为否定高鹗著作权的证据”、“关于杨藏本的‘后四十回’问题”、“关于张问陶‘题注’的‘补’字的释义”等三个方面对高鹗后四十回的著作权问题进行了阐述。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贾海建的发言题目为《杨本<红楼梦>回目浅说》,他将杨本前八十回原有回目与现存12个主要的《红楼梦》版本的回目进行了逐一比对,进而选取了修改者对原有回目中有改动的9条回目和杨本独有的11条回目进行了逐一对比。通过分析他认为,杨本的回目所表现出的不完善现象,或可说明杨本前八十回的回目有《红楼梦》早期文本的痕迹。他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杨本前八十回回目应属于自成体系的一个早期抄本,产生于程本之前,或紧接庚辰本之后。
  第三专题为“百廿回其他版本”。此专题由刘世德先生主持。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籍部周绚隆编审,作了题为《介绍新出的<红楼梦>抄本系列》的发言。首先,他肯定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价值,认为后四十回坚持了悲剧主题,继承了我国古代的诗学传统。同时后四十回也基本维持了人物的完整性,虽有不能完全吻合之处,却增加了阅读过程中的刺激感。其次,他也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解释了为什么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出版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署名为“无名氏”的原因。他说因现有资料无法证明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所以冯其庸等先生决定写成曹雪芹著、无名氏续,在扉页加上程伟元、高鹗整理刊行。发言强调指出,后四十回本身存在合理性,目前存疑比强行给与归属更有意义。他还介绍了人文社新出的各种高清扫描的《红楼梦》抄本。
  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作了《北师大(孙人和)藏一百二十回抄本考辨》的发言,她通过北师大(孙人和收藏)的全抄本与东观阁本特有文字的比对,认为这个本子抄自东观阁白文本。抄写时间应在程甲本和程乙本刊行后,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即1811年东观阁评点本产生之前。因为东观阁白文本与评点本存在有差异的地方,此抄本同白文本。结合对其它一百二十回抄本的考察,曹教授认为这种抄写款式为每面10行、每行22字的抄本,应抄自东观阁本。这类抄本的价值在于:其一,《红楼梦》传播史上的意义,即这部小说刊行之后依然有传抄。其二,《红楼梦》版本史的意义,即东观阁本在程甲本刊行后,又依据程乙本和其他抄本进行了修订,而这些改动在不同于程乙本的文字中,还有其它脂本的文字存在,这是有待考察的。
  中国红学会理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主编刘继保教授的发言题为《清代评点对一百二十回的认识》的发言。他指出,《红楼梦》刊行之后清代评点家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一百二十回是完整的,如王希廉、张新之等。二是认为后四十回的作者另有其人,陈其泰、黄小田等持此观点。刘教授认为后四十回还是有曹雪芹的文字的,一个人写书,创作的方法很难保证前后完全一致。高鹗或许只介入后边一部分的写作,将高鹗的名字换成“无名氏”的处理有点仓促。他发言结束后,引起了专家们热烈的讨论。
  本次研讨会的第四个专题为“百廿回刊本的思想与艺术”,该专题由胡文彬先生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张惠作了题为《从“宝玉中举”看百二十回的合理性》。她认为,“宝玉中举”是对前八十回宝玉基本文化素养的一种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艺术想象;是对前八十回中三条伏线的自然呼应。宝玉中举不是破坏了人物性格的一致性而是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不是削弱了全书的悲剧性而是构成了更深层次的悲剧;中举后才出家而非落魄后出家深化了出家的内涵,真正达到了“万境归空”。因此,宝玉中举是宝玉形象的丰富和发展,提升了宝玉的价值和意义。后四十回这样处理是合理的,不是败笔,反是佳构。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储著炎作了题为《百廿回本<红楼梦>第八十五回<蕊珠记>考论》的发言,他认为《蕊珠记》并非高鹗虚写,虽未考证,但该剧与元代庾吉甫的杂剧《蕊珠宫》无关,而是根据元代吴昌龄的杂剧《辰钩月》改编而成。这本《蕊珠记》,在百廿回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总体构思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他还考察了程甲本、程乙本、东观阁本与梦稿本《红楼梦》此回文字的差异,他认为百廿回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原抄正文反映了后四十回的初稿面目,而旁改添补文字则显示了后四十回的定稿过程。他的考论得到了胡文彬先生的肯定。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颜彦作了题为《论“程本系统”插图与《红楼梦》的“家族”主题》的发言。她主要从“插图的遴选”、“插图对人物次序的排列”、“首尾插图的设置”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了“程本”系统的插图问题。她通过对各种版本插图的对比,发现男性群体在“程本”系统的插图中不断缺失,他认为这种缺失是对父权文化的潜在消解。同时她认为,插图在整个文本中,不仅具有审美愉悦的功能,而且还是一种独特的叙事形式,它更好地阐释了红楼中的“家族”主题。
    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张书才研究员在自由讨论环节作了补充发言。他认为《红楼梦》作为一部完整的的小说名著,是曹雪芹和高鹗前后接力完成的,曹雪芹是奠基者,高鹗是一个续补者。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结合相关资料的发掘的实际情况,因此该书的作者署名应仍然维持原样;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已构成了一部比较完美的小说,因此研究过程中不能把前八十回、后四十回这两部分割裂开来,而应结合起来研究相关的红学问题。
  最后,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胡文彬研究员向大会致闭幕词。他说:“感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文业和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他们为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费了很多的心思和心力,整个会务工作做得非常的细致,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在座的所有专家和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他认为“由数字化向版本研究的转变是一个大的问题,像版本问题这样的研讨会可以而且应该多开,这种小规模的座谈会还应更深入一些,多一些互动环节”。胡先生对在场的青年学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说,近二十年的红学研究学术成果颇丰,但对相关研究史料的整理工作还很不够,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青年学者在这些方面要下更多的功夫,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最后他神情凝重地说:“为了红学、为了曹雪芹,在这里我感谢大家!”
  本次研讨会是继2008年12月6日举行第一届会议后,研究者就《红楼梦》版本问题所开展的又一次学术交流。《红楼梦》版本主要包括八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两种,过去《红楼梦》版本研究一般集中于八十回脂本,对一百二十回本重视不够,此次研讨会有很多关于百二十回本研究观点的交锋。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不仅有目前红学界著名学者、青年学者(包括有2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也包括一些对《红楼梦》版本研究有兴趣的民间爱好者。老中青三代人思想的碰撞、专业研究人员与民间爱好者的相互交流,将更好地推动《红楼梦》版本的研究。此次会议的最大亮点则是采用了分专题研讨的形式。各专题中,专家学者的发言比去年增多,他们传达了最前沿的红学信息,分享了各自的新材料、新观点和新视角,这为红学中版本、作者和续作者等问题的解决打开了新的思路。 

 

原载:《红楼梦学刊》201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版本微索引
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有什么区别?
张冲和:《红楼梦》的版本与流传情况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
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
《红楼梦》戬本,一个“新”发现的抄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